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长利 赵亚静 姜力丹
(吉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 四平 13600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儒家文化传承路径探究
齐长利 赵亚静 姜力丹
(吉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 四平 136000))
高校担当着建构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使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深入解读儒家文化、明晰儒家文化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蕴含、探寻儒家文化之有效路径,已为高校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儒家文化;传承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习总书记在众多场合反复强调儒家学说和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的深刻影响,是中华传统文化之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和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承载着传承优秀文化基因之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当着建构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使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深入解读儒家文化、明晰儒家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相通之处、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探索建立传承儒家文化的有效路径和长效机制,已为高校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儒家文化诞生于春秋时期,时值新旧社会更替、社会动荡频繁、矛盾重重、礼崩乐坏致文化激荡,各利益集团都试图吸收不同思想文化、独树己见以使自身地位得到大大提升。文化领域表现为儒、道、墨、法等诸家争锋局面。以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为代表,顺应时代发展,主张恢复周礼、天下归仁并不断加以完善,其主旨是使社会秩序得以恢复、使文化认同得以回归,至孟子、荀子等形成儒家流派,逐渐确立以礼为核心的思想文化体系,到汉代形成一尊。于各种文化交锋中脱颖而出、历经千载社会与文化积淀的儒家文化,成为中华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根,深植于国人的血脉之中。儒家文化历经先秦的原始儒学、两汉之政治制度化宗教化儒学、宋明清时期的性理之儒学、近现代新儒学等发展阶段,其内容广博,涉及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诸多方面,兼具物化和精神两种形式。物化形式包涵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精神方面指积淀深厚、传承至今、影响久远的诸如民族之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性格特征、伦理道德、审美趣味等。因此对人们的思想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极为深刻。[1]
儒家文化既强调执政者之“为政以德”、“约之以礼”,又对个人修养提出道德要求,具有鲜明的道德性与理想人格追求、政治性与修齐治平并重、民族性与尚道精神传承等特征。[2]
儒家文化强调的执政道德,居于重要地位的当属“忠、恕、公、智”等德目,要求为政者尽其所能不遗余力对待他人、站在别人立场理解宽容他人、有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政治品格、有知为知、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儒家学派亦提出了“中庸”的执政方法,“中庸”绝非不讲原则、人云亦云,而是正确权衡后的恰到好处。
儒家文化中有丰富的亲民、安民之法,突出体现在“贵、养、富、乐”四个方面,即“贵民”、“养民”、“富民”、“乐民”。贵民思想即以民为贵,“民贵君轻”;“养民”体现在孔子的“节用而爱民”和孟子的“以善养民”,要求统治者了解民众的疾苦、从善而行,才会赢得民众的认可和拥护;“富民”思想是儒家文化政治智慧的又一体现,儒家提出许多“藏富于民”的方法,认为财富取之有道,民富,国自然有盈余;“与人乐乐”、“王与百姓同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体现着儒家的“忧在乐先”的政治情怀和懂得百姓、与民众和谐沟通的“乐民”思想。
儒家文化有丰厚的人文资源,尚崇“人最为天下贵”的人文精神,建立了以家庭为本位、以仁为原则、以礼为准绳的旨在维护等级秩序的涵个体、家庭、社会于一体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仁”与“礼”可谓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论语》中109次出现“仁”字,它强调个体内在的修为意识与心理,进而推及“爱人”,由个体自身道德修为感染人、爱人。“仁”之内涵付诸政治实践演绎形成了“仁政”思想,孟子把“仁”视为“四端”(仁、义、礼、智)、“四心”(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说之首位,由个体到家庭、社会、国家,不仅建立了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更成为稳定家庭、社会和国家的重要基础;而“礼”则是外在的人的行为和社会秩序的规约标准,儒家认为“仁”与“礼”密不可分,“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复礼”是“仁”的最终目的。统一的人伦道德、稳定的家国秩序,大大提升了社会修复能力。董仲舒在“四端”基础上加上“信”字,即为他的“五常”思想,“五常”为“修身之道”的重要内容,抛开其封建色彩,其对后世尤其对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个人素质提升的借鉴意义不能抹煞。[3]
