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林,李凯冬,卢保和
(红河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
哈尼梯田水利研究
郑伟林,李凯冬,卢保和
(红河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
制度演化对技术传播和扩散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相关地方史料记载,大部分哈尼族土司都组织民众开挖梯田和水沟,以供屯垦戍守。历史上大多数工程量较大的哈尼梯田水利设施的建设,都是由土司组织实施的。哈尼族地区的梯田水利管理一般是依据其产权来决定的,谁拥有谁管理,并获取一定的报酬。明清时期哈尼族土司与哈尼梯田水利技术成为当地经济演化的“组织”和“技术”两项演化元素,并且构成了具有互动反馈关系的演化因果关系。哈尼梯田水利技术正是“哈尼梯田”的核心价值所在。
哈尼族;梯田;水利
演化经济学关于经济社会演化的理论强调:一种经济社会系统的主要演化元素是知识、价值、组织、技术和环境,并且这五种因素又分别构成了具有互动反馈关系的演化因果关系。演化经济学家皮里坎则进一步研究了技术和制度这对演化因果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新生产方法或新技术的有效利用,取决于新制度如何协调和提高成员之间的新技能。(2)制度演化对技术传播和扩散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制度演化对技术创新产生正激励或负激励,进而影响到新技术的创新和扩散。[1]新制度经学家诺斯认为,制度形成一个社会的激励结构,因此,政治与经济制度成为经济绩效的基本决定因素。制度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则决定了一个经济制度的演变。如果制度是博弈规则的话,那么组织及组织中的活动家就是博弈的参与者。[2]组织本身的存在是由于制度结构的激励带来的机会。[3]基于演化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我们将明清时期滇南地区的哈尼族土司制度视为一种“社会的激励结构”,将各家土司视为这种“社会激励结构”的产物即组织,将“哈尼梯田”水利视为一种新技术,并应用演化经济学的共同演化理论,对哈尼族土司与“哈尼梯田”水利技术之间的共同演化作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进而对“哈尼梯田”这一农业文化遗产独特而核心的科学技术价值作出研究。
与江南“火耕水耨”的稻作方式不同,明清以前,滇南地区的山地稻作技术,基本上是源于北方的农业技术系统。据樊绰《蛮书》记载:唐代,云南的少数民族就已经在山坡上耕种“山田”,并且“浇田皆用源泉,水旱无损”。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想获得稳定的农业收益,必须首先建设农田基本水利设施,解决旱涝问题。从工程技术的角度看,所谓的农田水利设施问题,也就是农田的给水排水问题。就中国而言,山地稻作主要的问题是要解决给水问题,大凡中国古代著名的农书,都要研究这个问题。例如:南宋著名农学家陈旉在其《农书》中就详细记载了江南丘陵地区“高田”稻作的给水技术。陈旉《农书》指出:每“高田”10亩可拿出2-3亩修筑陂塘以储水,进而解决山地稻田用水问题。并且南宋时的江南民间用通书《居家必用事类》,已将丘陵地区修筑陂塘解决灌溉用水列为通用技术。又如,元代著名农学家王祯在《农书·农器图谱集之十三》“水篣”条引宋人编著的《集韵》(1043年)说:水篣,竹箕也;又笼也。夫山田,利于水源在上,间有流泉飞下,多经磴级,不无混浊泥沙,淤壅畦埂。农人乃编竹为笼,或木条为棬芭,承水透溜,乃不坏田。“水篣”被列为“山田”的基本水利设施,用以解决“山田”的给水排水问题。另外,王祯在《农书》中还将“梯田”列为一种基本的“田制”:梯田,谓梯山为田也。夫山多地少之处……,裁作重磴,即可种艺。此山田不等,自下登陟,俱若梯磴,故总曰“梯田”。上有水源,可种水稻。若无水源,则可种粟麦。王祯《农书》虽然将“梯田”列为基本田制之一,但对“梯田”的给水排水问题,并没有做进一步的讨论。
明清以来,滇南地区大量出现的“哈尼梯田”并非是北方农耕系统,即“山田”系统的自然演化,相反,它是土司制度创新与南方“山越梯田”技术传播扩散的结果。以往关于“山越梯田”的研究,人们关注的主要是其“稻鱼共生”的生态模式,对于“梯田”的给水问题,没有作为研究的重点。鉴于滇南地区的特殊性,“哈尼梯田”成为一种山地生态农耕模式的前提在于“梯田”水利问题的解决,因此,研究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与梯田给水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哈尼梯田”有一套严格的用水制度,但是,对这套制度的产生和形成,却缺乏学术上的研究。仅见的一些研究大多为介绍性质的,或者最多是从乡规民约的角度作出解释。我们的解释是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的解释。
