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阈下的“美好乡村”建设
——以定远县“岱山新村”民俗文化建设为例

2017-03-10 22:13:24张亦驰葛金国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岱山新村民俗文化

张亦驰,葛金国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2017-08-20

本文系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港澳台青少年中华传统价值观认同研究” (14BKS079 )成果之一。

张亦驰(1989-),男,安徽定远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专业方向:中国教育史;葛金国(1963-),男,江苏南通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文化研究。

文化视阈下的“美好乡村”建设
——以定远县“岱山新村”民俗文化建设为例

张亦驰,葛金国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民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载体,其价值正日益被重视;民俗文化的教化、规范、维系功能需要深化认识。“美好乡村”由安徽省率先提出,是依托新农村建设背景的实施战略,旨在将生态文明、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理念有效整合。从民俗文化视阈出发,结合“岱山新村”这一新农村典型,以期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策略思路。首先,从价值澄清入手,把民俗置于文化视阈把握其内涵、特征和功能,以期实现价值引领;其次,结合“岱山新村”进行案例分析,把问题、挑战与条件、机遇客观呈现,以期在此基础上把握利弊长短;最后,提出回应策略,希望“岱山新村”建设勿忘初心、回归生活,潜移默化,实现个性化发展。

文化;民俗;新农村;美好乡村;岱山新村

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社会不断进步,“三农”工作也取得前所未有成就:农村基础设施更新,农产品成倍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幸福感不断提升。作为农业大省,安徽率先提出“美好乡村”的理念和实施战略。我们认为,民俗作为民间最广泛的传承文化,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影响着人们生活;从民俗文化视角对“美好乡村”进行思考或许能为该战略提供新思路。本文以安徽省定远县“岱山新村”建设为例,希望为我国“新农村”个性化发展献计献策。之所以选择“岱山新村”为案例,一是因为文化是民族复兴之源,民俗的内核是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二是因为“岱山新村”已发展有日,不仅有较丰厚的历史资源,还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样的研究有较强代表性,有利于成果落实。

一、价值澄清:文化思考下的乡村民俗

人是具有价值诉求的文化性动物,价值澄清构成学术研究的基石。与此相关,范畴解读得越是明了,研究的基础就越扎实。“文化就是‘文而化之’,就是以文明的方式从事社会实践活动。”[1]在这里,所谓“之”,就是对象,就是强调聚焦目标才能有的放矢;所谓“文”,就是价值,就是要求有价值坚守,就是强调发挥“正能量”;所谓“化”,就是过程,就是强调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民俗就是这样一个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地影响我们的文化存在。

(一)民俗的本质:对民间风俗的文化把握

文化的复杂性和解读难度无与伦比。在人类的所有词汇中,文化(culture)与文明(civilization)无论是在中文还是外语中,不仅使用率极高而且意义含混,可谓“剪不断理还乱”。[2]有的人从狭义使用,有的人让它们无所不包;有时候二者可以混用,有时又有严格区别。我们认为,尽管学术分歧难以避免,但概念的把握却不是没有意义的,要想清晰地理解文化的本质,需要通过体会与“文明”的差异并在比较中把握:文明更多强调物质性的结果,文化更多侧重精神的过程。[3]14-18人是文化的动物,是秉承价值生存的生灵。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本质是价值取向。文化存在于生活世界中,它是我们存在的精神源泉,其独具特色的教化方式对民族生存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当代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的地位越发重要。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各种思想激荡和社会生活态势,我们需要充分认识文化作为软实力的战略性,为文化繁荣创造多元开放的社会条件。

将文化概念实体化,有利于寻求抓手进而更好把握文化。相对于“文化”这个泛化的超级概念,“民俗”包含并根植于“文化”之中,是整个文化系统的重要子系统。民俗起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需要,作为历史文化积淀、社会意识形态和现实文化实践,民俗蕴涵于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民俗”概念本身来说,“民俗”即是“民间习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4]3“民俗”在特定的时代、民族、地域中产生,经过演变和传承,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民俗”可以和道德一样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内在约束力量,同时,对于文化的积累发挥重要作用。以“文化视野”审视民俗,民俗是一种最实在的文化。作为大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生活文化(风俗文化)的统称,根植于民间的民俗文化,看似朴素、草根,实际上却是最能体现归属感的所在。

