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平
(天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天津 300387)
对关羽的再认识
——以“荆州之战”为切入点
刘小平
(天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天津 300387)
世人皆说“关羽大意失荆州”。那么真实的历史上是这样的吗?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任何偶然事情发生的背后或许都存在着必然。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从江陵出兵攻打襄、樊地区,势如破竹,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可是不久,就败走麦城,兵败被俘,随后被杀。关羽失败的原因在于,其冒然北攻是对以诸葛亮《隆中对》战略的违背;屡次构隙于孙吴;恃功矜能;用人失误及缺乏全局观;人品存在较严重缺陷。“层累造成”是关羽被不断神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羽;荆州之战;《隆中对》;蜀汉
关羽(?—219),“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先主于乡里和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1]939
而到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1]941
从上一段史料记载可以看出,刘备攻取汉中,进位为汉中王后,并没有发布命令叫关羽去攻取襄樊,关羽是擅自行动的。并且从之前发生的事情亦可看出端倪,《三国志·先主传》:“建安二十年,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1]883-887此时刘备正与孙权争荆州,不可能有北攻襄樊的打算;“是岁(建安二十年),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先主闻之,与权连和……”[1]883刘备认识到汉中对于两川的重要性,故而与孙权暂时妥协,匆匆返回;“二十三年,先主率诸将进兵汉中。分遣将军吴兰、雷铜等入武都,皆为曹公军所没。”[1]884与曹操开战初期,战事进展很不顺利,损兵折将;随后刘备与曹操打了较长时间,才获得胜利。并且是“只得其地,不得其民”,战争消耗又那么大,此时应该暂时休养生息。恰好群下又上刘备为汉中王,可以说蜀国上下沉浸在一片大好的氛围中,且以刘备、诸葛亮等人的谋略,不会不知大战刚刚结束,又下令关羽出兵襄樊,无异于以卵击石。《三国志·先主传》:“于是还治成都。拔魏延为都督,镇汉中。时关羽攻曹公将曹仁,禽于禁于樊。俄而孙权袭杀羽,取荆州。”[1]887也没有记载刘备令关羽出军。何兹全先生在《三国史》中也说道“关羽进攻襄阳、樊城,他预先没有和刘备、诸葛亮商讨。”[2]98笔者根据关羽的性格推测,他自认为天下第二,智勇双全,而此时随刘备攻取两川的谋臣武将立了大功,自己也应该建功立业,否则面子上挂不住。由于当时孙刘依然是联盟,所以他只有北攻曹操这一条路可供选择。
既然如此,那我们来看看关羽是否具备北攻曹操的时机?
从一般角度来说,不能把谋划作为未来的依据,王学典先生在《史学引论》中说道“未来实际上隐藏在历史和现实之中”[3]164,并且通过马克思预测路易·波拿巴的事件得出“透彻的理解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洞见未来”[3]159这一结论。尤其在社会流动、幅度变化较慢的古代,这中预见性更为可观,所以以《隆中对》为切入点,只是想说明依此行事,则刘备统一的可能性会更大罢了。宋洪迈在《容斋随笔·一定之计》中有言“人臣之遇明主,于始见之际,图事揆策,必有一定之计,据以为决然后终身不易其言,则史策书之,足为不朽。”[4]191如若蜀汉始终按《隆中对》来行事,后事未可知也。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指出“且以大计言之,周瑜、关羽竞一时之利或得或丧,而要适以益曹操之凶;鲁、葛之谋,长虑远顾,非瑜与羽徼利之浅图所可测,久矣。……一时之大计无出于此者。……瑜与羽交起而乱之,不亦悲乎!”[5]244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诸葛亮、鲁肃主张的联合策略在当时的情形下是正确的,孙刘两个弱国交兵,曹魏坐收渔翁之利。田余庆先生在《<隆中对>再认识》当中叙述说《隆中对》有坚实的事实基础“(1)曹操已牢固地具有北方,居挟天子以令不臣之势,必须承认这种现状,不可与之争锋,而且也无从与之妥协。(2)曹操即将凭借其优势力量,向南方用兵,而南方长江流域地境则分陈着扬(孙权)、荆(刘表)、益(刘璋)三股独立存在、彼此尚无联系的力量。这三股力量,尤其是荆、扬力量,如何因应时局,调整步骤,共抗曹兵,是形势发展的关键所在,须要能动地加以处理。处理得当,形势发展会有利于抗曹阵容,刘备也会赢得存在和壮大的机会。”[6]46-47以上只是想说明为何以“诸葛亮《隆中对》为比照”,并论述理由。
