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视角下关于民族传统体育话语权之思考

2017-03-10 06:1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话语权民族传统

(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 自贡 643000)

文化生态视角下关于民族传统体育话语权之思考

□田怡然

(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 自贡 643000)

运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法讨论分析文化生态平衡、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建立民族传统体育话语权间的关系。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的优秀历史产物,它根深蒂固、生生不息。通过建立文化自觉和自信有助于获取国际社会话语权,有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对平衡文化生态具有深远意义。

文化生态 民族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 话语权

1、文化生态平衡

1.1、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是用研究生态学的方法来探讨文化。1955年,“文化生态”概念由美国人斯图尔德第一次提出,之后便在全世界掀起了关于文化生态的研究热潮。国外对文化生态的研究主要是从人类学角度展开,以研究环境与文化的关系为主;国内对文化生态的研究主要从哲学角度展开,以研究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综合来说,文化生态由内外两个层面组成,一是文化生态所处的外部生态环境。这是一个复合型的生态环境,只要是与人类的文化和行为产生过直接或间接作用的自然生态环境都属于外部生态环境,它影响着文化从产生到发展再到改变的整个过程;二是文化生态经过长期演变所形成的内部生态秩序。这样的秩序是将人类文化看成由不同的有机部分组合而成,各部分之间的作用就像自然生态中的各部分一样,会互相制约也会互相发展,最后达到一个有利于共同发展的状态 。本文的研究是从文化生态学角度展开,将民族传统体育看作一个“文化族群”,现今该族群受到外来势力的冲击,我们需要在捍卫自己地位的同时,吸收外来势力中的先进部分,以促进自我发展,维护文化生态平衡。

1.2、从破坏到平衡

文化生态需要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因受到各种刺激它在打破平衡到重塑平衡的过程中得以延续。当今,全球化、西化和信息高速化成为刺激因素正在重塑文化生态。首先,全球化虽然使文化生态冲破了地域和环境的禁锢,但外来文化的冲击却破坏了区域性文化生态的既定轨迹。所以区域性文化生态已经进入全球化的文化生态圈,成为其中的组成部分,而全球化又反过来影响着区域性文化生态的发展。其次,西化,就是所谓的西方文化霸权,打破了文化生态平衡,出现“一边倒”的状态。原本应该是平等共处的局面,变成了西方国家单方面的文化输出,这将严重阻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发展。最后,信息高速化带来了文化高速化,所以文化开始了“大爆发”式的融合和发展,改变了文化生态的发展状态。如何在高速和稳步之间找寻平衡点,使文化生态不会像生态环境那样受到严重“污染”,不要像生态环境那样陷入先开发再治理的圈套,成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

2、失语的困惑

民族传统体育是人类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它的形成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是身体文化的活化石。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东方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又是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多种民族文化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身体动作是其符号系统,核心为中国传统哲学,它囊括了民族传统的强身、健身、养生、竞技和娱乐等体育活动。所以,体育文化的文化性更多的是由精神主体承担。

文化生态的主体是人,但其环境条件同样重要,因为只有在特点的环境中才能产生出特定的文化。话语权即话语权利与话语权力。权利是在被社会认可之后产生的,这种认可也就是所谓的具有社会地位,有了话语权利才能掌握有利于自身的话语权力 。现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处于一种文化“失语”状态。首先,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会一次次的盛大举行折射出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落寞。唯一一次武术进入奥运赛场,也是依托举办国优势,作为表演项目现身。从电视转播的情况来看也不容乐观。奥林匹克精神的广泛普及性和辐射性已经逐渐超越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的被认同度,走上了被西方体育拥有话语权的艰难道路。其次,民族传统体育的西化趋势。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中国武术的竞技化道路。武术竞赛规则从1959年制定至今,竞赛规则的改革不断向西方体育竞赛标准靠拢,目的是能够提升国际认可度。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武术在西方国家获得的认可度并不乐观,同时在转型中也渐渐丢弃了自己的一些文化内涵,最终只成为了西方体育的“半成品”,成为了没有文化支撑的“躯壳”。所以只是生硬的以西方的标准和价值参考系为模型,势必将导致东方体育在西方意识形态所掌控的平台上缺失话语权 。再次,在学校体育领域,西方体育项目占据了教学内容的主要部分,就算有极少涉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内容,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依旧能看到西方体育的影子。学校教育的内容和质量将直接或间接的决定国家未来的发展导向。全球化的发展模式,促进着文化的交融,同样也致使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失语”。文化生态中环境的因素和人的因素都决定了今天民族传统体育的尴尬境遇。