对于民俗的文化特征的考察,可从“民间”、“风俗”两个方面进行。“民间”是与官方相对的概念,它的主体是人数最多的“老百姓”——“民间”是一个“大而化之”的概念。不同的社会群体,拥有不同类型的文化。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民间”不等于落后,“民俗”不等于低俗,“潜规则”不等于无规则(这里的“潜规则”并非有时的特指含义)。传统应当面对现实,关怀未来。把传统中国的熟人社会民俗运用于现代陌生人社会,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满足现代人的道德遐想,还因为它能扩容而具有启示现代人生活的实践。采取诸如亲人、熟人、生人甚至敌人的表达,较之采用阶级分类处理人际关系则更有现实性。基于民俗塑造现代规则文化,不仅有需要是应当的,而且有潜力是必须的。我们认为,重视民俗并扩容其实践范围,表征着以传统价值顺应现代生活的努力。[5]“风俗”作为生活方式的延续,是群体在心理、行为、语言上的集体记忆和惯性演进,人们通常将因自然条件造成的行为差异称为“风”,将因社会差异造成的行为不同称为“俗”,民俗就是对“民间风俗的整合”。作为一种民间文化传承,民俗随社会而发展,与其所处自然人文环境密切联系:从基本生活方式到意识形态,大都有一定的民俗行为,诸如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等各种说法——它们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民俗文化发展。民俗依附于人民的情感、信仰和生活习惯,强化着认同并塑造着品格。而反复演示和集体遵从,是其得以形成的内在机制。不同地域、民族的民俗文化各有不同,作为以农耕为主的传统中国社会,不同地域文化的互动共生,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

(二)民俗的功能:基于价值维护的文而化之历程

民俗具有集群性和稳定性的特征,这也是其文化功能有效发挥的基础。集群性是民俗得以生存发展的内在体制机制,由此社会得以生成。原始人的图腾崇拜,也是成员共同参与的产物。民俗的倡导者可能是个人,但他的倡导得到响应并成为共同意愿并得以传承。民俗的传承体现在时空两个层面:时间上的传承,可以在无意识中通过家中长辈、组织成员传承;空间上的传承,引发不同地域与民族文化交融。我们认为,无论古代现代,无论个人组织,都离不开民俗的文化熏陶:于个人而言,民俗犹如母乳(家庭文化),于组织而言,民俗犹如空气(企业文化)。稳定性是指民俗观念产生并传承为生活方式的特性。民俗的存亡,是稳定性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取决于价值观的状况。当然,双方并非一一对应关系,这就是惯性作用。民俗传承依靠语言和行为,这就决定了在传播过程中民俗必然需要适应环境而有所变化。“渐变性文化变迁给人的感受更自然和乐于接受些,突变性文化变迁给人的感受更凸显和难于接受些。”[6]2如果把民俗看作有血有肉的个体,那么变异可以说是其内在生命力。

民俗作为文化子系统的作用,它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关系是需要我们着重了解的,其中维系、规范、教化功能是最主要的几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心理情感需要,以血缘关系为桥梁和框架建构了中国社会的组织结构与联系方式:以家庭推及国家,以父子推及君臣,以孝推及忠。由此,原始的人道精神和一定的行为规范,从外在的约束内化到以血缘关系为基干的为伦理道德所制约的世俗生活中。”[7]血缘和地缘作为维系国人社会关系的内在机制和物质基础,促使乡土中国以宗法为主导的大家族出现。而民俗作为共同体的外在规制和精神氛围,有利于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的形成,相同的文化心理在此基础上得以逐渐产生最终形成认同感,这种维系功能具有内在的稳定性。

民俗具有广泛的约束作用。民俗最早起源于生活规范。规范的作用,是将某种行为确定并逐渐作为群体规范进而以社会秩序方式传播。如果将成文法规以强制方式规范人们行为看作“有形的手”,那么,民俗文化可谓是“无形的手”,其作用远超过法律的狭隘范围,小到吃穿衣食,中到住行交通,大到价值信仰,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遵从民俗的“指令”。是为大众心理之演进也。

