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教学的追求:关联同类,感悟结构
——从一道“网传错误解答”说起

2017-03-11 05:50江苏海门实验初级中学季红妹
中学数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网传考题数轴

☉江苏海门实验初级中学 季红妹

解题教学的追求:关联同类,感悟结构
——从一道“网传错误解答”说起

☉江苏海门实验初级中学 季红妹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搜题平台的兴起,智能化手机终端的普及,初中学生使用网络搜题、查答案的现象不在少数,有时会碰到少数学生的解答与网传错误解答“一样”的情况.本文就从一道“网传错误解答”说起,关注一类具有“相同结构”的问题,并跟进思考我们的解题教学应该在哪些问题上多下功夫.

一、由一道“网传错误解答”说起

考题1:(2014年浙江湖州)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是坐标原点,以P(1,1)为圆心的⊙P与x轴、y轴分别相切于点M和N,点F从点M出发,沿x轴的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连接PF,过点P作PE⊥PF交y轴于点E,设点F运动的时间是t秒(t>0).

(1)略.

(2)略.

(3)作点F关于点M的对称点F′,经过M、E和F′三点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Q,连接QE.在点F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以点Q、O、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点P、M、F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

图2

网传错漏解答:某网站上将第(3)题只分了两类情形讨论.

情况1:如图2,当1<t<2时:

由题意可得点F的坐标为(1+t,0),根据F和F′关于点M对称,得点F′(1-t,0).

情况2:如图3,当t>2时:

图3

图4

类似上面,得F(1+t,0)、F′(1-t,0).

由经过M、E和F′三点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

简评:上面的解答有明显错漏,分类的情况缺少“0< t<1”这一区间,显然是不恰当的,笔者检索另一家网站发现补全了该区间的情形,如图4,解答方法类似上面两种情况.

然而,如果认真观察图4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错误构图,图形没能满足总题干中“PE⊥PF”的要求,使得该题分析的价值全无,若照此偏差巨大的图形分析图形之间的相似关系,则会影响思路的获取,造成解题受阻或出错.以下我们对其法作出进一步的优化和简化.

二、关联同类问题,引导学生洞察深层结构

回到初一,复习数轴:初一有理数起始教学时,数轴是最早引入的数学工具,然而越简单的数学概念往往越有深度,这是我们理解数学概念时常常有的一种学习体会.比如,数轴上两点及其中点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关系式来描述.

考题2:如图5,数轴上,点A、B分别对应a、b.

图5

问题1:设线段AB的中点为M,点M对应的数是m,试用含a、b的式子表示m.

讲解:初一刚刚学习时,我们是引导学生从特殊值出发,归纳出2m=a+b.

问题2:若点C对应着1,当BC=AC时,求4a+4b+2009的值.

讲解:利用问题1中发现的性质,有a+b=2×1,则4a+ 4b+2009的值为4×2+2009=2017.

运用性质,突破考题:我们排除考题中的无关信息,就会发现其实是两组中点的综合运用,如图6、图7,

图6

图7

分别利用上面提到的“2m=a+b”就可求出F′、Q′的坐标,即F′(1-t,0)、Q(1-0.5t,0).

只要再想清E(0,1-t),就可将△QOE的两条直角边利用含t的式子表示出来,即OQ=|1-0.5t|,OE=|1-t|.△PMF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PM=1,MF=t.

现在只要讨论它们的两种不同对应关系,就能得出方程:

再消去绝对值符号,转化成两个一元二次方程即可获得问题的解答.

可见,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将G点的坐标利用中点之间的关系演算出来,而无需陷入繁杂的构图.

关联链接:

考题3:如图8,已知A(a,0)、B(0,b)分别为两坐标轴上的点,且a、b满足a2+b2-12a-12b+72=0,OC∶OA=1∶3.

(1)求A、B、C三点的坐标;

(2)若D(1,0),过点D的直线分别交AB、BC于E、F两点,设E、F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E、xF,当BD平分△BEF的面积时,求xE+xF的值.

图8

图9

讲解:这个考题的难点在于第(2)问构造两垂线段EG、FH之后,不少学生不能顺利突破思路,究其原因,在于忘了上面我们提到的数轴上两点及其中点之间的关系,图9是笔者在讲评时使用的PPT截图,旨在为学生分离出结构,以便让他们快速获得转化.

考题4: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像如图10,若+bx1=a+bx2,且x1≠x2.求证x1+x2=2.

图10

图11

讲解: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是高中阶段关于二次函数y=ax2+bx+c的一个性质,即当f(x1)=f(x2)时,一定有f(x1+x2)=f(0)=c.这里也可与线段中点的性质发生关联,可构造图11向学生解释,比如,直线AB∥x轴,交抛物线于A、B两点,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C点,根据对称性,易知AC=BC,也就是它们的横坐标之间具有了xA+xB= 2xC的关系.这样来看,就能快速看清上面的求证题的结构,实现证明了.

三、写在最后

解题教学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如何从讲一题,教会一个技巧或一个具体解法步骤,走向讲一题、链接一类、悟出一种结构,这始终是我们解题教学效益提升的重要追求.我们的案例积累还有待丰富,期待同行跟进案例、指点研讨.

1.王秀梅.习题课教学:从“拿来主义”走向编题变式——以“数轴再认识”习题课为例[J].中学数学(下),2016(10).

2.付小飞.明辨并列与递进,引导分离和聚焦——2016年江苏苏州中考第28题解析与教学思考[J].中学数学(下),2016(7).

3.陈爱军.预设互动促进对话,课件简约渐次展现——李庾南老师“函数的图像”课例赏析[J].中学数学(下),2016(10).

4.鲍建生,顾冷沅等.变式教学研究[J].数学教学,2003(1、2、3).

猜你喜欢
网传考题数轴
“正多边形与圆”考题展示
“正多边形与圆”考题展示
光学常见考题逐个击破
数轴的作用
用思辨批判的眼光看待“网传”解答
对一道研考题的思考
实时网传图像智能电站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如何学好数轴
数轴上的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