杨邓红
(湖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关于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特点与现状的研究
杨邓红
(湖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心理韧性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从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五个影响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维度出发,主要从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是师范生、文理科生、生源地、年级六个方面的差异,探究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特点与现状,以期更好地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韧性;心理健康
心理韧性,国内也有学者翻译为“心理弹性”或“复原力”。心理韧性的概念是在对压力应对或危机应对的研究中逐步发展而成的。[1]对心理韧性(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美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研究者们依照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状况提出了“心理韧性”的概念,心理韧性(resilience)是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2]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热点。 大多学者认为心理韧性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能力、潜能或特质,这些能力、潜能或特质均指个体的认知或情感的心理特质,包含人格特质和自我观念。[3]一些学者强调心理韧性的结果是克服困境、恢复良好适应的功能或行为结果。强调应积极关注发展结果的价值,对社会技能相关因素、自我效能感等内容比较感兴趣。
目前,国外对心理韧性的概念界定主要存在三种观点:(1)Masten等认为心理韧性是个体经历高危后的积极结果;(2)Richardson等认为心理韧性是压力、逆境等生活事件与保护性因素同时作用的动态过程;(3)Connor等认为心理韧性是个体应对压力、挫折、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或特质。[4]在国内,目前关于心理韧性的研究还处于概念引入和零星探索阶段,发表的论文主要以综述为主。[5]总之,研究者的角度不同,对心理韧性的定义也就不同。但也可以看到各种定义之间并非完全对立,相反,它们之间有许多一致的部分,都强调个体经历压力、逆境或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以及之后的成功适应和良好发展。[6]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大学生们必须承受来自学习、生活、就业等各种压力,必须面对学校、社会的各种激烈竞争。大学生心理自我调控能力相对较弱,面对复杂的自身和社会问题时,容易表现出强烈的心理冲突和压力。但是,毋庸置疑,大学生应是国家、民族发展的主要生力军,是肩负中华民族崛起、再铸辉煌使命的优秀群体。因此,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应该重视心理韧性的教育,必须探索提高学生心理韧性的方法和途径,重视学生心理结构的调整,培养完整的人格和健康心态,使他们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时,坚韧、乐观,不抛弃、不放弃,走入社会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踏实工作、勇于创新, 真正承担起中华民族走向辉煌的历史使命。[7]
本研究主要探讨大学生的心理韧性的发展特点与现状,目的在于为高校教育与教学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心理学调研依据和参考。
(一)被试
被试选取湖北省黄石市的两所大学共500人,剔除无效问卷13份,有效回收487份,有效率为97.4%。其中大一171人,大二154人,大三162人;男生219人,女生268人;文科249人,理科238人。
(二)工具
心理韧性量表翻译修订由Wagnild&Young(1993)编制的心理韧性量表(RS),[8]目的是为了测量个体的韧性回归能力及在遭受挫折后仍能坚持下去的能力,认为韧性个体是自信的,且能知晓自己的韧性强度与能力,在困难面前能积极应对。共有25个项目,用于测量个体适应良好的积极特征。量表采用7点计分,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量表得分分值位于50到170之间,分值越高,心理韧性越强,高于136视为高心理韧性。[9]
(三)程序
整个研究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按照指导语及有关问卷测验程序与要求进行,指导被试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对量表的题目作答。使用SPSS软件在计算机上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1)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性别差异
对心理韧性的五个因子在性别上的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目标专注(男:13.17±2.97,女:13.96±2.68,P<0.01)、家庭支持(男:20.24±4.36,女21.85±4.65,P<0.01)、积极认知(男:14.12±3.13,女:14.70±3.20,P<0.05)、人际协助(男:19.24±4.87,女:20.08±4.49,P<0.05)上存在性别差异,且在这些因子上女生的心理韧性均显著高于男生;在情绪控制(男:18.82±3.56,女:19.00±3.73,P>0.05)上不存在性别差异。
(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心理韧性上的差异
对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在心理韧性上的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在目标专注(独生:13.17±2.57,非独生:13.87±2.92,P<0.01)、家庭支持(独生:19.66±4.30,非独生:21.95±4.56,P<0.01)、积极认知(独生:13.60±2.75,非独生:14.89±3.30,P<0.01)、人际协助(独生:18.92±4.33,非独生:20.15±4.77,P<0.01)上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存在显著差异,且非独生子女均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在情绪控制(独生:18.68±3.49,非独生:19.05±3.74,P>0.05)上独生与非独生子女没有显著差异。
(3)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在心理韧性上的差异
