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翠莲,马存世*,刘生虎,郭 荣
敦煌地区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地处甘肃、新疆、青海三省区交界处,西邻库姆塔格沙漠和罗布泊,南靠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北面是低矮嶙峋的北山山脉,东面接壤瓜州县,地理坐标位于92°13'E~95°30'E,39°40'N ~41°40'N 之间。全市总面积为3.12 万 km2,其中绿洲面积为 1 400 km2,仅占总面积的4.5%。敦煌地区地势总体上为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拔1 138 m。敦煌地处内陆,四周被沙漠、戈壁包围,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光照时间3 294.6 h,每年≥10℃的有效积温3 603℃,平均气温9.9℃,夏季昼夜温差一般在16~20℃之间,年平均日较差17.7℃,无霜期平均162 d,年平均降水量39.9 mm,年蒸发量达2 486 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62倍;平均相对湿度43%,年平均大风时间13.5 d,沙尘暴时间10.7 d[1]。
李光杏(Armeniaca vulgaris var.glabra S.X.Sun)为杏属普通杏的果实无毛变种[2],原产我国新疆南部和西亚一带,由于长期实生繁殖,形成众多类型。敦煌李光杏极具地域特色,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等气候条件非常适应李光杏生产。李光杏在敦煌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约需100 d,属中熟品种。树姿直立、树势较强、叶片较小、颜色深绿;枝条短细,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李光杏品种群,比一般普通杏品种抗寒、抗大气干旱较强,更能适应充足的光照条件[4]。果实圆形、缝合线极浅、单果质量约33 g;果面金黄或黄白色、光洁无茸毛、果肉致密金黄、味甜汁多、风味浓郁、含酸量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一般在18% ~22%,最高达24.3%[3,5]。果肉除鲜食外,可制成罐头、杏干、杏脯、杏酱、杏酒等。杏仁还是制糕点、冷食、糖果的重要原料。李光杏粘核,甜仁,果行指数95%以上,含有酸、糖、钙、磷、铁、维生素等物质,营养丰富。富有独特香气,品质极上乘[6],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截止2016年初,敦煌市李光杏栽培面积达476.8 hm2,产量达到5 600 t,实现了由过去自给自足的家庭食用型向市场经济型的跨越和产业化发展由量到质的提升和转变。
敦煌市李光杏在20世纪80年代前一直沿袭传统的方式栽培,绝大多数处于自种自食的封闭状态,停留在小农经济性阶段,栽培地块主要是庭院、河沟、路旁,且管理粗放,只有极少数经过科学规划和集中管理的成规模杏园。自1981年以后,国家开始对水果生产实行开放政策,水果生产受市场调节,果品获利较高,刺激了果农发展果业的积极性。李光杏是结果早、成熟早和易管理的树种,特别受果农的欢迎。果实因其良好的口感和较高的营养价值而受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优化后,以高效的葡萄、李光杏、枣、桃等林果产业,逐渐取代低效的棉花作物。随着林果科技的不断进步,加之《敦煌李光杏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实施和推广,科技培训的力度不断加大,科技项目的不断投放,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李光杏综合技术的提高及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授粉促孕、矮密栽培、设施栽培、病虫害防治、品种选优、种质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提高,土肥水管理的水平和意识增强,稳固了产业发展的地位,夯实了产业发展的基础。
对临近地区李光杏种植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物候期的提前,春季最低温度的升高,李光杏的适生区及次适生区逐步扩大到肃北、瓜州、金塔、酒泉、张掖等地区。使这一良种栽培范围进一步扩大。使李光杏成熟期错落有致,不但没有对敦煌地区李光杏销售构成压力和威胁,而且形成了销售时间上的对接,部分产品还回流了敦煌,弥补了市场需求,延长了鲜果供应期,增加了经济收入,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扩大了敦煌李光杏的影响和宣传。
敦煌地区属灌溉农业区,党河灌区依靠祁连山冰川雪水和渗入的地下水进行灌溉,水质良好无污染。灌区土壤是党河绿洲冲积扇平原,土层深厚肥沃,是河水流沙淤积而成,主要为灌淤土,一般土层厚度深达6~7 m,其下为原有的沙层和砂砾层,这是人类长期从事农业生产遗留下的宝贵农业资源。具有发展农业和特色林果产业的先决条件和自然优势。敦煌地处边远,历史上基本无工业,无废气、废水、废渣的污染,空气质量好,具有生产优质水果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成为我国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林果业最佳的生态区之一。
