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与完整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一书的启示

2017-03-10 23:58杨丽婷
岭南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研习基本原理完整性

杨丽婷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理念与完整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一书的启示

杨丽婷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笃信与研习,本身就蕴藏着张力。笃信意味坚守,研习需妥善用疑。然而,笃信又离不开研习,解疑方能深信,否则只能滞于盲从。同理,随着环境变异,笃信必然面对困惑。由此,笃信与研习又彼此依存,缺一不可。现如今,信与研之张力便是马克思主义发展需解决的困惑之一。马克思主义在于现实相结合的同时,依然要回归自身的建设问题,在信息化、全球化的历史境遇中,回归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性”,彰显其中的科学理念,不仅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根据,也是深入人心的必备条件。主义之主张,必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永恒性,根据人类思想的特征,唯有理念才能由此担当。反观马克思主义的建设,先被三大组成部分切割,后又陷入繁杂的原理结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人之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念被碎化,甚至被淡化。本应在知、行、意维度发挥全面引导性的科学理念,如今只紧紧抓住“知”的维度,在若干原理判断中“佐证”马克思主义,弱化了主义与心灵之间的联系,混淆了理念与知识原理的角色与作用。

由叶启绩、田明、欧阳剑波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一书,从实践这一核心思想切入,还原“人之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念维度,使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回归理念的统一性当中,既使主义的现实意义得到延续,更使其经得起心灵的锤炼与推敲。作为一种信仰,被人之内心所接受,才是其合理性的重要条件。学理上,该书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当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路径为“正确的就应该去信”,事实上,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正确与确信的联系并不那么尽如人意。将马克思主义凝固在知识层面传播,忽视人文精神的理念传播特质,极易损害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性。并在理念的损益过程中,使人之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科学理念庸俗化、世俗化。马克思主义的确是科学思想,但此科学非彼科学,它不必沾染自然科学的属性才能拥有科学的特征。在《论犹太人问题》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科学是向完整人、现实人、人之根本的复归,事实上,便是人之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念。

或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并不是解决马克思主义完整性与理念性问题最好的著作,但却有效的提出了这一问题。现如今,马克思主义亟需解决理念性传播与知识性转播的矛盾,其本身就是在解决笃信与研习的张力。这不由让人感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核心问题,永远是自身的建设问题,其现实之指导性、心灵之共鸣性、思想之先进性,均需从自身建设中引申出来,不可避重就轻,患得患失,是为感悟。●

(责任编辑:武晟)

A81

A

1003-7462(2017)04-0128-01

10.13977/j.cnki.lnxk.2017.04.021

猜你喜欢
研习基本原理完整性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石油化工企业设备完整性管理
导读课重在框架搭建——任玲老师《堂吉诃德》整本书导读课研习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研习新媒体: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拥抱
吴家麟先生是我研习宪法学遵从的楷模
莫断音动听 且惜意传情——论音乐作品“完整性欣赏”的意义
精子DNA完整性损伤的发生机制及诊断治疗
UPS电源的基本原理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