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春艳,郭鸿翔
(1.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卫生院,山东 青岛 266209;2.山东即墨市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200)
乡镇卫生院实施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小切口治疗体会
兰春艳1,郭鸿翔2
(1.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卫生院,山东 青岛 266209;2.山东即墨市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200)
目的研究乡镇卫生院实施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小切口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60例。对这60例患者,实施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切口治疗方式,并总结治疗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结果对6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小切口手术治疗,有非常好的效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好。结论采用下腹皮横纹微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有非常好的效果,具有创口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特点,且手术的成功率较高,促进了小儿的康复,可在乡镇卫生院进行推广。
乡镇卫生院;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切口;治疗体会
小儿腹股沟斜疝多因胚胎期睾丸下降过程中腹膜鞘状突未能闭塞所致,在婴儿刚出生时,就可以发病,男性发病的机率较大,且右侧发病机率较高,多为两岁以内发病,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腹股沟区可还纳性包块,当哭闹或其他原因致使腹内压增高时,包块可明显增大,安静、平卧、睡眠后包块可缩小或完全消失。通常情况下是不影响小儿的发育和正常活动的,如果发生疝内容物嵌顿,很少有痛苦不适。年长儿可自述有坠胀感。在医疗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乡镇卫生院,近些年开始采用下腹皮横纹微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本文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小切口治疗过程,进行总结,论述几点治疗体会[1]。
选取我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60例。经过检查已经确诊此60例患者为小儿腹股沟斜疝,所有患者均无药物过敏史及其他功能性疾病。患者的年龄为1~24个月,男45例,女15例,患者的患病类型为:单侧斜疝患者40例,双侧斜疝患者10例。
通过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已确诊其为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下腹皮横纹微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小切口沿患者侧下腹部耻骨结节上的横行顺皮纹切下,切口大约为1~1.6 cm,当浅筋膜切口后,要立即向下牵拉切口,找到外环口腹外肌腱膜的两个内外角,确认提睾肌筋膜,进行提睾肌与固有鞘膜的分离,将疝囊提出后切除,最后对患者的伤口进行缝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分离疝囊和疝囊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落实,精索血管以及输精管的保护工作,做好止血措施[2]。
1.3.1 饮食方面
患者手术清醒后,在6~8小时以后,方可进行饮食,要以流食为主。
1.3.2 男性患儿的阴囊处理
要对患者的阴囊采取托起措施,加快患者伤口的愈合。
1.3.3 创口渗血处理
如果患者出现渗血情况,可利用小砂袋适度的压迫创口,30~60分钟。
1.3.4 突发事件的处理
手术后注意各种防护措施,避免患者感冒、哭闹、便秘等因素,对患者的手术结果造成影响。
对我乡镇卫生院的6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下腹皮横纹微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后,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60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渗血情况,术后的恢复较好。
小儿腹股沟斜疝(indirect inguinal hernia)多因胚胎期睾丸下降过程中腹膜鞘状突未能闭塞所致,在婴儿刚出生时,就可以发病,男性发病的机率较大,且右侧发病机率较高,多为两岁以内发病,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的疾病。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腹股沟区可还纳性包块,当哭闹或其他原因致使腹内压增高时,包块可明显增大,安静、平卧、睡眠后包块可缩小或完全消失。
在我国传统的治疗过程中,常采用高位结扎疝囊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但是手术的切口较大,缝合后会留下较大疤痕,对患儿的皮肤美观度造成较大的影响,这种损伤会随着切口的增大而加剧。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家属对于手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近些年,我国微创技术发展的非常突出,下腹皮横纹微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被逐渐的应用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此种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手术的切口较小,术后造成的损伤较低,容易恢复,且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较低。但是要想有效的落实此项技术,医生需要熟练的进行技术操作,同时医院需要具备较为完善的医疗器械。在此背景下,我乡镇卫生院,积极发展小切口治疗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选取我乡镇卫生院6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进行小切口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手术后当天患者基本上就可以进行活动,恢复非常快速,术后复发的机率较小,促进了患者的痊愈。
采用下腹皮横纹微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有非常好的效果,具有切口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切口美观、费用低等优点,对于患者的康复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手术切口较小,对于医生的要求也较高,还有许多的不适应,我们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1] 卢连梅.乡镇卫生院实施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小切口治疗体会[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29(1):57-59.
[2] 曾义真.下腹皮横纹微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乡镇卫生院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28(34):24-25.
R726.5
B
ISSN.2095-8242.2017.48.9387.01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