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牧,丁 勇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5)
公安民警创伤后应激障碍应对新模式
何 牧,丁 勇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5)
公安民警接触创伤性事件的概率远高于其他职业人群,属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高发人群。传统的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应对模式以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临床手段为主,方式较为被动,且成本较高。通过建立心理训练体系,预防和应对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从而建立新的应对理念和模式。近年来,通过警察心理训练的方式与手段,提高公安民警的心理素质,预防各类心理疾病的产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应对模式;心里训练
公安民警的工作职责是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工作性质和内容的特殊性导致公安民警的身心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1]。出于工作需要,警察长期暴露于各类应激情境中,他们既是创伤性事件的处理者和救援者,又是创伤性事件的经历者和受害者。与创伤性事件的频繁接触使警察成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最高的职业群体,轻则影响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重则导致伤害他人甚至自杀等极端行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已经成为公安民警身心健康的重要威胁。
探索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有效应对方法,既可以保护公安民警个人的身心健康,更可以帮助他们重新返回一线战斗岗位,继续发挥自己的能力,有效地处理和应对灾难性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个体在遭遇突发的致命威胁或灾难性事件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失调状态,叫做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直接诱因是创伤性事件,包括自然灾害、意外事故、人为灾难等。
创伤后应激障碍可能表现为多种症状,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创伤性再体验症状,主要表现为关于创伤性事件的情景在患者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反复出现。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触景生情,即误认为创伤性事件再次发生了,因而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体验。第二类是回避和麻木类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主动地努力回避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事物相接处,如回到创伤性事件发生地、与他人谈论创伤性事件相关的事物等。第三类是警觉性增高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出现不合时宜的提高警惕,难以集中注意力,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等。除了上述三类症状表现外,很多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还表现出吸食毒品、伤人、甚至自杀等消极行为。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慢性心理疾病,患者往往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半年内起病,病程迁延,一般持续数月,个别患者可能数十年甚至终生患病。
对于经历创伤性事件的人而言,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患病率很高的心理疾病。有研究者发现,经历严重创伤性事件的人群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概率超过50%。研究者约翰(Prashantham Baddam John)等人在2004年印度尼西亚海啸过后,对500多名当地受灾者开展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率高达70.7%;[2]1992年,研究者格林(Bonnie L.Green)等人对美国弗吉尼亚州一起大坝坍塌事故的受害者开展了长达数十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59.4%[3]。有调查研究发现,在美国约有30%的越战退伍军人在战后罹患不同程度的创伤后应激障碍[4]。
总而言之,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患病率高、对个体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损害严重、且较难治愈的心理疾病。
接触创伤性事件是个体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直接诱因。因此,生活环境中创伤性事件发生概率越高,个体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可能性就越大。公安民警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身临各类危险的执法环境中,面对各类丑恶的社会现象,警察工作的性质和内容是极具危险性的[5]。在警察执法的过程中,抗拒执法、暴力袭警等现象时常发生,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使得警察成为在心理和生理上易受伤害的“弱势群体”。研究者沈科等人在2015年对城市警察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8.3%的警察患有胃部疾病,21.1%的警察患有高血压。在全部接受调查的民警中,超过80%的警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状态不满意,但苦于无法改变[6]。
研究证实,警察群体表现出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明显高于其他职业的从业者[7]。警务工作性质决定了警察工作责任重、负荷大,承受的应激水平远远超出普通人。警察在处理应激事件时,一方面作为专业救援人员要应对困难,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作为普通人,警察的身体和心理也会遭受强烈的压力和刺激。国外对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表明,7%的警察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34%的警察表现出创伤后应激症状和临界创伤后应激障碍[8]。
在工作中,警察亲眼目睹惨烈现场、亲身经历流血事件、亲手参与殊死搏斗,他们随时可能面对战友和自身的受伤甚至死亡。虽然在面对应激事件时警察通常表现出坚强和无畏,但他们内心也有着脆弱的一面,在经历事件过程中也会感到恐惧和无助,在事件过后内心往往遭受巨大刺激。特别是对于新入职不久的年轻警察,极易因此引发身心失调状态,甚至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
探索有效的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应对方法迫在眉睫,而理清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和发生机制是构建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应对方法的前提和基础。
警察在工作中难免经历创伤性事件,由此引发一定程度的、暂时性的情绪波动甚至身心失衡是正常的,并非所有经历创伤性事件的警察都会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一般来说,各种症状会在一定时间内自然恢复,不会对未来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而持久的影响,甚至经历创伤性事件可以让警察获得心理上的磨练与成长,增强警察对于应激情境的适应性,提高警察对于心理创伤的免疫力。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创伤性事件会给警察留下长久的心理阴影,各类身心症状不会自然恢复,最终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国内外研究者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及访谈研究,发现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存在以下几类影响因素。
(一)工作性质
关于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收入高低和警衔高低无关,但与警种类别有关,这与警察的主观经验是一致的。各类警种中,巡警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率最高,为18.18%。
考虑到巡警日常的工作性质,这一调查结果不难理解。案件发生后,巡警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案发现场开展相关工作,包括保护犯罪现场,与犯罪分子对峙、搏斗,制止犯罪的发生,解救人质等。巡警工作中应激事件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他们成为了创伤性刺激首先冲击的对象,所受到的应激强度高于其他警种。
(二)社会支持系统