儒家重视以“修身为本”塑造“圣贤君子”、“志士仁人”的个体理想人格,强调个体人格追求与社会价值实现紧密结合。几千年来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涵融生命教育观、生态伦理观、生活德育观等思想道德体系。
儒家文化中“和合”思想亦颇具代表性。儒家思想无论在提升思想观念、追求理想目标,还是实践方法的运用方面,始终贯穿着“和合”思想(“天人合一”的自然法则、“中和为道”的人生准则、“仁爱修身”的处世哲学),强调“和合”的普遍性、整体性同时,施以中庸之法。
儒家优秀道德中,诚信为千百年所传承和推崇。“诚”与“信”一直作为儒家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孔子的“信”包涵信任和信用双重涵义,“信则人任焉”即为信任;“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即为信用。荀子谈信,既要信“信”,又要信“疑”,意指无论对人还是对事,相信可信的,怀疑可疑的。怀疑可疑亦为信。其道德旨归为教人诚实守信。
儒家文化也强调个体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评价能力提升。孔子主张不掩饰过错,孟子更注重改过迁善,认为改迁善的前提是“知耻”,惟“知耻”才会有道德责任感,才能唤醒、恢复人的善良本性,知耻而后经改过达致迁善之目的。[4]
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之主流,承袭中华文化之传统并与时俱进,超越时空与等级藩篱,彰显着中华文化之道德智慧,于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蕴含极为丰富。
(一)“性善”“尚德”的教育理念
儒家信崇“性善”观,《三字经》开头便是“人之初,性本善”,以人初性善为基调,这是儒家基本的人性论,德育先师孔子认为有“性近”、“习远”之区分。在《论语》中,孔子多次谈到“仁”,“仁”恰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为人由己”强调的是人自身具有的内在修养,非后天铸造,“成仁”必然是回归人性本身,即向人性之本善回归,经善积而德成,终成仁。孟子的“恻隐之心,人皆有”明确主张性善,并将“所不虑而知者”,谓“其良知也”,并认为人人在孩童时期爱其亲、及长之时敬其兄,这充分体现了“人性本善”的思想。儒家先贤们有诸多有关“良能、良知”的论述,不同程度地传播着“人性本善”的思想理念,以此为前提,宣扬“仁爱”思想。
儒家伦理思想的基点在于人本关照,对人的价值充分肯定,对人格尊严高度关注。孔子的“天地之行人为贵”即是这一思想的深刻体现,进而孔子又强调人皆有良知,人人都有其与生俱来的充满道德意识的内在价值。孟子的“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有甚于死者”强调了人格尊严、人的价值胜过“生”,丧失人格胜过“死”,也体现了对人格尊严的注重和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承袭这一传统,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一方面强调个体内在修为,修得做人尊严;另一方面尊重他人人格。
儒家优秀文化尚德、重德,非常注重德教。《论语》中多处从不同的层面论及“德”,“崇德”、“君子之德”(《论语·颜渊》)、“以德报德”(《论语·宪问》)、“道之以德”(《论语·为政》),孟子的“以德服人”(《孟子·公孙丑上》)等等,我们不难看出,德的指向不单是个体自身,而且也指个体对个体、群体,进而扩展到整个社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既传承儒家文化精髓,又结合时代特点与时俱进,是发展了的道德教育,其重要依托必然是儒家“人性本善”这一精要,其重要旨归是达致“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而“真、善、美”正是儒家思想之终极价值追求,因人性之“本善”,以此为支撑,任时代变迁、任教育形式转换,人们向善的追求会恒久不变,意即任何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都会对深处其文化里的美好道德“于我心有戚戚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倡导以学生为本,其重要内容是基本的伦理道德思想,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在敦促人“向善”,二者是同一个过程,施教者试图激发人性中本善的因子并与之产生共鸣,将理论说教真正内化为学生高尚的品格,以此为基础,“向善”得以进一步升华为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大无畏的民族精神,最终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的教育实效。
(二)以文教孝的教育根基
“孝悌”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居于中华传统道德体系之核心地位,是个人品行的基本衡量尺度,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根基。儒家主张“仁爱”,强调“仁以孝为先”,孝从爱父母开始,与人的认知规律相符合,是人的道德意识养成的起点。苏霍姆林斯基将“要爱妈妈”作为他所创办的中学的校训,验证了“爱妈妈”是个人所有道德情感发展的基点,一个爱最亲、最关心、最呵护他的人,才会爱他人、爱家庭、爱集体、爱故乡……推及开来,爱自己的国家已然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情感。
