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感的协同治理
——基于文化养成视角*

2017-03-10 10:03胡艳蕾周晨虹
菏泽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认同感政治大学生

胡艳蕾,周晨虹,吴 胜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大学生作为同龄中接受高等教育的部分群体,社会认知能力较强且通常具有一定的政治参与意识与政治判断能力。随着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数量大幅增长。根据教育部《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告》统计数据显示,至2016年,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880所,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1]而教育部统计公告显示,2009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4.2%,[2]七年间人数翻了一番。大学生群体对于当前国家政治体制是否具有较强烈的政治认同感,是影响我国青少年群体是否能够进行理性、积极政治参与的关键因素。随着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日益多样化,且极易受到一些负面思想的冲击而引发政治认同危机。如香港占中事件,主要参与人员为香港大学生,映射出香港大学生政治认同危机问题所引发的非理性政治参与行为。因此,亟需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诱因,探讨构建由政府、个体、学校、社会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以实现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感的文化养成教育。

一、政治认同感的文化养成与协同治理

所谓政治认同,通常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政治体系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与他们的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属于政治价值观的核心范畴。[3]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通常是指大学生自身所持有的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度和政治态度。大学生担负着祖国建设的历史使命,是国家发展的希望与未来,然而,当代大学生作为90后青年,自身知识水平和社会经验不足,政治意识和政治心理处于趋向成熟和稳定的阶段,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此外,21世纪是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各种资讯纷至沓来并呈现多元化趋势,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冲击下,若缺乏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极易受一些错误信息的干扰而产生盲从现象;且大学生年轻气盛,易冲动,易造成政治认同感下滑,甚至政治认同危机,继而产生一些非理性政治行为。因此,当代大学政治认同问题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关注。

“文化”的内涵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理解。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在其著作《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中指出,“所谓文化和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4]梁漱溟先生认为 “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意, 应在经济、政治, 乃至一切无所不包。”[5]因此,广义的文化是一个总体性概念,泛指一切与人的行为相关的物质产物与精神产物。狭义的文化,则是“相对于政治、经济等而言,特指精神生活领域的文化, 即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方式、过程及其成果, 例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教育、新闻出版、大众传播、文博事业、文体活动、休闲娱乐等。”[6]所谓“养成”即培养而形成,“养成教育”则是指培养人们具有优良的习惯,主张通过严格管理、规范行为、长期践行、外在培养与自我内化等多种教育手段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促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及发展方向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7]显然,文化养成教育是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如何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其要义有二,一是“应该培育完整的、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而不是某种片面的、仅仅作为工具的人”;二是要“遵循人的成长及教育发展规律, 而不是以行政化的外部干预去代替人的自我成长”。[6]

因此,大学生政治认同感的文化养成教育,是指在遵循大学生成长及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管理、规范行为、长期践行、外在培养和自我内化等多种教育手段,促使大学生对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客观、准确、完整的认同感和政治态度,并能够作为政治参与主体理性、积极地参与各类政治活动。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我国多元文化交融时期,加之网络平台信息传播具有广泛性、快捷性等特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日趋复杂、多元化,单一视角的举措无法有效解决日趋复杂化的政治认同危机问题。协同治理理论源自于国外学者在研究商业组织关系时提出的“协同优势”概念,后演化为协同治理(Collaborative Governance),是指商业组织之间建立的战略联盟关系。2000年以后,协同治理的理论内涵被不断拓展,强调多元协同主体之间的互动、合作关系及其由此为各参与方带来的益处。大学生群体的首要身份特征为高校大学生,但较之其它学生群体,该群体的独立性强、社会参与度更高,因此,属于社会化程度最高的学生群体。因此,大学生政治认同感的文化养成教育的影响因素应不仅包括高校、大学生本身,还应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体制、社会环境、教育体制等多元要素。

基于上述对于相关概念理论内涵的分析,认为应逐步构建大学生政治认同感文化养成教育的协同治理机制,即构建以高校、大学生个体、政府、社会为主体,由大学政治文化营造、政策制度体系完善、社会环境的法治化、教育方式改革创新四个方面构成的规范、系统的文化养成教育协同治理机制,通过严格管理、规范行为、长期践行、外在培养和自我内化等教育手段,逐步培养大学生形成对于国家政治体制、政治文化、个体政治身份、公共政策、政治发展等事项的正确、客观的政治态度,最终实现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感的提升。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感的现状:基于驻济高校部分大学生的问卷调查