中外文化的大师们都还重视民俗的“教化”作用和学校的“化民成俗”作用。儒家经典《礼记·学记》开篇就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曾描述过民俗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从他出生之日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和行为。”[8]2各种各样的文化习俗围绕我们,规制着我们的行为,涵化着我们的生活,维护着我们的社会。

(三)价值的引领:以民俗文化思考“美好乡村”

“乡村”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既包括一般的传统技艺、民俗风情及日常生活等物质层面文化,也包括基于乡规民约的宗族情怀、道德观念、审美取向等。

“美好乡村”建设的概念源自“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其思路是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价值引领。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2007年,十七大又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统筹城乡推进建设的新要求。习近平主席也对建设新农村提出很多新论断。2013年7月,习近平主席来到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视察时强调,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要使城市与农村同步发展,相得益彰。[9]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反哺农村是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政府的责任,保障城乡同等待遇是新农村建设关键,精准扶贫和扶持“关键少数”是建设的攻坚策略,需要“符号构建”为标志的文化建设。“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美好乡村”是对“新农村”建设的落实。

“美好乡村”建设究其本质,就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是以“美好乡村”为主题拓宽和深化农村精神文化的传承。这对传统的民俗文化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第一,合理规划,以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动农民致富和农村有序发展。“美好乡村”的建设,要将民俗文化规划到建设各个方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率和农产品竞争力,注意对该区域民俗文化,如传统民居、民俗器物和风俗仪式等的发掘,着力特色,打造品牌。第二,注意对民俗文化资源的传承性保护,把当地民俗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美好乡村”建设中。可由政府政策引导,文化组织主持,设立“美好乡村”非遗扶植基金,对民俗文化保护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可加强与企业、学校、当地学者的联系与合作,对特有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将“非遗”转化为民俗文化产品。第三,加强平台建设步伐,完善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利用乡村现有文化资源,同时鼓励当地群众以传统文化、当地风俗、美丽乡村为主题创作文艺作品。

可见,以民俗文化思考“美好乡村”,就是借助民俗中的传统,并以此为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引领“美好乡村”:挖掘民俗资源,要注重价值融合、彰显传统元素,发挥文化在教育人民推动发展中的作用,丰富、提升“美好乡村”的文化内涵,让美丽乡村更具魅力。

二、洞察背景:“岱山新村”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背景是事物生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交代背景便于读者了解研究对象,从而把“矛盾摆在桌面上”,把问题、挑战和条件、机遇客观呈现。作为“美好乡村”试点的“岱山新村”,在其发展中所遇问题和所面临挑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建设现状,而其拥有条件的挖掘,也从侧面展现出“美好乡村”建设的难得机遇。

(一)时代背景:作为新农村试点的“岱山新村”

“美好乡村”建设以“乡村”这个带有诗意的载体为依托,这意味着,建设新农村是一个涉及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文明秩序的重构过程,单纯田园风光已无法满足乡村高层次发展追求。这一过程应包含财富上的脱贫致富,基本建设与生活方式上的改良,传统伦理的文明激活等,核心是文明“再生产”,表征是乡村新形象塑造。这是一个历史记忆重建过程,其中,承接着过去经验、现实感受和未来期望的符号标识是这种记忆的主要载体。在这里,自然符号、景观符号和文明符号“三位一体”[10],而全方位地发掘乡村文化内涵成为必然。

安徽省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基于安徽特色的“美好乡村”发展理念,是依托新农村建设背景的发展战略,由一系列推进方案构成。从政策宣示和系列举措可以看出,生态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效结合是安徽新农村建设重点。相较于“美丽乡村”目标,二者各有侧重,这也更符合安徽自身发展状况。由此,地域性的新农村试点在全省逐步铺开。其中,定远县“岱山新村”就是一个典型。作为新农村试点,岱山村通过重新规划,逐渐形成新岱山村全景,即现在常说的“岱山新村”。“岱山”在安徽省定远县的岱山镇(现为池河镇),位于定远城东33公里,面积80多平方公里,以驻地岱山铺而得名(位于岱山西麓,古为兵铺)。岱山村地处丘陵,收入主要依赖农产,村民生活水平较低,尤其是居住环境“恶劣”,这种局面激起村民强烈的发展愿望。“岱山新村”东依岱山,西傍岱山湖,规划面积近500亩。其中特色农林、养殖237亩,建设用地230亩。新村建有安置房260户,廉租房8户。作为新农村“试点工程”,在建设初期就遵循“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村美”理念,以期打造国家级“美好乡村”示范点。2014年“岱山新村”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兴业富民为基础,积极探索江淮分水岭地区美好乡村建设模式,被《人民日报》头版刊登。

