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点”及相关构式在近代汉语中的形成与发展

2017-03-10 07:34车录彬
关键词:谓语副词形容词

车录彬

(湖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语言学研究中心,湖北 黄石 435002)

“差一点”及相关构式在近代汉语中的形成与发展

车录彬

(湖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语言学研究中心,湖北 黄石 435002)

现代汉语中“差一点”构式身兼动词、形容词、否定义副词和模糊义副词四重身份。这种格局并非由“差一点”自身语法化而来,而是在清初对“争些”、“差些”全方位替换的结果。在历时发展中,与其同类的“几乎”、“险些”、“争些”、“差些”等副词表达式,都经历了一个后接成分范围不断扩展、用法不断复杂的过程,“差一点没”的复杂用法和歧义、羡余等现象,就源自对这一过程的继承。

差一点;争些;差些;几乎;险些

一、引言

在汉语语法研究领域,“差一点”构式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相关的研究和论文就不下五十篇。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差一点”的意义、用法以及它的否定形式“差一点没”的歧义和羡余等问题上。前一方面的成果主要有沈家煊(1987)、马庆株(1992: 130-144)、李震红(2008)、张庆文(2009),后一方面的成果主要有朱德熙(1959,1980)、沈家煊(1999:119-122)、石毓智(1993,2001:216)、董为光(2001)、周一民(2003)、张谊生(2005:323-348)、赵万勋(2009)等。不过成果虽多,却众说纷纭,似乎有越研究越复杂的趋势。我们发现,人们对这一问题纠缠不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家都很重视用新的理论方法不断拓展研究视角,却主要在共时层面讨论,忽视了历时因素的研究。我们认为,把“差一点”及相关构式的来源及演变过程梳理清楚,对于加深该问题的理解无疑具有积极意义。目前有关“差一点”的历时研究较少,主要有邱斌(2007)、张玲(2007,2008)、朱燕(2008),下面在借鉴这些成果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探讨。

二、“差一点”在现代汉语中的四重身份

我们讨论的“差一点”具体形式包括“差一点”、“差一点儿”、“差点”、“差点儿”等。马庆株(1992:130-144)认为,“差(一)点儿”实际有三种性质:动词性、形容词性、副词性。动词性的表示数量不足,缺少一点儿;形容词性的表示质量稍次,不够好;副词性的有否定意义,表示“接近但没有达到”的意思。我们基本同意这一看法,不过认为副词性的“差一点”还可以再一分为二:一种是具有明确否定意义的副词性成分,另一种是否定意义模糊的主观化成分。下面举例说明:

(1)他想不到阿芳却顺着范大妈的话,回答说:“姑,要说够不够嘛?还差一点,我们自己攒吧!”(李国文《危楼记事》)①

(2)杂志社与○三所相比,工作人员的福利要差一点,但也相当好了。(张炜《柏慧》)

(3)凤钗从山石上跳下来,差一点儿被一长藤萝绊倒。(刘绍棠《狼烟》)

(4)我差点儿笑了出来,这个嘻嘻哈哈的人倒也有那么一手。(陆文夫《人之窝》)

(5)小墩子一愣,后退半步,手里的碗差点儿没托稳。(刘心武《小墩子》)

(6)金秀差点儿没叫她拿话噎死,眼泪都憋出来了,也只说出来一个字∶“你……”(陈建功《皇城根》)

这些都是现代汉语里的例句,反映出“差一点”其实身兼四重不同身份:例(1)中的为动宾短语;例(2)中的为形补短语;例(3)、(4)、(5)中的为表否定义的副词性成分;例(6)中的为否定义模糊的主观化成分。后两种身份的“差一点”都相当于一个副词,但意义的虚实、主观色彩的强弱、韵律特征等并不相同。第三种“差一点”意义实在,突出“接近但没达到”的否定含义,相当于一个否定词(朱德熙1980);且主观色彩不够强,更倾向于客观叙述;在口语表达中要重读。而第四种“差一点”否定意义不那么强,更多的是突出说话人的主观情感,口语表达中一般要轻读。下面我们就从历时的角度,看看这四种不同性质的“差一点”是如何形成、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又受到了哪些语言因素的影响。

三、“差一点”的形成过程

“差”的早期义为差错、差别。作为动词表示“缺少”义,大约出现在唐代。②如:

