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越,邓伟达
(吉林师范大学 东北史地研究中心,吉林 四平 136000)
清代三姓地区研究动态述略
胡 越,邓伟达
(吉林师范大学 东北史地研究中心,吉林 四平 136000)
清代三姓地区包括松花江下游、黑龙江下游、库页岛及乌苏里江流域的绝大部分,是东北边防要地及多民族聚居区。国内外学者对其多有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史料、政治、经济、民族、移民与人口等方面,有关外边、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社会变迁的研究还较为薄弱。
清代;三姓地区;研究动态;综述
三姓为东北地区古地名,地处牡丹江与松花江合流处,濒松花江南岸,东临倭肯河,三面江流环绕。康熙五十三年(1714)在三姓筑城,设协领驻守,隶属宁古塔副都统管辖,清雍正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1731年12月20日)清廷批准添设三姓副都统,清雍正十年二月十六日(1732年3月12日)委任觉罗五十七为三姓副都统,隶属宁古塔将军,后改属吉林将军,下领三姓、富克锦(今富锦市)两个驻防协领。光绪三十三年(1907)建行省,改将军为总督,三姓亦裁副都统,改设依兰府,隶属东北路兵备道。民国二年(1913)改称依兰县。
三姓副都统辖区最初十分广大,包括松花江下游、黑龙江下游、库页岛及乌苏里江流域的绝大部分地区,东到大海和约色河以北地区,西隔毕占河与黑龙江将军辖区接壤,北至乌梯河以南,南至蜂蜜山与宁古塔副都统辖区毗连。《瑷珲条约》与《北京条约》签订后,三姓副都统辖区大为缩小,东至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界,西至玛珽河(蚂蚁河)与阿勒楚喀副都统辖区接壤,南与宁古塔副都统辖区为邻,北以松花江北岸三四十里(不等)与黑龙江将军辖区毗连。
三姓地区地处我国东北边陲,是水陆交通要冲,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境内生活着赫哲、费雅喀等多个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关这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问题的研究,是我国东北史、民族史、边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三姓地区历史文化的史料不断被发现、整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拙文拟对三姓地区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简单梳理,以展现其研究概貌。
学界对三姓地区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展开,早期研究主要是对史料的发掘、整理和分析。《三姓副都统衙门满文档案译编》[1]为研究三姓地区提供了第一手史料,《清代三姓副都统衙门满汉文档案选编》[2]是东北及边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关嘉禄的《三姓档的发掘整理及其学术价值》简单梳理了三姓地区的历史,并介绍了这两本档案在边疆民族历史研究方面的重要学术价值。[3]舒景祥的《中国赫哲族》是一部综合研究赫哲族的资料汇编,包括不少赫哲族民间考察的记录,以及赫哲族民间收集的文化轶事、传说、风土人情记述等。[4]
首先,关于政治统治的研究。吕欧曾撰文探讨了清朝前期三姓副都统衙门的设置及对当地的统治,分析了撤销副都统衙门、建立府县及移民开垦过程,指出清朝统治给当地社会、民族带来的影响;[5]并在《试论清朝前期对三姓地区的统治》中通过对清朝三姓地区统治政策的研究,分析了清朝与内地不同的管理及影响。[6]徐景学撰文探讨了从《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到签署《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的一个半世纪里,清政府是否管辖了黑龙江流域以及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7]董万仑撰文论述了吴大澂移民实边、试办屯田、编练近代东北边防军的过程及效果。[8]
其次,关于副都统衙门等机构的专门研究。滕绍箴在《论清代三姓八旗设立与副都统考补》中讨论了清初赫哲族编组佐领设置时间、赫哲族大迁徒的历史背景、三姓新城建筑和副都统设置、副都统旗籍缺漏和署副都统补遗等问题。[9]宋泽刚的《清代三姓副都统衙门设立之探讨》探讨了清朝设立三姓副都统衙门的战略选择、三姓副都统衙门的基本概况和历史作用。[10]戴昌乐的《清代三姓副都统衙门职能研究》对三姓副都统衙门的军事与民族管理、民政及经济职能作了详细研究。[11]李磊的《三姓副都统衙门及其辖区研究》探讨了三姓副都统衙门设置的背景、过程、职能和撤销,对三姓副都统衙门的历史地位进行了评价。[12]孙赫的《三姓副都统设立初期辖区范围沿革考》论述了三姓副都统建立之初辖区的沿革、贡貂赏乌林管理促使辖区的变化,以及辖区变化促进了贡貂赏乌林制度的发展。[13]江红春的《清朝东北副都统衙门建置沿革的初步研究》主要研究了清代东北副都统衙门的建置沿革等问题,分析了其特点和历史意义。[14]戴洪霞的《论三姓副都统对边疆管辖的策略》论述了三姓副都统的设置、边疆建设及各种制度。[15]
