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龙凤,张献英
(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系,安徽 阜阳 236000)
共情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朱龙凤,张献英
(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系,安徽 阜阳 236000)
共情一词最早来自德文,此概念被提出后多用于哲学、社会学研究,真正具有心理学意义的共情概念源于Titchener的界定。一个多世纪以来,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共情进行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共情在心理学界依然是学者探讨和争论的领域之一。通过情境、教育训练、人际关系、行为榜样、家庭教育方式、认知能力、人格品质等方面分析共情的影响因素,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共情;认知;情感;影响因素
共情,也称同理心、移情,最早赋予共情以心理学意义的人是Titchener,他认为共情是个体想象地重建他人的感觉体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Rogers将共情作为一种心理分析技术,用以引导来访者自我疏导和自我治愈。在近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共情概念持续演变,现代的共情概念已超脱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被用于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如心理学的历史演变一样,共情在不同时期被学者赋予不同的含义。那么,共情定义?从认知、情感和多维取向三个层面分析共情的本质内涵。[1]
从认知层面来说,心理学家Kohler认为共情是理解他人在某种情景下的情感感受;Mead强调个体应具有站在他人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此可以预测他人下一步的行为反应并修正自己的行为;而Piaget认为儿童社会化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学会换位思考,个体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即反应为共情的过程[2]。随着对认知成分的深入研究,共情的内涵逐渐丰富起来,即个体从他人角度出发,想象他人如何评论世界,对他人心理状态和情绪情感状态进行理解和推断,预测他人的行为反应和动机,这一理解使得共情几乎与“观点采择”同义。随后,学者发现,个体对他人的共情不仅存在于想象他人的视角、思想和行为动机,还体现在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唤醒机制,于是出现了情感取向的共情内涵。
从情感层面来说,相对于认知过程,Stotland更强调共情的情绪情感反应,认为共情是个体因觉察到他人情感体验而产生的一种情感反应,这种情感反应因他人正在感受到的情感体验而产生,或因预期他人将要体验某种情感而出现,也许与被观察者一致,也许不一致;Batson则强调在他人情感感受的基础上产生的诸如怜悯、同情、关心之类替代性情感[2]。根据以上学者观点,可以将共情理解个体产生与他人一致或不一致的情感感受。虽然同样是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认知取向的共情反映的是推断他人想法和感受的能力,或称认知性移情;而情感取向的共情含义则强调因他人情感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感受和反应,或称情感性移情。
从多维取向层面来说,Feshbach、Gladteinl均认为共情包含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认知成分表现为个体对他人想法和情感的辨别和理解能力,情感成分指对他人情感体验的感受和反应能力,Gladteinl认为共情不仅仅体现在对他人想法和情感的辨别、理解和感受上,还反应在行为上,如言语安慰;Davis对共情的理解是个体因他人经验而产生的情感性和非情感性结果。[2]
总之,共情概念复杂,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孰重孰轻在共情概念演化过程中成为诸学者争论焦点,虽然部分学者分别从认知和情感两个侧面给出深刻界定,但更多学者采用融合的观点,认同共情的多维取向内涵。也就是说,将共情界定为个体通过对他人所处情境的理解,感知其内心体验,从而产生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情绪情感感受,或因此而产生的行为反应。
共情,作为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体现。个体在共情时,可以理解或想象他人的感受,区别自我经验与他人经验,可以说,共情的过程除了可以理解他人感受,也可以加深个体对自我的理解;根据他人的态度或情绪情感,预测其进一步的行为反应,可以促进个体亲社会行为(如安慰、同情、助人等)的发生,增强儿童的社交技能,密切认知、情感和人际行为的关系。那么,在个体的社会化程中,影响共情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情境
共情产生的条件依赖于个体对他人所处情境的认知与理解、对他人的情绪表达的觉知以及相应情绪体验的经验。[3]也就是说,当个体理解他人所处情境和表达的情绪,并且经历过他人所处的情境、产生过类似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唤起其同情、怜悯、关心等反应性情绪,激发个体做出进一步的行为反应,诸如安慰、助人等;倘若个体没有经历过他人所处的情境,可能不会产生共情。
2.教育训练
张其龙在实际教学中对幼儿进行共情(移情)训练,课程的实施通过听故事、续编故事、看表演和幼儿表演四种形式展开,结果显示训练组的幼儿更具共情倾向;[4]程贇通过表情识别、情绪追忆、角色扮演、情境讨论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理解训练,并充分利用家庭社区资源,结果显示短期训练可以促进其对情绪情感的理解,其中个体对他人情绪情感的准确理解即反映为共情能力。[5]因此,共情能力可以通过教育训练获得。
3.人际关系
Zook,Joan Miriam的研究显示幼儿同伴交往的质量影响幼儿的共情水平,即同伴关系密切的幼儿易产生对他人的共情反应,倘若个体同伴关系冷漠、被团体排斥,就会削弱其对他人的共情能力;与人关系的亲疏程度也影响到个体的共情能力,大多数的共情及助人行为发生在熟悉的人之间,如家庭成员、朋友等,因此,人际关系的质量及熟悉性是影响共情的因素之一。
4.行为榜样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主要原因,已有学者发现,共情能力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获得。倘若母亲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痛苦敏感,或者母亲对需要帮助的人给以关心、安慰,那么孩子也会模仿学习母亲的行为,对他人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产生共情。
5.家庭教养方式
