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斯
西藏华夏矿业有限公司
西藏某地区矽卡岩和成矿的成因关系简析
李兴斯
西藏华夏矿业有限公司
主要分析西藏某地区矽卡岩和成矿之间的相互关联,结合当地矽卡岩的围岩蚀变和成矿专属性的特征,探究该地矽卡岩和成矿的成因关系。
西藏地区矽卡岩成矿关联性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在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次变化,主要是洋壳俯冲和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造山,是多岛沟弧盆系统组成的复杂地区,地质构造的作用非常明显,热源、物源、物理化学条件十分显著,是能源、矿产资源,尤其是地下热能和有色金属的有利富集区。
矽卡岩是一套蚀变组合,主要由石榴石、辉石及其他的钙、镁、铁、铝的硅酸盐组成,赋存于火成岩与碳酸盐岩及其它含镁、钙较高的沉积岩的接触带附近。大多生成于中浅成条件下。
矽卡岩矿床是指产于中酸性侵入岩体与碳酸盐岩(或凝灰岩、安山岩等)接触带及其附近,由含矿汽水热液通过交代作用形成的、在空间盒成因上与矽卡岩关系密切的一类矿床。
目前国际上更趋向于用矽卡岩型矿床这个非成因意义的术语。
本文主要选取西藏自治区的中南部,处于冈底斯一念青唐唐古拉板片中段南缘,地区从南向北包括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和念青唐古拉弧背断隆的一部分。
(一)地层
选取的区域属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层区,该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来姑组、中二叠统洛巴堆组、上二叠统列龙沟组和第四系。矿区内的铅锌铜矿化主要赋存于晚石炭纪—早二叠纪来姑组(C2P1l)不同的岩性段当中。在上二叠统列龙沟组(P3l),主要分布在矿区的南部,这部分的岩性变化较大,主要是以一套杂色砂岩夹粉砂岩为主,局部夹有砾岩、泥灰岩和灰岩,与中二叠统为不整合接触。在第四系(Q)部分中,主要分布于沟谷和高山缓坡地带,多为残坡积物、冲洪积物及冰碛物。
(二)构造
区域的主要构造属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中段南缘,以南处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地带,北边紧邻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北两条缝合带之间是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中酸性杂岩带。区域构造行迹受南北缝合带的形成、发展演化的影响,断层发育形成一系列东西向的逆冲断层。矿区内构造出露较为简单,主要由褶皱、揉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组成矿区褶皱为郎牙格宽缓向斜,近东西向贯穿矿区,宽3km~5km。核部地层为列龙沟组,两翼地层为来姑组和洛巴堆组,铅锌矿床位于向斜北翼。矿区目前附近已经有7条断层,其中有6条逆断层,1条平移断层,总体以近东西向断裂为主,北东向、北西向和南北向次之。其中,东西向断裂构造发育广泛,为矿区主要导矿构造和容矿构造,正是与此断层有关的区域构造活动为矿质活化迁移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北东向断裂见于矿区南东部,为成矿后破矿构造;南北向断裂发育于矿区中部和西部,矿体形成与该组断裂关系密切。
在前期的研究工作中认为成矿的原因类型主要是沉积改造型矿床,但是随着近些年对矿床成因的不断深入探究,认为之前确定为沉积改造型矿床有不正确的地方。矿区内矿体出露主要受制于区域上北北西-南南东向的断层控制,矿区内的主要矿体产于泥炭质板岩、泥灰岩一侧而非较纯的石灰岩一侧,矿体及其附近存在大量的矽卡岩、角岩,并有明显的穿层和交代蚀变现象,所以经过研究,确定为矽卡岩型矿床更加准确。
该矿区岩浆活动剧烈,在时间上有多期性,空间上具有多带性,岩石类型比较复杂。不同类型和不同时期的岩浆热液、变质热液和构造热液在构造动力的驱使下,会使自身附有矿元素,还可以活化、迁移、萃取有用组份,在有利部位富集成矿,形成金、银、铜、锌、铅矿产。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为成矿提供矿物质,是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之一,还可以提供热源,活化、迁移、富集围岩中的成矿物质。
(一)矽卡岩和成矿的成因关系
围岩蚀变与交代
矿区的围岩蚀变比较发育,分布比较广泛,一般情况下常见的有硒卡岩化、硅化、大理岩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角岩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等。和铅锌矿形成最密切的是矽卡岩化、大理岩化、硅化。
①矽卡岩化:这种现象主要分布在断裂破碎带和拉嘎组上部地层中,形成最主要是受到地下深部汽水热液的影响,会发生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变质后形成阳起绿帘矽卡岩和透辉透闪石矽卡岩。矽卡岩的矿物组成主要是透辉石、石榴石,部分为透闪石、绿泥石。
②硅化:主要的发育地带是构造断裂带和旁侧的岩石、矿化体中,具体表现为细小硅质脉,主要填充于岩石裂隙中,或者形成次生石英岩形式。
大理岩化:大理岩化分布比较广泛,主要发育在下拉组灰岩地层中,大理岩化最为强烈的地方是破碎带经过之处,岩石大部分变成细晶大理岩。
(二)矽卡岩和成矿的时空关系
从时间上分析,区内岩浆侵入活动发生的时期在晚第三纪,属于喜马拉雅成矿时期,在成矿时间上和岩浆期次保持一致。从空间上分析,矿床在空间分布上有区域性,同时具有矿区性。矿床的分布有严格的控制,主要是受到学藏布断层构造控制。具体来说,矿区成矿主要是受到三方面的因素:
①岩浆岩控制因素:矿区的岩浆活动比较剧烈,岩浆一旦喷发,就会使矿区形成大面积中-酸性火山岩,这对成矿会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之后岩浆会侵入,形成半隐伏-隐伏状态的花岗斑岩体。主要为成矿提供一部分成矿物质,它是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之一,还可以提供热源。
②构造控制作用:矿区处于学藏布逆冲断层中,作为区域的主体构造,规模大、切割深、活动时间长,是导矿、导岩的主要构造,受到其影响会派生出一系列斜交的次级构造破碎带和构造裂隙,在区域内是最有利的赋矿部位。
矽卡岩和矽卡岩型矿床只在中酸性侵入岩和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中交代形成。随着研究不断深入,陆续发现矽卡岩和矽卡岩型矿床在超基性-基性侵入岩和碳酸盐岩地层接触交代,层控-沉积变质作用和变质-混合岩化作用中出现,甚至在沉积硅质碎屑岩与结晶灰岩地层之间产生。近年来还发现了岩浆矽卡岩,矿床工业型也不断在扩大,如矽卡岩铁矿床,矽卡岩铜矿床,矽卡岩铅、锌矿床,矽卡岩独立金矿床等等。这些新发现的成因类型或工业类型的成岩成矿机理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实验途径给予揭示。
[1]康浩然.西藏浦桑果铜多金属矿床矽卡岩与成矿岩体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6.
[2]赵一鸣,林文蔚,毕承思,李大新,蒋崇俊等.《中国矽卡岩矿床》[M].书号:ISBN-7-116-07558-0.出版:地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