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
过去一年,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任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并取得初步成效。去年年底闭幕的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
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各项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这就需要尽快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性突破,以形成民生改善、“获得感”不断扩大与提升的牵引器。
要更好满足需求,就要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当前,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全社会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从以物质型消费为主逐步向以服务型消费为主转型,服务型消费需求已经成为重要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当前,我国城镇居民服务型消费需求占比约为40%,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50%左右。扩大与提升“获得感”,需要客观把握这一趋势,加大服务供给的力度,改变服务领域供给短缺的突出矛盾。例如,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为例,当前我国老年人医疗健康消费需求规模每年不低于1万亿元,而实际供给不到2000亿元,“有需求、缺供给”的矛盾相当突出。如果能够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教育、医疗、健康、环境等民生领域扩大供给规模,改善供给质量,降低供给价格,就能够精准提升“获得感”。
当前,服务供给难以满足全社会需求,已经成为制约“获得感”的关键。为什么消费者跑到国外去买马桶和感冒药?为什么出境游热度只升不减?为什么相当一部分中等收入群体跑到国外去体检和治疗?根源在于当前我国的服务供给“三低一高”的矛盾问题相当突出——市场化程度低、对外开放程度低、服务水平低、服务价格高。
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提升“获得感”,关键在于加快服务业市场的双向开放,用市场的力量引导各类投资注入服务业中,扩大供给规模;用竞争的力量打破各种类型的垄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应当说,这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大的“硬骨头”,需要集中火力、尽快攻克。一旦服务业双向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不仅可以提升“获得感”,而且可以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大的增长动力。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到2020年,我国服务业规模有望达到50万亿元,占GDP比重有望提高到58%左右,基本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奠定6.5%左右经济增速的重要基础。
此外,要加快夯实“获得感”不断提升的制度基础。第一,继续加大财政向民生倾斜的力度。在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下,过去一年实现了民生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增长5.9%,居民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保障房建设领域等的财政支出增幅均超过14%;通过推进基本养老金改革,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总体上升6.5%左右,受益1亿多人。老百姓的“获得感”和民生质量的持续改善,离不开民生领域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养老医疗、环境保护等方面仍需要加大财政投入,提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第二,继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反贫困是最大的民生。2016年各级政府加大了反贫困力度,贫困人口预计减少1000万以上。实现2020年脱贫“一个都不落下”的目标,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一方面,要完善各项社會政策,努力提高就业、养老、教育、医疗、环境保护、低保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注重总结提炼各地行之有效的扶贫办法,包括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等,形成多领域合作、多主体参与、多资金注入的扶贫新格局。第三,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改善政府公共服务绩效。影响民生“获得感”最直接的就是各部门的服务质量。接下来,要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从企业和居民的现实需求看,还需要继续削减繁复冗余的行政审批事项,着力加大减税力度,进一步取消职业资格认定等,改善各部门的公共服务绩效,以简政放权、减税放利,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使企业和百姓得到越来越多的“获得感”。
[作者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