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课程教改探索

2017-03-10 14:41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模式质量

引言

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三个转变”,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质量和创新必须携手共进,品牌需要质量做支撑。质量的发展需要有专业质量管理人才,高校作为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发源地,质量管理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校重要任务和发展方向。质量管理这门课主要是对组织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控制、改进、预防,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以往的教学侧重理论分析,未能与现场质量管理的技能要求很好吻合,做好面向应用型培养的质量管理课程教学,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面临问题

质量管理是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其先导课程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统计学等。该课程内容多、实践性强,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学轻做教育理念已不能满足企业和学生的需求,亟待进行教学改革。

(一)课程内容陈旧,教材更新落后于现实需求。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质量管理概述、统计过程控制、质量管理定性定量方法、全面质量管理与6sigma管理、设计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及抽样技术、ISO族标准与质量体系。信息技术、服务经济、小规模定制生产等时代环境变化,对质量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如信息技术改变质量管理模式,质量管理软件在企业中被广泛使用;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服务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服务质量成为各种类型组织不可回避的话题;多品种小规模订制化生产、柔性化生产、产品可追溯,传统的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工序控制方法、质量检验与抽样检验技术需要据此做出调整。质量管理课程应该与时俱进,其教学内容亟待更新。

(二)被动式学习,教学效果有待提高。质量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教学中还是侧重理论知识,并以灌输为主,使得传授过程变得枯燥,学生是一种被动式学习。从“填鸭式”教学方法,到“案例教学模式”,尽管教师采用了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但是,仍然发现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难被调动,甚至出现“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例如质量体系会涉及一些文件条款的解释,这些条款本身比较生硬,学生在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即使设计了案例讨论学生也很难参与其中。同时,质量管理课程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对于一些数理统计学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来说学起来比较吃力,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另外,随着“互联网+”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网络资源不断丰富,各种专业教学软件平台的推广,新一代的学生已经不可避免地被新兴的教学模式所影响。互联网时代,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到课程学习中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是当代质量管理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三)偏重于讲方法和工具,缺乏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但教学实践中,教师一般偏重于讲方法和工具,这与教材有一定的关系。以质量管理常用七种工具为例,一般只讲如何画绘制图表,如何判断,给出几条公式,画几个图例。但如何解决使用这些工具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何综合利用这些工具进行质量问题解析和过程管理?很少有教材涉及这些最实用的知识。另一方面,高校质量课程设计中缺少实践课时,或者也有开设实验课的,但由于内容陈旧,未能达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实践教学的匮乏,使学生对质量管理理论知识的现场应用缺乏直观的认识,专业知识难以融会贯通,影响课程学习效果,达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质量管理教改的创新与实践

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的质量管理在管理理念、技术水平、管理规范上,与发达国际的企业仍有不小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既懂管理又懂工程的具有实战能力的质量管理人才,质量管理教改以培养面向基层、面向业务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一)优化课程结构

1.精选教学内容。目前,质量管理的教材众多,可以选择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教材,或是选择一些国外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较强的教材,增加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学中对于一些起点低,较简单的知识点可以作为阅读材料,例如一些质量相关的概念、质量管理发展历程、全球质量奖等内容。质量方法和工具是质量管理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企业实际操作中常用工具,对于工商管理类的学生可以选取一些日常生活中或是服务业的案例进行教学,从而降低学生理解上的难度。

2.根据现有研究与企业实际情况更新部分教学内容。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小批量定制化、柔性生产线、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正在改变着企业质量管理的方式和方法,这些变化也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质量管理课程中可以依据现实研究发展的状况,将新的研究成果作为传统方法的延伸进行介绍。如质量检验,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检验工序、质量控制也逐渐被机器取代。

3.与时俱进,增加市场所需知识模块。信息化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常规手段,各种质量管理软件在许多企业中得到应用,因此,增加软件相关知识是质量管理教改的重点。例如对于6Sigma管理,可以增加Minitab软件的介绍,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增加该软件的上机实验课。质量管理中的各种图表、SPC、DOE等数理统计相关的内容可以通过该软件获得,这对于工商管理类的学生,尤其是数理统计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大大降低计算的难度。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与市场需求接轨。另外,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服务质量也是顺应市场需求必须重点增加的一个知识模块。

(二)创新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联网+”背景下,质量管理课程可以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与翻转课堂、慕课等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相结合,取长补短,提升教学效果。

1.“翻转课堂”式教学,将学习的决定权转移给学生。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自主完成课程知识传授的任务,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协作探究、问题解决以及课堂作业等完成知识的内化。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多的责任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学习过程转变为主动式学习。例如QC七种工具、ISO族标准和质量体系、全面质量管理等内容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变枯燥的原则性介绍为协作学习,通过互动交流大大改善这些部分的学习效果。

2.慕课在线课堂,学生按需选择。慕课是新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也是为大学生所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当代,高校注重对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各种学校、社会的活动,学习与工作时间的合理分配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课题。质量管理课程可以使用慕课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对于未理解的一些知识点,也可以通过在线课堂反复学习,甚至可以通过一些校园APP移动终端学习平台在线与教师交流。慕课也可以利用一些企业资源,邀请一线的质量管理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三)加强实践环节,与OSAC质量工程师接轨

质量管理人员是质量管理工作和企业的长期发展的关键性,只有企业和高校结合起来,相互配合,才能促进质量管理事业的蓬勃发展[3],质量管理课程的教改创新必须加强实践环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可以使用一些贴近生活的的案例,还可以使用身边企业的案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去实地参观调研。另外,“互联网+”下可以让企业的质量管理一线人员以在线方式直接参与到教学中,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质量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企业需要大量的质量工程师。质量管理课程覆盖部分质量工程师考试的内容,如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检验、抽样检验,统计过程控制等,因此,可以将OSAC质量工程师考试内容融入质量管理课程教学中,通过学校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质量工程师所需部分专业知识,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增加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砝码。

三、结语

中国作为制造大国,在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质量扮演着重大的推进作用。而实施“质量强国”战略,需要大批质量管理中坚人才,我国高校进行质量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已刻不容缓。为提高该课程教学水平与质量,论文从课程结构、教学手段与实践环节进行了探讨,旨在通过质量管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构建应用型质量管理人才的高校培养模式。

[1]慕光宇,薛冬娟,潘澜澜.面向实践能力培养的《质量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3(5):227-228,231.

[2]林陵娜,陈永强.基于协同式任务导向教学模式的工程质量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5(21):66-68.

[3]周晓剑,刘娇,李彦琴.质量管理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1(1197):31-32.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学模式质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质量投诉超六成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