(7)按偶章句,隐别古籀奇惑之字,文得正隶,不差篆意也。(北史·江式传)

“不差篆意”即不缺少篆书的笔意。“差一点”却出现得较晚,最早用例见于元末的《宋史》中③:

(8)付礼部议,各具先见,指定太阴亏食分数、方面、辰刻,定验折衷。诏师鲁、继周监之。既而孝荣差一点,继明等差二点,忠辅差三点,乃罢遣之。(宋史·第八十二卷)

这里“差一点”、“差二点”、“差三点”并列,可知“一点”在某种程度上是个比较具体的量,“差一点”还是个意义实在的临时动宾结构,与今天的固定结构“差一点”还很不相同。直到清代以前,“差一点”都极少出现,在北大汉语语料库中,我们只发现上面这一例。令人奇怪的是,进入清代以后,“差一点”突然大量出现,而且似乎副词性用法比动宾式、形补式用法出现得更多、更早。《醒世姻缘传》是明末清初的作品,里面开始出现大量副词性的“差一点”,例如:

(9)只见珍哥的脸紫胀的说道:“肚子胀饱,又使被子蒙了头,被底下又气息,那砍头的又怪铺腾酒气,差一点儿就鳖杀我了!如今还不曾倒过气来哩!”(醒世姻缘传·第四回)

(10)童奶奶道:“亏了到底男子的见识眼力比妇人强,他舅爷说他不是好人,果真不是好人!差一点没吃了他的亏。(醒世姻缘传·第八十四回)

《醒世姻缘传》中出现了13次“差一点”,却全部是副词性用法。动宾式、形补式用法在更晚一些的清代文献中才有用例,如:

(11)郎如豹忙着问道:“那事曾办妥了不曾?”黄天霸听说,暗道:“上了路咧!”即跟着说下去:“办是办了,但是还差点儿。”郎如豹道:“难道那个整数还不敷用吗?”(施公案·第二百十七回)

(12)共合去了六只船,有本领的主要人物俱都在前三只船上,武学稍微差一点的在后三只船上。(三侠剑)

马庆株(1992)曾认为:“副词性的‘差(一)点儿’是由谓词性的‘差(一)点儿’虚化而来的”。然而历时语料的检索结果却让我们对此观点产生怀疑,因为“差一点”的几种用法几乎是同时出现的,用语法化的要求来看,他们之间缺乏虚化演变的时间条件和数量基础。张玲(2007)也发现了这一问题,认为“差一点”不是自身形式逐渐虚化的结果,而是由另一个相关表达“争些”一步步类推、替换而来的。经过考察,我们大致认同替换的观点,不过认为是对“争些”、“差些”综合替换的结果。下面谈谈具体演变过程。

“争”在古代有“相差、不够”的意思,如:“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唐·杜荀鹤《自遣》)“些”也很早就表示“少许,一点儿”。二者组合而成的“争些”最早在北宋出现,如:

(13)仁之与恕,只争些子。自然底是仁,比而推之便是恕。(朱子语类·第二十七卷)

(14)笑鲈鱼虽好,风味争些。(全宋词·满庭芳)

例(13)中的“争些子”为动词,例(14)中的“争些”为形容词,表示“相差一点、欠缺一点儿”。意义和用法都与后来的“差一点”基本相同。

到元代,“争些”发展出了副词性的用法,如:

(15)时遇冬天,大风大雪将俺三口儿争些冻杀。(全元曲·邯郸道省悟黄粱梦)

(16)我有些心气疼的病,今日起的早了些儿,感了些寒气,把你兄弟争些儿不疼死了。(全元曲·降桑椹蔡顺奉母)

在明代,“争些”几乎全都是副词性用法,已经凝固成一个词了。如:

(17)武松劈手夺来,泼在地下,说道:“嫂嫂!休要恁地不识羞耻!”把手只一推,争些儿把那妇人推一交。(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统计发现,北大语料库元、明文献中副词性的“争些”共出现68次,像例(15)、(17)那样接肯定形式谓语的有65次,而像例(16)那样跟否定形式谓语的只有3次。可见,副词性的“争些”绝大多数只用作肯定形式。

在“争些”发展的同时,还有一个同义表达式“差些”也开始兴起。“差些”最早也出现在北宋《朱子语类》里:

(18)初间只是差些子,少间究竟将去,越见差得多。(朱子语类·第四十四卷)

