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辨识特征眺望远方
——对一份七上期末卷的赏析与思考

2017-03-11 05:50江苏海安县城东镇开发区实验学校刘才云
中学数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考题数轴亏损

☉江苏海安县城东镇开发区实验学校 刘才云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辨识特征眺望远方
——对一份七上期末卷的赏析与思考

☉江苏海安县城东镇开发区实验学校 刘才云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我们从各个学科网站、QQ群等自媒体平台上看到大量的各地期末考试试卷,还有不少大QQ群开展很多研讨,这种“民间研讨”“草根研讨”的自发研究精神让人感动,我们看到很多一线教师对命题研究、解题研究的兴趣和热情,确实值得各级教研部门、命题专家深思.本文拟对本地区(南通市海安县)七年级期末卷展开赏析,并跟进教学思考,供研讨.

一、考题摘选与赏析

考题1:(全卷第10题)如图1所示,由一些点组成形如三角形的图形,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有n(n>1)个点.

图1

记第1个图形中总的点数为S2=3,第2个图形中总的点数为S3=6,依次为S4=9,S5=12.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S7=18B.S11=30

C.若Sn=60,则n=21D.若Sn+Sn+1=57,则n=11

思路解析: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有n(n>1)个点,每个图形总的点数S=3(n-1).当n=5、7、11时,S=12、18、30.对于前三个选项,如果用死算的方法也可以鉴别它们正确,从而直接选D;但如果从方程角度处理,可以直接解出D中的n=10.

命题赏析:解题的关键是发现“S=3(n-1)”,可以对比选项B、D,发现矛盾.另外,这道题源于教材原型,但增设了参数与符号表示,体现数学的“两大特征之一”(日本数学家米山国藏曾指出,数学的两大特征就是一步一步向上走、大量具有学科特征的符号表示,可以追求数学概念或解法表述的简洁性).这种符号表示方法将会在八年级、九年级有更多运用,特别是高中阶段、大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还能更加体现出这种符号表示特征.

考题2:(全卷第17题)某制药厂制造一批药品,如用旧工艺,则废水排量要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还多200吨;如用新工艺,则废水排量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少100吨.若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之比为2∶5.则新工艺的废水排量是____吨.

思路解析:这是由教材例题简单改编而来,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可获解,注意这里只要求填写新工艺的废水排量.

命题赏析: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在七年级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但是不少含繁杂信息量的一元一次方程在限时100分钟的考试中并不是很合适,本地区在填空题倒数第二题的位置直接选用一道教材例题,并简单改编,用心良苦,既引导师生重视教材例题教学,又体现了应用题命题背景的一种简洁追求.

考题3:(全卷第18题)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若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则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_____.

思路解析:这是由教材上一道例题改编而来,从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观察,可发现这列数的排列规律:后面的数是它前面的数与-3的乘积.如果三个相邻数中的第1个记为x,则后两个数分别是-3x、9x.可列方程x-3x+ 9x=-1701.解出这三个数是-243、729、-2187.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729.

命题赏析:考虑到是学期结束时的考试,这道题只是将教材例题简单改编了,增设了判断三个数中最大的数,考生需要看清指令解答,而不能只是匆忙落笔算出三个数.源于课本、高于课本,这道填空题给了我们启示.特别是所选的应用题的背景非常适合七年级考生,因为七年级所学内容为有理数与方程,这道改编题较好地关联了这两章的内容.

考题4:(全卷第24题)关于x的方程(m-1)xn-3=0是一元一次方程.

(1)则m、n应满足的条件为:m_____,n_____;

(2)若该方程的根为整数,求整数m的值.

命题赏析:这道题虽是一道陈题改编(只是简单改编了数据),但命题立意很好,一方面,兼顾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式;另一方面,也是照应七下的二元一次方程整数解、有序数对等数学概念,同时对八年级学习变量与函数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考题5:(全卷第25题)一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a元(a>0)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

(1)当a=60时,分析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2)小安发现:不论a为何值,这样卖两件衣服总的都是亏损,请判断“小安发现”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思路解析:对于第(1)问,如果用小学阶段的算术解法,也可得出亏损这一结论,但是我们建议用方程的思路,可设盈利25%的那件衣服的进价是x元,则x+0.25x= 60,解得x=48.设亏损25%的那件衣服的进价是y元,则y-0.25y=60,解得y=80.(60+60)-(48+80)=-8.即亏损,总共亏损8元.

