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中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17-03-10 06:23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8期
关键词:肝素血肿分子

李 强

(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1)

冠心病介入治疗中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李 强

(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1)

目的探查冠心病介入治疗中低分子肝素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0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行介入治疗,对照组行普通肝素疗法,实验组行低分子肝素疗法,对比其疗效。结果实验组穿刺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血肿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中运用低分子肝素疗效显著,可降低术后多种不良反应,减少手术风险与穿刺出血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冠心病;低分子肝素;临床效果

近年来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及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日益升高的趋势,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当前冠心病主要通过内科药物、心脏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其机理是通过改善缺血缺氧状态,对症处理最终维持心脏灌注。冠心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1]。普通肝素是临床主要抗凝药物,但最近几十年国内外很多学者逐渐将目光转移到低分子肝素上发现其在冠心病临床介入治疗中疗效显著,且可以改善患者预后[2]。本研究对收入的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对比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的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0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40~70岁,平均(54±4.32)岁。对照组:男2 7例、女1 8例;年龄4 5~7 3岁,平均(53±3.48)岁。所有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无心脏手术史、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不全、肝素过敏。7例心绞痛型、10例心肌梗塞型,8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12例心衰和心律失常型、8例猝死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化疗。对照组:术前普通肝素2000 U,ivgtt,术中再加120 U/kg。实验组:术前低分子肝素1 mg/kg,持续应用>48 h,末次运用皮下注射,并与8 h内行介入治疗[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止血时间、局部血肿发生率、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及局部血肿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穿刺止血时间为20.34±2.78 min,局部血肿例数为1,发生率为2.5%。对照组穿刺止血时间为28.75±3.59min,局部血肿例数为8,发生率为20%。实验组穿刺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血肿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心源性猝死、血管再次血运重建、脑卒中、心梗的发生例数分别是0、0、0、1,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心源性猝死、血管再次血运重建、脑卒中、心梗的发生例数分别是3、4、2、1,发生率为2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WHO将冠心病分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无症状心肌缺血,猝死。当前冠心病的发病原因极其复杂,涉及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吸烟、酗酒及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其中性别、年龄、家族史又是本病的高危因素。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当前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1)改变生活习惯,戒烟酒,低脂饮食,适当运动;(2)药物治疗:抗凝、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他汀类调脂药;(3)血运重建疗法,包括介入治疗、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药物治疗是所有疗法的前提,介入及外科手术治疗后均需继续药物治疗。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是指通过穿刺股动脉或挠动脉,随即置入球囊导管(向心脏方向),从而了解冠状动脉狭窄的具体情况,并扩张、疏通病变部位,增加心肌血液灌注,优化心肌缺血缺氧状态。介入疗法具有损伤小、疗效好、患者可耐受等优点,但此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痛苦,并不能防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局限。介入治疗效果较好。但手术不可避免的会对患者有创伤,且各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如血栓等,这些都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因此急需寻找更加积极有效的方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是针对血栓,因此抗凝剂的使用非常重要。当前很多学者已运用低分子肝素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防止血栓的形成,非常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3]。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冠心病及其高危因素的诊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新药、新医疗技术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给冠心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任何一种疗法、药物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局限,因此在临床应用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不断地进行各种临床实验研究,确保药物可以发挥最大疗效,最终造福患者。肝素是临床应用较广泛的抗凝剂,主要针对静脉血栓。虽然肝素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但也有很多不良反应,例如出血、血小板减少症、过敏等。低低分子肝素由普通肝素降解后产生,相比普通肝素而言,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它的抗凝效果更高,甚至可以高于普通肝素4倍。它不易于细胞外受体结合,因此可大大延长血浆半衰期,其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当前它可以用于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深静脉血栓、进展型脑梗死,还具有抗炎的作用。此外,它还具有注射吸收好、半衰期长、利用度髙、出血等负作用少、不需要实验室监测等优点。此外,比较常见的低分子肝素主要有:依诺肝素钠、那屈肝素钙、达肝素钠。

本研究发现实验组穿刺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血肿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前期学者研究结论存在一致性[5、6][。但本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局限性。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低分子肝素可以明显缩短穿刺止血时间,减少局部血肿的发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最大限度的造福广大患者。因此其临床应用前景无限,不仅仅是针对冠心病的治疗,还包括其它需要进行临床抗凝治疗的疾病,例如肺栓塞等。

[1] 于 茜,刘宏斌,肖湖南,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冠脉血管完全闭塞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讲展.2016,16(7):1272-1276.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5):353-367.

[3] 陈桂霞.低分子肝素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转化医学电子志,2015,2(06):47.

[4] 张晓玲,陈 方,高阅春,等.低分子肝素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中的应用[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22(18):978-979.

[5] 萨代提布·马合木提.低分子肝素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02):37+40.

[6] 古丽拜克热木·阿布力克木,努尔孜亚·吐尔孙.低分子肝素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治疗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4):2631+2633.

R541.4

B

ISSN.2095-8242.2017.48.9391.0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肝素血肿分子
分子的扩散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精日”分子到底是什么?
米和米中的危险分子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臭氧分子如是说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