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17-03-11 09:55:49孙超济宁高新区第四小学
科学中国人 2017年15期
关键词:规则德育意识

孙超济宁高新区第四小学

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孙超
济宁高新区第四小学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学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上好体育课中,是我们大家共同深思的问题。依据新课标精神,如何在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这又是一个更值得深思的问题,可随着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日益科学化、时代化与高效化,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要求与教学方式出现了全新的变化。文章立足于体育教学的实际,全面分析德育与体育教学渗透的途径与方式,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快速发展。

小学体育;德育教育;方法

小学体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小学教学活动中的开展,在实现对学生体育技能与体育意识培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在精神文化层面,对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团队意识进行塑造,促进了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以规则意识为原点

体育规则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行为准则。通过参与竞技运动和体育游戏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的规则意识,让学生学会主动遵守规则,不断强化规则约束下的良好体育行为,养成遵守纪律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由于小学生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以及认知方式与高年级学生有所差异,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需要以规则意识为重点,进行活动规则的针对性讲解。同时在需要教师将道德教育与体育规则的讲解结合起来,用体育道德来帮助学生深化对于规则的认知,保证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例如:个人创编小游戏进行比赛,制定比赛规则,并组织完成比赛,学会评价游戏中同伴的良好行为,找出同伴违反规则的行为,并在游戏中提醒监督。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策划准备活动,基本活动和放松活动,并针对每一个环节制定不同的德育目标。

二、以培养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为支柱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诚信参赛的意识,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公平竞争,又要培养学生奋力拼搏,勇往直前,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让体育竞争激励学生昂扬的斗志,催发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例如:在快速跑中将成绩相近同学编组,体会竞争带来的压力和快乐;在足球比赛中将水平相等的两个队伍来角逐,使竞争白热化。

体育教学中,多运用合作类体育竞赛和游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体验团队合作过程中的得与失,感受集体的温暖,乐于为集体服务;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责,承担起自己的任务,在完成集体目标的过程中培养责任意识与担当能力;逐渐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开展篮球、足球以及短跑接力等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使得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体育活动中,收获友谊,形成班级凝聚力。其他同学的助威呐喊以及教师的悉心指导,让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能够全身性的投入到体育比赛之中,并发展自身存在的不足,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以发扬意志品质为动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坚持锻炼,克服生理惰性、挑战运动极限,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倡导、鼓励、教育学生能够承受激烈的对抗和竞争,敢于面对失败与成功,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百折不饶、自强不息的优秀心理品质,逐步树立自信心,最终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体育竞赛的竞争性与挑战性,要求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与体育技能。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体能训练强度较高,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要树立起科学的态度与坚定的信念,勇于拼搏、不畏艰险,从思想意识上,保证体能训练的有序开展。例如在进行立定跳远的训练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组锻炼的方式,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训练与比赛,在这种形式下,学生可以尽全力进行训练以及比赛,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享体育体能训练成果。在这一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帮助学生分析自身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原因,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继续进行相关训练。这种行为模式以及思想状态一旦形成,不但能够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坚强品质,增强体质,还能够实现良好团队与协作能力的提升。在小学长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进行长跑基本要点的基础上,还需要让学生明确克服长跑过程中出现极点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在长跑过程中,树立起顽强拼搏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让学生在克服极点的过程中,收获运动的喜悦,逐步引导小学生培养起对体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以宣扬终身体育为目标

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培养起学生的体育精神与道德体系,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如何确保体育教学目的的实现,将体育教学与常规课程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将道德教育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就成为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课程设置过程中,所必须要考察的现实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除了要进行体育基本技能的教学之外,还需要努力提升学生对于体育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自发性的认识到体育教学的意义、作用,激发起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水平。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实现道德教育与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体育教师需要从体育课程的基本项目、活动的频率、运动强度等方面入手,将道德切实有效地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之中。

结语

以上四点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1]李萌.中小学体育德育现状和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5.

[2]包雅楠.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3]孙寅超,张妍.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再思考[J].才智,2014,(09):161.

[4]吴芳.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3.

[5]王雪艳.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规则德育意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让规则不规则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20:59:57
意识不会死
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