为深入系统地了解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感的现状,2016年4-5月间,以网络调查的方式,组织驻济高校的部分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的填写,共计发放调查问卷580份,收回504份,回收率为87%。本次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问卷调查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政治体制认同、政治身份认同、政治文化认同、公共政策认同以及政治发展认同五个方面。在相关自变量的设计上,主要考虑到专业、性别、政治面貌、户籍所在地、生活区域。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系统分析,认为造成部分大学生出现政治认同危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一) 西方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冲击

大学生群体处于刚刚步入成年,心理上尚未达到成熟,在思想上属于主观性较强而稳定性较差的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西方文化犹如潮水般涌向中国,推动了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思想价值等领域的迅速发展,丰富了国民的精神世界与业余生活。而部分大学生群体心智尚未成熟,极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造成其政治价值观念的全盘西化,盲目否定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盲目推崇西方制度和价值体系。如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文化应更重于哪些方面”,75.8%的大学生选择多种文化融合的中国现代文化,7.01%的大学生选择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文化。甚至一些985、211高校的大学生也倾向于推崇西方文化,其理由是从西方一些媒体上看到过相关的报道,而不相信我国各大媒体资料的客观报道,访谈过程中深感寒心。

(二)政策制度未能兼顾好公平原则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整体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然而,由于新事物、新问题不断涌现,原有的国家政策制度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造成大量的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尤其是公共权力监督机制不完善,改革开放后某些政府官员贪污腐败、权钱交易、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频发。而大学生青春年少,极具正义感且易冲动,对于上述公共权力滥用行为尤其敏感,易受网络等各种媒体的影响,造成心理上的不公平感,继而产生政治认同危机。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最为关注下述选项中的哪一项”这一问题回答,其中政策的公平性关注度最高,占39.24%,其次是政策的民主性为20.89%和政策的有效性占18.35%,关注度较高。因此,大学生群体普遍希望公共政策可以提供给各个阶层一个平等公平的机会,维护多数人利益,而不存在特权、潜规则等公共权力滥用现象。

(三)国内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实施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改革战略,极大地刺激了民营、个体以及合资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高速增长,人民迅速富裕起来,然而,由于经济发展的城乡不平衡、区域不平衡、阶层不平衡等问题,造成居民贫富差距不断增大。2017年1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指出,近年来中国的基尼系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16年基尼系数是0.465,[8]而0.4即为基尼系数的警戒线,我国的基尼系数虽然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仍远超警戒线,贫富差距依然较大。大学生群体虽然还未完全进入社会,然而,大学生群体内部普遍存在的攀比心理,一方面,一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由于受到同学的排挤与孤立,而产生强烈的“被剥夺感”,一旦缺乏正确的引导与教育,极易产生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仇视感;另一方面,一些来自于富裕家庭的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优越感,家庭教育呈西化趋势,对于西方价值观与西方文化往往呈现盲从趋势,产生“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更圆”类似想法。总之,社会环境的复杂化,社会矛盾的不断突显,造成当代部分大学生功利主义思想日趋严重,政治认同感日益下滑。

(四)传统教育方式的被动灌输

我国传统教育方式体现为一种应试型、被动灌输性教育方式,即大学生在从小学至高中的求学生涯中,不管是学校、社会还是家庭均强调学习成绩至上,虽然近年来中小学教育体制与教学方法不断改革,开始强调学生的素质与品德教育,然而,中考、高考制度固化造成应试观念已深植人心,教育改革的直接效果是传统青少年的灌输式、应试性的学习地点由学校课堂转移到社会上名目、种类繁多的辅导班,虽价格不菲但学生家长仍趋之若鹜地为孩子报名。显然,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极大地压制了青少年的创造性、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念,加之道德品德教育内容陈旧、缺乏创新与参与性,其收效甚微。至大学阶段,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已基本成形,且长期以来对于所接受且对于中考、高考无用的思想品德教育已形成淡漠甚至排斥的情绪。访谈过程中,很多大学生表现出对于通识教育中的四门思政课的厌倦情绪或抵触情绪,这是造成他们政治认同感不断下滑,甚至引发政治认同危机的重要诱因。反观西方国家,思政教育的形式更加多元化,不仅仅选择课堂讲授形式,而以演讲、小品、辩论、义工等方式,自小学阶段一直贯穿至大学阶段,促使学生进行切身的参与、体会与反思,从而促使他们对于国家政治体制、政治身份、政治文化、公共政策、政治发展形成明确清晰的认知,继而形成强烈的政治认同感。

