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政党权威研究的若干关系辨析

2017-03-10 11:52
理论探讨 2017年6期
关键词:执政党领袖权威

刘 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党的建设教研部,福州 350007)

中国共产党政党权威研究的若干关系辨析

刘 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党的建设教研部,福州 350007)

中国共产党政党权威表征的是执政党的政治向心力或政治认同感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至少要区分和把握五对范畴之间的关系,即政党权威与人民民主、政党权威与党内民主、政党权威与领袖权威、政党权威与政党监督以及政党权威与政党威权,等等。科学地辨析上述变量之间的共同点与异同点,才能更好地研究党的权威问题,进而有效地维系和巩固党的权威。

中国共产党;政党权威;民主;威权;监督

中国共产党政党权威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聚焦和追问长期执政条件下党的权威的散布、拓展与某些特定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它们之间无论是呈现出此消彼长、相互竞争的状态还是相互融合、互为统一的格局,都将对政党权威的巩固产生影响。唯有在两两相关的变量之间寻求动态的平衡,方可最终累积执政的有效性与正当性。

一、把握政党权威与人民民主的关系

在学术研究中,逻辑演绎或理性推演似乎常常能够矫正主观判断,任何直觉感知都无法抗衡强大的逻辑力量。当然,假如这种主观推定或感知也能够建立在严密的逻辑推理上的话,那么结果另当别论。在权威和民主问题上,或者具体点,在政党权威与人民民主的关系问题上,人们就会不经意间从一种先在思维出发进行主观臆想,或者认为两者之间相互对立,难以融合;或者认为人民民主屈从于政党权威,再或者政党权威迁就于人民民主,等等。然而现实证明,上述的直觉假定既缺乏事实依据,也缺乏科学论证,因此是不可靠的、不准确的。对政党权威与人民民主的相互关系需要进一步的定位和分析。

(一)一致性

权威与民主关系问题需要辩证地去看待。那种就权威和民主分别遵循少数和多数裁定原则的思维而推导出,增强权威必将会抑制民主,反过来发展民主又可能影响权威;或者发展民主能够维护权威,树立权威必将推动民主等等观点都把两者关系简单化地对待了。在认识权威与民主之间关系上,既不能无视区别,把它们等同起来;又不能放大差异,使它们对立起来,矛盾或趋同都无益于对该问题的把握。有了上述逻辑铺垫,在把握政党权威与人民民主关系上同样更加需要有二维视角进行全面分析和审视,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一维判定既不利于发展人民民主,更不利于政党权威的巩固。政党权威与人民民主关系的复杂性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两者之间的依存性或一致性,又要审慎辨识两者之间的冲突性或协调性。

中国共产党收获强大的政党威望,代表着广泛的民意认同。民众的意志服从越是齐整和坚定,政党权威越是牢靠和稳定,也就越容易整合资源,促使社会的进步和成熟。从这个角度上看,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巩固政党权威的实质,正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地位,这决不能有任何犬儒或骑墙的心态。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的运行模式。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发人们的主体意识,必然带动民主氛围的增长和扩展。执政党应当对此做出及时回应和满足,执政行为和治理实践也应当听从和吸纳人民的意志,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更多认同和获得更高威望。那么,在社会发展进程尚未达到成熟的情况下,要发展人民民主,实现在国家治理中人民当家做主,有效行使权力,就必须通过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执政党来领导推动。也就是说,在促推人民民主中,党的领导作用非常重要。遵循社会发展的逻辑和人民主体的质的规定性,坚持党的领导将是促进而不是限制人民民主。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巩固政党权威与推进人民民主达成内在的一致性。政党权威的巩固,党的领导地位恒定,人民民主实践有了真正的领导力量和推动力量;另一方面,人民民主实现有序发展,人民依法公平地政治参与、政治决策,管理经济社会各项事务,支持和帮助党提高执政业绩,又将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权威,政党权威与人民民主在此基础上达到平衡。