“夫孝,德之本,教之所有生也”(《孝经》)、“教之道,贵以专”、“有余力、则学文”……儒家主张孝道可教,教道贵专即教人修德以养性、立身以正命。修德以行孝为前提,行孝至完美,若仍有余力,就可以学习知识,是谓“以文教孝”,奠定了“仁教”的根基。历经几千年的教育传承,虽时代在变、教育观念在变……但人性本善未变、孝道共鸣未变,“孝”依然是考量国人的道德底线,是“移孝忠国”的基石。孔子将孝道视为“至德要道”,主张孝于事亲始、事君中、立身终,“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并将孝道与治国结合起来,认为孝为根本,行孝则安分,成人务孝之本才能生道,“起心动念才能合道”, 离开了孝之本,一切美德都会成为无根之浮萍。
反观今日之思想政治教育,难于见实效的症结何在?漠视优秀传统文化、缺失孝道……何以重拾孝道无疑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害。
儒家关于孝文化的经典文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留下了丰富的宝贵资源,古圣先贤们给予“孝道”以最好的诠释。教育主体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响应习总书记“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的号召,立足于以文教孝,在高校思想教育中普及根植孝道扎根教育。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实现教育方式由灌输式向启发式转换,创设各种条件、营造有利氛围将“孝亲理论”内化为教育主体的“孝亲品格”,使感恩之心、责任之心从受教育者内心深处得以升发。“亲亲”至“仁民”,升华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高尚情操,由“孝”及“仁”至“忠”层层递进,于润物无声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5]
(三)上行下效的教育方法
我们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对国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重要性,把思想政治工作提到“生命线”的高度,视为统摄经济和其他一切工作全局。
思想政治教育有较之普通知识教育不同的特殊性,言语知识传授外还要注重身教。教育者的德行对受教育者有超强的示范作用,意即“上行下效”,能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预期实效性至关重要。
“上行下效”源于儒家“人性本善”的基本理念,是对“人性本善”思想的补充。孔子认为上礼民不敢不敬、上义民不敢服、上信民不敢不用情,治国者“为政以德”,则“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古代儒家治国之“修身克己”思想,探求“身教”、“言教”二者辩证关系,于今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行之有效。居上位者德性操守如何,必会得到下位者的效仿,推及思想政治教育施行者必须要以身作则。孔子例举舜治理好国家的原因在于舜王先修身为德之典型,民自效仿,整个国家运行畅通,以此来说明上行下效是具有可行性的。
思想政治教育兼具文化和政治双重特性,在吸收借鉴传统文化精要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身教绝不能忽视。共和国成立之初,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身体力行,大力倡导“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各级领导干部争相效仿,形成全国“勤俭节约,爱厂爱家”热潮,创当时时代之“国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于见成效,究其原因,教育者缺乏“身教”、“反求诸己”的精神,说与做两层皮,一面宣扬高尚理论,一面践踏伦理道德。贪污腐败、官僚作风、损公肥私,丢下师道尊严借教师节吃、拿、卡、要等丑陋现象并不鲜见,非但没有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甚至带头行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主体必须提高自身的“上行下效”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正己正人、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教育的施行者心有仁、行有德、常自省内省,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带动学生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从学习、生活中点滴小事、细微处做起,必将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增强提供不竭动力,出现“民礼、子孝、生谦”的和谐局面并非难事。
(四)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
明代王阳明针对时下学士空谈义理、遗忘身心修行的积弊,扬弃程朱理学提出了知行合一说,试图恢复儒家本源意义上的知行统一。追本溯源,先秦儒家积极倡导知行合一、知行互生共进,既关注省察个体自身的道德,也注重检验行为,更注重道德培养。可以说知行合一为儒家思想的重要指导理念之一,经典文献中多处论及这一观点,主旨是倡导德性与德行一致。《尚书·虞夏书》记载的尧为选托位之人嫁女于舜以考察舜的德性与德行,是知行合一最为典型的事例。
