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恩格斯平等观看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的培育
——基于《反杜林论》的文本解读

2017-03-10 07:31:23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反杜林论杜林平等观

滕 菲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从恩格斯平等观看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的培育
——基于《反杜林论》的文本解读

滕 菲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通过批判杜林的平等观在方法和内容上的不合理性,论证平等具有历史性并且其实现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此提出了消灭阶级是无产阶级实现平等的根本要求。结合恩格斯平等观的科学内涵,分析其与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为培育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提供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恩格斯;平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

追求平等、实现自由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平等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个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也将平等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围。结合我国当前社会平等发展的现状,如何科学运用和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平等观的内涵,在培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平等观的理论阐释

恩格斯写于19世纪70年代的《反杜林论》,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其中哲学篇的第十章“道德和法、平等”是《反杜林论》中的关键内容。在这一章中,恩格斯揭露了杜林平等观抽象的实质,论述了平等观的时代发展特征和无产阶级对于平等的实际要求,并且给予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以科学的规定性。

(一)批判杜林的平等观在方法和内容上的不合理性

恩格斯认为,杜林的平等观之所以不合理,关键在于其在研究方法上就犯了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杜林的研究方法强调研究要从预设的逻辑出发,从对象本身最纯粹的感念出发,而不是从对象本身以及对象在现实中所表现出的特点出发。所以,他研究平等的方法是将社会分解成了只有两个人组成的最简单的要素,并且认为这两个人以及他们的意志是彼此完全平等的。恩格斯指出杜林这一说法是完全夸张和脱离现实的。首先,两个人在性别上的不平等就会导致他们在道德上和法律上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就算是性别相同的两个男人,他们也无法实现以生产为目的的社会结合,所以两个人的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反而是不平等的。其次,杜林“两个人”的分析方法并不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是对18世纪启蒙思想家成果的抄袭。18世纪的思想家卢梭早就在其著作中使用“两个人”的例子论证了人类是不平等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李嘉图也曾用“两个人”的例子证明了人们的职业不同,在互相交换产品时也是不平等的。因此,恩格斯批判杜林“把这种举例说明的方法提升为一切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和一切形态的尺度”,[1](P103)都是个人的狂想,人是不可能脱离现实社会关系而实现完全平等的。杜林的平等观在内容上也违背了历史事实,实质上是替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奴隶制辩护。恩格斯认为,杜林为了证明其平等观的合理性不断退却,这反而显现了杜林在平等上的自我矛盾和否定。他以儿童为例,由于儿童的独立生存能力弱于大人,所以儿童与大人这种不平等的隶属关系是可以存在的,这是退却之一;两个人因为在品德上的不平等,有人性的人可以使用手段征服有兽性的人,这同样也不在“两个人”公理的适用范围内,这是退却之二;两个人文化水平的不一致,同样可以使按照迷信或偏见行动的人被迫臣服于按照真理行动的人,这是退却之三。所以,恩格斯指出当两个人的意志回归到现实,转变为两个现实社会的人的意志,平等就不再存在。

(二)平等观具有历史性

恩格斯认为,平等是属于历史范畴中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平等观也有不同的内容。为此,恩格斯通过梳理平等观的历史发展进程来论证平等是历史的产物这一观点。在原始社会,平等只存在于公社中并且性别仅限于男性的成员。到了奴隶社会,由于自由民与奴隶之间总是处于对立的不平等的关系,因此相对于任何平等人们更重视不平等。在封建的中世纪,基督教最初只认同所有人在原罪上是平等的,而当僧侣与俗人的阶级差别出现之后,平等的萌芽也随之消失。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开始与封建制度之间产生矛盾并且日益激化,于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的过程中提出了废除阶级特权的平等要求: 要求自由贸易的平等权利,要求有大量的自由工人供其利用,要求商品平等的交换。与此同时,无产阶级的要求也相伴而生。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最初是以宗教的形式,后来是借助于资产阶级的平等理论本身。所以,恩格斯指出,“平等的观念,无论是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样的平等观念说它是什么都行,就不能说它是永恒的真理。”[1](P112)

(三)平等的实现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

由原始社会发展到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每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平等观都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其归根到底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恩格斯通过分析资产阶级平等观提出的过程,论证了平等的实现是由生产力发展所决定的。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商品贸易的扩大,社会经济结构也随之发生剧变,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开始取代封建的自然经济并占据主要地位,资产阶级成为了商品的所有者,其在经济上的地位注定了他们要成为要求平等的代表者。但是,社会的政治结构并不是随着经济结构的改变而立即产生变化,国家的统治权依旧是由封建阶级所掌握。资产阶级在反封建的过程中,提出了带有本阶级特点的平等要求:商品交换权的平等、劳动力买卖双方之间权利的平等、劳动力效用的平等。“社会的经济进步一旦把摆脱封建桎梏和通过消除封建不平等来确立权利平等的要求提上日程,这种要求就必定迅速地扩大其范围。”[1](P109)不平等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地位的不平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受到封建阶级压迫的资产阶级需要通过消灭封建制度才能获得平等。因此,实现平等必须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

二、恩格斯平等观与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恩格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在《反杜林论》中批判了杜林的平等观,提出了科学的平等观。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恩格斯平等观的丰富内涵与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内容的内在联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一)无产阶级平等的实质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平等的最终目标