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的《隆中对》是这样说的:“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帅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1]913
从上面这段史料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当时,关羽并不具备攻取襄樊的条件。何兹全先生亦曾言明“关羽的出兵,是在一个不是时机的时候的一次军事冒险。”[2]99什么叫做“冒险”,没有十足的把握,想凭运气试一试,即可称之为“冒险”。那来具体分析一下当时攻取襄樊的条件如何:
其一,刘备刚刚取下汉中,只得其地,未得其民,经过一场大战,消耗巨大,将乏兵疲,现在需要休养生息,奖励耕织,积蓄国力,所以不具备从益州出兵的条件。这样的话,两路出兵,变成一路,胜率极低。而且,在关羽向刘封、孟达求救时,却被拒绝,理由是刚刚收复上庸等地,需要安定内部。《三国志·刘封传》记载“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1]991
其二、益州刚刚平定,需要重新治理国政,订制法律,并和周边的少数民族搞好关系。还有,益州现在有三股势力:即当初刘焉带来的东州兵、川蜀当地的地主豪强以及刘备的荆州集团。要想对外用兵,就必须调和好内部关系,否则内部不和,必然会发生掣肘。所以,益州是不具备出兵的条件的。
其三、曹操虽然丢失汉中,夏侯渊被斩,但是于国未有较大的影响。赤壁之战后,曹操就开始认识到孙刘不可卒除,所以,他便在西边固守陈仓一线,南边留曹仁等固守襄樊,东边留张辽、李典等固守合肥一线,大体上采取守势,并在这些地方进行屯田,积攒国力,等待时机,再行出兵。这就说明曹操集团不但国力蒸蒸日上,而且,内部团结,西边马超、韩遂等早已消灭,北边与少数民族也能和睦相处,东北的公孙康还被曹操封为武威将军、永宁乡侯。那么,既然天下太平,无机可乘,关羽就是冒然出兵,没有考虑好天下的形势。[1]344
既然,不具备北攻襄樊的时机,那么,为了保护荆州,就应该与孙权修好,防止陷入两面受敌的尴尬境地。关于这一点,关羽做到了吗?
首先,关羽拒婚。据载孙权为了暂时稳定孙刘两家的关系,便派使者来求婚,“羽辱骂其使,不许婚”。[1]941就算关羽不同意这桩婚事,也不应该辱骂使者,毕竟此时两家还是联盟关系,这件事肯定激怒了孙权,为关羽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其次,蔑视孙吴。当关羽围攻樊城时,孙权曾经想过跟关羽站在一条线上,“遣使求助之”。在正式的使节出发之前,“又遣主簿先致命于羽”[1]942。然而,关羽不但没有趁势稳住孙权,或利用吴军出兵北攻合肥,牵制曹操的军队。关羽反而“忿其淹迟”[1]942。这时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早已飘飘然,就更不会把东吴放在眼里了。还出言不逊,骂道:“貉子①“貉子”一词是对人很大的侮辱。[北齐]魏收撰,《魏书·卷九十六·僭晋司马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093页,“中原冠带呼江东之人皆为‘貉子’,若狐貉类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中原人士的眼里,江东人是不齿于人类的野兽。[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惑溺第三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77页,在《世说新语·惑溺》中记有这样一个故事,“孙秀降晋,晋武帝厚存宠之,妻以姨妹蒯氏,室家甚笃。妻尝妒,乃骂秀为‘貉子’。秀大不平,遂不复入”。这说明这种辱骂或侮辱连夫妻之间都无法忍受,更何况仅仅凭一时的利益而建立的联盟关系。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耶!”[1]942关羽不但辱骂孙权为“貉子”,还露骨表示,对曹操的战争胜利之后将移师灭吴,完全将《隆中对》中“结好孙权”的策略置诸脑后,可见关羽的丢失荆州,最后失败是必然的。就这么几句话,不但得罪了孙权,还暴漏了自己的野心。据说,“权闻之,知其轻己,伪手书以谢羽,许以自往。”[1]942从这里可以看出孙权的城府极深,是个大政治家,表面上谦逊,实际上,已经开始谋求荆州了。
再次,军事摩擦。关羽在镇守荆州的时候,在军事上经常与孙吴搞摩擦,“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场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1]1272幸亏当时鲁肃极力主张孙刘联合,否则恐怕形势早就不妙了。
