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传感系统的3D模型理论

2017-11-28 10:22:41
环球市场 2017年29期
关键词:平面波实部波阻抗

陈 超

美国南加州大学

机器人传感系统的3D模型理论

陈 超

美国南加州大学

在机械臂系统中,传感器对样本的测量有着重要的角色以便合适的抓起样本。本论文设计了一个三维模型可以用来预测其他相关样品的波形性能。

1. 相关背景

1.1 散射参数

利用s参数机制对检测物体的性质是有帮助的。一般来说,功率可以从任何臂(如输入)获得到任何其他臂(作为输出)。也就是说,有两个入射波和两个出射波。散射参数分为四个部分,即S11、S12、S21、S22。

图1 基本的实验装置

s参数可以表示为矩阵形式如下,通常称为散射矩阵。

B11是B1由于A1(反射部分)而产生反射的一部分。B12是B1的另一部分, 由于A2(传输部分)的存在。B1作为整体来显示,不能被拆分。B2也是一样。

S11和S22的性能是相似的,表明材料的反射率。同样,S12和S21说明物质的吸收性。

表1 S参数与材料的类型相关性

1.2 传播常数(γ)

1.2.1 平面波在空气中传播

传播常数(γ)是评价在空气中的大小和相位损失的参数。传播常数的实部叫做衰减常数或衰减系数(α),虚常数称为“相位常数”(β)。

1.2.2 在耗损介质中的平面波传播

在介质中也存在介质的衰减常数和相位常数。

ε'和ε''是相对电容率的实部和虚部,μ是相对磁导率,ω是角频率。

1.3 透射/反射系数

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是决定材料反射率和渗透性的两个重要参数。

图2 电磁波在介质边界上的正入射

其中,Ei、Er、Et分别是入射、反射和透射波的电场强度。

方程如下:r是反射系数,t是透射系数:

符号Z表示在介质中的波阻抗,Z1和Z2分别为空气和样品中的波阻抗。方程:

1.4 衍射

波形的旅行和遇到样品的边缘,信号会衍射(反射,弯曲,丢失)。

下面称之为刀口衍射。h〈〈 d1,d2和λ〈〈 d1、d2。

图3 刃边衍射图

刀口衍射波的电场强度Ed的方程:

猜你喜欢
平面波实部波阻抗
Landau-Lifshitz方程平面波解的全局光滑性
5G OTA测量宽带平面波模拟器的高效优化方法与应用
波阻抗技术在煤矿三维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例谈复数应用中的计算两次方法
浅谈正Γ型匹配网络的设计
卷宗(2016年8期)2016-11-15 20:56:37
基于GPU并行运算的超声平面波成像仿真
电子制作(2016年11期)2016-11-07 08:43:45
波阻抗使用单位规范问题探究
一种基于电涡流和实部互阻抗检测的金属温度监测方法
电测与仪表(2016年2期)2016-04-12 00:24:48
温度对低段工作频率全固态中波发射机天调网络阻抗影响与改进
波阻抗反演技术与砂体理论模型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