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的偏见、误区与思考

2017-03-10 07:09南秀全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学案改革教学模式

南秀全

(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黄州 438000)

课堂教学改革的偏见、误区与思考

南秀全

(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黄州 438000)

多年来,在基础教育领域掀起的课堂教学改革或打造“高效课堂”的热潮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偏见,本文归纳了在教学中存在的几种常见的误区及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高效课堂;误区;思考

近二十多年以来,在基础教育领域,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高效课堂(由此演变出来的快乐课堂、健康课堂、生态课堂等)等之类的词语,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热门话题。甚至教师之间、校长之间、局长之间的交流,不谈课堂教学改革、高效课堂的话题,就好像不是合格的教师、校长和局长了,而且各地也都在掀起这股打造“高效课堂”的热潮,与“课堂教学改革”有关的课堂行为,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达到课堂效果的“事半功倍”,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使学生“又好又快地发展”。打造高效课堂不只是一种形式,也不是一窝风,更不是作秀,而是要实实在在地提高课堂效率,最终以达到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高效课堂,不只是从表面上,以教师运用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为依据来衡量,而应该以学生是否在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学习方法的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形成等多个方面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为目的。打造高效课堂,不能简单地将课堂教学模式化、绝对化,但教学方法应该合理化、有效化、科学化和具有前瞻性。

课堂教学改革不能仅仅是为了追求时髦和创新、追求形式和热闹,时髦的东西都是稍纵即逝的。课堂教学改革,首先应该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应该追求实效。不能为了追求形式和时尚,违背基本的教学规律去折腾学校、折腾教师、折腾学生,切合自己实际的课堂教学改革,应该能得到大多数一线教师的认同。

课堂教学要改革,这没有错,但不能操之过急。对一所学校、一名教师来说,教学改革可以失败,可以从头再来。但对一批(或一代)学生的成长来说,是100%的失败,是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因此,课堂教学改革不能随心所欲,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由于许多地方对“高效课堂”的理解产生了一些严重的误区和偏见,而且方向越偏越远,这些“伪高效课堂”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和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整体提高。

下面谈谈若干年以来,在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几种常见的误区及思考。

误区一:以为传统的课堂就是低效,只要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区别的就是高效,完全否定和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

近些年来,有些人总在批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过于陈旧、老套、过时了,因此,为了创新和改革,搞出了很多各种花样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们生搬硬套按这些模式进行教学,总之,只要教师们在课堂不讲或少讲,或者课堂上有学生分组讨论、有众多的学生展示、有热烈的讨论等,就是好课堂。否则,就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合理,不科学,没有改革意识云云。这些现象,就象2000年我国刚开始实施课程改革的时候一样,由于在认识上的片面性和做法上的简单化、形式化,在课堂教学改革的问题上,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形式主义的泛滥。

有的学校或教师,为了一味追求所谓的“高效课堂”中的某一种教学模式,仅从某一方面着手改革。比如,最常见的是仅从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考虑,忽视了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和不同学科自身的特点等因素,导致教师对教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重视不够、对教材知识体系不熟、内容的深度挖掘不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和浅层次上,课程内容学习结束后,大多数学生学了跟没学一样。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如果仅从学生自学、合作学习后的检测结果来看,表面好像是达标了,但是,有些知识的内涵和本质,仅靠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是绝对达不到应有的深度的,一定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讲解。有些关键性的东西,教师不点拨,绝大多数学生是悟不出来的。再者,有了教师适当的点拨和讲解,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多年以来,有些人对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理解的提法也有些片面,要求每个知识点都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或从实践出发去探索问题的结论等,完全忽略了接受前人已有的知识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太注重建构主义,强调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过了头。客观地讲,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接受式学习仍然是学校学习的主要方式,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更是如此。其实,在课程标准中,也没有要求师生节节都要探究、课课都要讨论。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有它的优势所在,但传统教学方法也不是一无是处,而且,教师现在在课堂运用的“传统教学方法”,与五年、十年或二十年前的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有很大的改进,已经融入了很多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育理念,已经是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些问题无需合作、探究,如果用讲授法来完成,更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获取知识、方法和技能,更能提高课堂效率。如果硬是要合作、探究,反而显得形式化、庸俗化、浅层化,更谈不上是高效率的课堂。