有研究发现,离异和再婚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未婚和已婚警察,警察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与婚龄、家庭人口数呈负相关,即婚龄越长,家庭人口数越多的警察越不易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9]。
稳定和谐的婚姻与和睦的家庭可以给警察带来心理上的支持与慰藉,缓解警察的工作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警察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风险。
另有研究发现,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严重程度方面,离异及丧偶者症状更为严重。良好的婚姻状态可以给经历创伤性事件的个体带来支持和关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应激症状的严重程度[7]。
此外,地震后创伤性应激障碍的研究[10]和人质绑架事件后创伤性应激障碍的研究[11]发现了相似的结果,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概率受当事人的影响。和睦的家庭氛围、良好的社会关系作为心理健康的防御系统,可以降低创伤性事件给当事人造成的心理创伤,因此,具有良好社会支持系统的个体不易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
(三)个体心理特质
一项关于警察经历枪击事件后应激反应的调查研究发现,人格特质可影响警察对枪击事件的反应,进而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严重程度[12]。
有研究者发现,个体的人格特质与创伤后应激症状有较高的相关性,即个体对于创伤性刺激的承受能力、自我认知的风格以及对于创伤性事件的理解方式会影响个体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各种临床症状的表现[13]。还有研究发现,人格特征为内向、神经质、易掩饰的个体更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14]。
一项关于癌症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发现,个体平时心理健康水平越差,遇到突发性危机事件越易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15]。
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往往以事后反应为主,重在治,忽略防。在警察遭遇创伤性事件打击,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之后,采用心理学和医学专业手段来应对,具体包括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及临床医学治疗等。
虽然已有研究确认了心理咨询及治疗对于缓解创伤后应激障碍具有一定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16]但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事后反应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不利因素。首先,对已经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警察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必须由专业人士来实施,如临床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临床医生。此外,干预形式主要是一对一面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完全根据求助者个体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其心理问题。因此,对于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事后应对难度大、成本高,需要耗费较高的人工成本、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本研究认为,警察心理训练可以应用在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防治上,尤其在预防方面,警察心理训练具有很大优势。在警察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之后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属于后期的被动反应,而心理训练则属于前期的主动应对。在创伤性事件发生之前,在警察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之前,抢占先机、做好防范,通过开展系统的心理训练提升警察的身心素质,增强抵御创伤性应激事件的能力。根据以往研究发现的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心理训练的目标和内容。
(一)自我认知训练
面对同样的创伤性事件,有些个体不易受到影响,有些个体则会受到剧烈冲击,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心理特质不同。研究发现,人格特质可影响警察个体对枪击事件的反应,进而影响是否会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严重程度[12]。因此,一个专门应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训练系统之中的第一个训练项目应该是自我认识训练。让个体明确自己的人格类型、心理特点,尤其是与应激、抗压相关的心理素质水平,以明确自己是否属于创伤后应激障碍易感体质。
具体的训练内容可分两类。第一类是以问卷测量的形式,来评估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情绪调控能力及抗压能力等。第二类是通过开展团体训练活动,让个体在活动中觉察自己与他人在心理特点、思维风格和行为模式上的差异。
(二)心理应激能力训练
心理应激能力是个体在极端紧迫的情境下,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行为,以保护自身或摆脱困境。心理应激能力训练的目标是,提升警察的极端环境适应能力,能够从容冷静地面对和处理应激事件,增强对于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降低应激事件对于思维和情绪的冲击,保持内在身心环境的平衡与稳定,进而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
心理应激能力训练的具体方法可采用情景模拟等手段,如电脑模拟真实应急事件场景,训练参训者在紧急状态下临危不乱,保持情绪稳定,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决策并坚决执行。在此过程中,警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决策能力、情绪调节能力、意志力等都会得到训练。
(三)压力管理与放松训练
一定程度的压力是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可以促进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完成各项任务。而长时间、高强度的压力和紧张不仅给人带来心理上的痛苦,还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甚至给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既可以作为一种应急措施,缓解已经产生的压力或紧张情绪,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也可作为一个训练项目,来提升参训者控制压力、抵抗紧张情绪的能力。
系统脱敏训练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参训者对原本感到强烈紧张、害怕的事物或情境逐渐失去敏感性,最终达到毫无畏惧的效果。系统过敏训练首先需要划分脱敏等级,即将引发参训者不适情绪的情境刺激按照从低到高分为多个级别,之后从较低级别开始,让参训者想象刺激情境,并用已经掌握的身心放松法来消除不适,直至已经能从容承受该强度的刺激情境后,再依次挑战更高强度的情绪刺激,最终使参训者面对最强烈的情绪刺激也能保持平静和放松。系统脱敏训练可以有效地降低警察对几类典型创伤性刺激的敏感性(如开枪击毙歹徒、流血受伤等情境),提升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防御能力。
(四)认知模式训练
有研究发现个体的认知模式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有明显的相关性[13]。认知模式的不同会导致个体对创伤性事件作出不同的解读。有些个体积极乐观,能够理性对待所遭遇的挫折和困境,使用各种策略来主动解决问题;有些个体则消极悲观,认为自己无法改变命运的不公平,倒霉的总是自己,躲也躲不过,怎样努力也没用,因此,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认知模式训练通过设置一些情景案例,组织参训警察进行互动讨论。首先由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其中往往存在消极的认知模式。之后再以启发的方式使参训警察发现除了消极的认知模式之外,还有积极的认知模式,而选择积极的认知模式来面对困难、解决问题是更加有效的,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更加有益。
(五)社会支持系统训练
国内外很多研究者,如Navia等(2003)[11]、崔乔礼(2006)[9]、孙桂芝等(2011)[7]认为,个体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有显著影响,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对于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非常有帮助。
经历应激性事件后或长时间处在压力状态下的个体,身边是否有可利用的社会支持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心理健康状况的走向,是逐渐平复,还是进一步恶化。
