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产学研结合模式在化学学科教与学过程中的作用

2017-03-10 03:45:15王方阔毕建洪董华泽朱金苗王永贝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酵素产学研应用型

程 华,谢 冬,王方阔,毕建洪,董华泽,朱金苗,王永贝

(合肥师范学院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探析产学研结合模式在化学学科教与学过程中的作用

程 华,谢 冬,王方阔,毕建洪,董华泽,朱金苗,王永贝

(合肥师范学院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结合我院产学研工作的实例,探析了在化学学科教与学的过程中引入产学研结合模式,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对提升教师的教书育人技能,科学研究素养及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作用。

产学研结合模式;化学;科学研究

基于我校“举行知旗,走应用路,创师范牌”特色办学之路,为引导和鼓励科研、教学人员从事应用型科学研究和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快学校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近些年各级部门加大了对产学研合作的执行力度,各级领导鼓励教职工发挥专业所长,以人才、技术、效益为基础,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

近些年,我院产学研工作稳步推进,积极开展与安徽省金寨县、明光市、砀山县及福建省等地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吸纳近100位在校学生参与了产学研项目研究,实现了产学研与教学工作同步进行;同时教职工也进一步将创新创业与产学研工作有机结合。在产学研结合模式中,各方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教育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逐步形成互利互补、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的制度,主要表现为[1-5]:教学、科研与生产的三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即理论原理与生产实际的结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包括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结合,互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等。

从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实施效果、化学学科的发展及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在化学学科教与学的过程中引入产学研结合模式,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对提升教师的教书育人技能,科学研究素养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从学生成长角度来说,产学研结合模式所带来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1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由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上大学之前,学生们在应试教育的制度下,很多沦为学习的机器,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然而独立思考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是否善于独立思考,是衡量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6]。而学生愿意思考的前提是他们对某事物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创设情境,循循善诱,把学生引上独立思考的路子。所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引入产学研模式,加大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如我校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积极与金寨县猕猴桃农民合作社、金寨县林兰药业有限公司展开合作,就中药深加工,猕猴桃种植、病虫害及储存保鲜等技术需求深入合作,如何加快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如何提高中药及水果的价值?如何带领大别山区老百姓脱贫致富?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在产学研模式中,学习可以带来最前沿的学科理论知识及企业实践知识,学生觉得学习能创造社会价值,学习不再是枯燥的过程。它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如在探讨新的生产实践问题时,教师与学生不必被书本教学内容束缚,大家可以各抒已见,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到疑难问题时,大家可以集体讨论,这样容易使学生打开思路,为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机会。

1.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不能光说不做,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大量的实验去探究,去创新,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产学研结合模式中涉及的实验项目不再是书本上的验证性实验,大部分项目需要学生自己探索,学生也不能仅仅依靠老师教一步做一步,需要其自身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责任心,在接受工作后应尽一切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把工作做好。产学研结合模式中,涉及到很多企业新项目,为了使产品尽快走向市场,相关教师在指导学生从事项目研究时,一定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并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想法,不能空想或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如目前流行于欧美及日本各国的酵素产品,它是益生菌作用于各种食材,将食材分解成的各种小分子易吸收物质,这些物质包括各种单糖、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同时还产生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蛋白酵素、淀粉酵素、脂肪酵素、纤维酵素等酶类物质。酵素存在于所有活的动植物体内,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消化食物,修复组织等生命活动的一种必需物质。只有酵素存在,人体内才能进行各项生化反应。人体内酵素越多,越完整,其生命就越健康。人类的疾病,大多数均与酵素缺乏或合成障碍有关,补充复合食用酵素是当前保健养生内容之一,因其在养身及美容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具有非常巨大的潜在市场价值,但国内目前关于酵素产业化研究较少。所以在与相关单位合作时,项目确定之后,一系列问题就呈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这时必须通过自学相关知识,集体讨论分享资源、交流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积极主动的自主求学,心态发生了变化,学习效率也明显提高,掌握新知识的速度明显加快。随着项目的逐步推进,查找文献、获取重要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得到所需信息的时间明显缩短,并能够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步骤;对项目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成功实现由小试成果进行放大中试的实验。学生在参与产学研项目工作中,他们知道不能做意见或是现成答案的乞讨者,所有问题都应该自己寻找答案,所有的解答都在问题里,拿着别人的图,要去找到自己的路。因此从另一层面来说,产学研结合模式有助于深层次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

1.3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虽然我院学生开展了就业指导培训,但学生在毕业出校门前接触的用人单位较少,对化工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发展等情况都不了解,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很难找到理想的单位。进入用人单位后,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去了解熟悉企业的基本组织架构、运行模式、企业文化等,企业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开展入职培训。而产学研结合模式是打破这种尴尬局面的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参加化学化工实习实训,通过融身到生产一线参加具体的生产实践活动,就可以学到化学化工生产一线所需要的技能与能力。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不仅能得以提升,而且能更早地了解企业需求,有意识地去提前准备和锻炼,企业也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有充分的预判,从而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以产助学的意义[8]。“产”、“学”结合不仅是以产助学,也可以学以致产,不仅对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有帮助,也会让企业更乐意接受应届大学毕业生。