香港大学的梁贯成教授认为,聆听也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相对外国人,中国有一种聆听的文化。聆听主导的学习,前提是有高质量的内容被聆听。接受式学习并不一定就是被动的,因为经验的接受并非像物体的接受那样,可以在不改变它的性质和存在方式的状态下进行[1]。因此,真正的课堂改革或高效课堂是不能排斥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有许多精华的地方,如课前提问、情境导入,精讲精练、上台板演、复习巩固、布置作业、师生互动、师班互动、启发式教学等等,我们不仅要继承,而且要不断优化、提炼,继续发扬光大。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并不是要全盘否定和推翻传统的教学方法,应该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合理利用。

误区二:有了固定的教学模式就是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模式成了生搬硬套

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略或体系。现在很多地方,有的以县(市)为单位、以乡镇为单位、有的以学校为单位,在一段时间内,成群结队、跑东跑西忙于去外地取“经”,回来后,马上就制定了统一的所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在本地全覆盖式强力推进。针对这种现象,我在思考:各地在制定自己的教学模式之前,是否经过调研、论证,是否符合当地的教学实际。我认为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不能在没有真正领会“高效课堂”实质的前提下,就一味地模仿别人的东西,只求形似,不顾神至。即使前些年在全国到处推广的、很火爆的、自认为比较成功的几种教学模式,也只是从某一个侧面考虑的教学模式,初看是很新鲜,稍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就知道,这是很不科学的,而且这些教学模式,都是没有经过权威部门认定和论证,大多是自吹自擂、自我感觉良好而已。这些教学模式是经不起推敲的,有的教学模式明显与现行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的精神相违背。有的教学模式是一些并不怎么懂得教育规律的人或个别媒体有意炒作,以达到他们自己的某些目的而已。

我们有的教育管理者,不经思考,千篇一律地强行要求学校和教师,去执行一些没有被权威部门认定的教学模式,完全抛弃我们自己应有的东西,也不管某节课的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有效,更不管学生学的知识是否真正掌握到位、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为模式而模式化。这样长期下去,会耽误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前程。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至于教师用什么形式教学、怎样教学,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性格,也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如果把教师教学的风格定框,教师的个性就没法得到张扬,教师的教学风格就没法体现,课堂效率就难以提高。因此,课堂改革和高效课堂也需要打假,杜绝假问题、假合作、假讨论、假展示、假作业、假检测、假目标等,应充分发挥我们原有的教育教学优势,努力改进不足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误区三:过分地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课堂上教师不讲或讲得越少就是高效课堂

在平时的听课中我们发现,有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从上课开始就让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教师一提出问题,不管问题是否有讨论的必要,就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展开讨论,或尽量让众多的学生上台展示等,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因而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不得要领,带有较大的盲目性,甚至有些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始终不得其解,课堂上真正的心灵碰撞、思维交织、创新火花却很少见到。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新途径,培养这种精神很重要。但一些地方的领导及老师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视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能力的法宝,死搬硬套这种模式,要求老师每一堂课中都要有所体现,甚至不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还硬性规定运用这种学习方式的讲授时间等[2]。我们反对教师整堂课讲解灌输,师生之间毫无沟通、交流,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的封闭教学模式。但是,好的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师在课堂上不讲解或讲得越少越好,也不能以教师讲解的时间长短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而是要根据各学科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具体来确定每节课的教学方法和讲解时间。