这时的“差些”为动宾结构,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到明代才衍生出来,例如:

(19)其时同里有个人,姓胡名绥,有妻门氏,也生得十分娇丽,虽比狄氏略差些儿,也算得是上等姿色。(初刻拍案惊奇·第三十二卷)

(20)等我也对大娘说去,就交与他这银子去。昨日骑骡子差些儿没吊了他的。(金瓶梅(崇祯本)·第三十七回)

例(19)中的“差些儿”为形容词,例(20)中的为副词。统计表明,明代“差些”共出现12例,其中动词1例,形容词8例,副词3例;3例副词性的用法全部为否定形式“差些没”或“差些不”。可见,“差些”在明代主要用作形容词;用作副词的,也只接否定形式的谓语。

以上考察标明,北宋至明朝是“争些”和“差些”共存时期,二者意思和用法基本相似,不过在各个朝代的表现却不尽相同:在宋代,“争些”主要用作动词和形容词,“差些”主要用作动词;元、明时期,“争些”发展出副词的用法之后,这一功能被扩大,动词和形容词的用法却萎缩甚至消失了。而此时“差些”衍生出形容词的用法,并主要承担了这一功能。用作副词时,“争些”主要连接肯定形式的谓语,而“差些”主要连接否定形式的谓语。很明显,二者在用法上实现了分工,具有互补的特点。

据香坂顺一(1997: 314,339)考证,在明代以前的资料里,“些儿”、“一些儿”、“些个”等“些”系的词占优势,那么“点儿”、“一点儿”等“点”系词就缺少发展的机会。然而进入清代以后形势发生改变,“些”系词急剧衰退,而“点”系词大举进入,代替了前者的位置,“争些”、“差些”被替换成了“差点”。这种替代是全方位的,包括动词、形容词、副词各种用法。因此我们在语料库中看到:北宋至明代,“争些”和“差些”二分天下;进入清代以后,“差一点”一统江山,一下子涌出副词(包括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动词、形容词各种用法;而“争些”开始销声匿迹,“差些”也仅仅保留部分形容词的用法。至于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替换,又为什么会发生在清代,暂时还不清楚,但这个替换过程确实发生了。

我们于是可以得出这样的推断:“差一点”没有像“争些”、“差些”那样经历了漫长的语法化过程,而是在特定的时期通过对“争些”、“差些”的全方位替换走进人们语言,直接搭建了“四重身份”格局。

四、“差一点”类副词的发展历程及羡余否定的成因

既然“差一点”不是自身形式语法化的结果,那么对其否定形式“差一点没”歧义形成的讨论就应该跳出自身范围,把目光投向其他的同类表达。古代汉语中表达“接近但未达到”意义的,除了上面谈到的“争些”、“差些”,还有“几乎”、“险些”等等。下面考察这一类词语的发展演变对“差一点没”有何影响。

香坂顺一(1997:177)提到:文言文里表示“几近”的副词有“几、殆、仅、危、将、且、垂、宜”等,其中被白话文继承的是“几”。“几”又作“几乎”“几几”“几几乎”,用得最多的是“几、几乎”。这两个词最早都可以追溯到先秦,如:

(21)鲁朝夕伐我,几亡矣。(左传)

(22)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周易.系辞)

我们发现,早期“几”、“几乎”后面所接的词语大多具有消极、负面的意义,比如“亡”、“灭”、“息”等。秦汉以后,“几”的后面出现了“不”引导的词语,这些词语本来为积极或中性的,加上“不”以后也多表示消极义,都是说话人不希望发生的。如:

(23)阖庐试其民於五湖,剑皆加於肩,地流血几不可止。(吕氏春秋)

(24)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掠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镐,非社稷之神灵,即镐几不守。(战国策)

“几乎”后面跟否定式谓语出现的晚一些,语料显示宋代才有用例,如:

(25)仁宗固是仁厚,末年纪纲几乎不振,所幸得韩琦,遂无事。(密斋笔记)

之后,近代文献中的“几乎”后接成分慢慢不再受消极义的限制,扩大到中性或积极义的词语(即说话人无所谓或希望发生的事情)。如:

(26)懒龙笑道:“吾几乎忘了。前日那家金银一箱,已到手了。”(二刻拍案惊奇·第三十九卷)

