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宇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从卢梭自然教育论看两种幼儿教育模式
高 宇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卢梭的自然教育论提出幼儿教育要顺应自然,从当前幼儿教育的“教师中心”和“幼儿自然发展为中心”两种教育模式出发,透过卢梭自然教育论,辩证分析两种教育模式的利弊,总结卢梭自然教育论对两种教育模式的启示与不足。
卢梭;自然教育论;教师中心;自然发展中心
卢梭自然教育论认为教育应促进儿童更好的成长,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将受教育者的发展分为婴儿期(出生-大约两岁)、儿童期(大约2-12岁)、儿童晚期(大约12-15岁)和青年期(大约15-20岁)。教育要“顺应自然”,不仅要根据自然的规律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还应该遵从儿童发展的天性。要使得自然、事物和人的教育高度的结合,培养自由成长的、身心调和发达的、能自食其力的“自然人”。使这些自然人能够独立解决自己的问题,谦虚踏实的处理事情,能够对事物进行观察、判断、独立的思考和分析[1];因而,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特征,需要进行不同内容的教育,有规律的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学习;并且,教育要注意个别差异,针对每个儿童的特殊性施加不同的教育并关注儿童的个性发展,对幼儿进行相应的个性训练等等。
随着社会发展,幼儿教育中最常见的两种教育模式,即“教师中心”的教育模式和为、未完全成型的“幼儿自然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正在不断的发展。这两种教育模式在教育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又存在哪些问题,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前者对幼儿主体性的忽视导致了一系列的幼儿学习问题和后者未成型情况下带来的幼儿学习中缺乏有意的组织引导和目标计划,导致幼儿在最佳时期并未获得最有效的教育,错失了敏感期,并未在这一时期获得许多有益发展的经验和技能。通过卢梭的自然教育论,探析这两种教育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辩证的借鉴自然教育理论带给幼儿教育的启示与不足,帮助教师和家长在幼儿教育中趋利避害,进行高效的教育。
教师中心指的是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控制地位,使用强制性的教导方法伴随奖励和惩罚的行为,而学生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学生的学习要以教师的教学为依据,由教师来安排计划教学形式、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等,容易忽视学生的兴趣要求,不利于发挥学生主动性。
(一) 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很多幼儿园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这里扮演的是权威的知识传递者,他们有计划的给幼儿传授知识,却不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幼儿在这里是教师计划时的想象对象,教学中的教授对象。
在某一公立幼儿园,幼儿教师给中班幼儿上语言课,教师掌控着整个课堂。她给中班幼儿提供了一篇小散文,然后整堂课都是带领幼儿反复阅读散文,在此期间如果有幼儿分心了,教师会提出严厉的批评。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幼儿们都已经心猿意马了,教师却仍然让幼儿不停的反复。教师认为只有反复的阅读,幼儿才能记住散文的内容,只有记住了内容,回家父母问起来,幼儿才能更好的表现,让家长知道幼儿在幼儿园是学到东西的,于是该节语言课足足上了30多分钟。而我们都知道中班的课程规定只能在20分钟以内,因为中班幼儿的注意力并不能集中那么久……;而在数学课上,教师准备带领幼儿学习数的守恒,按照教学计划,教师需要准备了一些小动物卡片,通过教学中引导幼儿摆弄不同的小动物卡片来揭示数的守恒。课堂上,教师却不发卡片给幼儿操作,她认为一旦发了卡片,幼儿就只会玩卡片,不会认真听她讲授,并且卡片的收发也麻烦,不想耽误时间。所以教师只进行演示和口头的教授,一遍又一遍的给幼儿讲算数,看幼儿一个个都是一脸的茫然……
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目前的幼儿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但是真正发展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总是教师在主导一切,没有从幼儿的兴趣和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死板教条的进行知识灌输,幼儿并不能真正理解。有些幼儿园以粉笔和黑板作为主要教具,通过老师讲,幼儿听;老师问,幼儿答;老师演示,幼儿看的小学化形式进行学习内容传授,不给幼儿主动探索的机会,并不利于幼儿的学习,让很多幼儿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厌学的情绪,不喜欢上幼儿园。同时也可能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没有探索欲望,觉得所有的知识都是老师传授的,养成了依赖的习惯,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性。幼儿正在快速发展,对周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却用“为了幼儿的安全”为借口,让幼儿每天循规蹈矩的坐在教室里,不能出去探索发现,也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甚至用小学化的要求来限制幼儿,上课时间都要求幼儿有严格的纪律性,不准说话不准动等等。
教师和家长有目的有意识的进行引导和要求是可以更好的帮助幼儿学习,但是这一要求必须建立在了解幼儿兴趣和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如果不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采取超前的教育和完全抑制幼儿主体性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幼儿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抹灭那颗小小的好奇心。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需要,适当给予幼儿更多的空间去自我发展。
