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盼
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
电力工程项目在投入建设与施工以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考察,确保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行性,因此开展可行性研究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工作人员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对估算投资限额,并完善建设方案。为了保证高质量施工、降低工程造价,参与投资评估与可行性分析的工作人员应充分考虑线性概预算限额。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社会生产、生活的用电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供电需要,电力工程的规模也逐步扩大。此时工程项目建设中需要用到大容量、高参数、超临界的发电机,其优势在于节能效果突出、具有环保特性,然而这种发电机的成本较高,势必会增加电力工程的造价。
项目选址影响整个工程的造价和项目运营情况。为了证选址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电力企业应全面考察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气象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保证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均满足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避免额外的费用支出,使工程造价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为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与效率,电力企业需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施工材料以及施工人才,并加强对配套工程的关注,此时成本投入必然会有所提升。如果要将工程造价尽可能的降到最低,企业必须对各相关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调查,努力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可靠性与合理性,避免增加不必要的经济成本投入。
在电力工程投资决策阶段,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在于对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加大造价管理力度,通过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造价在特定的范围内浮动。在积极进行电力工程设计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必须做到从国家规定和设计规定入手,并综合考虑造价控制等因素,在大量的论证和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的进行电力工程设计,并在这一过程中吸收财务部门的意见,从经费预算等角度出发,确保前期经济评价在电力工程项目中充分体现出合理性,将工程造价控制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在这种电力工程成本费用中,1%的费用属于设计费,而设计的合理性对工程整体造价将产生75%左右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展开电力工程的设计工作过程中,必须从技术以及经济等角度出发,提升设计的全面性和合理性,努力通过充分调动各项资源来促进工程建造成本的降低,据有效数据显示,科学的电力工程设计可以产生15%左右的成本降低效果。因此,新时期,相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加大对设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促使其对工程造价控制等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并在设计中融入工程造价控制理念,确保技术性和经济性可以在设计方案中充分体现出来。
第一,对直接成本进行合理界定,通常情况下,利润、税金、直接和间接费用是电力工程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直接工程费用、现场经费以及其他费用是直接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费用、施工机构转移费用和管理费用等是间接费用的重要组成成分。在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划》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间接、直接成本是是否开展电力工程的关键影响因素。而税金和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需的成本属于直接成本。在实际进行招投标的过程中,应努力将中标的价格进行降低,实现低价中标的目标,在对标底进行编制的过程中,应对直接成本价进行计算和编制,直接成本价应为招投标的最低标准,标底价为最高标准。在完成预审工作后,应科学的进行技术标评审,最后开展最终评审,通常应选择最低报价中标人。
电力工程具有规模大的特点,施工中造价控制工作量较大,同时具有较强的复杂性。要想提升这一阶段造价控制质量,要求工作人员科学把握造价、质量以及工程进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提升工程质量、保证进度的基础上,努力将工程造价降到最低。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施工中,设计变更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现象将对造价控制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应严格控制设计变更的产生,并将经济性分析和技术性分析应用于设计变更方案中,通过有效对比,可以对设计变更中产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更加充分的掌握,可以为工程造价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这一阶段,工作人员应详细归纳、搜集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各项资金数据和资料,其中包括设备费、建安费、管理费和财务费用等。并从实际消费数据出发,对电力工程实际建设项目进行核实,对超出预算的金额进行严格审查,并对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审查实际工程量,将重点放在容易产生漏记现象的隐蔽工程上;严格审核项目施工中所消耗的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在对以上因素进行全面审核的背景下,可以对工程造价与工程实际需求相符的程度做出判断,为后期电力工程建设成本控制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建设同工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具有紧密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电力工程建设力度。然而,工程规模大、耗时长等是电力工程的主要特点,这导致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难度相对较高,因此,相关企业必须将全过程控制措施应用于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从细节入手,有针对性的展开造价控制,为提升工程质量、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1]张绍勋.电力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出发控制分析[J].通讯世界,2017(8).
[2]何鹏.变电站项目造价影响因素与科学控制途径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6(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