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时代之潮头 发思想之先声
——《岭南学刊》《广东行政学院学报》两刊:回顾与展望

2017-03-10 23:58
岭南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两刊学刊办刊

李 云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校院刊编辑部主任、主编,编审)

立时代之潮头 发思想之先声
——《岭南学刊》《广东行政学院学报》两刊:回顾与展望

李 云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校院刊编辑部主任、主编,编审)

盛夏的羊城,绿意葱茏、繁花似锦,我们迎来了《岭南学刊》创刊 40 周年、《广东行政学院学报》创刊28周年华诞。几十年不懈追求放飞了我们的梦想,四十载砥砺前行铸就了今日的辉煌。站在这个历史节点上,我们有太多的感慨。今天,新朋老友欢聚一堂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党校行政学院期刊创新发展,借此机会,我代表校院刊编辑部向大家汇报我们的工作。

一、历史回顾与办刊启示

《岭南学刊》是由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主管和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现为双月刊。《岭南学刊》的前身是1978年1月创刊的不定期单篇内部出版刊物《理论通讯》。第一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以后,为适应党校工作发展需要,于1980年6月改版改名为《理论与教学》,办成月刊。1985年9月起,向全国公开发行。1987年1月改名为《岭南学刊》。1988年1月改为双月刊。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是广东行政学院主管和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现为双月刊。《广东行政学院学报》原名《行政管理研究》,由广东省人事厅主管,广东行政学院、广东省行政管理学会、广东省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于1989年5月创刊。1993年1月,《行政管理研究》更名为《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8年9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2000年1月,刊物改为双月刊,2002年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与广东行政学院合并后,本刊主管、主办单位均为广东行政学院。

回顾两刊发展历程,展示了一条在办刊宗旨上,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在办刊内容上,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在办刊风格上,注重求真、求新、求精、求深的历史轨迹。沿着这个脉络,我们欣喜地感受到《岭南学刊》《广东行政学院学报》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稳健发展的良好势头,注视到杂志取得的一个又一个的成绩,领悟到杂志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刊物发展的规律和精髓。

《岭南学刊》自创刊以来,影响力不断增强,社会声誉不断提高,一系列文章被省内外报刊转摘、摘编、转引、索引等;曾入选中国共产党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红旗文稿》来源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扩展期刊等;连续荣获第三届、第四届广东省优秀期刊提名奖等。

自创刊以来,《广东行政学院学报》一直坚持质量立刊、特色兴刊的主导型办刊理念。在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逐渐积淀了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品质。在全国行政学院系统中位列中上。曾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红旗文稿》来源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扩展期刊,且连续四年收到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发来的贺信;2006年、2010年、2014年连续三度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其中《公共行政》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名栏”。

我以为,两刊几十年来的发展实践是富有成效的,探索进取是具有启示意义的。

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回顾两刊的发展历史,历届校委和杂志社的历任同仁都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导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问题组稿选稿,形成了具有党校行政学院鲜明特色的办刊宗旨和办刊风格。两刊在历次事关大是大非的政治事件面前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旗帜鲜明,立场坚定。针对《岭南学刊》《广东行政学院学报》作为省级党校、行政学院不同于普通高校学报、又区别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其它地方行政学院学报的特点,两刊在选题上力求做到既关注前沿理论,又关注改革实践;既注重一般成果,也注重地方特色。利用广东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天然优势,每期都会刊发以广东的经济、行政体制改革实践与经验为主题的相关理论文章,以突出地方经验与理论优势。