处理第(2)问时,可以延续“方程思路”.设盈利25%的那件衣服的进价是x元,则x+0.25x=a,解得x=a;设亏损25%的那件衣服的进价是y元,则y-0.25y=a,解得y=列式(a+a)所以,“小安发现”正确.

命题赏析:这道试题的第(1)问是教材例题(一元一次方程一章最后的“探究“),但第(2)问将问题引向一般,让学生演算了在一般情形下,这样做仍然是亏损的.这样的拓展设问体现了中学数学的学段特征:从特殊走向一般.

考题6:(全卷第26题)如图2,数轴上点A、B分别对应数a、b.其中a<0,b>0,且|b|>|a|.

图2

(1)当a=-1、b=5时,线段AB的中点对应的数是____.(直接填结果)

(2)若点M对应着数m:

①当AM=BM,且m=2时,求2a+2b+18的值;

②当AM=2BM时,用含a、b的式子表示m.

思路解析:第(1)问是送分题,也是安排学生从特例上路.

对于第(2)①问,AM=2-a,BM=b-2,所以2-a=b-2.所以a+b=4.则2a+2b+18=26.

第(2)②问有两种可能情形,情形1:点M在线段AB上时,AM=m-a,BM=b-m,所以,m-a=2(b-m),变形,得m=(a+2b);情形2:点M在射线AB上时,AM=m-a,BM= m-b,所以,m-a=2(m-b),变形,得m=2b-a.

命题赏析:七上最后一道大题以数轴为背景的考题不在少数,多数是以数轴上两个甚至更多的动点开展研究,设计一些运动型问题,本质上是相遇问题或追及问题,学生如果在小学时训练过这类问题,则可视为小学考题,与初中学段关系不大,特别是与七年级教学内容的关联不是很强.而这道把关题却较好地综合了数轴、数与形、字母表示数、点在直线上的位置关系、含参数的方程等七上数学概念.更值得品味的是,这道试题第(2)问研究了“当AM=BM,且m=2时,求a+b的值”这样一类重要性质.而熟悉初中循环教学的同行应该知道,我们很容易在八、九年级找到归属于这一性质的很多所谓较难试题.这里顺便链接一道九年级二次函数习题:

眺望九年级习题: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若+bx1=a+bx2,且x1≠x2.求证:x1+x2=2.

解析:首先解读出条件带来的是当自变量分别取x1、x2时二次函数的值相等,即a+bx1+c=+bx2+c,这样就可根据函数图像的对称性构造如下:

如图3,直线AB∥x轴,交抛物线y= ax2+bx+c(a≠0)于A、B两点,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M点,根据对称性,易知AM= BM,也就是它们的横坐标之间具有了xA+xB=2xM的关系.这样来看,就能快速看清上面的求证题的结构,实现证明了.

图3

二、教学导向之思

1.回归课本,研究教材,提升解题教学效益.

从上面摘引的试题可见,这份试卷中的几处把关题均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并且呈现丰富多样的改编策略,有直接引用、改编数据;有引用背景、拓展追问;有例题选用、探究活动,又有习题与概念的考查.这些都启发和引导我们平时的教学要回归课本,而且示范了教师研究教材上例、习题的视角,为平时教学时改编例、习题带来了启发.

2.站到高处,眺望远方,给学生打开一扇窗.

从上面的考题1、考题4、考题5来看,分别呼应着学生在“未来”要学习的等比数列、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学段特征、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公式”等后续数学知识.这就启示我们,在起始年级的数学教学时,不能只是带领学生在原地“空转”,要通过恰当的习题改编或拓展变式使得优秀学生能及时眺望远方.事实上,这样“为学生打开一扇窗”的命题导向,对教学上的导向也是积极的,这正启发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追求:“开放,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杨九俊语).

1.周红娟.开放与放开:概念生成与例题变式的教学追求——从“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说起[J].中学数学(下),2016(8).

2.郑毓信.善于提问[J].人民教育,2008(19).

3.郑毓信.“开放的数学教学”新探[J].中学数学月刊,2007(7).

4.杨九俊.学科育德不只在说教中[J].中国德育,2011(11).

猜你喜欢
考题数轴亏损
“正多边形与圆”考题展示
“正多边形与圆”考题展示
光学常见考题逐个击破
衍生品公司赚钱吗?16家公司的上半年:13家赚钱,2家亏损超千万
数轴的作用
对一道研考题的思考
如何学好数轴
“烧钱”可持续性存疑美团被曝全年亏损72亿
一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超百亿元
数轴上的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