“哈尼梯田”的大部分水源源于高山溪流,通过水沟或渡槽将水引入梯田。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49年,今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县境内的哈尼族共修建水沟12350条,灌溉梯田面积为27万亩,其中今绿春地区共修建大小水沟2721条,灌溉梯田43814亩。1951年后,国家鼓励兴修水利,梯田水沟建设无论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据1985年的统计,红河、元阳、绿春、金平4县共修建扩建水沟24745条,灌溉梯田面积达54万亩。据2004年的统计,红河县有大小水沟3022条,其中流量在0.3立方米/每秒的有20条,最长的水沟有22千米;元阳县有水沟4653条,其中流量在0.3立方米/每秒的有45条,最长的水沟有25千米;绿春县有大小水沟7000多条,其中流量在0.3立方米/每秒的有13条,最长的黄连山水沟有65千米。[4]红河、元阳、绿春3县共计水沟14675条。
通过研究哈尼族开挖水沟、管理水沟和分水,我们发现“哈尼梯田”的给水与哈尼族土司制度有着内在的联系。
(一)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与哈尼梯田水利建设
历史上,哈尼族地区与梯田用水相关的水沟开挖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土司组织开挖。相关地方史料记载,大部分哈尼族土司都组织民众开挖梯田和水沟,以供屯垦戍守。例如,左能哈尼族土司吴蚌颇在组织民众开挖梯田的同时,为解决梯田用水,还组织民众开挖了妥玛水沟,源头为清水河源,沟尾至俄垤,全长16千米,俄垤、作夫等地受益,灌溉面积为500亩。[4-5]又如,猛弄白氏哈尼族土司治所在多沙时,组织民众开挖了多沙梯田和阿梭大沟,治所在哈播时,组织民众开挖了哈播梯田和哈播大沟,治所在攀枝花时,同样组织民众开挖梯田和水沟;[4][6]再如,纳更土司龙咀在组织民众开挖梯田的同时,还组织民众开挖水沟,解决了梯田用水。[4]通常,由土司组织开挖的水沟,其产权由土司拥有。(2)村寨合作开挖。部分水沟由村寨合作开挖。例如,《元阳县志》记载: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老克、糯咱、绞缅3个寨子合作开挖水沟,共计出资白银8000克,大米7200千克,食盐80千克,投工1000个,但因种种原因,水沟没有修通。嘉庆十一年(1806年),3个寨子,再议挖沟,约定每“口”水出稻子75公斤,白银180两,大米3000千克,食盐50千克。经过2年的努力,终于挖通了全长15千米,流量为0.3立方米/每秒的糯咱水沟。[7]产权属于老克、糯咱、绞缅3个村寨共有。(3)农户自己开挖。田间小水沟,至于部分水源较近的小水沟,大多由农户自己开挖,产权也属于农户个人私有。
从水沟开挖技术看,历史上,哈尼族开挖水沟大多采用“流水开沟”法,即开沟时以目测沟线,施工中边开沟边放水,这是一种很直观的经验方法,基本没有什么测量学方面的技术含量,适合于短距离的小型水沟的开挖。至于大型水沟的开挖,离开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难于进行的。上述“糯咱水沟”开挖的反复和历时长久,充分说明,缺乏有效率的经济组织,要建设大型的水利设施是较为困难的。而历史上大多数工程量较大的哈尼梯田水利设施的建设,都是由土司组织实施的,如红河县的“妥玛水沟”,元阳县的“阿梭大沟”和“哈播大沟”等。至于解放后,大型水利设施基本上是由政府组织建设的,例如,著名的绿春县“黄连山水沟”和“黄连山水库”。据《绿春县志》记载:民国24-33年(1935-1944年),永乐土司普国泰及其在三猛区的里长、招霸曾拟议兴修黄连山水沟,并三次向农户派款,每户银元3元,共收得银元3000元,但未实际修筑。1958年,当地政府组织调集民工2300人,群众投工66万个,国家投资24.68万元,挖土石方132万立方米,建背水桥20座,渡水槽240米,于1959年11月修成28.8千米的水渠。1969年群众投工20万个,国家投资35.95万元,挖土石方40万立方米,新修22.7千米的水渠。1973年,主干渠全长51.5千米的黄连山水沟才最终修成。另外,还开挖了斗渠、毛渠24条,长66千米。黄连山水沟常年灌溉面积为2500亩,若管理良好,正常通水,可增灌溉农田5000亩。解决了当地46个村寨的梯田用水,特别是解决了著名的同株腊姑哈尼梯田的用水。[8]
(二)哈尼族梯田水利管理
1949年以前,哈尼族地区的梯田水利管理一般是依据其产权来决定的,通常,根据水利设施的所有权归属,安排了3种不同的管理方式:(1)土司所属水利设施的管理。凡属土司所有的水利设施(官沟),一般由土司直接管理,并实行木刻分水,收取相应的费用。例如,纳更土司管辖区内的官沟即由纳更土司直接管理,每口水收取37.5千克稻谷。全沟共计约80个分水口,年收费用约3000千克稻谷。水沟的维修通常由土司负责。(2)村寨共有水利设施的管理。数村共同拥有产权的水利设施由村寨选举专人管理,按受益面积收取一定的稻谷,或者分给管理人员一份公田耕种。水沟的维修,若工程量不大,一般就由管理人员自行维修。若工程量较大,则由受益村寨派工维修。(3)农户水利设施的管理。农户拥有的小水沟则由受益农户自行维修。
总体上看,哈尼族地区的水利行政与其财产所有权是一致的,即谁拥有谁管理,并获取一定的报酬。
基于演化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哈尼梯田”水利研究,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的结论:
(1)明清时期滇南的土司制度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激励结构,是一种博弈均衡和博弈规则。
(2)明清时期大大小小的哈尼族土司则是土司制度这一社会激励结构的产物,即演化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中的组织。
(3)明清时期哈尼族土司与哈尼梯田水利技术成为当地经济演化的“组织”和“技术”两项演化元素,并且构成了具有互动反馈关系的演化因果关系。“哈尼梯田”水利技术的有效利用,取决于哈尼族土司如何协调和提高成员之间的新技能,因此哈尼族土司制度的确立对“哈尼梯田”的水利技术传播和扩散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哈尼族土司的出现对“哈尼梯田”水利技术创新产生了正激励,形成了正反馈,进而影响到“哈尼梯田”技术的创新和扩散。
(4)“哈尼梯田”具有“村寨—森林—溪水—梯田”四度同构的表象,但作为一种农业文化遗产,其核心的价值是其背后的科学技术,正是科学技术将“森林—水源—梯田”有机的统一起来,成为一种生态有机山地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因此,可以说,哈尼梯田水利技术正是“哈尼梯田”的核心价值所在。
“水”是“哈尼梯田”的命脉,正如哈尼古歌所吟:有好树就有好水,有好水就开得出好田,有好田就养得出好儿孙。
[1]白瑞雪.演化经济学与经济学的演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诺斯,张五常,等.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德勒巴克.新制度经济学前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红河哈尼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5]云南省红河县志编纂委员会.红河县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6]尤中.尤中诗文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7]云南省元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元阳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8]云南省绿春县志编纂委员会.绿春县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龙倮贵]
Study on the Hani Terrace of Water Conservancy
ZHENG Wei-lin, LI Kai-dong, LU Bao-he
(Honghe University, Mengzi 661199,China)
Institution evolution on the dissemination and diffusion of technology has a very important impact. Relevant local historical records, the TuSi organize most of the terrace and ditches excavation, for stationing troops to garrison. In history of Hani, which can most of the work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are organized by the chieftain implementation. Hani terrac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s decided according to their property rights, who owns who mange and obtain some recompense. The Hani TuSi and water conservancy in the period of Ming and Qing become local economic evolution of “organization” and “technological”evolution elements, and the evolution of interactive feedback. The water conservancy is the core value of Hani terrace.
The Hani Nationality; Terrace; Water conservancy
F327.8
A
1008-9128(2017)01-0001-03
10.13963/j.cnki.hhuxb.2017.01.001
2016-04-06
2015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演化经济地理学视域中的滇南土司制度与哈尼梯田研究(JD2015YB53)
郑伟林(1961-),男(哈尼族),云南蒙自人,教授,研究方向:经济学、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