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硝喷氨自动控制系统现状及优化

2017-03-10 23:57:58罗相全
环球市场 2017年29期
关键词:喷氨控制策略测点

罗相全

浙江大唐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脱硝喷氨自动控制系统现状及优化

罗相全

浙江大唐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目前国内大型火电机组的SCR脱硝控制系统由于控制策略设计不完善、控制目标不够明确、现场测量条件限制等问题,系统的自动投入率和投入效果较差,使得整个脱硝系统的运行性能受到明显影响。鉴于此,本文就脱硝喷氨自动控制系统现状及优化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控制策略;控制品质;预测控制

1 目前脱硝喷氨自动控制系统现状及分析

1.1 控制目标不与考核目标对应

环保部门最终对电厂进行考核核算的指标是烟囱入口处的NOx浓度测量值(由CEMS表计测得)。而目前自动调节控制目标是SCR出口的NOx,由于SCR出口NOx浓度与烟囱入口NOx浓度不论在静态关系还是动态特性上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也使得电厂的最终环保考核结果不佳。

1.2 控制策略设计过于简单,与脱硝被控对象不相适应

根据试验情况,脱硝被控对象(NH3流量→烟囱入口NOx浓度)的响应纯延迟时间接近3分钟,整个响应过程达十几分钟,是典型的大滞后被控对象,控制系统想要获得良好的控制品质,必须以基于大滞后被控对象的设计思路进行优化。而目前普遍应用的控制策略均采用简单的PID+前馈的方案,必然无法获得良好的控制品质。

1.3 控制系统的运行过分依赖于现场测点的完好性

SCR进、出口的NOx、O2测量仪表由于长期运行在灰、尘较高的环境下,容易出现部分或整体失真的情况,且仪表的定期吹扫、标定也会使测量值瞬间突变。目前国内应用的脱硝控制策略对上述问题均无相应应对,一旦某个测点失灵特别是出口NOX测量仪表故障时,整个控制系统即处于瘫痪,系统的长期可用性明显受到影响。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内的脱硝控制策略过于简单,对于煤种多变、机组负荷受AGC频繁调度、测量仪表存在失真的脱硝运行环境,则应将先进的控制技术应用到脱硝优化控制中来,才能获得满意的控制品质。

2 SCR脱硝基本原理

燃煤电厂锅炉产生的NOx主要来源于燃料型NOx和热力型NOx。根据NOx生成机理,控制NOx的技术主要包括燃烧时尽量避免NOx的生成技术和NOx生成后的烟气脱除技术。SCR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烟气脱硝技术,采用NH3作还原剂,烟气中NOx在经过SCR反应器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被还原成无害的N2和H2O。烟气中的NOx主要有NO和NO2,其中NO占95%左右,其余的是NO2。要实现高效率脱硝,喷氨流量的控制至关重要。若喷氨量超过需求量,则NH3氧化等副反应的反应速率将增大,降低NOx的脱除效率,同时形成有害的副产品,即硫酸铵(NH4)2SO4和硫酸氢铵NH4HSO4,加剧对空气预热器换热元件的堵塞和腐蚀;若喷氨量小于需求量,则反应不充分,造成NOx排放超标。由于喷氨量主要由氨流量调节阀控制,因此为保证脱硝出口NOx排放浓度满足环保要求,控制氨逃逸率低于3×10-6mg/m3,提高脱硝系统喷氨自动控制的品质尤为重要。

3 喷氨自动控制优化措施

3.1 脱硝喷氨自动控制的优化

根据分析结果,优化现有的脱硝喷氨自动控制系统,对脱硝进出口CEMS系统全面细致检查,测点选取不当的进行移位改造;合理调整自动吹扫/标定时间及间隔时间,防止脱硝进出口CEMS装置的吹扫时间重合,最大程度保证接收的NOx、O2含量等参数的真实性;通过喷氨格栅(AIG)喷氨优化调整试验,调整每路进氨支管手阀的开度,调整不同区域的喷氨量,最终达到喷氨均匀;对喷氨调节阀进行检修,并重新调试定位,使两侧阀门开度与流量特性尽量一致,并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中利用函数修正阀门特性。此外,也优化了控制系统逻辑,由于PLC实现复杂的模拟量控制较为困难,利用电流信号隔离器,将与喷氨自动相关的参数测点同时引入PLC与DCS中,并在DCS中对喷氨自动控制进行逻辑组态,然后将调节阀自动指令再送回PLC输出,脱硝喷氨自动的投切、给定值设定、流量偏置等与自动相关的操作仍在原辅网画面进行,仅在DCS中进行逻辑运算。将控制逻辑引入DCS后,对喷氨自动控制策略优化,优化后主体仍采用串级回路控制,基于出口

3.2 主调及副调控制回路的优化

主调控制回路不再修正摩尔比,而是根据出口NOx质量浓度与其设定值的偏差经PID调节输出,直接对计算出理论所需的喷氨流量进行修正(修正范围0.7~1.3)。理论所需的喷氨流量则是由燃料量所计算出的烟气量乘以入口NOx质量浓度与出口NOx设定值之差,再乘以二者摩尔比得到氨气需求量。副调控制回路由主调回路修正后得到的喷氨流量,加上运行人员手动偏置量,作为副调的给定值,与喷氨流量测量值的偏差经过PID调节后输出自动控制指令,控制喷氨流量调节阀开度,改变喷氨量大小。为了减小系统迟延的影响,在控制系统中引入了变负荷前馈;另外,由于燃烧工况的变化会影响入口NOx质量浓度,当发现入口NOx质量浓度迅速上升,出口NOx质量浓度超过设定值时,调节已来不及,观察发现尾部烟道处烟气氧量测点,能提前反应入口NOx质量浓度的变化趋势,引入氧量信号作为前馈,来减少迟延与超调。

4 结束语

通过对现有喷氨自动控制系统的优化,自动调节品质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是随着环保标准的日趋严格,以及超低排放改造的实施,对脱硝喷氨这种大延迟自动控制系统,传统的PID控制将很难满足现场控制要求,因此探索结合模糊控制、神经网络、史密斯预估等先进控制算法进行优化,是今后学习工作的一个方向,以期找到合理的控制策略,提高控制品质,满足脱硝自动控制的要求,为脱硝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提供保障。

[1] 韦娟,昝小舒.小型SCR烟气脱硝微机自动控制系统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6,38(09):4-8+31.

[2] 宋益纯.优化SCR脱硝监控系统,降低脱硝运行成本[A].中国节能协会热电产业联盟.2016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形势下SCR(SNCR)脱硝系统运行管理及氨逃逸与空预器堵塞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节能协会热电产业联盟:,2016:5.

猜你喜欢
喷氨控制策略测点
基于前置脱硝的球团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开发与应用
液压支架整机静强度试验及等效应力分析
基于CATIA的汽车测点批量开发的研究与应用
考虑虚拟惯性的VSC-MTDC改进下垂控制策略
能源工程(2020年6期)2021-01-26 00:55:22
焦炉烟气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的研究应用
焦炉烟气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的研究应用
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山东冶金(2019年3期)2019-07-10 00:54:04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02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在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应用
容错逆变器直接转矩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