《论语·学而》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道出学与行的关系。曾子讲“日三省吾身”之“谋人”、“交友”“习传”,亦在强调知行的一致,曾子认识到自身谋人是否忠、交友是否信、习传与否的时候,他已有道德自省之行,换句话来说,道德修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行并进的过程。由此推及,子夏的力竭事父母、身致事君、交友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则可以理解为行反哺知、行与知相互促进。荀子更为直接、更为严格地要求知行合一、相互并进,并多次加以强调。他主张不闻不如闻、闻不如见、见不如知、知不如行,“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荀子·儒效》)惟有践行才能使人愈加明了、明白、领悟,知、行统一才可成就圣人之德,否则“虽敦必困”。
自汉代以后,儒家学者大多秉承知行合一的理念,一方面确立并维护儒家思想正统地位,一方面验证其理论的合理性,并推动其发展和完善。知行合一的理念表现为人的言行一致,与儒家培养的君子人格一致;对教化主体的行为加以有效规范,强调自我行为示范表率作用,尤其强调在为政治国方面;而且也是衡量教化对象达到要求与否的一个标准,其逻辑演变路径为“知识——德性——德行”。[6]对知行关系,任宋明各派理学家(如二程、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王廷相等)如何争论,无一不在注重知、行的道德内涵与践履,都在关照知、行的伦理道德意蕴,都是为了推动封建社会和谐稳定,其知行观的价值取向是形异而质同的。也就是说,“修己安人,成己成物”的儒家教化思想,历经后世发展完善,虽形态各异,但其理论本源、贯彻始终的精神没有改变[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理论与实践统一与儒家“知行合一”思想一脉相承。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知行不一”的现象屡屡存在,表现为“离行求知”、“悖知枉行”,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助长了浮华之气,理论没有得到实践的检验和丰富,易产生教育主体一知半解、傲慢卖弄的习气,是向善修德之大忌。知行合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必须一以贯之的重要原则,否则教育主体无法做到“诚意格物”、无法激励学生践行远大志向、无法以“省察克治”的精神育“浩然之气”、无法营造知行合一的氛围以抵制歪风邪气。
(五)长善救失的教育原则
《礼记·学记》指出学习者的“多、寡、易、止”四种不足,此四种不足分别指贪多求快、孤寡浅陋、急于求成、遇难即止,针对这四种不足提出了“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禁于未发之谓预”。“长善救失”是要“补救”学习之“失”,要求教育者要了解此四种学习者的心理,善于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纠正,而且要做到防患于未然,问题出现之前就采取措施,提前预防。[8]亦寓意长养人性之“善”和“向善”,袪除人思想、行为、言语之“过错”、“过失”,达到“至善”之境。
虽然“长善救失”原则首次出现在《学记》,但其思想渊源可溯及到孔子。《论语·公冶长》中有这样的记载:孔子就“行”的问题回答子路和冉有时,因其性格不同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种回答方式被郑玄称之为“各因其人之失而正之”[9]实际上就是“长善救失”。孟子的“教亦多术”、荀子针对“血气方刚”、“知虑渐深”、“愚款端意”等不同类型的人施以不同的“治气养心之术”[10]都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学记》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家教育思想,扬弃了先秦儒家基于人的性格施以教育的观点,针对受教育者“学习”的不足提出教育者要加以补救的观点,经后世教育家的不断继承和发展,渐成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王夫之对“善与失”相互转化的关注、陶行之对正面教育的重视,无不是体现着“失”与“善”之辩证统一、相互转化的关系,为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和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提供了有益借鉴。而“长善”与“救失”相互转化,达到至善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旨归。思想政治教育旨在长“宽厚仁爱”、“忠肝义胆”、“克己复礼”、“意诚信先”之善,以救“残暴不仁”、“奸俊唯利”、“放荡骄奢”、“背信弃义”之失,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思想美德得以传播与弘扬。
儒家教育锻造人的“求真、行善、臻美”高尚品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一脉相承。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切不可抛弃儒家传统文化,反之,要深度挖掘、高度重视儒家文化的重要价值与地位。
1.学校领导主推。
高校既是意识形态教育和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又是优秀文化基因传承的主要承载者。优秀文化基因的传承,离不开学校党政领导、主要部门的积极推动与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甚至学校党政领导的推动作用尤为重要。
所谓学校领导主推,就是在高校党政一把手领导下,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创新校园文化,营造利于儒家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氛围。制定并完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规章制度及奖惩、激励措施,加强对优秀文化传承的引导与监督,充分发挥学校层面对儒家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推动功能。