最后,擅取湘关米。关羽降于禁之后,也俘虏了很多人,粮食不够,于是就擅取孙权湘关米。《三国志·吕蒙传》:“权乃露檄召蒙还,阴与图计。羽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魏使于禁救樊,羽尽擒禁等,人马数万,托以粮乏,擅取湘关米。”[1]1278关羽这件事情做得很不明智,在战争年代,粮食的多少,就象征着国力的强弱,擅自收取他国粮食,后果可想而知。而且,这件事也为孙权出兵提供了借口,“权闻之,遂行,先遣蒙在前。”[1]1278此外,对于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跨有荆、益”的设想,有的学者认为是错误的,其理由是荆州为东吴必争之地,提“跨有荆、益”,必然影响吴蜀联盟。这种意见很难令人信服,道理很简单,不能因为荆州是东吴必争之地,而刘备就必须放弃荆州。事实上荆州不止是东吴必争之地,更是魏、蜀、吴三国必争之地。孙、刘协议以湘江为界,中分荆州之时,孙、刘联盟并未破裂,而关羽失荆州之后,荆州北部始终控制在曹魏之手,与东吴长期保持共存的局面。这就说明如果刘备用人得当,处理好与吴国的联盟关系,蜀国占有荆州之一部,与魏、吴形成鼎峙之势,不是不可能的。“如果关羽有西晋羊祜之才,在荆州与吴人开布大信,‘令吴罢守’营造边境的和谐环境,那么东吴未必袭击关羽。事在人为,蜀汉并非命定地不能占有荆州之一部分。”[7]105
下面再来看看关羽的性格如何,身为驻荆州的最高指挥官,是否称职呢?
陈寿在《三国志》里评价关羽说:“羽刚而自矜”。[1]951翻译过来就是说:“关羽刚强而骄傲自负”。关羽在这一点上与张飞恰好相反。关羽相对比较善待士卒而轻于士大夫。关羽高傲自负,轻视他人。《三国志·廖立传》提到“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1]997可见对于关羽的性格不止一个人认识到了。宋朝洪迈在《容斋随笔》里论述到“自古威名之将,立盖世之勋,而晚谬不克终者,多失于恃功矜能而轻敌也。关羽手杀袁绍二将颜良、文丑于万众之中。及攻曹仁于樊,于禁等七军皆没,羽威震华夏,曹操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其功名盛矣。而不悟吕蒙、陆逊之诈,竟堕孙权计中,父子成禽,以败大事。”[4]274关羽因恃功矜能等原因而身首异处。在他眼里,除了他的大哥刘备,他没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在他都督荆州事以后,这种致命的缺点更有了新的发展。
主要事件有:
其一,欲入蜀与马超比武。“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为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1]940关羽身为荆州的最高指挥官,居然想入蜀与马超比武,只想着争一时的长短,却忘了自己肩上的担子是多么的重。还有,诸葛亮明明知道关羽为人高傲,还给他戴高帽子,而没有及时的对他批评指正。
其二,不接受刘备之封。“是岁(即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当自解之。’”[1]948那么刘备是如何从做的呢?那就是派遣费诗为使者。“……诗谓羽曰:‘夫立王业者,所用非一。昔萧、曹与高祖少小亲旧,而陈、韩亡命后至,论其班列,韩最居上,未闻萧、曹以此为怨。今汉王以一时之功,隆崇于汉升,然意之轻重,宁当与君侯齐乎!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愚为君侯,不宜计官号之高下,爵禄之多少为意也。……’羽大感悟,遽即受拜。”[1]1015-1016这也是刘备为了照顾关羽爱面子的心理,故意给他戴高帽子,刘备做得欠妥,但关羽也太清高了,目空一切,经常耍小脾气,全无大局观念。
其三,中陆逊“笑里藏刀”之计。“逊至陆口,书与羽曰:‘前承观衅而动,以律行师,小举大克,一何巍巍!敌国败绩,利在同盟,闻庆拊节,想遂席卷,共奖王纲。近以不敏,受任来西,延慕光尘,思禀良规。’又曰:‘于禁等见获,遐迩欣叹,以为将军之勋足以长世,虽昔晋文城濮之师,淮阴拔赵之略,蔑以尚兹。……仆书生疏迟,忝所不堪,喜邻威德,乐自倾尽,虽未合策,犹可怀也。倘明注仰,有以察之。’羽览逊书,有谦下自托之意,意大安,无复所嫌。”[1]1344-1345陆逊针对关羽性格上的弱点,迎合关羽的心思,吹捧了一通,关羽已不知所以然,随后关羽把防吴的军队调到襄樊前线,导致后方空虚,被吕蒙乘虚而入,白衣渡江,奇袭荆州,最终关羽兵败麦城,身首异处。荆州的丢失使诸葛亮的两路出兵成为泡影,那么,蜀国的命运基本上就注定了,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关羽刚愎自用,过度自信。《三国志·于禁传》:“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於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1]524于禁的失败主要是因为不熟悉地理和气候,自蹈危地,最终使得关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可关羽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一味的自恃勇力,以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可是两支部队,攻打襄樊均无果,迟迟攻不下来。当后来徐晃率领军队来的时候,第一战就把关羽打败了,可见此时经过长时间的攻坚战,关羽部队的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了。这个时候,关羽应该暂时撤退,而不应该长时间的驻扎在坚城下。导致吕蒙袭取后方时,兵势瓦解的如此之快。田福生在《关羽传》一书中也提到关羽“战略思维不高”[8]404。书中说关羽作为一代名将,特别是集忠义勇智于一身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但是,他最大的缺点是太过于狂妄,刚愎自用,这种致命的弱点,在荆州争夺战中频繁闪现。这在曲公游的遗著《关羽评传》中也有描述。