(二)矛盾性

对政党权威与人民民主的一致性做了分析之后,我们同时还应当从学理上进一步把握它们之间存在的矛盾性。从某种意义上,对权威与民主之间的对立性、分歧性的关注有着更为重要的价值,注意不到这一点则无法全面、客观、科学地把握两者的关系,甚至可能会在实践中走向两种相反的极端。从民主的本质来说,它意味着平等、分权。发展人民民主预示着将有权力会从执政者手中分流出去,社会民众将会拥有更多属于他们的权力。因此,这对政党权威或许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冲击。这是政党权威研究中特别值得重视且不容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条件下,加上西方负面思潮的渲染,对如何渐进地、有序地发展人民民主需要认真对待和科学考察。盲目迷恋民主或者诱导民主则可能会将民主的发展引向无序或失序状态,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民主变形或民主发展受挫,对政党权威的巩固必定不利,对国家稳定也将产生消极影响。一些国家由于没有预见到发展民主的适度性,纵容民主的自发性,其本身超越了执政系统所能承载的能力,直至出现民众“参与爆炸”现象,引发国家政权动荡和政党权威丧失。这样的历史教训值得深思和吸取,特别对于领导亿万人民群众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科学地发展人民民主,整合和调适民众的参与冲动,在与维系政党权威之间保持张力才是最为重要的。

另一方面,在巩固政党权威的共识之下,也应当避免出现政党意志代替民众意志的情况发生,忽略社会民众的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那么会使人民无法参与到国家事务中来,在涉及切身利益问题上不能较好地实现自我做主。这或许是巩固政党权威过程中需要防止的现象。因为民主的理性发展如果受到压制,可能会给民众的民主意识带来影响,不参与或不理性参与是两种可能的结果,这将限制人民民主的健康发展。而且缺乏人民民主的约束和掣肘,权力腐败会随之而来,反过来又将干扰政党权威的巩固。因此不难看出,无论是在权威的巩固还是发展人民民主的实践上,都与执政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有关,都取决其领导水平与执政能力。党的作用如何发挥是决定权威与民主有机衔接、统一的关键所在。

二、把握政党权威与党内民主的关系

无论是外在文本形式还是内在核心价值上,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都有相类似的地方,都贯穿着民主的原则和价值取向。这就意味着政党权威与人民民主之间所展示出来的某些特征完全可能再现于与党内民主的关系之中。换句话说,政党权威的巩固与党内民主的发展之间如何保持应有的张力平衡依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和方向。当然,与前一个关系范畴明显区别的是,对党的权威与党内民主的关系的把握实现了在同一个范围、同一个场域不同方面的比较研究,即回到政党本体这个共同对象下来考察,显得更加紧凑且有针对性。

(一)耦合性

发展人民民主,主体是社会民众;而发展党内民主,主体是全体党员。人民民主的逻辑起点是利益,人民当家做主是因为要维护自己利益;而党员权利的平等和享有是党内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党内民主的逻辑起点是党员权利。党内民主是指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在事关本党的事务上拥有平等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它涉及到党内权力委托与让渡、权责对等、义利一致等党内关系的设定和安排。发展党内民主不仅来自于人民民主高涨的促推,更重要的是基于以往党内生活的关系不均衡等客观事实的反思。例如,“一言谈”、家长制作风盛行;党员权利得不到保障,主体地位体现不了,党员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党内选举体现选举人意志方面还有待加强,等等。上述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增强党内创造活力,不利于促成党的整体力量,不利于党内团结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党内民主的确是党的生命,“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1]25-26,是理顺党内关系、激发党的内在活力或内生动力的根本保证。

而党内团结统一的达成恰恰是巩固政党权威所追求的最终目的。正是在这一点上,政党权威与党内民主实现了逻辑耦合和价值一致。假如没有党内团结统一,政党内耗严重;宗派主义盛行,自以为是,各自为政;个人与组织、基层组织与中央组织分歧,党内形不成整体合力和实力,政党必定失去权威。相反,如果政党权威得以有效巩固,那么必然可以推断出,政党内部离心倾向骤减,向心趋势上升;在党内规范的约束和引导下,党员与组织、下级与上级之间必然形成全方位的一致,政党内部整合力得以提升,党内关系和谐稳定。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着力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1]5这是把两者并排在一起,显示出党的权威与党的团结间的关联性。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政党权威的巩固与党内民主的发展都共同指向了党内团结统一这个价值归宿。所以不难看出,透过这样一个分析维度,政党权威与党内民主之间实现平衡和互动,找到了一个联结双方的逻辑交汇点,并在此基础上捕捉到两者之间业已存在的共通性和耦合性,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它们的关系。