在生命早期建立的亲子情感联结影响到以后的关系形态。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信任他人、适应新环境能力强、自我接纳、人际关系和谐,相对来说,安全依恋的儿童对他人显示出更多的共情,良好的亲子依恋有利于个体共情能力的形成。
在教养过程中,父母积极的情感表达,如钦佩、感谢,比消极的情感表达,如悲哀、愠怒,更利于子女共情能力的形成。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将更多关心、更多帮助给与女孩,而对男孩要求则较为严格,父母对子女的性别差异对待以及性别角色的区分导致其对男孩、女孩流露的情感态度和教育方法不同,进而妨碍子女共情能力的发展,因此,父母教养方式可以预测个体共情能力的高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等积极的教养方式可正向预测个体共情能力,父母的惩罚、严厉等消极的教养方式可负向预测共情能力。
6.认知能力
共情产生于对他人所处情境、想法和情绪情感状态的理解和解释,所以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对个体的共情起调节作用。其中,个体对他人所处情境和情感感受感知和理解越深刻,个体越容易产生对他人的共情反应;以往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痛苦和快乐的经验记忆越深刻,越容易使个体产生对他人在类似情境下的共情;个体可以通过想象他人讲述的经历或想象他人正在感受的情绪情感体验,从而产生相同或相似的情绪性反应。[6]
7.人格特质
彭秀芳发现积极人格与共情呈正相关,共情能力对良好人格特性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房绍霞发现女生的共情识别能力高于男生,认为这可能与女性个性中的敏感、依赖性等特质及人际交往方式有关;[7]另有研究发现大学生志愿者普遍拥有外向开朗的性格和积极乐观的心理健康水平,说明积极乐观、外向开朗的人格特质促使个体产生更多的助人行为。
综上所述,共情的核心内涵就是个体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体验其感受,进而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或行为反应,“换位思考”“感同身受”都体现为一个人的共情能力;[8]从情境、教育训练、人际关系、行为榜样、家庭教养方式、认知能力、人格特质等方面介绍共情的影响因素。[9]虽然前人对共情内涵和影响因素已有研究,但未明确界定共情概念。对共情概念进行梳理,以期对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在实际生活情景中,影响共情因素不止于此,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共情受内、外部因素影响的调节机制,或分年龄段的干预研究,使共情更好地促进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发生。[10]
[1] 余皖婉.大学生共情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关联探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2.
[2] 陈晶,史占彪,张建新.共情概念的演变[J].安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6).
[3] 刘俊升,周颖.移情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2008,31(4):917-921.
[4] 陈淑芳.不同情境下移情训练对幼儿助人行为影响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5] 程贇.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干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
[6] 肖琼华.幼儿移情影响因素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7] 房绍霞.重庆高校大学生共情能力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8] 李丹,李艳,宗爱东,等.2岁幼儿移情反应的特点:与自发帮助、气质、亲子互动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5,28(4):961-964.
[9] 丁芳.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1):10-13.
[10] 心理百科全书(上、中、下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8.
责任编辑:仲耀黎
Brief Discussion on Empath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ZHU Longfeng, ZHANG Xianying
The word "empathy" comes from German firstly. This concept was put forward for use in philosophical and sociological researches. The real empathy concept of psychology comes from the definition of Titchener. For more than a century, the researchers have studied empathy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there are a lot of results.But empathy is still one of the fields of scholars’ discussion and debate in the psychological field. This paper hopes to explore the connotation of empathy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empathy components and combin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mpathy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future relevant research.
empathy; cognition; emo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2016-12-10
本文系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文社会科学项目“幼儿家庭教养方式、共情与同伴接纳的相关研究”(编号:SK2016002)研究成果。
朱龙凤(1986—),女,安徽怀宁人,助讲,硕士,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张献英(1988—),女,安徽阜阳人,助讲,硕士,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G610
A
1671-8275(2017)01-00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