曲公游的遗著《关羽评传》,“关羽失荆州面面观”中说孙权为达到稳袭取占荆州,对高傲自负的关羽投其所好,又精心布置了迷魂阵。“(1)孙权遭拒婚本甚愤怒,而面上却伪装谦虚,曾致书关羽表示即发兵相助,羽则误以其畏己之威,更加骄矜;(2)东吴吕蒙,勇而多智,向为关羽所忌,其时代鲁肃驻屯陆口,与关羽接界,羽以为患,当攻樊城时,仍留重兵防守公安。此时为慢羽防务之心,吕蒙以平日多病明请归建业疗养,孙权又故意露檄召吕蒙还,关羽遂放心不疑,渐撤防军;(3)吕蒙去后,权以青年将领陆逊代替,陆逊诡谋更出吕蒙之上,但关羽却以其为孺子而轻之,陆逊到任特致书关羽甚表谦逊,并盛称其战功,关羽不知其诈,遂撤后方防备之兵,全力攻樊城。”而吕蒙、陆逊则“白衣渡江、瞒天过海”,较易的袭取了江陵等。[9]44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荣格说过这样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经常性的行动,可以形成一种习惯,习惯慢慢的融会到性格中去,最后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可见关羽的末路,或许早已注定。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当代社会,作为统治者或地方大员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要善于用人,懂得如何恩威并重,让你的下属对你死心塌地,甘心为你付出一切。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了一段刘邦与群下讨论其如何得天下,项羽为何最后走到自刎乌江的下场。“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10]380-381可以看出刘邦对于自己能够建立汉王朝,归功于善于用人,所谓“帝王之道,审时度势,物尽其用”是也。
清代著名的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三国之主用人各不同》中论述曹、刘、孙三主如何知人善用:“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大概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后世尚可推见其心迹也。”[11]122-123论及了三国之盛,在于各国之主对于人才的看重及善用。
关羽作为荆州的最高指挥官,下辖南郡、公安等地盘,要想管理好这一大片大方,光靠自己恐怕难以做到。尤其在关羽北攻襄樊的时候,后方地方官员的作用就更加凸显出来了。而关羽恰恰在用人上犯了致命的错误,这主要体现在“用人失察”上。“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1]941因为,关羽向来不敬士大夫,所以,一直都轻视糜芳和士仁,当关羽出兵征战时,他二人供应军需物资,但不全力救援。关羽说:“还当治之。”[1]941因此,二人恐惧不安。糜芳和仕仁作为镇守后方的大将,关羽在前线作战,应该和他俩和睦相处,使自己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这样,不但自己打仗所需的粮草等供应及时,而且无后顾之忧。再者说,即使关羽想处罚糜芳和士仁,也应该等到自己班师回来之后,而不能扬言明说。故而,吕蒙奇袭之后,孙权使者进行一番劝说,他二人就开城投降了,关羽对此开始还一无所知,焉能不败。
作为统治者要有全局观念,这样才能使自己更好的摆脱一些不必要的干扰,让自己时刻作出最优的选择。而关羽这全局观方面则做得很差,常常以私害公,无大局观念。郑欣在《魏晋南北朝史探索·略论关羽》中评价说“关羽讲究等级、名分,又骄傲自大、唯我独尊,不顾全局,因此严重地破坏了蜀汉内部的团结。”[12]445且《三国志》也记载到“羽与晃宿相爱,遥共语,但说平生,不及军事。须臾,晃下马宣令:‘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羽惊怖,为晃曰:‘大兄,是何言邪!’晃曰:‘此国之事耳。’”[1]942从中可以看出,徐晃的处事原则以国事为重,而不敢以私废公。关羽恰恰相反,到了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依然是抱着自己的小义,而忘了国家的大义,岂有不败之理。此外,本文第三部分所论述的“欲入蜀与马超比武”、“不接受刘备之封”也是无全局观念之体现。
接下来,看看关羽的人品是否像史书说的那么完美呢?