课堂教学以“学生学习为主”是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学方式和立足点。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学习机会,如果否定这一点,所有的教学活动就失去了意义,或彻底蜕变成了教师的单纯表演或自娱自乐。历史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每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已经反复证实了这样一个真理:不管怎样突出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都不能否定教师适当指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一个基本内涵。因此,不要认为以“学生为主的学习”就是“学生自己的学习”,与教师没什么多大的关系。相反,教师实时指导、适当点拨至关重要。例如,钱学森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上学时,听傅种孙老师的几何课,使他第一次懂得什么是严谨的科学。钱学森对教师们的教诲感激不尽,他后来说“我若能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皆与教师教育不可分!”由此可见,教师的作用是何等的重要。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成长和发展阶段,其经验、感悟和体验等是有限的,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课堂上教师巧妙的引导、恰到好处的点拨和权威性的评价还是“必须要的”。因此,我们不需要讲时就不讲,需要少讲时就精讲,该大讲时畅讲、理直气壮地讲。课堂上不敢讲,该讲时不讲或泛泛地讲,讲得过多,都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也不符合教育规律。近年来,各地教学改革的花样真是不胜枚举,其核心的关键词就是强调学生的“学”、削弱教师的“教”,于是就将传统的“教案”变成了“导学案”或“学案”。炒作一段时间后,又开始流行“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教”与“学”的翻转之后,又出现了以预习领先和“慕课”,即把名校教师的讲课视频挂在网上,让学生在家里看,实施所谓的个性化教育。最近又在盛行“微课”,也是让学生在家看视频,作为预习内容,然后到学校课堂上合作、讨论,进行“内化”等等新花样。以上种种教学方法的所谓“改革”和“创新”,实质上就是不要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或“满堂灌”[3]。试问:慕课就是名师的讲课录像,不也是“满堂灌”吗?“微课”不就是将内容压缩成了时间短的课,不更是教师“满堂灌”?对优秀学生适用,对于基础不算好的学生,有用吗?

现在很多的教学方法改革就是想改掉教师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方式,那么问题就来了,“慕课”和“微课”不也都是教师在传授知识吗?难道“视频”传授就比教师在课堂上面对面地传授先进吗?其实,教师在课堂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生面对面在交流、沟通和互动,既有针对性,又能实时了解学生们学习状况,师生间、生生间的语言、情感等多方面的交流,这些都是用慕课、微课等形式代替不了的。

误区四:有了“导学案”或“导学稿”等就是高效课堂

近十多年以来,有相当一部分人,把运用“导学案”或“导学稿”进行课堂教学当作是衡量各个学校是不是进行了课堂改革或是不是高效课堂的重要标准之一,各个学校五花八门的“导学案”真可谓是风靡基础教育战线。可以说,导学案的泛滥是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

运用“导学案”可能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或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方式,但是高效课堂不一定非要用导学案不可。使用“导学案”的好处是能让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教与学。如果把教学当作对付考试的手段,课堂只为考试,考试只为升学,升学只为评价,评价只为功利,功利只为个人,那么若干年以来的这种“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因为现行的导学案基本就是习题集)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在课堂上使用导学案,学生始终处在被“导学案”支配的状态下学习,完全剥夺了学生自由思考和创新的权力。我认为,这还不如现在的“常规教学”方式。教师把编写好的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预习,让学生按照导学案的路线图自学,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并填写答案。学生每节课过度依赖导学案,有可能阻碍学生一系列能力的提升,如: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自主能力、质疑能力、联想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4]。我在学校听过多节课证实,平时用常规教学方法,一节课就能很轻松地完成并有较好收获的教学任务,用他们那一套“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至少要2~3课时完成,而且效果很一般。其实,这种很流行的“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是新出现的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的重要因素。

课堂的本意、课堂的方式、课堂的目的、课堂的主旨、课堂的状态、课堂的价值、课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学会学习等。 而不科学的“导学案”或“导学稿”的教学模式,正好违反了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与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基础教育发展改革纲要的精神相违背。

顾名思义,导学案的关键应该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导”应该主要放在知识、方法、能力、思维的引导上,采用“问题引导思维”的方式,以“学习任务提示单”的形式呈现。导学案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一是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本质问题;二是对重点、难点或容易遗漏的方面的提示语;三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四是拟定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解决等。编制导学案的核心是要提好问题,而不只是学习的知识点的填空或习题的汇聚!总之,“导学案”只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手段,起辅助作用。

误区五:高效课堂就是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高频使用

由于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电子白板功能强大,课堂中,教师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能使课堂教学容量增大,能更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事物的发展过程,因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消化知识、运用知识。

但现在的一些课堂,特别是一些公开课、示范课或比赛课中,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却是不加节制、不合理甚至更不科学。有的教师一堂课下来,黑板上没有写一个字,或者只板书一个标题。教师在电脑柜前,腰板挺直面对学生,在电子白板上,不断地变换着花花绿绿的内容和一些卡通动漫的画面,像是在做一场洋洋洒洒的报告。从表面上看,学生们甚是喜欢。但从课堂效率看,学生没掌握什么知识,学生的视觉没有一个短暂停留的过程,思维也只能随着电子屏幕众多画面的转换而不断更新,新的知识没有学会,旧的知识也全部忘记。这样的高效课堂,显然是一句空话,这完全和高效课堂的要求背道而驰。多媒体它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是辅助教学,绝不是主要手段、更不能主宰课堂教学。一旦过分依赖,泛滥成灾,只是让学生凑了热闹、看了风景、赏了音乐,缺少了理性思考和分析。同时我们还发现,一人做课件或是从网上下载课件,全年级都受益,完全不顾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多媒体使用一定要科学合理!