与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不同,幼儿自然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是指幼儿作为教学的主体,能获得完全的自由去自然发展自己喜欢的兴趣和需要。杜威曾提出:“以儿童为中心”,体现在教育过程,它要求教师应考虑幼儿的个性特征,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他们的特长。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根据幼儿生长发展的身心规律,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使幼儿获得各种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经验。在本文中,自然发展为中心这一概念可以说是儿童中心在卢梭的自然教育论影响下的新发展。而“成就自然成长”就是幼儿自然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在家庭教育中的最好体现。
(一) 幼儿自然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成就自然成长”这一概念来自美国社会学家安妮特拉鲁在《不平等的童年》,虽然没有明确定义,但是大致上是指:家庭没有给幼儿安排固定而有计划的各种活动来促进幼儿自身能力的增长,家长并不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想、观点和看法,而是家长直接下达命令;成就自然成长的幼儿获得了自由快乐的时光,拥有更“像幼儿”(该拥有)的生活,他们自然的成长发展,体验到长时间的闲暇时光、自发游戏、幼儿与成人间清晰的分界线以及每天与亲戚间的交往。他们因为没有成年人的干预而拥有更多自主权,对自己长长的童年时光拥有更多的控制权。可是在未来的发展中,却因为童年闲暇快乐的时光,没有练就较强的认知技能和社交技能,往往在后期成长中显示出疏远感、不信任感和局促感。与之相对应的是当前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幼儿教育的主流模式——“协作培养”。这一概念,主要强调的是让幼儿参加有组织的各种活动,在家中通过有意的引导和启发,发展幼儿的语言和说理能力,进而通过语言交流增大幼儿的词汇量、强化幼儿的其他重要阅读技能,并对幼儿的学校教育主动进行干预,帮助幼儿在园获得最有益的发展。在后期成长中能够更好的处理各种问题,萌生了一种自身优越感。
虽然成就自然成长和幼儿自然发展为中心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都有共同问题就是:让幼儿自然发展,他们肯定会拥有一段更像幼有童年的自由快乐时光,可是这段快乐时光付出的代价是自然发展的幼儿因为拥有自由的童年,可能错失了学习发展各种技能的关键时期,在后期的发展中对社会问题丛生一种局促感和无力感。而协作培养模式下的幼儿在父母的安排计划下发展了多种技能,他们拥有敏捷的口头表达能力、更大的词汇量、在权威的人面前更安适自如及对抽象概念更加熟悉。并且协作培养的幼儿在不同环境下生长,他们与学校等机构中以及家里权威人士的交流互动中,也发展了不同的技能,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可以自行独立的解决好各类问题。
在《不平等的童年》一书中,亚历山大?威廉斯是中产阶级家庭的一个幼儿,因为使用了新的除臭剂而在腋下长出了肿块。看医生的过程中,他知道如何主动的和医生交流,怎么让医生倾听他的担忧。在这次和医生的会面中,他使用了自己众多的语言技能,自然自信的和医生交流,并在交流中得到医生的全面关注,从而把他的问题作为了焦点。同样的情况,来自贫困家庭的哈罗德,因为要参加圣营地而去诊所体检。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诊所里,诊所这个时候通常喧嚣而嘈杂。在医生的询问下,哈罗德只是偶尔很小声的回答一些问题,大多时候他指望妈妈替他回答医生的问题。哈罗德和妈妈看起来都没有亚历山大那么自在,亚历山大在家里就通过父母的有意引导而练就了较好的沟通技能,亚历山大在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方面都显得应对自如。哈罗德则在家习惯了对指令做出反应,只是怯懦小声的回答了医生的一些问题,并没有自己主动提出问题。[2]
另外,在《不平等的童年》中,通过访谈两所学校的老师,他们认为幼儿参加有组织的活动对其成长很有帮助:
“他们都需要一些动手动脑的活动,我认为参加这些活动是好的,因为上手操作的活动可以刺激心智的发展。音乐课可以帮助儿童集中精力,参加校外活动是件很好的事情。这个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情真是太多了,你让他们接触的越多就越好——说不定将来这群儿童间就会出现一个剧作家呢。就算不是为了将来工作着想,他们现在也很喜欢参加这些活动。他们只需要去了解并且去谈论那些各种各样的才能和职业就可以了。”[3]
由此可知,有组织有准备的活动,加上教师和家长的有意引导,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发展,让幼儿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更多有助其未来发展的新技能,帮助幼儿更好的适应社会,在成长中获得自信和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权益。
但是如果家长和教师没有把握好幼儿自然发展的度,让其完全的自然发展也不见得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需要我们辩证的看待。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如果在幼儿园教育中过分的注重亲近自然,忽视有系统的教学计划,学习的知识片面零散,幼儿难以得到全面的认识;
(2)崇尚幼儿自由发展,教师难以把控适时引导的度,造成一些学习不到位、经验不足的教师直接不引导幼儿,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
(3)学前时期是幼儿发展各项技能的关键时期,缺少教师和家长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将会错失大量的学习机会,将会是幼儿未来发展难以弥补的遗憾。
(一)还给儿童做儿童的权利
