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课程新路向

2017-03-10 03:40来鑫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小学道德与法治

来鑫

摘 要:教育部已将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名称更改为“道德与法治”,系统的法治教育正式纳入德育课程体系。然而,面对教材中法治内容的增加,中小学的法治课程如何设计和实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中小学法治教育课程内涵及价值进行梳理,分析原有思想品德教材中法治教育的不足,进而得出为何将课程名称改名为《道德与法治》。从法治教育课程标准的设定、法治理念为主线的课程目标及体系的设计、课程实施中处理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及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和教材内容调整等方面对今后中小学的法治教育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法治教育课程;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1B-0032-02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把依法治国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要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不仅表明了国家法治建设基础工程对中小学生的要求,也体现了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未来合格公民基本素养的要求。教育部办公厅于2016年4月28日发布了《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改为“道德与法治”。“法治”二字第一次出现在义务教育课程名称之中,说明法治教育在我国德育体系中受到了重视。这项新举措,给中小学法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法治教育正式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法治教育将作为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课程,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中小学生的法治素养,成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小学开设“法治教育”课程的价值

(一)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内涵

法治教育的具体内涵包括法律、人权、民主等主题,从法治教育的实施角度来看,法治教育可以从法治知识的传授、法治技能的训练和法治理念、信仰等价值观的培养三方面进行。对中小学生这一特殊的教育对象,中小学法治教育有特殊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中小学的法治教育可以表述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中小学生实施初步的法治知识及法治理念的启蒙教育,使学生在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对法律、人权、民主的概念,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思维抽象能力,使学生成为懂法、信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

(二)中小学法治知识教育的价值

知识的问题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对中小学生的法治教育,明确的前提是法治知识的价值问题。知识对于个人的价值可以体现在,对学生培养谋生需要的知识、技能,培养一系列心智能力,可以使儿童具备全面理解世界意义的框架,以及参与世界需要的心理准备。

首先,法治教育提供的法律、民主、人权等法治知识,虽然对大多数的儿童来说,不会成为他们谋生直接需要的知识,但就未来社会和国家对公民的基本需求而言,法治素养会成为公民的基本素养,具有基本的法治理念和法治知识将成为公民在社会共同体中生存的必备条件。

其次,法治教育在培养学生心智方面也发挥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功能,法治教育不仅仅等同于法律知识的传授,法治教育通过课堂上具体法律问题的讨论与分析,使学生对复杂、多元的现实世界有全面、抽象、批判的思考。

最后,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关键的因素在于人们还没有跳出傳统“权比法大”的思维框架,我国正在全力进行“依法——对于“思想品德”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的思考治国”的各项建设,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法治社会,这需要每个公民都能明确自身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关系。

二、“思想品德”教材为何更名为“道德与法治”

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重视“自治”和“修身养性”,对学生道德的培养也重在对良好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些传统思想在使我国教育形成“以德育人”的良好传统的同时出现许多问题:道德教育日益空洞、抽象,学生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之间形成不对等,特别是由于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及社会结构、社会风气的转变,使原有的道德规范不足以应对社会的快速变化、发展。思想品德课程强调的是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对学生应对复杂社会应具备的理性思考问题,培养法治思维能力的内容存在欠缺。思想品德教育虽然在课程中融入了法律理念和法治知识的教育,但并未触及法治的核心即法治理念的形成。单纯法制知识的传授不会使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重视法治,更不会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公民素养。

公民教育成为人们应对当前社会发展和对未来社会进行美好构想的重要途径。公民教育是为现代以及未来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是使公民获得参与社会、生存与发展基本素养的教育。

在公民教育的体系中,核心是法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基本的法治意识和社会道德是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课程研究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领域,对现有社会价值进行反思”,当社会价值开始转变,课程为应对社会的变化也应做出调整。我国当前正在着力建设法治国家,就是应对社会结构变化做出的及时调整,青少年是法治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青少年通过法治教育获得基本的法治素养和法治信仰是法治社会成功建成的关键。民主、公平、自由的社会需要法治,更需要从学校开始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三、“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课程设计遵循法治理念的引导,建立螺旋式课程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及课程目标的设计,首先确定学生与道德和法治有关的基本公民素养所应具备的理念,例如,关于法治教育,应使课程以围绕民主、权利、公平、责任等关键法治概念,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课程目标达成方式的设计,以往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爬山型为主,前后主体的内容基本不重复,但中小学生的法治认知是从低到高逐步提升的,法治知识和法治理念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程度的理解。例如,在小学低年级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应通过讲述一些故事,在引发道德和自身利益思考的基础上,讨论初步的法治原则。而在初中阶段,则注重如何利用法治理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思考事件背后法治的社会价值及利益分配对法治的影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对法治原则和理念的重复讨论思考,儿童加深了对法治的理解,从而形成法治理念。

(二)课程实施需要处理好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关系

合格的公民不仅需要法治素养,还需要良好的道德素养,二者的发展相辅相成。中小学生道德素养是法治素养形成和深化的基础。例如,根据泰普的“法律社会化”的发展序列模型,在法律社会化前习俗水平,儿童对法律推理的基础仅仅处在法律遵守的水平,儿童只需要知道什么是法律不允许做的行为及违反了法律会受到惩罚等规则;但由前习俗水平过渡到习俗水平即法律的维持阶段,儿童需要思考自身欲望的满足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对于社会行为好与坏的区分需要在正确的道德观念下进行。因此,法治教育需结合并建立在良好道德认知的基础上,道德教育有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思维和道德素养的发展是学生贯彻法治理念,形成法治信仰的基石。

(三)应用“问题思考型”教学模式,发展学生法治思维和技能

以往的法治教育往往将视线集中于使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和预防犯罪,法治的真正目的在于限制国家的权力。法治教育要唤醒公民心中对民主及自身与国家关系的思考,这就要求法治教育不应局限在对具体法律文件及法律条文的学习,培养现代公民的法治理念及法治意识是法治教育的核心。

理念的形成需要“心悦诚服”的理解,单纯说教式的教学无法使法治走入儿童的内心,只有当现实中的问题引发儿童思考法治的意义,对法治内有了解的,兴趣儿童才走进了法治的世界。因此,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具体的道德、法治思维发展模式,提供给学生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兴趣。教师应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框架及思维,引导学生练习表述、辨别、分析、判断、辩护的法治技能,在解决法治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法治认知与思维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让儿童体会到一个法治社会中的生活文化。

参考文献:

[1]夏丹波.中小学独立开设法治教育课构想[J].人民论坛,2015,(8).

[2]张冉.践行法治:美国中小学法治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5,(9).

[3]张善超,李宝庆.法治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设计的途径与特色[J].教育探索,2015,(11).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小学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