误区六:有更多的学生上台展示就是高效课堂,虚假的合作学习,代替了学生的独立思考

近几年以来,许多老师谈“讲”色变,在课堂上,不敢讲了,或很少讲了。因为你一讲就有人说你的教学方法过时了,没有与时俱进等。有人片面地认为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是高效课堂实施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学生展示是高效课堂的必要环节。于是,教师常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围成一圈,每节课老师先分配不同的任务让每个小组自主学习或讨论,经过小组讨论后,教师要求各自小组展示学习的成果,一个小组接一个小组上黑板展示讲解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其结果是一节课下来,不能真正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出现一节课满堂展示的情况,学生们的板书满满一黑板,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再加上五颜六色的字体,更不知什么是重点,什么是主要的知识和方法等。这种做法费时、费力、还费财,表面上看学生们是很有收获,但真正收到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从表面上看,课堂是活跃了,学生们讨论也热烈了,学生的积极性看似很高了,其实,学生的讨论既没有秩序、又无目的性,更没有创新性,学生经常会做一些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说一些无关的话,一味地放纵学生,给学生提供了谈笑嬉闹的机会,表面看似热闹,真正的效果是适得其反,完全是哗众取宠的表象,甚至影响优等生学习的环境和心情,最后造成尖子学生不尖、基础差的学生更差。还有一种教学模式,教室的四面墙壁都成了黑板,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后,每个小组去找一块黑板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教室四周的黑板前都是学生。学生板书的东西,没有主次之分,没有重点、难点之分。一节课下来,看各个小组的讲解和展示,师生们的视线也围绕教室转了一圈。

灯草老爹听到喊声,从破窑里跑了出来。刁德恒甩着指头骂道:“烧窑的,你竟敢私通新四军,故意把瓦烧坏,老子毙了你!”

“自主、探究、合作”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终归是学生,有些东西,只是在同一个浅层面上小组讨论,让学生上黑板展示时,乱糟糟地无序无味,甚至于互相重复,展示浅显的表面问题。我们不反对学生在课堂上展自己的学习成果,但不能为展示而展示,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展示。比如:可意会而难言传的问题不展示;一看就懂的问题不展示;收效甚微的问题不展示。展示的方法有多种,重要的方法或重要的知识点最好还是由教师用比较规范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可以让所有的学生掌握好,还不易出差错。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放手,但不是放任自流。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定要发挥好,教师要始终监控课堂过程、掌控课堂过程、驾驭课堂过程。在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时,教师的介入要恰当、及时,点拨要智慧、到位,关键核心的内容要总结、提炼、升华。

误区七: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坐,就体现了课堂教学改革或就是高效课堂

自主、合作、探究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现在一提课堂教学改革或高效课堂,就产生一些偏颇认识,片面地认为只要将传统的“一排排”变成以小组为单位的“一圈圈”,现在流行的“之字形”,就能体现“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的思想。其实这种“坐法”只是着眼于教室里课桌的排列方式的外在形式,并没有关注课堂的实质性问题,即教学中是否真正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现在大班教学中“师班互动”的作用。“合作”是为了共同的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应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可见合作与分组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分组学习虽然是合作探究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手段和表现形式,但应该承认的是,分组并非是合作的唯一手段。在平时的教学视导中,我们发现,有的小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相互支持和配合,没有协调解决问题,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不均衡,不少学生自行其事,生生互动根本没有发生。还有的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完全是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给的时间不够,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同时,有些自控力差的学生,在小组中还会乱中取乐,甚至给课堂带来混乱,起到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安排学生合作学习时,即使要分组学习讨论时一定要合理分组,科学搭配组员,同时要因“课”制宜,因“材”制宜,因“生”制宜,不能搞形式主义。团坐式、并排式等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不能把是否采用这种形式看作是评价一节课是否高效的主要标准,可以肯定地说,那种看似热闹的课堂,对绝大多数学生是没有多少收获的。事实上,“分组围坐”或“之字形”围坐的方式,本身就不科学,当教师在黑板上讲解时,侧面和背朝讲台的学生,不是偏着头观看,就是要扭头观看,这对正在处于长身体和发育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是很不利的。