第三,关于各种制度、政策的研究。吕欧的《三姓地区贡貂赏乌林制度刍议》概述了贡貂赏乌林制度的内容、发展及作用。[16]关嘉录、王桂良、张锦堂的《清代库页费雅喀人的户籍与赏乌林制》就库页费雅喀人的户籍、清政府对其收贡和赏乌林的问题做了初步研究。[17]杨旸、徐清指出:噶珊制度是清朝代替明代卫所制度对黑龙江下游进行管辖的一项重要措施,噶珊制度的建立以及实行贡貂赏乌林制促进了山旦交易的发展,形成虾夷锦文化,加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18]陈鹏撰文论述了清入关后设置的管理机构,对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实行“因俗而治”的基本政策,以及清朝政府与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之间通过贡貂与赏乌林、联姻结亲等制度维系中央政权与边疆民族的密切关系。[19]杨光撰文论述了清政府在赫哲族聚居的军事重镇三姓城采取的一系列安边政策,尤其是这些政策的实施产生的积极作用。[20]
对三姓地区的经济研究主要集中在从渔猎经济到农业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城市和贸易的兴起等方面。
刘敏的《清代三姓地区农业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就三姓地区农业经济兴起的原因、发展的特点,以及对赫哲族社会发展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21]杨光的《外来移民对清代三姓赫哲族地区农业经济的影响》从移民熟化生荒地提供可交换的粮食,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工具、生产技能等方面,分析了外来移民对三姓赫哲族地区农业经济的影响。[22]王德厚的《清代三姓地方贸易述论》概述了清初到同治年间三姓地方的贸易情况。[23]王佩环、赵德贵的《清代三姓城的勃兴及其经济特点》论述了三姓城的兴起和发展以及经济情况和特点。[24]
刘敏的《赫哲族对清代东北区域经济文化多样性形成与发展的贡献》分析了赫哲族渔猎文化的渊源与传承,赫哲族渔猎文化对清代东北区域经济文化多样性形成与发展的作用。[25]马丹的《赫哲族经济变迁研究》系统地梳理了赫哲族经济变迁的过程,重点探索了渔猎资源丰裕、稀缺的变化与渔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6]孟祥义、王建平、牛清臣的《试述清末民初赫哲族从以物易物到商品经济的演变》主要从以物易物促进商品化发展、商品交换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转变、货币流通加快进入商品经济的步伐等方面,论述了赫哲族的经济发展。[27]此外,关嘉录、佟永功的《从〈三姓档〉看清代吉林官庄》以三姓地区为个案,分析了清代吉林官庄的设立及其生产发展的状况。[28]
首先,三姓地区民族研究。田丽华、廖怀志的《清代三姓地方各民族的形成分布及融合》对三姓地区土著民族的分布、形成、演变和融合进行了研究。[29]廖怀志撰文对清代三姓地区满族的族源、构成进行了论证,分析了三姓地区满族由盛到衰的历史原因。[30]王德厚的《清政府对库页费雅喀人的辖治及有关问题》对库页岛费雅喀人编户完成时间、招服始末、六姓分布及中止贡貂的时间等问题进行了研究。[31]杨余练、关克笑的《清廷对吉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论述了清廷对该地区的编户过程、基层政权设置、贡貂与赏乌林制度及1860年前后的变化。[32]国出墙的《清代黑龙江流域贡貂之人的国家认同研究》指出黑龙江流域各族对清王朝认同的历史因素,尤其是黑龙江流域贡貂之人对清王朝认同的心理因素等。[33]
其次,有关赫哲族的专门研究。论文方面:张嘉宾的《依兰赫哲族三姓考》通过对赫哲族三个姓氏家谱的分析,探讨了赫哲族和依兰县的历史发展。[34]杨光的《赫哲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探讨了赫哲族社会文化如何变迁、变迁的原因及变迁过程的曲折,进而展望赫哲族社会文化的未来前景。[35]郝庆云的《17至20世纪赫哲与那乃社会文化比较研究》通过与那乃的比较分析,研究了赫哲族的社会文化变迁。[36]何玉芳的《赫哲族、那乃族文化变迁比较研究》研究了两个民族文化变迁之异同。[37]刘春学的《清代赫哲族屯田戍边及其社会变迁》论述了清后期赫哲族屯田戍边的背景及过程,探讨了其社会经济结构及生产关系的变化。[38]程丽云的《渔业生产对赫哲族民俗的影响》指出,在长期的渔业生产中,赫哲人形成了独特的与渔业有关的风俗习惯,其特点在衣食住行上表现得十分显著。[39]刘敏的《赫哲民族体形成时间与构成问题探究》对赫哲民族体形成问题进行了专门探究。[40]赵正明的《试论清代赫哲族的社会分化与进步》论述了赫哲人的民族迁徙、社会大分化,探讨了七姓赫哲人向农业转化及其贫困的原因。[41]刘敏的《清朝对三姓地区赫哲族的统治政策与赫哲族社会发展》论述了清朝在三姓地区的统治政策,以及赫哲族社会的发展变化。[42]滕绍箴的《清代“三姓”形成说新探》考证了“三姓”名称的真实来源,梳理了赫哲诸姓豪族迁移发展的历史。[43]