(二)对立性

如同人民民主一样,政党权威与党内民主之间也同样存在不一致性或可协调性的一面。有所区别的是,在这里,权威与民主的关系定位都是围绕着政党这个共同约定的对象来展开的。民主的精神实质与权威的价值内涵在这里形成碰撞或冲突。相比较人民民主而言,政党权威与党内民主之间的对立性要更加明确一些。这的确是我们研究过程当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从现代政党政治发展情况来看,维系和巩固政党权威是一个普遍共识和既定做法,更是出于政党作为政治组织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客观规律。没有强大的政党权威做基础和保障,政党的生存与发展以及政党所领导的事业都将受影响甚至停滞不前。这对于长期执政条件下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尤其是如此。党的权威越是巩固,党执政的有效性也将越强。

而另一方面,党内民主向前推进特别是向纵深发展则意味着党内权力来源关系进一步理顺,授受关系进一步厘清,党员将享有更多、更广泛意义上的权利,党员之间地位平等且拥有对全党事务更多的话语权或表达权。从这个角度来说,党内生活由不够民主向更加民主的转向,对政党权威的巩固确实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权力的分解与集中、让渡与吸纳在此时形成一种“拉锯”的状态,分权与收权似乎形成一种较难调适的态势。这反映了在政党权威与党内民主关系的有机衔接上还需科学把握。但如果以此为借口,简单地认为权威巩固将要限制党内民主,或者发展党内民主要削弱权威都是不可取的,只会使权威的巩固与民主的进步都偏离应有的轨迹和方向而两两受损。2014年,习近平指出,要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党内关系,“发扬党内民主、增进党内和谐,实行正确集中、维护党的团结统一。”[2]2016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任何党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压制党内民主。”[1]26因此,要把政党权威建立在党内民主的基石上,克服对政党权威的不利影响,最根本的策略便是对党内民主的发展路径、发展方向、发展时序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考察,实现党内民主有序推进。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样的民主是有节奏的,这样的权威是有理性的。正如有学者指出,“党内民主很重要,但党内民主不应当妨碍政治责任的承担”[3],要有担当就应当强调必要的权威。

三、把握政党权威与领袖权威的关系

政党权威与领袖权威的关系也是党的权威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范畴。甚至可以这样说,谈及政党权威,就不能绕开对领袖权威的关注;而对领袖权威的研究,则最终将会扩展到对领袖所属的政党及政党权威的考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党权威的研究无法离开与其有紧密关联的另一变量领袖权威的探讨。与前两对关系范畴相比,它们并不具有直接的对立。领袖权威的生成与建立、有效性的传导及传播影响着政党权威的巩固与否,影响着两种权威形态在同一政治系统中的布局,反之亦然。

(一)依存性

领袖权威说到底是一种魅力型的权威形态,是民众对领袖的思想、学识、能力、才华、行事风范等因素认可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敬仰、追随和向往。就政党与领袖的关系而言,按照列宁的观点,有影响力、富有经验、有威望的人才可以胜任政党内部的重任。这就说明权威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领袖在政党内部的重要地位和重要角色。更为重要的是,领袖权威的形成与发布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以及动员力,这种能量引领和带动政党成员以及广大民众朝着共同目标奋进。人们在树立对领袖的心理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价值观与行动逻辑并使之符合领袖所指引的方向。人们对领袖的尊崇很自然会形成对政党的信仰,人们对整个领袖集团的认可很自然会延伸至对整个政党的忠诚,对核心领袖权威、党中央权威的维护则意味着对政党权威的巩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尤其是毛泽东同志拥有着高超的领导才华、军事才华、指挥才华等素质,在领导革命斗争和推动政权建设中这些才华充分体现。正是在此过程中,毛泽东同志的领袖权威得以建立和巩固,整个领袖集体的权威得以认可,人们出于对领袖地位和领袖气质的认同而愿意跟随他们,人们从一心为民谋幸福的政党领袖的情怀中认清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本质区别,进而愿意跟随中国共产党。可以说,领袖权威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诠释着政党权威的存在,它为政党革命和执政赢得有效性和正当性。

反过来,巩固政党权威必然内蕴对领袖权威的尊崇,巩固政党权威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政党领袖形象的优化和领袖地位的确证。正如邓小平指出:“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4]310,“因为有这个核心,……党的领导始终是稳定的。”[4]310在这里,邓小平从坚持党的领导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的视角,形象地阐明了政党领导、政党权威与领袖权威之间的内在关系。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1]3,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1]13。这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赢得党心民心,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运筹帷幄,励精图治。换句话说,政党整体统摄力的达成必定要求突出核心领袖,巩固核心领袖的权威。因为领袖权威的淡化本身不利于政党权威的巩固。所以,长期执政条件下,政党权威巩固不能不考虑把领袖权威的维护作为一个重点来把握和强调。领袖是在政党组织或政治集团中有领导力、辨别力、决断力的突出个体,巩固政党权威必定要求保障领袖权威。