(1)在品质育种上高糖低酸的性状(数量性状),对于改进杏果普遍酸高糖低具有重要意义。
(2)果实无毛性状(纯合隐性质量性状),可改善外观品质,方便食用,提高商品价值。
(3)抗性强(数量性状)。敦煌地区降水稀少(年降水约40 mm),树体流沙掩埋过半仍能正常结果。
(4)对嗜果刀孢菌引起穿孔病具极高抗性(质量性状)[7],且抗性容易获得。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敦煌地区畜禽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为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肥料。加之与敦煌地区临近的肃北、阿克塞是牧业大县,肥源充足,为敦煌改良土壤和有机李光杏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有机肥源。
近年来,敦煌地区旅游业得到了持续发展,2014年达50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48亿元,2015年已达到530万人次以上,特别是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举办以来,来敦煌旅游的人数与日俱增。旅游井喷式的发展,对优质农产品市场消费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是李光杏得以发展的内动力也对扩大李光杏的宣传促销及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建设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步伐加快,未来的敦煌正在向田园城市发展,敦煌李光杏等特色林果业,将会大显神手获得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1)杏树栽培分散,管理粗放,生产投入少,果品良莠不齐,量低而不稳,果实商品性差,不适合产业化发展和加工业的需求。优质品种的规模生产基地较少,产业化程度低,生产技术落后,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生产现状。
(2)品种结构不合理。栽培杏品种的成熟期过分集中,商品供应期仅有20~30 d。杏成熟时,供大于求;成熟期过后,供不应求。适度规模的设施栽培将是更好的保护敦煌李光杏产业持续发展的高端措施和途径。
(3)科学研究滞后于生产,整体生产和产品开发科技含量低,贮藏保鲜研究和利用滞后。采用气调贮藏、辐射贮藏和减压贮藏等方式进行冷链运销和保鲜贮藏工作基本没有开展。
(4)敦煌李光杏深加工产品亟待开发。目前,可以加工杏脯、杏干、风味杏仁、开口杏核等杏加工产品企业很少,杏仁油、低糖杏脯或无糖杏脯等高附加值产品尚需研究开发。杏的药用研究尚是空白。
利用生态及资源优势探索生产绿色无公害和有机果品,研究并大力推广科学的栽培模式和管理技术,尤其要在修剪整形、节水灌溉、园地免耕及流胶病、杏仁蜂等特殊病虫害等方面加强研究[8]。
为了保证杏树能正常生长和获得优质高产稳产,必须对果园进行一系列的果树修枝整形、土壤管理与施肥工作,以满足果树对 N,P,K,Ca,Mg,S 等大量元素的要求和对 Fe,Zn,Mn,B,Mo等微量元素的需要,提高叶片光合作用的效果,促进根系的吸收功能;改善枝条的生命活力,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座果率,减少生理落果,才能保证优产、高产、稳产,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在保持本地品种优良品行的基础上,选育既能自花结实、雌蕊败育率低,又能抵抗春寒的优良早晚熟品种,同时进行优良品种选择和栽培规划工作的研究。
延长李光杏市场供应期及果品货架寿命;紧密联合科研工作者与企业人员,共同改进、创新加工工艺,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绿色产品。
[1] 秦占毅,刘生虎,马海丽,等.甘肃敦煌李光杏早果丰产栽培技术[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7(3):10-12.
[2] 孙盛湘,普崇连.杏属的一个新变种——李光杏[J].园艺学报,1982,9(1):58.
[3] 孙盛湘.李光杏[J].植物杂志,1983(4):27.
[4] 张俊.介绍我国西部一个优良杏的品种群—李光杏[J].甘肃农业科技,1984(1):18-19.
[5] 孙云蔚.西北的果树[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56:48.
[6] 蔺创业.敦煌大李光杏的开花生物学特性及授粉受精研究初探[J].落叶果树,2015,47(5):16-19.
[7] 赵军营,常永义,朱建兰.杏树受嗜果刀孢菌侵染后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J].果树科学,2000,17(4):277-281.
[8] 廖康,刘立强,周龙.新疆优势果树资源-杏的开发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C]//朱文灿,汤庆春,董雪华.2006年全国果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