对师范与非师范生在心理韧性上差异分析发现,在目标专注(师范生:14.26±2.84,非师范生:13.21±2.74,P<0.01)、家庭支持(师范生:22.51±4.83,非师范生:20.30±4.22,P<0.01)、积极认知(师范生14.87±3.09:,非师范生:14.19±3.22,P<0.01)、人际协助(师范生:20.78±5.28,非师范生:19.04±4.05,P<0.01)上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存在显著差异,且师范生的心理韧性均显著高非师范生;在情绪控制(师范生:18.87±3.83,非师范生:18.96±3.55,P>0.05)上师范与非师范生无显著性差异。
(4)心理韧性的专业差异
对不同专业学生在心理韧性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发现,在情绪控制(文科:18.63±3.64,理科:19.35±3.66,P<0.05)、积极认知(文科:14.11±3.10,理科:14.98±3.24,P<0.01)、家庭支持(文科:20.83±4.71,理科:21.74±4.40,P<0.05)上文理科学生存在显著的差异,且理科学生心理韧性显著高于文科;在目标专注(文科:13.67±2.83,理科:13.60±2.82,P>0.05)和人际协助(文科:19.58±4.57,理科:19.98±4.79,P>0.05)上没有显著差异。
(5)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差异
对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在心理韧性上的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家庭支持(城镇:20.67±4.50,农村:21.57±4.64,P<0.05)上农村和城镇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村学生的心理韧性显著高于城镇学生;在目标专注(城镇:13.58±2.80,农村:13.68±2.85,P>0.05)、情绪控制(城镇:19.07±3.57,农村:18.83±3.73,P>0.05)、积极认知(城镇:14.22±3.07,农村:14.64±3.25,P>0.05)和人及协助(城镇:19.95±4.79,农村:19.60±4.57,P>0.05)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6)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差异
对不同年级学生在心理韧性上的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目标专注(F=3.78,P<0.01)、家庭支持(F=13.51,P<0.001)、积极认知(F=11.85,P<0.001)、人际协助(F=7.82,P<0.001)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情绪控制(F=1.38,P>0.05)上不存在年级差异。事后比较发现,在目标专注上大三显著高于大二;在积极认知上大一显著高于大二;在家庭支持上大一高于大二、大四高于大一;在人际协助上大三高于大一、大三高于大二。
1.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表明,大学男生和女生在情绪控制上不存在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基本上都已年满18周岁已成人,都有一定的理性,学会了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但就总体而言,研究结果显示:大学女生的心理韧性显著高于大学男生。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女大学生性格较之男性更加镇定、灵敏、持久,而且女生的宜群性较高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有更强的控制力,能积极地调动个人资源,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灵活地处理生活压力。另一方面这可能是由于女性具有与男性不同的心理韧性结构,使得女性在面对压力和逆境时具有持久的耐受力。
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心理韧性上的差异
本研究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大学生在目标专注、家庭支持、积极认知、人际协助因子上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的不同造成的。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独特的三口之家结构,父母都围着他唯一的子女转,凡事都替他们的独生子女着想,这使得他们在生活中较少遇到挫折,在面临逆境时经常选择逃避或是让父母帮忙撑着,自己缺乏坚强的意志和压力应对策略;而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家庭结构,是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对每一个人在生活中的事情都面面俱到,很多事情都需要子女自己去独立承担,这使他们在生活中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挫折,从而培养了他们坚韧的个性,在面临压力时具有挑战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能看到事物的积极面,在经历创伤后也能迅速恢复,并能变得更加坚强。
3.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在心理韧性上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在目标专注、家庭支持、积极认知、人际协助上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存在显著差异,且师范生的心理韧性均显著高非师范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师范生将是未来光荣的人民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积极健康的心理,在各方面都能够为人师表,因此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成师范生比非师范生更高的心理韧性;另一方面,师范生在学校会接受各种各样有关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不仅仅包括学生管理、授课艺术、人际关系处理,也包括如何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这些专业培训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心理韧性;再者,师范生之所以会选择师范专业不仅是因为他们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个职业比较稳定,是所谓的“铁饭碗”,因为他们可能从小就经历了各种波折和创伤,至此期待将来的生活能够稳定一些。这种经历和想法使得师范生具有了一定的抵御挫折的能力,因此也使得师范生的心理韧性比非师范生要高。
4.心理韧性的专业差异
就专业差异而言,文理科生心理韧性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且理科学生显著高于文科;但是在目标专注和人际协助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大学生,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交际圈与人际关系处理方式,也会为自己的将来考虑,专注于自己追求的目标,不懈努力,因此文理科生在目标专注、人际协助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然而,由于理科生要偏于理性一些,善于冷静全面的分析问题,看到问题积极的一面,果断的采取相应有效地措施解决问题;而文科生要感性一些,情感比较丰富,情绪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多时候会依靠感觉、情感做事,瞻前顾后,消极应对。因此,这就导致理科生心理韧性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等方面较文科生要高。
