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策略的探讨

2017-03-11 09:55:49陈会贤严浩浙江大学
科学中国人 2017年15期
关键词:科研成果科研人员知识产权

陈会贤,严浩浙江大学

推动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策略的探讨

陈会贤,严浩
浙江大学

社会的发展使人们日益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知识产权保护为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提供保障,从而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进行阐述,就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详细论述了推动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策略。

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对各国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起到推动作用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提出建设和谐创新型社会,各级部门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大事来抓,通过各种政策措施,使得我国各个领域中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断完善与健全,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当前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不断深入,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我国政府、企业、专家学者等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日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然而,还缺乏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另外,地方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制定,通常是基于国家政策法规,对地方企业的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工作的推动有直接的影响与制约,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落实不到位,增加了企业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风险。

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还不完善。当前,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重视不够,缺乏宣传力度。知识产权部门权责不清晰,造成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制度不完善,保障制度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相关法律制度问题之间的关系缺乏责任部门的衔接,造成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程序不规范,从而使得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进行受到直接影响。因为宣传力度不够,造成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不够,缺乏浓厚的申请专利的氛围,造成了企业申请产品专利保护缺乏敏感性。

第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资金投入不足。众所周知,科研成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却存在着风险大、周期长的问题,造成了很多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投入不足。事实上,产品、技术、工艺等的创新,都是基于基础的项目开始,要经过“一般研究→攻关研究→集成研究→成果鉴定→示范推广”的历程。在研究周期内,任何一个流程都需要有经费的支持,只有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才能确保研究的深入,向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转化。但是因为企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技活动经费少,造成了企业人员在申请专利、维护专利等方面的资金缺乏,使得知识产权保护的受到直接影响。

第三,企业科技创新中知识产权激励作用不显著。企业的一项研究成果凝聚着众多科研人员长时期的辛苦工作,但是目前我国评价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的衡量通过是通过项目的完成、项目通过鉴定、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等进行,但是,对于科研成果的质量、科研成果转化价值等重视不够,并且也没有将科研成果质量、科研成果转化作为对科研人员业绩进行考核的指标,其后果是优惠政策向科技成果倾斜,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没有放在和科技成果等同的地位,造成了科研人员产生了“对项目申请重视,对成果转化轻视;对课题研究重视,对示范推广轻视”的问题,从而也就不能充分调动企业科技人员知识产权保护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科技创新造成直接的影响。

三.推动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策略

第一,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工作。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需要在实处落实,企业真正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由专职部门管理,不应该在其他单位挂靠,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分散、管理水平不高、效率低等问题给予及时解决。在企业科研管理工作中认真落实知识产权保护,事实上,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实现了管理学、科研、经济学等的有机融合,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进行引导,从而在具体工作中实现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健全。

第二,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推动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创造知识产权的关键因素是科技人才,现代企业重要的构成部分就是知识产权,一直以来,因为部分部门、科技人员还是从传统模式重视立项、项目公关、项目鉴定、项目报奖等,没有充分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对市场经济具有的杠杆作用缺乏认识,造成了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出现知识产权流失等问题。健全与完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与社会保障体制,对有利于科研人才收入的激励机制进行制定,从而体现科研人员的价值。在对科技投入产出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把知识产权作为指标,结合科研人员的职称晋升、申报课题、申报研究成果能,通过将知识产权作为对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使得知识产权考核体系不断完善,对企业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基于激励机制,确保竞争有序进行,无疑使科研人员申请专利、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提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第三,加大资金投入,确保知识产权保护的资金支持。一方面,政府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基金的设置对知识产权工作的保护力度加大。当前我国科研经费的主要途径是政府对科技的投入,但是,政府科研经费的投入大多集中在重大项目上,在一般项目上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企业科研经费缺乏政府资金的支持。在申请专利、申请品种权等知识产权时需要经费的支持,获得保护后同样要求缴纳维持费。同时因为经费的制约造成了专利自我开发不容易进行,科研人员对专利技术、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也就降低。政府通过资金的投入,加大对知识产权申请与维护的支持,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实施后获得经济效益,从经济效益中返还一部分作为知识产权保护基金,确保知识产权资金流动发展。另一方面,企业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创建新的经济来源。对企业科研成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法律法规的方式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从而确保科研人员能够体会知识产权保护的好处,实现知识产权创造与科研成果应用的良性发展。

[1]赵媛,程福云,岳鑫,等.基于博弈论视角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5.28(10):40-41

[2]杨拉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12):103-105

[3]陈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误区及对策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22):200-202

猜你喜欢
科研成果科研人员知识产权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成果转化
水运工程(2022年7期)2022-07-29 08:36:12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1-11-27 00:45:49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治疗艾滋病,中国科研人员有了新发现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加强医疗科技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知识产权(2016年5期)2016-12-01 06:58:32
审批复杂 科研成果落地难
中国卫生(2016年12期)2016-11-23 0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