2 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2.1 有利于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当前很多高校教师,为了职称评定、教学考核等个人职业发展需求,教学之余必须从事一定的科研活动,但传统“闭门造车”式的模式限定了教师的研究范围,有些情况下他们并不以切实解决某一行业确切存在的问题为目标,仅仅是为了科研而科研。但社会市场产品更新速度快,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增大市场占有率,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科技创新才能得到良好发展,因此他们急切需要与科研院所与高校进行合作,这一需求也给高教科研工作者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教学科研人员有机会最直接地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科和科研开发的要求,并迅速的将其反映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中,使知识得到实际应用,产生实际价值服务地方经济。因而产学研合作是一个良好的媒介,能使教师产研结合催生有市场价值的产品。产学研合作也带动了教师科研的热情与积极性,提升了教师的自我成就感与社会价值感。如通过与金寨县的合作,我院部分老师承担了“金寨猕猴桃质量标准研究”、“猕猴桃酵素生产工艺探究及品质检测”、“新型富硒肥料的制备及对金寨县猕猴桃富硒作用研究”、“蓝莓酵素产品研发及工艺设计”、“蓝莓复方口服液的研制”、“灵芝五土栽培工艺研究”、“石斛复方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这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工作的兴趣,提高了参与产学研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坚定了他们做好这一研究领域的决心,真正做到项目研究成果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2 有利于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由于产学研合作,高校教师拥有更多产业实践经验,科研与市场的结合,将有助于教师全方位的了解行业发展需求,这使得他们比学界同仁有更多的机会了解高新技术和商业产品。这些经验与知识一方面丰富了他们课堂教学素材,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他们也将更加方便的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例如我院制药工程专业领域药物制剂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只有让学生熟悉药物制备工艺、药物成型工艺、药物分析检测等药厂生产的相关流程,才能使教学效果得到真正的提高。而任课教师正是因为参与了相关药企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有机会实地考察相关药企的生产工艺过程,明白企业的人才需求,才使得他们在课堂及实践教学中给学生讲解涉及药企生产实际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提供模拟工厂中试的实训材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及运用能力。高校教师这种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也使学生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学生的发展和职业选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3 加深了与各行各业的交流合作,有助于提高教师个人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与发展中,才能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学校也不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封闭式的圈子,产学研合作恰好是媒介,给教师与社会各行各业人士交流合作提供了机会。“三人行必有我师”,高校教师与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交流,更容易点燃创新意识的火花,增强业务素质,同时在为人处事和文明礼仪上也可以得到锻炼与提升,因而整体上提高了教师的人格魅力。

3 展望

由于产学研合作教育能够促进教师、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企业和院系的共同发展。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相比,其优越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此教学机制下,目前相关的教学督导制度还不够完善,教学理念也有待积极更新,相关老师还需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从院系及学校层面来讲,还需加大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扶持力度,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结合自身特点主动出击,补企业所缺,急企业所需,让企业感到合作的必要性和明确的互补性,要在合作过程中逐步解决好合作方式、合作途径及互惠互利原则等问题;摸清规律,真诚合作,深入探索[9],这样才能实现顺利合作,才能培养出适应化学化工行业发展的优秀人才。

[1] 马克和. 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以铜陵学院为例[J]. 池州学院学报, 2014,28(3):109-111.

[2] 吕升义. 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临沂大学学报, 2013,35(5):22-25.

[3] 李沙沙, 王红艳, 史洪伟等. 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 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J]. 广州化工, 2015,43(9):204-205.

[4] 彭旭.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模式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10,30(13):143-145

[5] 孙浩. 产学研合作培养石油石化类应用型人才[J].石油教育, 2011,18(3):85-87.

[6] 何万国,何华敏.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实践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30(6):32-35.

[7] 何郁冰.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 科学研究, 2012,30(2):165-173.

[8] 唐阳. 关于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J]. 中国高校科技, 2012,18(7):14-16.

[9] 林莉. 论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化工专业人才培养[J].石油教育, 2005, 12(2): 57-59.

An Analysis on Effect of University and Business Cooperation Mode on Teaching and Studying Chemistry

CHENG Hua, XIE Dong, WANF Fangkuo, BI Jianhong,DONG Huaze,ZHU Jinmiao, WANG Yongbei

(SchoolofChemistry&ChemicalEngineering,HefeiNormalUniversity,Hefei230061,China)

This article outlines some instances based on university and business cooperation mode in School of Chemistry &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analyzes the effect of such mode on teaching and studying in Chemistry. On the one hand it is useful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s well as cultivating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hat meet the dema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lso beneficial to promote teachers' teaching skill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as well as their ability to serve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university and business cooperation mode; chemistry; scientific research

2016-12-20

2016安徽省高校自然基金项目(KJ2016A573),合肥师范学院-金寨县首批产学研合作项目(2015xxhz001, 2015xxhz002),合肥师范学院产学研合作育人基地项目(2015CXYJDKJ001,2015CXYJDKJ002,2015CXYJDKJ003),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614098032,201614098033,201614098039,201614098040,201614098041)资助

程 华(1986-),女,安徽省肥西县人,合肥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实验师,硕士,从事化工工艺及化工实训教学工作。

G642.4

B

1674-2273(2017)03-0095-03

猜你喜欢
酵素产学研应用型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 06:05:34
酵素真的是减肥神药吗?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柠檬酵素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中国公路(2017年18期)2018-01-23 03:00:32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自制酵素 能否保健
大众医学(2016年6期)2016-11-03 17: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