(二)差别性

在对待政党权威与领袖权威关系上,既要看到两者之间的关联度,又要把握两者之间的差别性。显然,从权威的承担主体来看,政党权威是以政党为研究对象的,主要观察执政党在党内党外所建立起的威望效应或社会公信力,并且由此关注对于政党建设、国家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可能产生的影响面。领袖权威是以领袖或领袖集体为研究对象的,主要观察领袖在政党内外、社会民众当中所形成的威望以及社会认同感,并且据此研究它对于政党发展或社会发展可能存在的特殊作用。政党是夺权并掌权的政治组织,领袖则是政治组织中的个人(当然是主要人物)。政党权威与领袖权威必然有着不同的特质,尽管存在着前文所述的共通性、互助性。例如,对于同样的受众对象来说,政党权威展示出政治组织的整体气质,可被感知但相对抽象;而领袖权威则体现出政治领导的人身魅力,也同样被感知但相对具体,如此等等。因此,在把握两者关系上,不能有简单思维。否则,不但不利于政党权威的巩固,也有害于领袖权威的维系。

我们还应当注意到的是,维护领袖权威要与个人崇拜区别开来,防止不正确、不科学地对待领袖而形成个人盲从,克服不科学地看待领袖而形成个人迷信。应当说,上述现象的一旦存在将对政党威望的塑造和巩固将造成损害。无论是无产阶级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还是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明确反对党内不正确的个人崇拜,原因之一正是出于对党的健康发展的重视,对党的权威的有效爱护。关于这一点,正如毛泽东指出:“老祖宗也有缺点,要加以分析,不要那样迷信”[5]。习近平同样深刻指出:“党内不能搞人身依附关系。”[6]769十八届六中全会也指出:“对领导人的宣传要实事求是,禁止吹捧。”[1]18在这里,他强调政党与个体、组织与个人之间的重要区别,不能混为一谈。这些思想为我们进一步把握政党权威与领袖权威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遵循。可以这样说,对它们各自特征的正确认定,将有助于在辨识和掌握差别性的基础上促进两变量之间的良性互动。

四、把握政党权威与政党监督的关系

正确对待且妥善处理权威与监督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将是实现党的权威拓展和延伸的基本前提。可以这样说,政党特别是执政党一旦获得了民众赋予的公共权力之后,对政党的监督就开始与之相伴随,对执政党成员的监督也同时跟进。其中的道理很简单,缺乏有效监督的权力极易被腐蚀,缺乏相应约束的执政党成员的行为必然会偏离民众所希冀的轨迹。正如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7]2尽管因监督力量、监督形式的差别而致使结果有所不同,但是监督与接受监督正成为现代政党政治中一个普遍现象。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政党权威与政党监督的关系问题自然被引申出来。执政党接受监督究竟是影响其权威还是巩固其权威?这的确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绝对性

在对待政党权威与政党监督的关系上,同样需要防止简单化或片面化的思维,仅从一维视角去推定两者的关系定位,结论既不全面也不科学甚至可能对具体实践产生误导。例如,有种观点认为,巩固政党权威就不能有政党监督,加强政党监督必定会削弱政党权威。这实际上是把政党权威与政党监督直接对立起来,最终是不利于政党权威的巩固和发展的。因此,在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上,笔者认为首先需要看到问题的主要方面,抓住绝对性、无条件性,即对政党权威的巩固是一定的,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决不能有任何迟疑。长期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党权威巩固既是政党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推动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必然要求。没有强有力的权威作基础,党的发展和党的事业都不可能顺利推进。所以,在任何情况下,巩固政党权威都是首要的、第一位的,对待政党权威的态度丝毫不能有半点含糊和犹豫。换句话说,这种绝对性包含着这样一层含义,即推进政党监督的根本目的最终也应当是着眼于政党权威的维系和巩固的。