三、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感文化养成教育协同治理机制的构建

当代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希望,因此,亟需从大学政治文化营造、政策制度体系完善、社会环境的法治化、教育方式改革创新四个维度,构建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感文化养成教育的协同治理机制。

(一)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积极的大学政治文化

价值观体系是文化的核心,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在。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9]之后,国内学术界开始展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概括与探讨。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由此,首次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习近平同志在同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11]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文化营造的根基,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要义与大学生的内在需求相契合,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主流价值观与精神追求,以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引导大学生理性政治行为,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感。

(二)兼顾公平与效率基本原则,进一步健全政策制度体系

一个国家的政策、制度是否能够体现“公平与效率”的基本原则,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困境,国家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思路,迅速实现了国家综合实力的增长,创造了中国奇迹。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以及社会公众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公共权力滥用以及潜规则的盛行,造成社会公众产生极大的“不公平感”。大学生作为青少年群体的关键力量,一方面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强,另一方面心智仍不够成熟、稳定,对于某些行政官员的贪腐行为等社会不公现象极易形成过度、过激反应,并致使他们对于国家政府机关及其行政官员逐渐形成刻板印象,以及不信任感,最终造成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感不断下滑。因此,若要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感,必须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全过程、政治经济社会制度设计中,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同时,谋求效率的最大化,逐步实现分配、权利、规则、司法、教育、言论、社会保障等各个领域的公平公正性,为大学生创造公平、公正的入学机会、就业机会以及职业发展机会,才能够从根本上消解当代大学生对公共权力与公共领域事务的刻板印象,从而不断提升对政府的信任感与政治认同感。

(三)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体系,营造法治化、规范化社会

大学生群体处于高等教育阶段,与其他阶段教育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即将步入社会,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虽然仍属于校园教育,但他们与社会接触日益增多,关注度亦不断增强。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与规范,加之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功利主义思想,对于某些行政人员行为失范、企业违法经营、就业机会不平等等问题形成一种负激励,且上述问题通过各种媒体曝光于社会公众面前,造成某些大学生对于社会环境逐步形成一种反感、排斥、失望甚至仇视的心态,最终引发政治信任与政府认同危机。再者,一个国家社会的公平发展与该国政党的廉洁高效、政府的服务意识与回应力密切相关,只有形成健全的权力监督与激励机制,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政党的廉洁性以及政府的执行力。因此,必须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全面推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化,促使企业依法经营、行政人员依法行政、社会公众依法参与各项社会活动,推动公共权力监督机制、公共参与决策机制的法治化与规范化,实现社会治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大学生群体营造法治化、规范化的社会环境,继而提升大学生对国家政策方针以及基本制度的政治认同感。

(四)树立学生主体理念,不断推动“两课”教育改革创新

为低年级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即“两课”,主要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对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感培育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两课”不断改革,教学形式与考核方式日益多元,但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抬头率低、逃课率高等问题。“两课”教育中,尽量避免喊口号式的教育方式,要运用多元化手段,在了解他们的需求、偏好以及认知基础上,运用平实、准确的语言,引导青年学生了解与掌握“两课”教育的内核,以互动、参与、沟通、交流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式的“两课”教育,以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感。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告[EB/OL].[2017-07-10]. http://www.moe.edu.cn/ jyb_sjzl/sjzl_fztjgb/201707/t20170710_309042.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9 年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告[EB/OL]. [2010-08-03]. http://www.moe.edu.cn/srcsite/ A03/s180/moe_633/201008/t20100803_93763.html.

[3]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110-111.

[4]陈建宪.文化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

[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5.

[6]李德顺.对“文化养成”的粗浅理解[J].当代青年研究,2008(7):1-6.

[7]柳国强,刘春魁.论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础[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45-46.

[8]国家统计局.2016年基尼系数为0.465 较2015年有所上升[EB/OL].[2017-01-20]. http://www.chinanews.com/cj/2017/ 01-20/8130559.shtml.

[9]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 (2011-10-18)[2011-10-26]. http://theory.people.com.cn/GB/16018030.html.

[10]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012-11-08)[2012-11-18]. 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 c64094-19612151-1.html.

[11]习近平.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2014-05-04)[2014-05-05].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5/ c_1110528066.htm.

猜你喜欢
认同感政治大学生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成都市初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