专著方面:《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上册主要研究了赫哲族的族源及社会文化,下册则对赫哲族的族源、历史、分布、语言、文化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这对于保存赫哲族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作用。[44]《赫哲族简史》探讨了赫哲族的民族源流、历史沿革、历代王朝在赫哲地区的建制管辖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对于了解赫哲族历史有重要作用。[45]《赫哲族社会历史调查》主要内容包括赫哲族的经济、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46]《赫哲族研究》是研究赫哲族的论文集,涉及赫哲族研究的多个方面。[47]
第三,对三姓地区移民及人口研究。杨光的《试论清朝三姓地区的人口变迁》介绍了清初三姓地区的原住人口及其以后不断迁入的各类人员,论述了人口变迁对三姓地区各方面的影响。[48]吕欧的《清朝三姓地区移民问题研究》论述了清代三姓地区移民问题产生的原因、移民的进程和影响。[49]关嘉录的《清朝发遣三姓等地赏奴述略》探讨了清朝发遣三姓等地赏奴的历史渊源、赏奴的身份和来源、赏奴的社会地位以及赏奴的反抗斗争等,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阶级关系和社会结构。[50]
三姓地区地处东北亚地带,涉及三姓地区的国外研究主要有日本和俄国,其中代表性的著作有间宫林藏的《东鞑纪行》和P·马克的《黑龙江旅行记》等。
《东鞑纪行》是日本学者间宫林藏第二次到库页岛和黑龙江下游一带的“探察报告”,记录了库页岛和黑龙江下游一带的地理、民族、风俗和沿途见闻,印证了清政府对这一地区的管辖情况。这些材料对研究库页岛和黑龙江下游的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51]《黑龙江旅行记》一书是马克根据在黑龙江沿岸进行考察的日记和所搜集的资料而写成,由于是为沙俄侵略我国东北黑龙江等地而作,作者对一些历史和事实进行了歪曲,但也反映出不少真实情况,对于研究这一区域历史具有一定的价值。[52]
综上所述,目前学界关于三姓地区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涉及各个方面,集中在两个领域:其一,清政府对三姓地区的统治,包括统治状况、三姓副都统、各项制度与政策及其作用等;其二,三姓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民族、移民与人口,尤其是赫哲族的相关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然而,鉴于三姓地区地域范围之广、历史文化内涵之丰富、地理位置之重要,现有研究成果远远不够。例如,有关外边、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社会变迁等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为此,对于这一地区的研究还需要更多、更深入地挖掘相关史料,对更多方面和细节进行探讨,以推动三姓地区、东北史地及边疆史研究的进一步研究。
[1]辽宁省档案馆.三姓副都统衙门满文档案译编[M].辽沈书社,1984.
[2]辽宁省档案馆.清代三姓副都统衙门满汉文档案选编[M].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
[3]关嘉录.三姓档的发掘整理及其学术价值[A].首届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4]舒景祥.中国赫哲族[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5]吕欧.清朝对三姓地区统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
[6]吕欧.试论清朝前期对三姓地区的统治[J].满语研究,2010,(1).
[7]徐景学.浅论清代东北边疆的管理[J].学习与探索,1980,(1).
[8]董万仑.吴大澂在三姓、宁古塔[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1).
[9]滕绍箴.论清代三姓八旗设立与副都统考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10]宋泽刚.清代三姓副都统衙门设立之探讨[J].求是学刊,2010,(6).