高校的党政一把手必须高度重视儒家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工作,充分认识到优秀文化传承对学校发展的重要价值与地位,做好文化传承的顶层设计。成立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副校级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任组织,其他部门(如党办校办、宣传、团委、教务、人事、学生工作、后勤等)通力配合,立足于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综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科设置、专业特点、课程设置、生源状况等多种因素,考虑如何设计将儒家优秀文化融于校园文化、办公文化、寝室文化、班级文化等布局中,如何设计与落实课程(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施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如何以科研、教研项目立项的形式为儒家文化传承提供经费支持和保障,如何建立融知识性、活动性、环境载体、制度性于一体的“四位一体”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长效机制……等等,都需要通盘筹划、整体设计,力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常态,并不断加以创新。
2. 融入课堂教学。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儒家文化,既要回归经典、品味经典;又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儒家传统,摆正对儒家文化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更要深刻理解、诠释儒家文化基本内涵,使传承儒家文化精神成为通识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深度思考各部分内容的文化渊源,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与儒家经典文化的契合相通之处,做好课上讲授内容的精致选择,不能泛泛而论儒家文化而不顾及教学目的,力求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如解读当前热点问题可溯及古代;讨论反腐倡廉问题,可结合儒家的“忠恕”、“中庸”、“欲而不贪”、选贤、取廉等廉政思想主张以及战国时期就有的类似今天中央巡视的监察制度等等,可以引用史实中具体案例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容是,可结合“小康”之语出自《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及孔子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之利民、富民思想来讲解;结合孔子的“使民富庶教”、孟子的“民为贵”等民本思想诠释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观,等等。另外,可以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本校内、校外名校中通悉儒家经典的专家、学者、教师围绕学生热议的话题、时代感强的主题为学生做通俗经典讲座,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又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家经典的深度融合。[11]
同时,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设儒家经典文化专题,四门公共政治理论课形成系统的专题课程,每门思政课可开设1-2个专题,打造儒家经典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教育品牌课,让大学生在全方位地接受教育和熏陶中深刻理解经典文化价值理念、科学内涵、精神特质以及历史传承等,以植入大学生内心深处的经典文化提高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凝神聚气,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12]
高校加大儒家经典思想研究和宣传力度,建立儒家经典文化研究中心,利用机构的学科、人才、专业等优势,系统地研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儒家经典文化”的科学内涵、重大意义、基本内容和践履之径,为激活和传承“儒家优秀传统”提供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坚实的学理支撑。
3.校园文化熏陶。
校园是学生的家,校园文化为大学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在引导学生由“校园人”转变为“社会人”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影响。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助力大学生全面发展。
要在整个校园内营造传承儒家经典文化氛围,在基础建设上,适度增加蕴含儒家文化的人文景观,比如学校的路标、重要馆所、教学楼的人文装饰等浸润儒家经典文化基调。
充分发挥高校党团组织及大学生各种自治团体的作用,举办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自编自演一些戏剧、电影(微电影)、小品、文学创作等等,举办诸如儒家经典音乐会、艺术展、主题演讲比赛、回归经典知识竞赛等等,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并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细节、各个场景中展现经典文化魅力,体悟经典文化精神。在校园内渲染浓郁经典气氛,引导学生远离浅薄无聊的活动、拒绝恶俗,提升品味。