误区八:节奏越快越高效、内容学得越多越高效、讲的难度越大越高效

现在还有一种错误的认识,高效课堂就是一堂高效能、考高分的课堂。主要表现:课堂提问不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解题不给足够时间让学生做完;讲题时学生还没弄懂就往下赶,走过场、图热闹,拓展布置高难度的作业等。

真正的高效课堂是挖掘和开发学生潜能的素质教育,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寻求发展,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教育。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在点拨上下功夫,开启学生的悟性,使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达到短时高效,这才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可以是“慢中取胜”,表面上可能是“慢”了点,但是学了以后掌握得比较牢固,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复习巩固,所以总体并不“慢”。

高效课堂就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目标,循序渐进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巩固、加深、拓展、补充知识,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培养综合能力。但是有些人和一些学校却提出了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堂堂清”的观点,并得到了某些“专家”、学者的认可和大力的推举,并在一些媒体上广泛宣扬。这种观点,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也许能达到,但在小学高年级或初、高中的理科等学科,一节课的学习内容,真正能做到堂堂清吗?堂堂清的依据或标准是什么?有些教学内容在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内,只能达成很粗浅的基本认知,而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深度和广度,仅凭一节课40或45分钟的时间是很难达到其所要求的学习目标的。况且学生的基础不一、接受能力也有差异,这就需要课外加大巩固力度,需要课后进行复习、课后教师辅导、课后做一定量的课外作业等来补充,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因此,高效课堂不必要追求堂堂清、日日清。高效课堂不是力求在课堂上解决所有的学习知识的任务,适量的课外辅导和课外作业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行之有效的手段,要科学合理的使用。

误区十: 学习评价星星满天、满口赞美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教育界发出越来越多这样的声音:教育也要“供给侧改革”,要贴近“学生的需求和习惯”。在这样的情形下,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赢得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尊重。上有师德“红线”,下有自媒体遍地开花,敢于触碰底线的人越来越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多班级都设置了学习活动评价表、争星栏等之类的评价方式。一些教师为了体现激励性的“教学艺术”,不管学生的说法是多么肤浅,多么荒诞走样,与正确的观点多么相左,不但不去纠正学生错误的观点,而是一味地予以肯定、表扬。对这个学生回答的评价是“非常好”,对那个学生表现的评价是“相当棒”。一节课上完,评价是星星、赞赏满天飞,认定这就是所谓的师生平等、尊重学生。师生平等是人格上的平等,知识上是不平等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小,自制力较差,本身的知识和能力有限,他们在学校里主要是学习、积累知识和培养、训练能力。如果教师在知识层面,方法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和学生是平等的,那学生还要我们老师干什么?课堂上,表扬如同蜜糖,适当吃一点润泽温馨,吃多了则容易反胃。

学生做得不对的地方,老师自然要批评教育,如果教师是非不分,如何称之为“教育”呢?现在的孩子,自出生就有几代人围着他们转,每家每户的长辈们都把他们宠成“小皇帝”、“小公主”,孩子也习惯了对长辈呼来喝去。你想想这样的孩子进入了学校以后,面对老师的批评和教育,怎么能坦然接受?一旦遇到教师的批评,学生往往觉得受了天大的委屈,向家长“告状”。家长一听到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心里想:我都舍不得批评,你竟敢批评?我们也经常听到真正负责任的老师私下感慨:现在这世道,老师都不敢批评学生了,免得给自己惹麻烦,做吃力不讨好的事。孩子不能只在蜜糖和赞美声中长大,学生做错了事,适宜的批评有百利而无一害。很多人长大后对老师充满感激,就是因为老师及时给出批评,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绝大多数老师都有这样的感慨:学生走出社会后,真正感恩老师的学生,往往是那些在学校里受到教师批评较多的学生。大多数老师是为了学生好,很多老师的批评是“爱之深、责之切”。只要批评得对,家长就应该支持老师。