(二)共同的挑战:普遍矛盾与不同问题

“美好乡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所涵盖面十分广阔,只有指导思想明确,体制机制顺畅和软硬件配套,才能实现“美好乡村”整体推进。但是,我国农村发展存在着观念落后、体制不畅和资源缺失的普遍矛盾,这是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美好乡村”建设的共同挑战。作为“美好乡村”试点的“岱山新村”,折射出目前中国农村建设的发展状况。

以“农”为本是几千年传统中国的主式调。但是,半个多世纪的“城乡二元制”,中国农村被搞得灰头土脸甚至低人一等,不少人一提农村甚至不屑一顾,认为农业落后是应该被抛弃的文明。这种城乡关系使越来越多农民脱离土地,加速了人才流失。当前面临的难题是,农村中精壮劳力大多进城务工,人力资源不仅质量欠缺,数量也不足:老人和儿童在家留守,年轻人选择出外打工,有文化的年轻人更愿意选择留在城市。过去戏称的“386199”部队(指妇女、儿童和老弱)现在建制也不全了,“38”中的精壮也流入城镇。“三农”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当然是越来越难。毋庸讳言,现有农村发展模式不足以提供满足年轻人的发展:分散落后的农村不仅很难留住自有人才,城市人才也不愿到农村创业就业。缺乏人才的专业指导,是造成农村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生活缺乏集成度和生产缺少专业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美好乡村”更使理想目标与现实条件的矛盾突出,这也预示着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我们认为,没有农业文明奠基,工业文明如空阁,城市文明也发展不起来。三大文明是人类文明“三驾马车”,它们缺一不可,需要并驾齐驱;可以兼容兼顾,能够相得益彰。

每个“美好乡村”建设的试点,又有不同的具体问题。调研发现,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不作为”和“乱作为”的情况时有所见,因地、因人、因事的表现“各各不同”,最突出的还是低效率。部分政府官员由于素质缺乏和态度消极,对“试点村”拥有资源的认识偏狭,对区域文化特别是民俗的理解浅薄,很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效益。与此相关,作为系统工程的“美好乡村”建设在实施中牵涉较多部门,各部门间配合难免出现问题,这就需要有专人协调关系、监督工程的实施和进度——这部分工作由谁做以什么方式做都亟待改进。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出现,要求我们为“美好乡村”建设作出更大努力:保持清醒头脑,直面各种挑战,想方设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难得的机遇:“岱山”条件与新村“品牌”

是否拥有独特的自然禀赋、和谐的生态环境、深厚的人文传统和丰富的民情民俗,是一个区域能否获得超常发展的条件。岱山村作为“美好乡村”的试点具备自身独特条件,如何将条件转化为优势,有效挖掘景观、民俗,彰显乡土风光,是管理者和居民都应有所思考和付诸行动的。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工作重心。《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总体目标是“建设有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

2012年底,定远县整合各项涉农资金,由杭州规划设计院对岱山村进行规划:在广泛征求村民意愿基础上,将全村规划为住宅区、休闲农庄区、滨水景观区、果林种植区、特色果蔬区等“五个区”,并对居屋的户型大小和质量规格与居民展开协商,建立组织进行监理;还根据适当比例建设“廉租房”,让困难群众也能搬进新房,以体现人文关怀;进一步打造和优化“三产”服务品牌。岱山新村按照美好乡村“一村一品”要求,做好“特色养殖”文章,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下,统一向外租赁承包,确保农村集体的土地所有权。由于岱山新村地处丘陵且背靠岱山,全村积极拓展精品果林和休闲垂钓经济。以新村为中心的“巨雪果林”专业合作社,已发展为占地1000亩板栗园;新村以毗邻岱山水库,发展“垂钓休闲”旅游项目;利用池河“梅白鱼”的品牌优势,发展“农家乐美食品尝游”。显然,单纯的以自然田园风光为主的发展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这意味着“美好乡村”要努力使经济效益和文化品味互动共生、相得益彰,意味着民俗内涵的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仍然具有现代价值,意味着只有注重乡村文化内涵挖掘才能促进物质精神的协调发展。

