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教育:创新党员干部培训的切入点

2017-03-10 08:27:08周芷如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党员干部物质精神

周芷如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党的十九大提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构建美好生活,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应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责任所在。基于这一现实需要,党员干部培训需要与时俱进地补充党员干部培训内容,对党员干部进行美好生活教育,深化党员干部对于美好生活的理解,探寻构建美好生活途径是现实使然的,也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与趋势的。

一、美好生活教育的时代背景及内涵

美好生活教育的提出是具有时代背景的,是基于现阶段我国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追求美好生活成为我国的奋斗目标的背景下提出的。因此,其内涵是以美好生活的内涵为依托的。

(一)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十一届六中全会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次提出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进入 21 世纪,人类对“现代性”有了更多的反思,文明进步的追求将日益聚焦在摆脱“物化”观和提升自身生活品质上。[1]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中国梦”。“中国梦”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人民幸福的主要内涵则在于创造人民的美好生活。中国梦的提出是我国将要进入新时代的过渡阶段。

在我国经过五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后,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的主要矛盾的提出,表明我国过渡到了创造“美好生活”新时代。

在此前,社会主要矛盾是针对中国落后的生产力无法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所提出的,主要是解决生产总量的问题,属于经济建设的基础性问题。而在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提升的今天,人们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主要矛盾逐渐发生了变化,人民的需求日益高层次、多样化,这对我国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在物质生活上,追求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消费水平中高端。在精神生活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致力培育高水平创新团队、高水平创作人才。

矛盾之间是相互转化的,旧矛盾会被新矛盾取代。新矛盾是从社会生活当中产生的,具有现实性、时代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我们需要的是立足新时代,研究、把握新、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

(二)美好生活以及美好生活教育的内涵

不同时代的矛盾具有不同的历史范畴,其在不同时代下的内涵也会是有所不同的。要解决主要矛盾,首先就要明确主要矛盾的内涵,抓住其本质。因此,对美好生活教育的解读,以及对其本质进行概括是必要的。

1.美好生活

不同的学者曾从不同的视野对美好生活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是,“中国特色”的美好生活应有中国的时代烙印。美好生活在中国语境中是一个“初生儿”,其“诞生”的时间较短,如何促进其日后的“健康成长”,需要对其量身订造客观的“培养计划”。因此,本文从当前的主要矛盾出发,尝试解读美好生活是一种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人的精神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民主的、法治的、公平的、正义的、安全的、环境优美的,充满幸福感与获得感的生活。这种美好生活不是单个人的,而是全社会、全民族的,乃至全人类的美好生活。

2.美好生活教育

美好生活的提出到美好生活的实现之间需要有教育的承接,由此更新人们在认识层面上的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并懂得如何创造美好生活。

恩格斯晚年提出,对于当代人和未来人来说,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日益发展,获得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将相对变得越来越容易,难点恰恰在于获得物质生活资料之后“怎么办”,怎么转化为人自身的个性发展,如何“生产”快乐、幸福、安宁、健康和“有意义”的生活“产品”,以实现普遍的自由的美好生活。

“如果我们把值得过的生活或者应该去追求的生活,看作是美好生活,如果美好生活是人人追求的值得过的生活,那么,教育就要贡献于这种生活”。[2]从单纯拥有生产物质资料的生活到实现“有意义的、美好的生活”的这种转化的过程需要“美好生活教育”的参与。美好生活教育的概念尚未有明确的提出,在以往的研究里,主要着重对美好生活的概念进行分析,以及寻找如何创造美好生活的途径,因此,本文尝试结合新时代中国的发展阶段,提出美好生活教育的概念。

美好生活教育是一种把美好生活的目标方向、价值取向通过灌输的手段影响受教育者,以使受教育者的精神受到激励,行为受到引导,并由此形成社会的强大凝聚力,推动全社会构建美好生活的教育模式。美好生活教育是实现社会思想个体化与个体思想社会化的统一的途径。每位受教育的对象都具有其特殊性的,如何使他们对生活的追求逐步向“美好生活”靠拢,达到思想上的一致性,以及行为实践的一致性,这将是党员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

二、美好生活教育对于党员干部培训的必要性

美好生活教育对于党员干部培训的必要性主要回答美好生活教育何以成为党员干部培训的新切入点问题。美好生活教育对党员干部培训主要有精神激励功能、行为导向功能,以及凝心聚力的功能。

(一)精神的激励功能

人的积极性与人的需要是密切相关,需要越强烈,积极性就会越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能够切身处地感受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也有相应的提高,但在过往,是我们在思想层面上仍停留在过去的思维方式,停留在通过单一地大力发展生产力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的“主要矛盾”。然而,美好生活的提出正是明确了人们追求新的发展目标——美好生活,由此迸发出激励与引领人们为美好生活不断努力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由此,党员干部培训只有结合美好生活教育的时代背景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精神激励的功能。一方面,在党员干部培训当中融入美好生活教育,有利于彰显党员干部培训的时代性、创新性、生命力,有利于加强人们对于党员干部的认同;另一方面,党员干部培训运用多种有效的手段融入美好生活教育,有利于充分激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行动的导向功能