当然,作为教师,对学生的批评与教育还是要讲求方式、方法。毕竟,批评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能用艺术化的手段使学生变得更好,才是教育的真谛。所以评价不等于只有表扬,也包含批评,评价一定要具体、实事求是、恰如其分,那才是学生成长所真正需要的。

误区十一:过热的互联网+教育和课堂教学要教育信息技术化

近几年来,面对热门的“互联网+教育、教育信息技术化”的出现,各式新鲜的教学方式正逐渐走进课堂,比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等等。 “互联网+教育”、在线学习等是发展的一种趋势,我们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但不能像近十多年以来,那股疯狂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一样。“互联网+教育”将会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但是不会颠覆现行的教育体系,也不会颠覆学校的现有体制,更不会推翻现在学校课堂教学的方式。就算在互联网特别发达的美国,互联网教育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有效的、公认的模式和案例。然而,近年来,国内少数人把美国的慕课、翻转课堂等名词翻译过来,天天放在嘴里吹,以为他掌握了很多先进的、很时髦的东西,把慕课、翻转课堂吹上天了,我们就觉得很可笑。“互联网+教育”还有一段很长的路需要我们去继续探索和尝试,这得有一个过程。最根本的是我们教师要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更新旧的教育观念,提高自身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按教育规律办事。在线学习的本质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快速的学习方式,学习的结果是零碎的,它不应该成为一种时尚,时尚来得快去得也快。在线学习的负面影响,就是学生也许会花很多时间去打游戏,而不是认真学习等。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因此,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方法、思想,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要向学生传授做事、做人的道理,还有为人处世、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情感的交流等等。这些岂能是互联网教育就做到的?

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是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相互依存直至最终融合为一的关系。现行的传统教育方式,有它自己的独到之处和自己的特色,并非一无是处,互联网教育仍然需要吸收现行的传统教育的精华为其所用,而不是另起炉灶或推翻传统教育、彻底重建。

我们认为互联网和教育技术信息化只是教育的一种辅助工具和手段,绝不能主宰课堂教学。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它,并且利用好,这样对课堂教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在互联网+教育火爆的今天,我们要保持一份清醒和冷静,牢记教育的本质,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总之,课堂教学改革,借鉴国外的教育理论或外地的教育经验是可以的,但不能盲从或拿来就用,我们主要还是要立足本土,重视我国自己的教育理论、教学实际和教学实践。我国基础教育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有许多精华的地方,比如,“双基教学”(现在课程标准将其发展为“四基”)、课前提问、情境导入、精讲精练、讲练结合、学生板演、复习巩固、课后作业、启发式教学、师生互动、师班互动等等,我们不仅要继承,而且要不但优化、提练,继续发扬光大。西方发达国家也正在借鉴和学习我国的这些优良传统的理论。因此,我们应该是在继承这些好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去优化、整合、发展,而不是推翻和颠覆现有的、大家都认同的教学方式。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并不是要全盘否定和推翻我们优秀传统的教学方法,应该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合理利用。课堂教学改革应该有长远的、系统的规划,不能随心所欲,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们不能不顾教育自身的教育规律,盲目地去改革和创新,为了改革而改革,为了创新而创新。课堂教学改革要从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出发,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对学校来说,要达到学校的办学品位有提升、教学质量有提高;对教师来说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效果要有所提高;对学生来说,学习成绩有提高、学习能力有增强,最终达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1] 张奠宙.儒家文化圈·教师主导·聆听[J].数学教学,2013,(9):封底.

[2] 魏政刚.高效课堂建设中的误区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4,(19):80.

[3] 张奠宙.“微课”与“传授知识”[J].数学教学,2015,(3):封底.

[4] 罗兴.是谁让预习缺位?[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3,(1):9-10.

责任编辑 付友华

2017-03-29 doi 10.3969/j.issn.1003-8078.2017.03.01

南秀全,男,湖北英山人,黄冈市教科院中学数学教研员,湖北省特级教师。

G42;G62

A

1003-8078(2017)03-0001-07

猜你喜欢
学案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乡愁导学案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比例尺(一)”导学案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