近几年,上至中央下到安徽的省、市到县、乡的各级政府,都对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政策扶持和财政帮扶力度非常大。“岱山新村”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当地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给新村发展提供了这种可能。例如,一年一度带有地域文化和当地特色的大型集会活动——“藕塘庙会”,给当地发展增添民俗文化内涵;以“希望的田野上——中国梦·让农民出彩”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农民歌会,特意在“岱山新村”设分会场。这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多重发展方式,无疑对品牌打响产生积极影响。美好乡村所涉文化应以本土文化为主旋律。带有地域差异、乡土气息的民俗活动是当地居民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挖掘民俗文化内涵赢得市场,可以延长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从“岱山新村”的实践探索和发展态势看,其态度是积极的,前景也是乐观的。政策倾斜给农村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当地政府与本地农民积极配合,这是岱山新村“美好乡村”建设的基本前提。

三、努力精进:基于民俗的“美好乡村”文化建设

“美好乡村”建设需要有效策略,民俗文化发展需要思路清晰,并且“文而化之”。搞好“美好乡村”建设,一是要重新审视乡村价值,二是要找到突破口彰显这种价值。就前者而言,我们应当认识到,乡村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依托和生态环境的保育载体,也是人的精神原乡和乡愁的情感寄托。就后者而言,民俗作为草根文化在民间一脉相承,始终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使之为“美好乡村”建设作出独特贡献。换言之,“美好乡村”工程实施,要求当地政府把公共文化服务与本地农民文化生活积极配合,使民俗文化作为我国农村新业态促进建设的有效抓手。我们希望,“岱山新村”能从民俗视角对“美好乡村”进行探索,建构基于民俗的文化建设,实现个性化发展,同时给相关工作者以启发。

(一)勿忘初心:重塑美好乡村的价值

“文化”是因由人、为了人的幸福而诞生的,而“乡村”则是一个带有诗意的名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小桥、流水、人家,青瓦、白墙、鸡鸭……这些是中国古人眼中的乡村美景。今人眼中的乡村的美景仅此还不够,还要加上适用的公共设施和服务;不仅要“金玉其外”,还要能“秀慧其中”,具有乡村的精神美。因为,硬件再好,如果人心离散、社会失和,也只是徒有其表。

“美好乡村”还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美好乡村”实践的提出,是在保存原有诗意的前提下,实现乡村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协调发展。乡村是不是让人感觉美好,关键在于它与都市文明差异性特质的呈现,在于它是不是能展示好自然之美、纯朴之美和人情之美,能不能给人以生活体验的愉悦和精神回归的欢乐。所谓田园故园、乡恋乡愁和古道热肠,都是对传统中国故人故乡、乡村乡俗的文化情感记忆。让游子“记住乡愁,回望故乡”,让住民“生生不息,怡然自得”,这不仅是顺应世势人情的卓见,更是承继传统和对人类根源的持护。

定远县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主要以第一产业作为依托——这不免有单一化倾向。但是,“乡愁”也是“城愁”。其实,“二产”和“三产”常常是破坏自然环境的,只有作为“一产”的农业是可“保育”自然环境的(当然,农业中也有污染问题,需要重视并改进)。而现在的城里人,两三代之前大都来自乡村或有乡村生活的经历——在乡村生活过的人,大都留下一份感情,对乡愁有一份梦寻。随着城市病加重和生活理念更新,城市居民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少人醒悟过来,原来亲和的乡村最适宜人类生活,“逆城市化”成为潮流。我国新农村建设亟需重塑乡情乡谊、重塑家园红利、重塑原乡世家、重塑新乡贤、重塑乡村价值。[11]