我们知道,执政党接受民众给予的权力后,执政党与民众的二者关系变成民众、政党、权力的三者关联。在这样的关系中,政党与权力的关系成为焦点。要把权力被滥用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点,需要监督力量的介入和参与。在与黄炎培的对话中,毛泽东就提出要让人民监督政府。此后,执政党及其党员要接受监督的思想成为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从严治党的一贯主张。习近平指出:“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6]342,“加强对干部的监督,是对干部的爱护”[6]138。十八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党内监督的任务之一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重点解决党的领导弱化”[7]等问题。这些都表明,对政党及其成员监督的目的在于确保权力的规范使用,不偏离既定的运行轨迹;在于严肃党内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最终仍然是以保证党的执政清廉、塑造良好执政形象、巩固党的权威为基本归宿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政党监督与巩固政党权威并不存在矛盾,相反监督有效、到位还能有助于执政党及其成员依法、依规地掌权和用权,更好地延续党的威望。

(二)相对性

在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已知,推进政党监督是从属于或服务于巩固政党权威的根本目的,这是把握两者关系中绝对性、客观性的一面。那么,相对性或有条件性又是指什么呢?这当然不能够被理解成在权威巩固问题的认识与实践上可以模棱两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它是指在坚持巩固政党权威理念不动摇的前提之下,应当意识到党的权威的巩固取决于方方面面的因素,既有政党自身建设的原因,也有政党之外的原因。它们共同决定着执政党权威能否被塑造、以何方式巩固以及维系时长等等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巩固政党权威是有条件的、有前提的。这就是把握政党权威与政党监督关系上的辩证性。而在决定政党权威生成、维系与巩固的要素当中,政党监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变量。

实事求是地说,对党的监督、党的干部监督,他们难免不自在。但是,对政党而言,接受监督体现了开放、民主、负责、成熟的政治形象;对党的干部而言,接受监督体现了为民、无私的公仆形象。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7]18。更为重要的是,在现有政党体制下中国共产党是唯一的领导党和执政党,党及党的干部掌握民众赋予的大量权力,拥有众多可调配物资、财政等资源的权力。那么,党要实现长期执政、长治久安,首先面临的是怎么来确定权力运行在合法的方向上。因为,权力的转向或扭曲、腐蚀都将意味着政党权威的受损和削弱。要保证政党权力运行不偏移,就得对其约束和监督。其次还要面对的问题是执政党的党员如何严格遵守党规、党法、党的纪律。纪律松弛、组织涣散也将对党的权威形成负面影响。《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提出:“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7]2换句话说,没有监督做基础,权威很难真正建立起来,更别说持续巩固了。正在这个逻辑上,政党权威的获取和延续有其条件性。所以,并非谈及党的权威,它就能自然而然地生成,顺理成章地获取,轻而易取地巩固。对绝对性和相对性特点的把握,实质上描述的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是基于不同的视角对政党权威和政党监督关系的深入剖析。强调绝对性,不能忽视相对性;强调相对性,同样不能撇开绝对性。只有把这两方面有机联系起来,才能正确理解权威与监督间的关联,才能在执政实践过程中既落实监督功能又实现党的权威巩固的终极目标。

五、把握政党权威与政党威权的关系

严格意义上说,政党权威与政党威权不存在有太多的、直接的关联,文字描述之上的细微差别并不使之特别具有普遍联想意义之上的比较价值。但是,政党权威与政党威权又是一对极易使人相互混淆、相互转换甚至相互替代的概念。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中,政党权威与政党威权之间被主观地认定为互为贯通、互为因果的关系的情况并不少见。这从另一侧面告诉我们,两者之间的确存在着某些看似相近、实则相左的情况。深入分析两者各自不同的属性特征,才能更加有效地巩固党的权威。