二是坚持理论创新,努力聚焦前沿和热点问题。质量是刊物的生命,而办出两个刊物的特色,则是提高刊物质量的保证,其中的工作重点是打造精品栏目。《岭南学刊》《广东行政学院学报》坚持创刊以来的一贯风格,始终追踪国内学术理论的前沿问题,关注现实热点和焦点问题。结合党校和行政学院办学特点,将“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行政”等栏目的建设置于整个刊物建设的重点,从自身优势出发进行设计,突出重点,形成重点专栏,每期依据重点专栏进行组稿,做到有主有次、统筹兼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三是坚持开放办刊的导向。立足校内老师,面向社会名家。校刊院报是本校院教师的理论交流平台,是科研成果发表的园地,更好地服务于党校行政学院教学与科研,这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理念,职责所在。同时,两刊之所以能够历经大浪淘沙在众多刊物中脱颖而出,并站稳学术理论期刊的重要平台,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坚持开放办刊不动摇。多年来,校院刊坚持定期召开期刊和专家学者学术交流会,加强与同行及专家学者间的学习与交流。通过举办高规格的学术交流活动,推介我们的杂志并听取专家和学者对我们刊物的意见与建议,拓展办刊视野,提升办刊水平。与此同时,编辑人员重视关注国内外学术动态,通过会议、拜访、专题策划等方式,广泛吸纳省内外、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稿件,逐步提高刊文的学术含金量和理论水平,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当学术水平的作者群。

四是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多年来,在办刊定位方面,坚持根据时代发展的变化,适时调整办刊的思路,着力把握学术理论期刊发展的规律,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在办刊路径方面,积极探索纸质期刊与数字期刊的融合发展,在办好纸质期刊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主编中国党政系列数字专业期刊《法治政府》专刊。在办刊平台建设方面,除了设立两刊杂志专业网站,开通采编系统外,还适时地开通了两刊微信公众平台,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加强与广大作者、读者朋友的沟通与交流,提升刊物的影响力。

五是坚持政治家和专家办刊。两刊是党校行政学院主办的刊物,首先必须按照政治家办刊的要求选人用人。在编辑队伍建设过程中,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培训,确保政治上合格。在业务上,要求每位编辑至少从事承担栏目所涉及的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长期跟踪某个学科方向的学术理论前沿问题,成为这一学科领域的专家,确保编辑队伍建设的政治性和专业性要求符合刊物发展的需要。

二、两刊发展展望

展望未来,我认为,两刊应当适应学术期刊发展态势,以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价值取向,以坚持质量立刊、特色兴刊、人才强刊和开放办刊为基本途径,继续在探索中追求卓越,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应有的作用。

《岭南学刊》和《广东行政学院学报》作为服务于党校行政学院教学科研,展示其学术研究成果的窗口平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因此要兢兢业业,恪守党校行政学院办刊人的操守,坚守好党校行政学院期刊的阵地。一是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刊方向。在当前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必须更加牢固树立看齐意识,高扬党的旗帜,积极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研究现实问题。二是坚持内容为王,坚持问题导向。继续坚持专家办刊,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培养研究型编辑队伍,要求编辑在自己的相关领域要成为专家,要掌握这一领域的研究前沿,从而使刊物的内容具有前沿性。三是坚持党校行政学院特色。党校行政学院期刊要坚持自己的特色,既不能太工作化,又不能太学术化,既要有高度,又要接地气。必须坚持研究现实问题,阐释现实问题,体现出资政功能。四是坚持创新发展。新媒体时代,推动着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学术期刊编辑应结合期刊网络数字化的时代特点,利用期刊内容数字传播的优势,合理注重期刊选题的多元化;跟踪数字化技术创新,积极应用数字技术提高编辑工作效率,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发展面临的新要求,实现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融合发展。

白驹过隙光阴迫,数十载弹指一挥间。肩负着促进党校行政学院全面发挥作用的重要使命,两刊走过了难忘的岁月;明确了立足党校行政学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影响社会的职责定位,两刊将再铸辉煌的未来。对此,我们充满信心。一路走来,衷心地感谢领导同志们对我们的关爱与支持,相信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将会一如既往地关注我们、支持我们!●

(本文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校院刊编辑部主任、主编李云在《新形势下党校行政学院期刊创新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G237.5

A

1003-7462(2017)04-0007-03

10.13977/j.cnki.lnxk.2017.04.002

猜你喜欢
两刊学刊办刊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北斗语言学刊》简介
关于《红楼梦学刊》编委会调整的启事
西安交大主办的社科两刊再获陕西省高校社科“名刊”奖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欢迎订阅《红楼梦学刊》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Topics of interest—‘Animal model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围绕中心抓落实,开创办刊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