儿童通过玩耍嬉戏,可在其中体验生活、学习知识经验,并发掘不同儿童的个性和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幼儿们社交、沟通、融入社会的能力。部分家长占据了幼儿的游戏权利,他们急于求成的让幼儿过早的识字、写字,要求幼儿死记硬背完全不能理解的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幼儿只是表面上认识很多的字,对幼儿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为幼儿在本质上并不能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只能僵化的接受符号灌输,这不仅会让幼儿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还会让幼儿在思维最活跃发展的时期受到思维定式的局限,不利于未来想象力的发展。所以,不要扭曲幼儿们纯真的心灵,还给他们做儿童的权利,得到儿童该有的发展空间,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二)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发展幼儿的个性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发挥能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是一味机械、被动的接受。汲取卢梭自然教育思想中的儿童观之精髓,加速个性教育的发展进程,给予儿童充分做儿童的权利。首先,教师要遵循幼儿的自然发展顺序、尊重学生的独特天性,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其次,只有能引起幼儿兴趣、激发幼儿好奇心的教育,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教育。
(三)注重生活实践,协调儿童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
幼儿教育中,幼儿需要的知识并不是课本中单调又难懂的内容或概念,应该要适合幼儿的现实发展需要;学前期的幼儿大多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萌芽,这一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中要尽可能的给幼儿提供具体实物教育,带幼儿亲近自然,外出探索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多给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幼儿通过行动来认识世界。近年部分幼儿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也是为了发展学龄幼儿个性,让其在实践中探索、学习、积累认知经验。
(四)家园的适当干预引导必不可少
家长和幼儿教师是幼儿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很多研究都已经表明,在幼儿早期教育的投资是将来收益最高的阶段,鉴于年幼幼儿有时候并不能在相关情境下做出最有益于自己未来发展的选择,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给幼儿做出选择和决定,引导幼儿完成自己的选择,以便于在关键时期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们必须人认识到幼儿自然发展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放任自由、毫无计划和引导。教师和家长应该努力把握幼儿适当自由的度,给予幼儿适时的引导和计划,帮助幼儿在发展的最佳时期学习有益的各种经验。
(五)刻意的语言引导交流,帮助幼儿纠正错误,扩大词汇量
刻意引导幼儿进行某些话题的语言交流,让幼儿在语言交流过程中积累大量词汇量,从而更好的应对某些而交流活动,在后期发展中形成优势。因而,各位家长应该利用生活中的每一个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语言引导,通过自然的交流引导,在潜移默化中给幼儿传递新的词汇。同时,鉴于幼儿期的幼儿认知和语言发展能力有限,家长需关注幼儿的语言发展,及时帮助幼儿纠正错误。父母对幼儿的表达错误,通过正确合理的方式纠正,可以使幼儿语言发展得越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家长普遍重视日常生活中与幼儿的交流,在交流中幼儿难免会有发音不准、用错词语或表达不流畅的现象,这时家长首先应耐心倾听,而后,在肯定幼儿表达的基础上,一一指出幼儿表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让幼儿复述,这样更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六)一些权威、公共场合,鼓励幼儿勇敢发表自己的见解
幼儿在园或者参加公共活动时,家长应鼓励幼儿适当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需求,增进幼儿和公共机构的交流对话,培养幼儿的语言交流表达能力,让自身的权益在公共机构中得以最大化。让幼儿体会到,自己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体,有权力和他人进行平等对话。同时也能让公共机构了解到幼儿在这一领域的感受和想法,一定程度上帮助部分公共机构充分吸收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借鉴提高。
我们要真正了解幼儿的真实处境和生活体验,同时也要多角度的思考教育的本质,平衡自然教育和组织引导,探索多种教育的方式。在我们倡导的幼儿中心前提下,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发挥自己的个性,不要盲目地顺应,有节制地给予其自由。家长和教师也要适度的给幼儿做出选择和决定,引导幼儿完成自己的选择,在活动中得到启发和收获,以便于在关键时期获得更好的发展。最后,我们要辩证的看待每个理论,以批判继承的态度吸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现实状况,认真学习自然教育论给我国幼儿发展教育的参考与借鉴,在此基础上继承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理念,并探究属于我国本土的先进教育思想。
[1]曹能秀,王凌.外国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理论[M].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35-36.
[2]参阅:〔美〕安妮特·拉鲁.不平等的童年[M].张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
[3] 〔美〕安妮特·拉鲁.不平等的童年[M].张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
2017-05-20
高宇(1993-),女,汉族,云南曲靖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2016级学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