(27)一时怒发,将金箍棒打伤鬼判,唬倒阎王,几乎掀翻了森罗殿。(西游记·第七十四回)

“几乎”后接成分的范围不断扩大,到明代出现了羡余否定式“几乎+不X”,如:

(28)女便入房索浴更衣,出厅白父:“念奴适来几乎不得其死,不如及早拜辞父母去矣。”(永乐大典·第七千五百四十三卷)

此处“几乎不得其死”表示几乎要被处死,但实际上没有被处死,“几乎不”表示否定,与例(23)-(25)中表示肯定义的“几不”、“几乎不”不同。

“险些”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几乎”相似。文言里很少用“险”而用“危”,与“几”一样,“危”常常接消极义的动词,表示几乎、将要。如《汉书·赵后传》:“今儿安在,危杀之矣。”颜师古注:“危,险也,犹今人言险不杀耳。”宋代始见“险”作副词的用法:

(29)失意险为湘岸鬼,浩歌又作长安客。(全宋词·侯置·满江红)

元代以后用例更多,并出现了“险些”,如:

(30)我也骑着马看,险些打着我。(西厢记·第三折)

(31)云长曰:“险些惊杀我两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明代以前,“险”、“险些”只限于接消极义的谓语(或者说是说话人不希望发生的)。随着用词范围扩大,从明代开始,“险”、“险些”后面可以跟否定形式的谓语。有一部分为“险(些)”+“不/没”+积极义的词语,整体表示肯定义。如:

(32)单贵道:“宁龙写船,中途被劫,小人之命险不能保,安顾得他。”(包公案)

(33)父母一眼看去,险些不认得了。(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

(34)这个李三若非雷神显灵,险些儿没辨白处了。(二刻拍案惊奇·第三十八卷)

还有一部分为“险(些)”+“不/没”+消极义的词语,整体表示否定义。如:

(35)不提防鲁华又是一拳,仰八叉跌了一交,险不倒栽入洋沟里。(金瓶梅·第十九回)

(36)我的性命,险些儿不着这猢狲害了!(西游记·第六十回)

(37)只听得滑浪一声把金莲擦下来,早是扶住架子不曾跌着,险些没把玉楼也拖下来。(金瓶梅·第二十五回)

这三句与例(32)-(34)虽然都包含“险(些)不/没”,但表义相反,例(35)-(37)属于羡余否定的用法。

以上简单回顾了清代以前“几乎”、“险些”的发展历程,连同上一部分描写的“争些”、“差些”,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表示“十分接近但尚未达到”义的副词表达式大致都经历了一个后接成分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从最早肯定形式的消极义动词,到否定形式的消极义动词,然后扩展到中性、积极义的动词,最后发展出羡余否定式。这一过程发生在先秦至元、明时期,羡余否定式用法到明代基本定型。这是一个后接成分范围不断扩大而非替换的过程,各个时期的用法都得以保留,从而形成了清代至今“差一点”类副词(差一点、几乎、险些等④)复杂的表义状况。

虽然“差一点”是来自对“争些”、“差些”的历时替换,本身没有经历上述过程,但从源头上讲,它的多重身份和复杂语用格局却与“几乎”、“险些”、“争些”、“差些”等词的意义和后接成分的扩展变化不无关联。

所有“差一点”类副词都表示“非常接近却终究没有达到”,一方面表明无限接近某种状态的趋势,另一方面又否定了这种状态的实现。这样一种近似矛盾的特殊意义内涵为其表义的丰富性奠定了基础,当说话人要突出“无限接近某种状态的趋势”时,它就相当于一个肯定词,而当说话人想突出“终究没有达到”时,它就相当于一个否定词。从这类词语历时发展的情况来看,它们主要是用作否定义的。最初它们后面接的都是消极义的词语,比如“亡”、“杀”、“休”、“陨灭”、“成病”等等,这些都是人们不愿意发生的事情,用“几乎”等副词修饰,突出的是否定义“终究没有达到”,有一些庆幸的感情色彩。后来“几乎”等副词的后接成分扩展出表中性义和积极义的动词,人们在这些动词前加上否定成分使其仍然表示消极义,如“不守”、“不保”、“不振”、“没了性命”等等。消极义谓语的大量出现容易使人对“几乎”类副词产生一种惯性思维,即它们的后接成分都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当说话人为了突出这样一种否定的意愿,便有可能在消极义动词前再加上一个否定词“不”或“没”,强调后面所说的事没有发生。这样我们今天所说的羡余否定就产生了。比如:

(38)卢才不曾堤防,踉踉跄跄,倒退了十数步,几乎跌上一交。(今古奇观·第十五卷)

(39)猛然起来,心里又急待着要出去,只是怎么站立得起来!往前一抢,几乎不跌一交。(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一回)

例(38)用肯定形式“几乎跌上一交”,例(39)用羡余否定式“几乎不跌一交”,都表示没有跌跤,但例(39)通过增加否定词“没”进一步强调和显化“跌一跤”没有发生。加上“没”之后,“几乎”的语义重点不再倾向于“终究没有达到”,而倾向于“非常接近”,句子的否定义也不再由“几乎”承担,而由专门增加的“没”来承担。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所谓的羡余否定式“几乎不VP”、“险些没VP”、“差点没VP”等,严格来说并不算羡余,因为每一个词都是有意义的:“没”或“不”表示否定,而“几乎”、“险些”、“差一点”等表示“非常接近”。如果同意这一观点,就要承认“差一点”类副词在不同语境下意义的侧重点会有区别。

既然“差一点”是对同类表达式替换的结果,弄清了上述“几乎不”、“险些不”的产生发展过程,便不难理解“差一点没”产生歧义和“羡余”的原因了,即“差一点没”的歧义和“羡余”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对“几乎”等副词后接成分范围扩大和强化否定表达所产生结果的历史继承。

五、结语

以上从历时角度梳理了“差一点”的形成过程,及其与“几乎”、“险些”、“争些”、“差些”等同类表达式在历史发展上的关系。我们认识到,“差一点”类词语在使用上的复杂性,一方面与其“既表示接近又否定达到”的特殊语义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它们在历时发展过程中后接成分范围不断扩大、用法不断演变扩展有关。分析“差一点”构式,不应片面重视新理论、新方法的套用,还要重视从历时的角度去溯源、去比较、去分析,两相结合才能推动研究更加接近真理。

注释:

①本文所有例句均检索自北大汉语语料库。

②朱燕(2008)认为“差”作动词表示缺少,最早出现在汉代,但所举例句均为“相差”义。我们认为汉代尚未发展出“缺少”义。

③我们在元代以前的文献中检索出不少用作动词的“差(chāi)点”,因与我们讨论的问题无关,故排除不论。

④包括某些方言里表示接近程度的“差些”、“争些”、“差不点”、“几几乎”、“险险”、“险乎儿”、“争点点”、“差眼”等等。

[1]董为光.语言认知心理对“差点儿DJ”结构的影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3).

[2]李震红.试论英语肯定表达与汉语否定表达的互译趋势[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3]马庆株.与“(一)点儿”、“差(一)点儿”相关的句法语义问题[A].语法研究和探索(六)[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4]邱 斌. Nn类“差点儿没”的固化[J].北方论丛,2007,(1).

[5]沈家煊. “差不多”和“差点儿”[J].中国语文,1987,(6).

[6]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7]石毓智.对“差点儿”类羡余否定句式的分化[J].汉语学习,1993,(4).

[8]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9]香坂顺一.江蓝生 白维国译.白话词汇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0]张 玲.副词差一点溯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5).

[11]张 玲.关于“差点儿+(没)VP”句式及相关句式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2]张庆文.词性成分的封闭性与“差不多”和“差一点”的语义阐释[J].世界汉语教学,2009,(2).

[13]张谊生.羡余否定的类别、成因与功用[A].语言学论丛[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4]赵万勋.北京话里“差点儿”句式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9,(3).

[15]周一民.北京话里的“差点儿没VP”句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6).

[16]朱德熙.说“差一点”[J].中国语文,1959,(9).

[17]朱德熙.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J].中国语文,1980,(2).

[18]朱 燕.“差(一)点(儿)”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责任编辑:胡光波)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汉语正反同义结构研究”(编号:2012Q109)的阶段性成果

2017—01—11

车录彬,男,湖北郧西人,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语言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

H146

A

2096- 3130(2017)03-0040- 05

10.3969/j.issn.2096-3130.2017.03.010

猜你喜欢
谓语副词形容词
非谓语动词
认识形容词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非谓语动词
非谓语动词
副词和副词词组
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