5.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差异
就生源地而言,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农村大学生的心理韧性高于城镇大学生的心理韧性,但心理韧性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人际协助方面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仅仅只在家庭支持上存在差异,由此可见家庭环境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韧性的重要因素。来自农村的学生从小生活的环境就比城镇学生的环境更艰苦中,养成了他们吃苦耐劳、坚强的品格,在面对压力或困境时不仅能够坚强地面对,还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其中,对事情的发展进行控制。当事情在他们能力之外,自己不能独立处理时,父母也知道他们的苦衷,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来自城镇的大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相对优越,没有受过什么挫折,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在面临压力或困难时通常选择避开或找父母帮助,时间久了寻找父母帮忙的次数多了,父母也会着急,甚至觉得都上大学了应该学会自己独立处理一些事情了,因此对他们的支持相对的慢慢减少了。
6.学生心理韧性的年级差异
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韧性研究结果显示,在目标专注、家庭支持、积极认知、人际协助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情绪控制上不存在年级差异。
事后比较发现,在目标专注上大三显著高于大二。虽然是不同的年级,处于大学的不同阶段,大二学生经过一年才真正适应并融入大学生活,人生目标尚不明显;但是大三学生正处于大学生活的高峰期,学业成绩、各种能力经过三年的努力是否如自己所期望,都值得深思。而且在大三要面对考研、就业的巨大压力,大三学生不得不集中精力专注于自己毕业后的选择方向,并为之不断努力。
在积极认知上大一显著高于大二,可能是因为,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刚从高中升入大学,生活和学习比较简单,各方面压力较小,大多还沉浸在升入大学的喜悦之中,其知识面较狭窄,知识结构大多还停留在书本层面上,实践经验的缺乏都使得他们有着对事物更为理想化的认识,在这个时期自信水平和自我效能感相对较高。而随着阅历的增长,知识的不断积累,到了大二对事情的积极认知相对就减弱。
在家庭支持上大一高于大二、大四高于大一,大四最高。到了大四,经过三年多的学习,他们将面临找工作的压力,大多数人开始步入社会的门槛,由于学校理想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冲突,他们会承受着更多的挫折和压力;大学四年级也是青年人脱离家庭和学校庇护走入社会的时期,此阶段的“断奶”让他们经济基础很不稳定,使安全感在短期内下降,对事情易从消极的层面看待;大四是找工作的关键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会使他们的自信下降,此时也是将书本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初期,而经验的缺乏易使他们产生挫折感。大四学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时候家庭会给予他们最大支持,不仅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层面的。来自家庭的支持,会给予大四学生巨大的前进动力。
在人际协助上大三高于大一、大二。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大一、大二学生从高中到大学是人生中的一大转折,他们要面临环境的转变与适应、学习的转变与适应、人际交往的转变与适应等等,由于大学环境对他们而言是陌生的,交际圈很狭窄,更多的时候是老师、父母等都随时在他们的周围为他们提供各种帮助,以使他们能更好地完成这一步的跨越;而大三的学生已基本不存在这些问题,他们的组织、团体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网络基本稳定,而且相对成熟的他们可能更容易处理人际关系,与人相处融洽,在有困难时可以随便请求他人的帮助,也愿意在别人危难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人际协助获得了良性发展。
[1]李海垒,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49-152.
[2]于肖楠,张建新.韧性——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658-665.
[3]李海垒.受欺负儿童的心理韧性与抑郁、焦虑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4]屈卫国.心理弹性理论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7,(5):32-34.
[5]谢巧玲,王秀希.大学生复原力与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关系的调查研究[J].邯郸学院学报,2008,19(4):126-128.
[6]滕 沁,张 宁.贫困生复原力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9(30):835-836.
[7]刘文亮,徐燕刚.浅析高校贫困生复原力及其培养[J].高校研究,2008,(1):48-50.
[8]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40(8):902-912.
[9]滕秀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评估与干预.硕士学位论文[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13-15.
[10]杨业华.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王国红)
本文系2013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湖北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研究” (项目编号13d095)、2014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研究” (项目编号2014457)、2014年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以十八大精神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研究” (项目编号15z221)的研究成果
2016—10—12
杨邓红,教授,主要从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党建研究。
G642.0
A
2096- 3130(2017)02-0118- 04
10.3969/j.issn.2096-3130.2017.0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