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是一门具有操作性、方法性、业务性与论理性的学科,因此,开展会计工作,必须要做到严谨、认真[1]。为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应从高职教育着手,应以就业为重要目标,对学生就业实力予以科学性培训,等到学生毕业之后即可直接就业与上岗。在学校时,学生尽管已经掌握大量的会计专业知识点,然而其在实践操作与动手能力上却存在匮乏状态,导致在就业之后时常会发生眼高手低现象。对此,教师要结合此项特点,结合高职学校会计专业化课程予以改革,将案例教学模式渗透其中,既能提高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点,还要重视对学生动手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继而实现对学生综合实力的培养。可见,案例教学模式所发挥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通常来讲,进入到高职就读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基础理论知识点偏差的问题,在学习专业理论时兴趣不是很多,对此,若想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生动力,应渗透案例教学法,主要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予以引导,让学生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学习到会计的相关知识点,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技巧,从而提高会计教学质量。
实施会计教学时,为便于案例教学模式更好的开展,教师需要结合课程的具体教学计划与教学进度来开展教学准备共诺,科学选择案例,才能切实发挥好案例的真实价值。选择案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其一,案例不可与实际情况相脱离,选择更具教育意义、实践训练价值的案例,不能仅仅以会计纠错为目标[2],应重视知识点的衔接,强调业务的环环相扣;其二,实施会计教学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跟踪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把握时代前沿,及时相关的思维模式,从过去聚合性思维逐步向发散性思维转变,形成大容量、大视野形态,从而进一步锻炼学生思维。通常来讲,选择案例时,通常会选择财务会计事件,而案例来源主要是教师根据之前的教学经验与实际会计工作情况来自行设计,也可让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予以提供;还可参考之前所收集的资料。高职会计教学的实施,需要及时把握案例内容与相关背景资料,对案例进行精讲与剖析时,会利用到一定的理论知识点,这就需要提前为学生提供案例信息页。
首先,导入案例。教师需要出具准备好的案例,并提出一定的问题“若企业想要开设下级原料公司,需要处理的问题有哪些?”其次,对学生予以积极性引导。引导时,要让学生意识到在建立公司时,会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资金获取来源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总公司下拨钱款,另一个是募集资金与吸引外界资金。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若企业已然获取足够的资金,而后要怎样去使用呢?”而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该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若想保证公司的良好运行,要切实开展生产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及时引入相关的设备资源,还要重视对原材料的科学性采购,使用资金时,还要考虑员工薪资发放问题、剩余流动资金备用问题等。
案例分析与研究之后,且小组也得出了一定的结论与观点,最终会形成一定的案例分析报告,每个小组都应认真填写自己的案例报告,且教师应参与指导,及时修改与完整整个案例分析报告单,从而编制出合理的分析报告。编制分析报告时,学生在处理与解决部分会计案例时,会产生一套更为完善而高效的思维分析模式,掌握了一定的理论方法,主要是利用会计知识点来处理实际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将案例教学模式应用到高职会计教学系统中是现代社会在人才培养上的必然要求与重要目标,能借助真实的案例来锻炼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会计技能,让学生提前感知到未来的职场环境是怎样的,即就业前的预热。案例教学模式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能锻炼学生的会计核算、会计报表制作等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能在就业时占据更多的优势,从而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意义重大。
[1]张丹.案例教学模式下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分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44-46.
[2]叶雄英.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中运用初探[J].商业会计,2012,(1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