与此相关,“休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内容。“从发展规律的角度看,社会文明程度越高,休闲的内涵就越丰富。”[12]这给“美好乡村”发展带来契机。以乡村游来说,它有五大驱动力: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假日和休闲时间的增多,交通和通讯联络的快捷,生活理念和方式的改变,城市病严重和乡愁的呼唤。定远县具有丰富的生态环境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岱山新村”作为“美好乡村”试点,在发挥地理优势同时,更可以将民俗文化引入其中作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由点带面推动区域整体发展。

(二)回归生活:取材民俗文化的运作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型国家”,但文化是一种创生、积累、传承的过程,“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待人处事无不反映着民族精神”[13]69,弘扬传统需要走入生活,真正的生活是大众的生活。民俗是千百年间在此生活的居民对自身生活的总结,这种总结形成后具有不可估量的约束力。所谓“约定俗成”,此之谓也。

民俗作为文化由于其植根生活的不可复制性,使之打上深深的区域印记——情境性和生活性。马克思·韦伯曾经指出,任何经济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价值观念决定着经济模式的兴衰成败。一般来说,落后地区往往将经济发展作为头等大事,忽略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反过来,落后地区往往留不住人才,经济原因固然是重要方面,文化贫乏也是深层原因。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农村,居民都有着改变本地落后面貌进而提高生活水平的强烈愿望,“岱山新村”也不例外。在现今时代,文化同样可以根据其内在价值创造经济效益。以乡情乡谊为代表的民俗是农村最大的“文化资本”,关键是如何重建传统中国的“家园红利”。“家园红利”是一种熟人社会福利:你在一个地方居家生活工作,经过家族聚居的村社功能转换长期积累就产生这种“福利”。拥有“家园红利”,不少急务处置、矛盾调解等,都可通过乡邻这个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解决。它没有任何条件,不要任何手续,你随时可支取享用。这是中华农耕文明独特的传统资源。[11]

资本化概念的引入,可以促进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从而打造出一条良性利益链。作为一种无形资本和创造价值的资源,民俗文化可培植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一种理念的创新。文化在资本化同时,不仅经济增值,也有利于道德资本增加,最终实现双赢发展。能否将民俗文化与农家乐旅游整合,使之相互促进,从而扩大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许多地方对民俗特别是非物质民俗文化进行了抢救式发掘保护,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文化正成为核心竞争力。“岱山新村”以定远县丰富的文化为底蕴,有很多“民俗文化”有待进一步挖掘。如:延习数百年的池河“太平桥”的历史故事,千年“池河龙灯”和旱船的玩灯、龙舞、玩船习俗,传习已久的“池河雪片糕”传统食品,“岱山腰鼓”及“坠梆琴书”的文艺节目,“郭大山原木艺术”的民间手工艺,……等等。与此相关,落户滁州的“中国农民歌会”,与岱山毗邻的藕塘镇每年举行的传统庙会(藕塘民俗文化节),新开发的“池河梅白鱼美食文化旅游节”等也使文化的挖掘有了良好开端。在利用民俗文化增收过程中,以民俗文化挖掘保护为起点,产业化发展为目标,使文化产业由点到面推广,带动相关制造业、服务业的多重提升。经济与文化同时发展,人才的引进与留住就不再是困扰发展的难题了。

(三)潜移默化:践行文而化之的追求

“美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提高,精神层面的提升也同样重要。“美好乡村”的民俗践履,是物态、风俗和精神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要体悟自然而然、天人合一、身心协合、口耳留芳、精神演进的原民信仰。近年来,“岱山新村”重视科学规划,紧紧依托自然山体、水体、林场等生态资源,历史、文化、民情民俗等人文禀赋,深度挖掘本土特色、产业特色、景观特色等,彰显“美好乡村”的田园风光、乡土风味和农家风貌。