(一)互异性

政党威权作为一种政党政治形态,其前提条件是政党能够完整行使和驾驭权力,没有有效的权力制约,集权成为其最大的特点。正如有学者指出其特点之一:“民主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出来。”[8]在这样一种政党执政方式中,强制或威压成为政党处理问题最常见的方式。几乎和所有其他政权一样,政党威权体制也要社会民众的支持和服从。然而,有所不同的是,这种民众服从更多的是顺从而不能是质疑,也不能是挑战,更不可能是抗议和阻挠。政党可能会采取一些特殊手段,例如诉诸军事力量或严刑酷法,强迫社会民众政治遵从。当然,上述手段方式有的间接有的直接,有的温和有的强烈,有的含蓄,有的公开,但无条件的顺从是政党威权想要达到的基本目的。在这样的政权体制下,政党对经济社会的牵引也往往带有自身的显著特点,如采取超常规的发展模式推进经济增长,政党及其政府全面介入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成为一种常态。而权力一旦与市场形成捆绑或粘连,腐败现象便随之而来。至今为止,政党威权形态只在少有几个国家获得成功,其他地区均未能见到鲜活的案例。显然,政党威权所表现出的本质特征与政党权威有所不同,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政党威权更多地涉及到政党体制,而政党权威则更多地是指向政党认同。进一步分析,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政党权威主要是指社会民众对执政党的意志服从和情感认同而自然建立起来的威望,这种遵从更多是自愿的而非外在强制的,是发自内心的而非被迫顺从的,是由于执政党在领导党内、党外事务中都取得令人信服的业绩,从而形成对党的忠诚和敬仰的。假如依靠强力赢得人们的服从,政党不可能真正塑造起权威,更不可能长久地巩固权威,最终损害的仍然是政党在民众心中的公共形象。由此可知,强制与自愿或许是上述两变量所折射出来的最大属性差异。此外,在政党威权形态中,强人政治氛围较为浓厚,突出个人力量,等等。当然它也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政党极权,与传统专制主义也有所不同。但不管如何,政党威权的体制性特征决定了在该体制下的执政党,无论在推动政党建设还是在领导国家治理方面都带有强权色彩。

(二)分歧性

在政党权威与政党威权的关系上,如果从政党与民众的互动视角上看,还能发现一些有分歧性的取向。在政党威权体制下,为了巩固政党统治地位,执政党大部分是排斥民众参与。原因很简单,在政党威权的政治形态中,执政党希望独享权力而限制分权,即不愿意社会民众来监督或制约权力,以权力的充分占有来确保执政根基的不动摇。这种排斥性的统治策略实际上预示着政党威权可能的风险,因为限制社会的诉求表达只会造成政党与民众的隔离,最终是不利于执政党长期执政的。所以,在有些情况下,特别是一些国家的政党也开放了参与空间,通过建立健全选举制度等形式来鼓励人们的利益表达。但是,从实践环节来看,这样的一个过程实际上是有限的或者是适度的,也可能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效果。一方面,政党做出上述调整不是主动为之;另一方面,与其说这是政党民主作风的体现,倒不如说是政党为维护自身的执政地位而进行制度改良,形式大于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民众的参与是低度的、有前提的、不确定性的。

而执政党要真正获得权威并巩固权威,恰恰需要吸纳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呼声。中国共产党政党权威的巩固同样不能违背这一定律。排斥或压制不仅会引起不满,更会导致猜忌和质疑并引发矛盾。随着社会的日益分化,不同阶层的群体增多,不同的利益诉求也增多,有的甚至相互冲突、相互对立。这给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带来一个重要课题,就是采取何种方式才能有效满足分化多元的社会需求。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党尽可能地充分吸纳、反映他们的多样化诉求以及意见、建议,并在条件、资源、能力许可的情况下予以逐步解决。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坚持与社会互动,通过各种形式*中国共产党创造了许多中国特色民众参与的制度形式,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等。信访制度也是其中的一种,但它还需要逐步完善。,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来自各界群众的呼声,确保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目的的实现,并因此获得政党权威的巩固与拓展。政党权威的持久维系正是建立在对民意的汲取、反馈和落实中。人民是国家真正的主人,人民的有效参与确保了执政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这是威权形态下政党所不能企及的。

[1]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 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45.

[3] 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77.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毛泽东选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70.

[6]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7]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8] 卢正涛.新加坡威权政治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17.

〔责任编辑:侯冬梅〕

AnAnalysisoftheRelationsamongResearchonAuthority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

LIU M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Party Construction, Fujian Provincial Party School, Fuzhou 350007,China)

The party authorit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represents the political centripetal force or political identity of the ruling party. The study on this issue, at least need distinguish and gras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ve categories, namely, party authority and people’s democracy, party authority and democracy within the party, party authority and leaders authority, party authority and party supervision and party authority and party authoritarian etc..To scientifically analyz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variables, we can better study party authority, and effectively maintain and consolidate the party authorit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Party authority; Democracy; Authoritarian;Supervision

2017-07-12

2015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新形势下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融合互动研究”(FJ2015B065)阶段性成果

刘明(1977—),男,福建福安人,副教授,博士,从事政党与社会研究。

D25

A

1000-8594(2017)06-0132-06

猜你喜欢
执政党领袖权威
领袖风范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领袖哲学
平民领袖
权威的影子
执政党道德形象的塑造
论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同一性和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