充分利用校报、标语、展示版、广播等各种平台扩大宣传。
充分利用新媒体、搭建互动平台、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利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微博、BBS 等媒介传播儒家优秀文化。将儒家优秀文化渗透到网络的各个节点,集图像、文字、音响等融为一体的形式,声情并茂,让大学生随处可欣赏或阅读到经典文化,深受经典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感染,使优秀文化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主题实践体验。
高校要为大学生传承优秀文化提供实践体验的便利条件,搭建便捷通道。整合学校、政府、社会、企业等资源,以集聚效应推动构建儒家文化传承体系。坚持开展以传承儒家优秀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深度挖掘儒家文化资源创设条件,提供资源、人力等方面的保障,鼓励大学生利用假期到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以及在发展、传承和创新儒家思想做出杰出贡献代表人物(如孟子、董仲舒、郑玄、梁漱溟、熊十力、杜维明等等)的故乡去考察,亲身感受乡土文化和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氛围,深刻领悟儒家经典的精神意蕴,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他们传承与创新儒家优秀文化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增强学生救拾和保护优秀文化遗存的危机意识,推动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收集与整理民族优秀文化的工作中去。这既是大学生了解儒家优秀文化的过程,也是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通过大学生实践体验,使他们将自己所学理论与实际生活有机接轨,使学生收获到在课堂上、在书本中学习不到的知识,有利于促进将儒家优秀的精神品格、意志信念浸润到他们的血液之中,使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成一句空话。[13]
此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家文化深度融合、做好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必须培养一支富有儒家文化素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各高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要增加传统优秀文化的内容,培养学科高学历人才,提高专业人才将传统文化向现代化、学科化转化的能力,为实现儒家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充足智力资源。[14]
[1]宛惠哲,吕婷.儒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代价值[J]. 学园,2014(8):2-3.
[2]柳若愚.儒家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5:10.
[3]吴跃.儒家政治文化视阈中的当代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3-19.
[4]周隆.儒家优秀文化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D].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张雁,卢波.儒家文化精髓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融通[J].社会科学家,2012(11):35-37.49.
[6]展明锋,陈勇.论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学说[J].道德与文明,2003 ( 3 ): 37-41.
[7]刘奎杰,曲洪志.宋明理学知行观的道德内涵[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6):15.
[8]尹逊才,胡玉洁.《学记》“长善救失”思想在教育中的传播与发展[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43-46.
[9]袁钧辑.郑玄论语注[M].台北:艺文印书馆,1966.
[10]王威威.荀子译注[M].上海:三联书店,2014.
[11]段莲.论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4):102-105.
[12]姚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6(1):98-101.
[13]王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融通及路径研究[J].学理论,2015(5):244-245.258.
[14]黄洁.文化自觉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4(20):57-58.
2017-04-20
齐长利(1980.4-),女,吉林辽源人,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团委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赵亚静(1971.12-),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国外马克思主义;姜力丹(1993.4-),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