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与创新研究

2017-03-11 09:55:49刘峰邵阳学院
科学中国人 2017年15期
关键词:理论课理论政治

刘峰邵阳学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与创新研究

刘峰
邵阳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大学生思想水平与政治深度,对于即将正式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思想启迪作用。当前我国大学生由于所处的成长环境愈加复杂,因此更加有必要从其的思想意识上进行教育。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还不容乐观,需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来强化思政教育的效果,以达到真正地“育人”目标,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当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逐渐不容乐观,急需高校对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方式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以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的需求。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

(一)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高校必须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

由于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尤其是在国民素质上还有进一步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思想道德以及政治深度的培养与提升途径,对于提高我国的整体国民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与导向性决定了高校必须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

理论指导实践,正确的理论能够对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快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1]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理论,学生在其的指导之下能够加深对客观世界运行规律的认识,不断地完善自我的认识能力和改造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和行为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这种基础性与导向性就决定了高校很要必要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论理论课的开设符合现阶段我国各方面发展的要求,能够从基础的主观改造上给予学生一定指导作用,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

虽然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开设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国输送了大批的较高水平的大学生人才,但是我们也必须明白随着高等教育环境变得日益复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已经逐渐变得不容乐观,其中的问题在新形势之下不断凸显出来,已经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从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情况,无论是从课程开设情况、授课过程、授课结果等方面,都显得差强人意。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上较为单一化和模式化,理论课真的就是走纯粹的理论路线了,忽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几乎没有。至今一些高校中仍然存在着“照本宣科”的课程教授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是为应试教育而生,而是要从思想政治帮助人树立正确的观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是一切围绕课本内容的课程教授方式只会助长教条主义以及形式主义的风气。[3]虽然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考核方式多采取考试的手段,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做到对于课程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导致考试时出现挂科的不良现象。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现象较为严重

心理上的边缘化是引起思想政治理论课脱离学生实际诉求,以及引起学生挂科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心理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缘化,就会进一步影响到教师上课的态度、方式以及评价结果。教师一人在讲授的过程中就会由于学生的整体学习态度而影响课程的讲授,从而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效果。不仅仅是学生将这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边缘化,也包括各科教师、校方将其边缘化,包括课程改革上很少对其进行创新研究,并且缺乏严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规划,教学内容上的安排较为随意,长此以往就造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整体走向的边缘化危机。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大研究成果较少

综上所述,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还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着较强的人文性,不同于自然学科的研究,人文学科的研究更加强调思想理论上的日积月累,其研究成果并不如自然学科研究成果那般有着较强的集中性,所以较少有重大的研究成果。由于现代通讯技术的发达,思想传播的速度不断加快,渠道不断扩大,分散的信息更加容易分散人的注意力,加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研究难度。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已经迫切地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重而道远,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解析已是刻不容缓。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的成因分析

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如此的教学现状,可以从校方、教师、学生、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成因分析,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全面的把握,也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途径打牢基础。

(一)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任何一门课程的设置、讲授与考核都需要学校领导以及主管部门的认真研讨后进行规划,而且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更应该重视思想意识培养的作用,用良好的思想理论来指导学生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性与导向性就决定了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设置上应该给予较高程度上的重视。[4]然而引起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校并没有重视思政教育的作用,在其课程设置上缺乏严谨性以及创新性,教学方式与方法还是“十年如一日”地“照本宣科”,虽然坚持了基础性,但是并没有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与政治指导的作用。

(二)学生与教师缺少一个端正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被学生贴上“无聊”“呆板”的标签,已经表明了现在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从心理上对现在的思政教育存在偏见,缺少一个端正的思想学习态度,当然这是引起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效果欠佳的根本原因之一。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课教师“自觉”将自己的课程归到边缘化的课程范围之内,从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学生不认真的学习态度,加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边缘化的趋势。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学术研究的基本素质,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就无法在该学科中实现重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创新途径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使得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努力让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走在思想潮流变化的前列,用各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来引领当代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高校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基础性与导向性作用

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视要逐渐加强,既要重视具体的课程设置的优化与重组,在严谨性的基础上,不断加入新的时代因素,如引入网络互动教学等新颖的教学形式,也要不断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力度。[5]任何重大研究成果的取得无不是建立在强有力的财力、物力、人力基础之上的,因此高校还要从资金、人才、设备等方面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发力度,也为摆正教师以及学生的对思政教育的“偏见”提供条件。

(二)教师转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与方式

现代网络环境的发达,让信息的共享变得快捷与顺畅,原来书本上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而瞬间得到。在这种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就要改变“照本宣科”的陈旧教学方式,积极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优势,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络公共平台,如微博、微信,甚至是自己的APP应用程序,来增强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趣味性,通过网络与学生的思维实现共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摆脱“呆板”“无聊”形象的重要前提,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尤其是在理论讲授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生活,强化理论的实用性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

(三)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在如今多元化思想相互交融的今天,各种思潮都在不断冲击着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面对这些多元化的思潮,教师要择优而取,对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与优化,做到与时代思潮的同步发展。[6]因为学生在不断地更新中,而课程设置并不能做到实时的调整,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授课中通过加入新的教学实例来优化教学内容,来实现与学生的紧密联系,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

五、结束语

从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道路充满了挑战,但是新的时代下科技、政策等都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创新提供了机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效果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1]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2.

[2]宋成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

[3]李松林,李会先.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00-102.

[4]王铁军.初探微时代的思想政治课德育渗透的有效拓展与延伸[J].华章,2013,(16):141-142.

[5]朱琪.“微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大学教育,2013,(5):37-38.

[6]黄艳.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探究[J].文化学刊,2015,(3):13-20.

刘峰(1977-),男,湖南祁东人,硕士,邵阳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理论课理论政治
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学习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