社会支持系统训练通过开展人际互动、沟通协调、情感表达等团体训练项目,使警察理解沟通交流和情感表达对于提升心理健康水平、防治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重要意义,并学会如何有效地抒发、表达自我内心强烈的负性情绪,如何认知、理解他人的内心情绪,以及如何回应、鼓励他人。定期举办团体心理辅导及心理沙龙活动,让经历过突发灾难性事件的警察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心理体验,可以有效缓解他们对应激性事件的恐惧,促进对于应激性事件的理性认识。
总而言之,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需要面对的应激情境和灾难性突发事件在频率和强度上远超常人,致使警察成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率最高的职业群体。社会各方面应对警察给予更多的关注、理解和支持。对于公安系统来说,一方面,应对已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警察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如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及临床医学治疗等,帮助他们恢复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应注重警察心理支持系统建设,探索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有效应对手段,提升警察心理素质,增强警察对于创伤性事件的防御能力,降低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风险。
[1]李艳青,任志洪,江光荣.中国公安机关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6,24(05):692-706.
[2]John PB,Russell S,Russell PS.The prevalence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ffected by tsunami disaster in Tamil Nadu[J].Disaster Manage&Response,2007,5(01):3-7.
[3]Green BL,Lindy JD,Grace MC,et al.Chronic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diagnostic CO morbidity in a disaster sample[J].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1992,180(12):760-766.
[4]徐芳.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心理危机干预方法解析[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01):47-49.
[5]康晓燕.人民警察职业健康保障制度探析[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6,42(01):12-15.
[6]沈科,魏毅.城市警察职业压力现状研究及对策探讨——以南京、上海市为例[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5,94(11):74-80.
[7]孙桂芝,刘祥,王英成,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11,24(04):193-197.
[8]Carlier IV,Lamberts RD,Gersons BP.Risk factors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atology in police officers:a prospective analysis[J].Journal of Nervous&Mental Disease,1997,185(08):498-506.
[9]崔乔礼,姜潮,贾树华,等.警务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03):66-68.
[10]Wang X,Gao L,Shinfuku N,et al.Longitudinal study of earthquake-related PTSD in a randomly selected community sample in north China.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0,157(08):1260-1266.
[11]Navia CE,Ossa M.Family functioning,coping,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n victims and their families following kidnapping.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2003,16(01):107-112.
[12]陈岱炜.警察经历枪击事件后的应激反应及其干预对策[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8,4(06):49-53.
[13]Vassiliki Holeva,Nicholas Tarrier.Personality and peritraumatic dissociation in the prediction of PTSD in victims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s[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00,11(05):687-692.
[14]Dirkzwager AJE,Bramsen I,Ploeg HMVD.Social support,coping,life events,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among former peacekeepers:a prospective study[M].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3,34(08):1545-1559.
[15]Pitman RK,Lanes DM,Williston SK,et al.Psychophysiologic assessment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J].Psychosomatics 2001,42(02):133-140.
[16]Gersons BP,Carlier IV,Lamberts RD,et al.Randomlized clinical trial of brief eclectic psychotherapy for police officers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2000,13(02):333-347.
【责任编辑:王瑞红】
New coping model for public security police’s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He Mu,Ding Yong
(China Criminal Police College,Shenyang Liaoning 110035,China)
The probability of public security police’s exposure to traumatic events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occupational groups,who belongs to the high incidence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The traditional coping model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s mainly based 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psychological treatment and other clinical means,which is more passive and with higher cost.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psychological training system to prevent and cope with the police’s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o as to establish new coping strategies and models.In recent years,it has draw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public security police and prevent the emergence of various types of mental illness through the way and means of police’s psychological training,which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police;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coping model;psychological training
本文系2016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公安高等院校警察心理训练科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JG16DB4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何牧(1987—),男(汉族),辽宁沈阳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警察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丁勇(1979—),男(汉族),辽宁沈阳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犯罪心理学、犯罪学研究。
2017-03-30
D631.15
A
1009-1416(2017)03-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