不过,在“岱山新村”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资源的利用,而在文化资源的利用方面可谓少之又少。如“岱山新村”最主要旅游项目是桃花岛休闲中心,这个项目主要是利用了该村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不可否认的是,自然资源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但是传统的自然资源所带来的只是单一发展模式。目前,类似这种以“休闲农庄”、“农家乐”为主的旅游景区,在全国范围内数不胜数。这种千篇一律的模式势必带来审美疲劳其实,中国的乡村曾经是传统世界的文明典范。从农业中的顺时耕作和生态生产(如稻鱼共生、草灌乔)经济模式,到土地、农户、税收和兵役为主要内容的村社制度,到基于农耕的天时地利人和价值观及与之相应的各种民俗(节庆、礼仪、杂艺),乡土中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这是如今在“洋生活”和“快文化”的都市中难以企求的。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农家聚会,乡情依依;“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再会邀约,友情脉脉。这些蕴藏,常常被人们遗忘并正在以惊人速度消失。可喜的是,“岱山新村”本土文化在近年在得到重视和开发。其中的关键是,如何努力使生活融入自然:让居民悠然自得,让游客入乡随俗,望见山、看见水、忆乡愁。利用民俗文化内在优势的特色旅游项目能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可以给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可以设想,如果整合得当,将自然资源与民俗文化结合起来,形成物质与精神的良性循环,不仅可以反映出地区历史文化的丰厚底蕴和农家生活的多彩情趣,还可以满足当下游客对该地文化的探索心理。

总之,民俗文化的教化作用是全方位的,如果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同时对传统文化也给予足够重视,那么就可以培育居民对真善美的追求,无形中就会促进区域居民精神层面的提升。这种潜移默化的历久弥新方式,是文化独具的,是“文而化之”的艺术,其影响不仅是正能量的,更是持之久远的。

[1] 葛金国.文化视野中的教育改革[J].教育学报,2011(5):12-21.

[2] 金元浦.定义大众文化[N].中华读书报,2001-07-25(20).

[3] 葛金国.校园文化:理论意蕴与实务运作[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14-18.

[4]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5] 陈少明.亲人、熟人与生人——社会变迁图景中的儒家伦理[J].开放时代,2016,(5).

[6] 吴玲,周元宽.当代教师文化使命[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2.

[7] 葛金国.论中国教育的历史传统[J].安徽师大学报,1992(4):465-470.

[8] 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华夏出版社,1987:2.

[9] 习近平.建设美丽乡村不是“涂脂抹粉”[EB/0L].[2017-01-2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7/22/c_116642787.htm.

[10] 曹英,程曼诗.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三个重要逻辑[J].乡音, 2016(6):39-41.

[11] 刘奇.重塑新农村的“三美”[EB/0L].[2017-02-13].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2/13/c_1120454876.htm.

[12] 于光远.谈休闲[EB/0L].[2017-03-02]. http://www.china.com.cn/xxsb/txt/2007-05/28/content_8312625.htm.

[13] 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TheConstructionof"BeautifulCountryside"fromthePerspectiveofCulture——ACaseStudyofFolkCultureConstructionofNewDaishanVillageinDingyuanCounty

ZHANGYichi,GE Jinguo

(SchoolofEducationalSciences,AnhuiNormalUniversity,Wuhu241000,China)

As a carrier of traditional culture, folklore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e need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folk culture's enlightenment, standardization and maintenance function. The "beautiful village", which was initiated by Anhui province, is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lk culture, we offer a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strategic thinking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with the new rural model of "Daishan village". First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 clarification, the folklore is placed in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to grasp its connotation, features and functions, so as to realize the value guidance; Secondly, based on the case analysis of "new Daishan village", the problems, challenges and conditions and opportunities are presented objectively in order to grasp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n this basis; Finally, we propose some response strategies, hoping that "Daishan village" construction can stay true to the original self , and realize the personalized development imperceptibly.

culture; folklore; new countryside; beautiful countryside; new Daishan village

G127

A

1674-2273(2017)05-0062-07

(责任编辑何旺生)

猜你喜欢
岱山新村民俗文化
中国画《林涧·新村》
岱山的海(外一首)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小主人报(2022年6期)2022-04-01 00:49:38
国道岱山项目钢栈桥全部施工完成
石油沥青(2021年1期)2021-01-11 05:41:31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中华建设(2019年7期)2019-08-27 00:49:30
舟山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岱山五云缥缈隔蓬莱
中国三峡(2017年1期)2017-06-09 11:09:41
被资本裹挟的“新村再造”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海峡姐妹(2016年3期)2016-02-27 15:17:47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