人品一词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品格”,二是“人的仪表”。这里所要探析的关羽的人品主要是指第一个方面。
第一,亡命奔涿郡。[1]939“亡命”一词主要有三种解。(1)削除名籍逃亡在外:《汉书·张耳陈馀传》:“常亡命游外黄。”[13]1829《后汉书·王常传》:“王莽末,为弟报仇,亡命江夏。”[14]578(2)指逃亡者。《汉书·武帝纪》:“益州,昆明反,赦京师亡命令从军。”[12]198《后汉书·刘玄传》:“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丹等往从之。”[13]467(3)指铤而走险不顾性命的人。荀悦《汉纪·景帝纪》:“吴之所诱者,无赖子弟、亡命铸钱奸人,故相诱以反。”[15]136这个词无论取哪一种解释,都是一个贬义词,所以他很有可能是一位干着“盗贼”勾当的“轻侠”。与吕布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之处。
第二,关羽是否洁身自好?《三国志·魏志·明帝纪》裴松之注引《献帝纪》:“朗父名宜禄,为吕布使诣袁术,术妻以汉宗室女。其前妻杜氏留下邳。布之被围,关羽屡请于太祖,求以杜氏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见之,乃自纳之。”[1]100建安三年(198年)九月,曹操东征吕布,在打仗的关键时刻,关羽脑子里面想的却是女人,没有把打仗放在第一位,“兵者,国之大事也。”而且,从古至今一直相传关羽是君子,但是,从上面这条史料可以看出,当他知道杜氏有姿色时,多次请于太祖,可见并不是表里如一的。①[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四十一·三国志三·关传注多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476页,“裴松之注专务博采,若《关云长传》所採《蜀记》六条、《典略》一条、内惟‘庞德子会,没关氏家’一条或係实录,其余尽属虚浮诬妄。松之虽亦尚知驳正,然徒劳笔墨矣。观裴注,愈知陈寿史法之严。”王鸣盛虽然说了“关传注”大多不可信,但没有拿出证据,说出理由,况且《蜀记》早已亡佚,无从查证,今存疑,以飨读者。
既然关羽的形象没有像统治者宣扬的那么完美,为何会成为“武圣”、“义圣”、“武财神”等等。除了统治者为了社会的安定、笼络人心之外,笔者认为顾颉刚先生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念也是关羽不断被神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顾颉刚先生解释说至少应包含三个层面:“第一,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第三,在勘探古史时,我们即使‘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16]60关羽虽然不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是被不断地神话则是不容置疑的。
焦磊在《关羽神圣化过程的历史考察》一文的第四章“关帝庙的发展折射出的关羽神圣化过程中,将关羽的神圣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南北朝是关羽神化的萌芽时期;2、隋唐是关羽形象神化的开始;3、宋元是关羽神圣化过程的发展时期;4、明清是关羽神圣化过程的完成时期。”[17]27-33最后在结论当中,作者总结到“关羽在中国社会上千年的发展中,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终被推上了神坛,这种独特而复杂的文化现象。在这场“造神”运动中,上自帝王,下至百姓,仕农工商,三教九流,都在出着一份力,但也都想沾上一点光,或者说,“造神”的终极目的其实不过是社会各阶层各自的为我所用而已。在封建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下,关羽作为“人”的一面逐渐销磨,而作为“神”与“圣”的一面却逐步扩大,而“忠义”二字,则是这尊神道头上最耀眼的光环。在历代文人的歌咏声中,“忠义”的主旋律显得越来越鲜明铮亮。因此,关羽神圣化过程的内在动力或者说关公文化的核心内涵并非“神化”—像传说中的神灵那样神通广大,无所不能,而是“忠”、“义”道德情感。这是千百年来处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地位的儒家文化最为推崇的伦理精神,它具有强大的道德力量。对这种道德的尊崇,不仅在历史上有其价值,而且在今天也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这是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道德标准、思维态势的延续和概括反映。”[16]46
这样关羽便一步步的走进了神圣的殿堂,因为他对刘备的忠肝义胆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所需要的,所以其自身的那些缺陷便渐渐地被抹杀或模糊化处理,以符合统治者心中之所想。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当时关羽不但不具备北攻曹操的条件,而且他自身有致命的缺点,即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有的时候错误一旦犯下,不但没有改正的机会,还会引发一系列的恶性后果。失掉荆州的后果是及其严重的,深深的制约了蜀汉的发展。虽然后来诸葛亮,姜维不断地北伐,但是只靠一路出兵,并且蜀道难,运粮困难,耗费巨大,这就注定了蜀汉偏安一隅的历史局面。
卢弼在《三国志集解》注引黄恩彤的分析“厥后武侯北征,屡出祁山,功卒不就,则以荆州既失,宛、洛路梗,不克别遣一军,两道并进以分敌之势而张我之气也。以武侯之才,措武侯之才,措置荆州乃不能如其隆中之初计……”[18]755-776
张作耀在《刘备传》中,提到荆州之失,关羽至少有五点原因:“(1)不善谋略,心无全局,遣兵部将不留后路,行动跟着感觉走;(2)不谙兵法,使自己陷入两面作战之中;(3)缺乏自知之明,刚愎自用;(4)缺乏应变之智,身为军帅,而不知“知己知彼”之要,数万之众竟猝然败于“诈谋”和“奇袭”;(5)不恤士众,威以待下,常使部署处于畏惧之中,一旦有变,士心自解。”[19]212