我国党员干部培训有利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党员干部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党员干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实现共产主义的长远目标,是需要经过长期持续的努力奋斗才能达到。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把这一长远的目标结合时代的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性目标,从而使党员干部培训发挥更为现实的作用。

目标的确立与为目标的实现之间的顺利过渡,是需要被实践活动衔接起来的,是需要作出实际行动的。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它将深刻地影响党员干部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进而影响生产、生活方式。

实现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使我们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需要符合“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的要求,需要教育的力量,需要把美好生活教育融入到党员干部培训的教育实践当中,发挥行为导航的功能。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开始,指引我们的行动,改变我们原有的、不符合新时代特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三)凝心聚力功能

步入新时代的中国,面临着各种建设的状况,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这些状况是新旧交错、纷繁复杂的。在西方多元价值观渗透、拜金主义盛行、享乐主义泛滥的今天,我国依然面临着更多的新的状况——四大陷阱。这包括中等收入陷阱、转型陷阱、塔西坨陷阱、修昔底德陷阱,能否跨越这四大陷阱,关系着我国的国计民生。这要求党员干部培训充分发挥其意识形态教育的作用,凝聚人心,共同奋斗。但是党员干部培训凝聚人心的“路”在何方?

党的十九大提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给党员干部培训发挥其凝心聚力功能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美好生活”不是单个人的美好生活,而是亿万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美好生活,是需要我国人民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营造的,需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来共同达成的。发挥美好生活教育的凝心聚力功能,强化意识形态影响,将会是美好生活教育植根于党员干部培训所能达到的良好教育效果。

三、在党员干部培训中实现美好生活教育的路径分析

美好生活教育需要构建一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的社会共识,而立足于党员干部培训,需要解决的是党员干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对理想目标的矛盾问题;基于国情的考虑,需要解决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矛盾问题;基于理想与现实的考虑,需要解决目标与实际生活的矛盾问题。

(一)坚持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的统一

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理想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国家兴旺,才能人民幸福,这是永恒不变的定律。

然而,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跃升,西方敌对势力觊觎我国的发展成果,企图打着人权的旗号分裂我们的祖国,涣散我们的人心。疆独、藏独、台独、港独等的分裂敌对势力威胁着我国的国家安全。这一切都昭示着我国理想信念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挑战。再者,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衔接期、新时代的开端期、改革开放的深水期。在这一关键的时期,需要人民的共同努力,共同构建美好生活。

为此,党的十九大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因此,党员干部培训组织者在对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要引导党员干部认识到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的辩证统一关系,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是休戚相关的。自觉抵御各种的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增强自身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也为实现国家的理想添砖加瓦。

(二)坚持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的统一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3]。其中,物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个前提,“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的第一个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4]然而,人的需要是具有全面性的,除了物质层面的需要之外,还有精神层面的需要。

如何把精神成果转化为党员干部培训的内容,从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形成符合美好生活的精神生活方式,创造美好生活,是党员干部培训的重要任务。这需要党员干部培训的组织者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的统一,坚持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的并驾齐驱,协同并进。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追求美好生活不能等同于追求物质丰裕的奢靡生活,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要适度。这主要是针对当前铺张浪费的社会现象所提出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经济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对于物质的欲望与追求也在这过程当中不断地显现,勤俭节约的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所“抛弃”。在构建美好生活的今天,物质生产力将迎来又一高峰,我们更加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适度地追求物质生活。另一方面,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构建是不容忽视的。精神生活的空白将会使人的生活世界失去高贵的灵魂,生活将不具备“生活”的内涵,而沦为动物性的“生存”。中华民族拥有得天独厚的五千年灿烂的文明瑰宝,其所带来的精神力量是难以估量的。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干部,追求精神层面的美好生活,更加应该从中华文化出发,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结合时代要求,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让中华文化散发出永恒魅力和展现出时代风采。

(三)坚持体悟过程与追求目标的统一

每个生活者有着满足自身生活的需求和幸福生活的诉求,但又要通过“意义的建构”在“关系”中实现对生命的超越。这种关系就是劳动关系、实践关系。[5]奋斗目标应当与客观现实应当具有一致性,奋斗目标一旦脱离客观现实,就容易让改革走上歪路、邪路,容易让改革的刀子挥向自身的主动脉。我国历史上的左倾错误给我国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几近毁灭性的打击。历史无法重写,但应引以为鉴、以儆效尤,把水中镜月、庄周梦蝶式的世外桃源化作是真正做到点石成金、雕木成玉的人间美好世界。

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到“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天上不会掉馅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习近平提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未来不是取决于我们今天说什么、怎么说,而是取决于我们今天干什么、怎么干。唯有立足于实干,我们才会真正在未来树立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美好的生活并不是乌托邦式的美好图景,而是一种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来构建的,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更是我们向未来作出的承诺。党员干部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但“干”并不是盲目的干,而是有目的性、计划性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的,改变客观世界的活动。因此,我们首先要树立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进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构建美好生活,并不断地对美好生活进行反思,不断地丰富美好生活的内涵与时代特征,从而把美好生活建设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1][5]王雅林.社会学研究的最高使命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生活方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6 ,(1):7、6.

[2]金生鈜.教育哲学怎样关涉美好生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2 ,( 6 ):1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物质精神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11-25 14:16:14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2:02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 08:14:38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07-27 02:48:00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