3、民族传统体育话语权的建立

3.1、文化自觉

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认为,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现代社会,国际化的交流和交往使得各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 “文化自觉”才显现出了它的重要性,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自觉”才显得更加迫切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建立自我话语权的道路上,理应具备文化自觉意识。

首先,文化自觉意识要求民族传统体育作为自觉的客体、对象要弄清自己的来源。很显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在中华大地上孕育而生的,聚集了我国各时代、各民族、各地区、各阶层的文化资源,受我国具体情况的限制和规范。其次,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是漫长而复杂的,我们应该摸清它的形成过程和形成规律,这对它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再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我们正在逐步意识到文化自觉需要我们从一次次的强烈动荡中寻找希望,建立起具有高质量的文化自觉意识,掌握话语权。再次,文化自觉需要对文化的特点、规律、实质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这是本文化区分于其他文化的扎根点。只有理清自己的思路才不会迷失自我,走向盲目模仿、自我否认的歧途。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从产生、形成到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在进行自我完善,但当我们与外界文化产生碰撞时却开始用他国文化来自我否认,这势必导致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失语。笔者认为民族精神是文化自觉意识形成的重要标志。这个民族精神是在挖掘和整理国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中来,而不是从他人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中来。同时,因我国疆域广阔、民族众多,所以还应当多层次、多视角、多维度、全方位的理解,确保其准确性。最后,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某一个文化的消失而停止,也不会因为某一个文化的出现而加速。“和而不同”是“弱势文化”自我保护意识的体现,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话语权的掌控下,“强势文化”已经对“弱势文化”产生了致命的冲击。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并非“弱势文化”,但我们应当有“思危”的意识,充分的文化自觉是“思危”意识的一种体现,也是自我优化的有效手段。

3.2、文化自信

传承是民族文化延续的出发点,但作为非西方国家只做到这一点无法真正在世界文化交流中获得平等的文化话语权,还需要深入挖掘和了解自身文化,并去其糟泊、留其精华,将其发扬光大,这样才不至于沦为西方国家的“文化殖民地”。在西方体育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不能指望具有不同思想意识和文化形态的西方体育来扶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所以文化自信,体现的是自我认同,而自我认同的目的是为了让他者认同。为争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我们应该理性思考,自我省视。这是一个文化应有的姿态,也是为了维持文化生态平衡必将会出现的趋势。可以说,在全球化的文化生态圈里,民族传统体育面对的巨大冲击,同时也是巨大机遇。虽然民族传统体育现今还没有受到大范围的认同,但不能说我们的体育就是落后的、无用的,它背后承载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体系。发展到今天,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境遇是尴尬的,一方面,它不被国际社会所充分认同,它的传播一直履步维艰;另一方面,它在国内的发展和推广也不容乐观,青少年一代很难接触到民族传统体育,无法使其广泛注入到新鲜血液当中,缺乏活力和感染力。虽然我国从事该行业的社会精英群体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着手摆脱困境,但必将是一场恶战,复杂程度不言而喻。同时,民族传统体育的境遇又是光明的。一方面,社会高层已经开始意识到保护我国民族文化独有产物的重要性,国家已经开始大力度的开始保护文化遗产,建立保护、发展、传播为一体的建设机制。另一方面,通过我国在国际社会上地位的逐步提高,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已经得到大大提升。这直接提高了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为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了动力。第三方面,通过我们对自己文化的对外传播,加上在国际社会上通过具体文化产物的进出口交流,我国的民族非语言文化产物,如:民族传统体育,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他国的认同和接纳。所以我们应当理性认识自我,建立合理的文化自信,逐步提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4、结论

(1)文化生态的失衡是全球化、西化和信息高速化的结果。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冲击;

(2)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盛行、民族体育的竞技化现象、学校体育的西化现象都体现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已经出现了“失语”现象;

(3)在建立自我话语权的道路上,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国文化中的组成部分,理应具备文化自觉意识。它产生于中华大地,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产物;追寻它的形成及规律能够建立高质量的文化自觉意识;找准它的民族精神将对认识它的本质、特质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发展中它应具备高度的“思危”意识;

(,)虽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当今国内外的发展中都举步维艰,但国家和国人都意识到了丧失文化自信将丧失话语权的争夺。

[1]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2]胡小明.体育人类学[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3]王再鸣.非语言文化传播与“文化自觉”[J].体育文化导刊, 2007,12.

[4]王晖.文化生态问题中的文化主体保护[J].求索,2009,02.

[5]马文国,邱丕相.文化争夺的时代:传统武术的无奈[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9).

[6]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7).

[7]周桂英.文化生态观照下的全球文化互动图式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2,10.

G85

A

1006-8902-(2017)-03-LXY

田怡然(1990-),女,汉族,四川自贡,助教,硕士,四川理工学院,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话语权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