恩格斯认为,在阶级社会中平等也具有相应的阶级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必须要消灭阶级差别。因此,无产阶级平等的实质内容不是建立在划分阶级的基础上,也不是建立在统治阶级压迫剥削被统治阶级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消灭阶级和一切阶级差别的基础上。消灭阶级的要求不应该只是作为一种实现形式上平等的口号,它更需要作为一种确定的社会机制和价值引导在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领域中实行。只有在经济上消灭私有制,消灭国家,保证每一个公民都能平等地享有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真正实现无产阶级平等的实际要求,实现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平等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只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消灭阶级,才能达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平等。由此可见,实现社会主义平等的要求与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质内容是完全一致的,实现社会主义平等的最终目标就是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扬弃劳动本身从而向人的社会和自由本性复归的历史运动,[2]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二)恩格斯平等观为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提供了理论来源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详细论述了在资产阶级剥削压迫下无产阶级所提出的平等要求,由此分析其与资产阶级所要求的平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些论断都为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提供了理论来源。所以,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平等必须摒弃资本阶级所提出的具有阶级性的形式上的平等观内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平等观为理论指导,以共产主义为最高奋斗目标,探索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级、更完善、更真实的平等理念。而实现社会主义平等的前提就是要将平等的观念作为价值引导,积极主动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培育公民的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从中国当前实际状况出发,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国家并平等地享有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果,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平等。因此,在实现社会主义平等这一最终目标的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尤为关键,而恩格斯平等观作为重要的理论依据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将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内容,既是对恩格斯平等观的继承与发展,也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在中国社会主义平等发展进程中的现实体现。

三、恩格斯平等观对培育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与恩格斯平等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实现社会主义平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一)平等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资本主义制度的平等只能在阶级差别的基础上实现形式上的平等。《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提出了无产阶级要实现真正的平等必须回归到社会发展的实际当中,因为无产阶级所要求的平等的实质内容代表着所有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代表着社会公正和平等不断向前发展的方向。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升到重要的战略地位,平等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的提出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基础上作出的重要价值选择,从根本上划清了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与其他社会形态不同阶级平等价值观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在本质上要求消灭阶级社会所造成的一切不平等,历史与现实表明,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上消灭阶级,消除剥削,才能够真正解放生产力,消灭因阶级差别而产生的不平等。在社会主义平等的条件下,广大劳动人民不再受到阶级压迫,可以真正地支配自己的生产资料,拥有平等的权利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管理,此时平等才能真正内在地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时,社会主义平等的实现也保障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培育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要遵循历史发展的阶段特点

不同时代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平等观都有着不同的内容,社会主义本身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也大不相同,社会主义的平等在每一时期也都表现出具有当时历史特点的内容。因此,培育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遵循历史发展的阶段特点和规律,不能超越其所处于的历史阶段。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上依然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现象,再加之国外的各种文化和思想涌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有一部分人试图从西方的社会思潮出发,为解决不平等寻找路径。所以,根据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培育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就要注重对西方的社会思潮进行彻底地批判,坚持将平等观贯穿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整个过程中,使平等观念真正深入人心。只有社会主义社会的党和政府时刻秉承“平等”的价值观念,使平等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才能营造良性运行的社会环境,这是当代中国社会坚持时代精神的充分条件。[3]当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真正成为了全社会人民的价值信仰,不仅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能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平等的实现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因此,只有在遵循当前历史发展阶段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以真正平等的价值观念正视社会的现实状况,依据实际处理各种社会现实问题,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

(三)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培育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奠定经济基础

恩格斯认为,平等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内在关系,实现真正的平等归根结底还是要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培育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由于目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的培育依然会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因此,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的培育必须以物质生产的现实条件为依托,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相脱离。在当前我国实行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最根本的就是以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为导向,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动摇,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与此同时,政府在实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要简政放权,激发市场经济的活力,发挥价格和竞争机制的优势,实现生产资料和社会产品的最优化配置。保证人民都能得到合理的收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实现平等的应有之义。因此,要积极改革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都要保持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关系。在再分配上通过不断完善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努力缩小地区以及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突出法律对因非法行为而造成收入不平等现象的惩戒作用,为实现社会主义平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李鹏,姜海波.青年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7).

[3]秦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等之维论析[J].伦理学研究,2015,(2).

责任编辑:思 动

Cultivating Socialism Equality View of Value From Engels’ View on Equality——Based on the Text Interpretation of “Anti-Duhring”

TENG Fei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6,China)

In “Anti-Duhring”,Engels,by criticizing the irrationality of Duhring’s idea of equality in terms of methodology and contents,claims that equality is of historical nature and can be realized based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Furthermore,it is argued that the elimination of classes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for the proletariat to realize equality. It needs to consider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Engel’s equality and analyze the innate connection with socialism equality value view. It is of grea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Engels;equality;proletariat;socialism

2017-01-11

滕 菲(1992-),女,壮族,广西南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1004—5856(2017)08—0009—04

B27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7.08.003

猜你喜欢
反杜林论杜林平等观
《反杜林论》中的平等思想
浅析《反杜林论》的平等观及其当代价值
金基德电影的佛教思想探究
戏剧之家(2017年5期)2017-04-05 12:54:43
浅析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道德观
山东青年(2016年12期)2017-03-02 19:10:04
浅谈马克思平等观及其当代价值
东方教育(2016年13期)2017-01-12 23:36:12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
人民论坛(2016年32期)2016-12-14 19:19:53
妇女真的解放了吗?
考试周刊(2016年53期)2016-07-15 07:31:28
第二梦想
扣篮(2015年1期)2015-05-30 08:29:15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ermeability of hydrogen isotopes in molten-salt
换位
故事会(2012年18期)2012-09-11 05: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