刘备将蜀汉国土的一半都委任给关羽,就足以说明他对关羽的看重和信任,可关羽很多时候仍在一些小事情上斤斤计较,就未免有些目光短浅了。
此外,笔者虽然认为关羽是不称职的,但是刘备和诸葛亮也是有责任的(限于本文的主旨,兹不赘述)。
在关羽死后的这一千多年来,他被神化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而其中的原因较多。从古代封建统治的角度来看,树立关羽这样一个“忠义化身”,让广大被统治者去效仿,对维护统治、国家安定,作用甚大。从下层人民的角度来看,一者,可以使他们产生心理崇拜;再者,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刘关张誓同生死的桃园结义的大肆宣扬,符合下层人民患难与共的道德观念。这就导致了关羽的正面形象被无限的放大,越传越神,慢慢的他的缺点就淡化出了人们的脑海。所以,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呈现关羽在历史中的真实形象。
[1] 陈 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 何兹全.三国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 王学典.史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 洪 迈.容斋随笔[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5.
[5] 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3.
[6] 田余庆.《隆中对》再认识[J].历史研究,1989(5):45-60.
[7] 朱绍侯.试析《隆中对》兼论关羽之失[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03-108.
[8] 田福生.关羽传[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
[9] 曲公游.关羽评传[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10]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1] 赵 翼,撰.廿二史札记[M].曹光甫,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2] 郑 欣.魏晋南北朝史探索[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
[13] 班 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4] 范 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5] 荀 悦.汉纪[M].张 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
[16] 顾颉刚.古史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7] 焦 磊.关羽神圣化过程的历史考察[D].济南: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8.
[18] 卢 弼.三国志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9] 张作耀.刘备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Re-recognition of Guan Yu:with the Battle of Jingzhou as Breakthrough Point
LIU Xiaoping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Culture,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
It is believed that Jingzhou was occupied owing to Guan Yu’s carelessness.Is it real in the history?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Marx’s philosophy,there may be inevitable factors behind any accidental event.In 219,Guan Yu sent an army into battle from Jiangling for Xiang-Fan areas,and made a great success.But before long,he was defeated and was killed.What were the reasons for his failure?We think that this northern attack went against Zhuge Liang’s strategy in Longzhong Stragegies;his many conflicts with Sun Quan;showing off his achievement and ability often;failure of choosing a person for a job;lack of big-picture thinking;serious defects of personality,etc.
Guan Yu;the battle of Jingzhou;Longzhong Stragegies;Shu-Han regime
K236
:A
:2095-4476(2017)03-0005-06
(责任编辑:陈道斌)
2016-10-25;
2016-12-26
刘小平(1992—),男,辽宁丹东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