[11]戴昌乐.清代三姓副都统衙门职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12]李磊.三姓副都统衙门及其辖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
[13]孙赫.三姓副都统设立初期辖区范围沿革考[J].文教资料,2015,(2).
[14]江红春.清朝东北副都统衙门建置沿革的初步研究[D].大连大学,2007.
[15]戴洪霞.论三姓副都统对边疆管辖的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6).
[16]吕欧.三姓地区贡貂赏乌林制度刍议[J].满语研究,2014,(2).
[17]关嘉录,王桂良,张锦堂.清代库页费雅喀人的户籍与赏乌林制[J].社会科学辑刊,1981,(1).
[18]杨旸,徐清.清代黑龙江下游地区的噶珊制度与虾夷锦[J].清史研究,1994,(1).
[19]陈鹏.清代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管理研究(1636-1860)[D].东北师范大学,2005.
[20]杨光.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对三姓地区赫哲族的安边政策[J].历史教学,2009,(8).
[21]刘敏.清代三姓地区农业经济的兴起与发展[J].北方论丛,2002,(5).
[22]杨光.外来移民对清代三姓赫哲族地区农业经济的影响[J].世纪桥,2014,(8).
[23]王德厚.清代三姓地方贸易述论[J].社会科学战线,1994,(4).
[24]王佩环,赵德贵.清代三姓城的勃兴及其经济特点[J].社会科学战线,1981,(1).
[25]刘敏.赫哲族对清代东北区域经济文化多样性形成与发展的贡献[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4).
[26]马丹.赫哲族经济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27]孟祥义,王建平,牛清臣.试述清末民初赫哲族从以物易物到商品经济的演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1).
[28]关嘉录,佟永功.从《三姓档》看清代吉林官庄[J].历史档案,1991,(2).
[29]田丽华,廖怀志.清代三姓地方各民族的形成分布及融合[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
[30]廖怀志.论清代三姓地区的满族[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5).
[31]王德厚.清政府对库页费雅喀人的辖治及有关问题[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2).
[32]杨余练,关克笑.清廷对吉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J].历史研究,1982,(6).
[33]国出墙.清代黑龙江流域贡貂之人的国家认同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34]张嘉宾.依兰赫哲族三姓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1).
[35]杨光.赫哲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6]郝庆云.17至20世纪赫哲与那乃社会文化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37]何玉芳.赫哲族、那乃族文化变迁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
[38]刘春学.清代赫哲族屯田戍边及其社会变迁[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9]程丽云.渔业生产对赫哲族民俗的影响[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1).
[40]刘敏.赫哲民族体形成时间与构成问题探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
[41]赵正明.试论清代赫哲族的社会分化与进步[J].民族研究,1994,(4).
[42]刘敏.清朝对三姓地区赫哲族的统治政策与赫哲族社会发展[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6).
[43]滕绍箴.清代“三姓”形成说新探[J].民族研究,2010,(3).
[44]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45]《赫哲族简史》编写组,《赫哲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赫哲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46]《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赫哲族社会历史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47]张嘉宾.赫哲族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
[48]杨光.试论清朝三姓地区的人口变迁[J].黑龙江史志,2014,(11).
[49]吕欧.清朝三姓地区移民问题研究[J].满语研究,2011,(1).
[50]关嘉录.清朝发遣三姓等地赏奴述略[J].社会科学辑刊,1983,(6).
[51]〔日〕间宫林藏.黑龙江日报(朝鲜文报)编辑部,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东鞑纪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52]〔俄〕P·马克.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翻译组.黑龙江旅行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责任编辑:魏乐娇
The Research Trends of Three-Surname Areas in Qing Dynasty
HU Yue,DENG Wei-da
(Jilin Normal University,Siping 136000,China)
In the Qing Dynasty,the so called three-surname area includes the Lower Reaches of Songhua River,the Lower Reaches of Heilongjiang River,Sakhalin,and major part of Wusuli River Valley,which is strategic frontier place of the Northeast populated with many ethnic groups. The main research,home and abroad,focuses on historical records,politics,economy,nationalities,immigration,and population while the research on the outside,social life,social culture,and social change is comparatively weak.
Qing Dynasty;the Three-Surname area;research trends;literature review
2016-06-17
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6B293。
胡 越(1991-),女,河南长葛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东北历史地理研究; 邓伟达(1975-),女,辽宁昌图人,特聘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东北史地研究。
1004—5856(2017)04—0116—04
K249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7.04.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