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的空间环境研究

2017-03-10 01:56:17王海帆
关键词:空间环境文化

王海帆

(台州学院 艺术学院,浙江 台州 317000)

基于地域文化的空间环境研究

王海帆

(台州学院 艺术学院,浙江 台州 317000)

对文化和地域进行阐释,论述文化、地域和空间环境的关系及其设计载体,地域文化在空间环境中的设计手法及思路,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结合案例详实的诠释地域文化在空间环境中的应用。

地域;文化;空间环境

一 文化与地域

文化是民族生命的体现,不同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这与生境息息相关。所谓生境是指生命活动的场所以及生命活动涉及的事物与关系。同一生境下的显性和隐形的表征,都基于共同的文化因子。经济的高速发展,地区交流的频繁,使得地域文化的独特性逐渐弱化,文化因子渐渐趋同,在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的大背景下,地域文化的危机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和重要课题。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的文化学家,对文化有不同的解释。仅就文化的外延来说,大致可以分为广、中、狭三类界定。[1]广义的文化包罗万象,凡人类的一切创造、一切活动都是文化。狭义的文化偏重指人的精神文化,甚至偏重指精神娱乐活动或诉诸书面文字的知识。介于二者之间,则根据不同的需要与理解,既非那么广泛,也非那么狭隘。譬如有的学者讲其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是对人类有某种支配意义的,且为人们所认同的模式、符号或观念等。文化是人的创造,动物是没有文化的。由于人总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的具体的人,所以文化就与一定的时空范围密切联系,这样文化既可以依其创造的主体来划分,也可以依其存在的时空范围来划分。地域是一个时空(时间和空间)概念,如同“宇宙”,《文子·自然》:“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宇指空间,宙指时间,宇宙本身就是一个时空概念。就建筑与空间环境来说,不同的地域古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蒙古草原蔚蓝天空下蒙古包的人居环境,陕北窑洞的人居环境,江南水乡粉墙黛瓦的人居环境以及西南少数民族空灵精巧的杆栏式人居环境……,各地的人居环境是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技术、社会风俗习惯、不同的文化圈和文化类型共同影响的表征形式之一,是人类在文明史的进程中集体智慧的结晶,其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鉴于此,在空间环境中保护和延续地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设计师应注重文化内涵的营造。

二 地域文化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及载体

无论是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还是建筑设计地域性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争论的热点,包豪斯在现代设计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包豪斯重新定义了建筑的形制、建筑的空间、人与空间环境的空间关系。自包豪斯之后,建筑“Box”的形式开始普及,钢筋、玻璃、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来界定空间,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体验,从另外一个方面看,“Box”造成了建筑形制的雷同。直到1964年伯纳德· 鲁道夫斯基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轰动一时,名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 的展览并展出了同时出版的著作《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以后, 地域文化逐渐受到重视,重新被挖掘,回归到人们的视野。[2]

(一)设计是人类特有的且是主观能动性的活动

人类是按照自己的意识从事生产实践的,卡尔·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描述:“通过实践来创造一个对象世界,即对无机自然界进行加工改造就证实了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物种存在。动物固然也能生产,它替自己营巢造穴,例如蜜蜂、海狸和蚂蚁之类。但是动物只能制造它自己或是它的后代需要的东西,他们只片面地生产,而人却普遍的生产,动物只在肉体直接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却在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下也能生产,动物只能按照它所属物种的那个标准和需要去制造,而人却知道按照每一物种的标准来制造,而且知道怎样把本身固有的(内有的)标准用在对象上来制造,因此,人还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的。”[3]设计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活动,究其学科属性,就造型艺术而言,设计和纯美术(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造型艺术,其造型思维和造型语言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空间环境设计更是与人有着紧密的联系,空间环境设计首先是建立在空间功能属性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空间功能属性和设计需求,遵循形式美、视觉美法则及以人为本的原则而进行的空间环境设计。

(二)地域文化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从空间属性上讲都是研究空间环境的专业,各专业存在相互交叉的学科关系,现代意义上的空间环境对于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空间环境设计需统筹二者的关系,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之外再融入文化内涵,这是一个层次性的递进关系,因为空间环境设计的出发点是基于人的需求,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贯穿于设计的始终,第一个层次是满足人居的功能需求,第二层次是满足人的精神、审美的追求,文化对空间环境内涵的提升尤为重要。

地域文化是基于地域空间范围之内,在文明进程的发展过程中,受地域特征、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历史人文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社会文化,因其地域性属性而呈现出独特性、差异性及相对性的特征。空间环境设计是反应地域文化的载体,是地域文化的外显体现,优秀的设计方案需考虑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融入其中,这样的设计才是植根于一方水土之上,体现这一地域独特的“味道”,其味道也就是该地域的文化。因此地域文化是空间环境的“魂”,盲目的追求造型设计及所谓的潮流,追求所谓的“形式美”,是与空间环境的内核背道而驰的,也脱离了一个设计师对于社会发展应具有的人文关怀。

(三)空间环境中体现地域文化的载体

空间环境大到城市空间环境小到家居环境,根据空间类型不同,其空间结构和功能属性上存在差异,设计思路也不同,但在设计过程中都需从规划布局、造型、色彩等方面入手。在空间环境进程中这几个方面是相互关联,需要整体考虑。空间布局、造型、色彩是一个整体,是空间环境中地域文化的载体和媒介,合理的设计不仅仅是满足其空间环境的功能属性,更应彰显其空间文化内涵。

三 基于地域文化的空间环境手法

空间环境是人活动的主要场所,空间环境的营造离不开地域文化,在空间环境进程中,应注重地域文化的表达。但是尊重传统、基于地域文化并不等同于沿袭旧的形制,照搬照抄,应结合新的设计观念、新材料重新诠释基于地域文化的空间环境。

(一)基于造型、色彩等显性视觉元素的设计手法

空间环境设计不是书法艺术,不是文学语言艺术,也不是手工艺艺术,而是基于一定科学与技术之上的,它是要满足生活实际功能,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功能需要的一门艺术,它和人们的自身的个体需要密切有关,也是具体的建造的过程,造型、色彩是空间环境设计的基本要素。如藏区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是其木结构构造,喜用红、蓝、白、金等色,藏式建筑的符号多与宗教有关,有祈福、求神、求吉祥等意蕴,这些具有地域特征的装饰符号与藏族宗教信仰主题相关,是藏区空间环境地域文化的体现。

康定斯基说过:“经过抽象处理或本来就是抽象的形式本身并无多大意义,重要的是他们所具有的内在共鸣,他们的生命”。[4]造型、材质、色彩等元素具有地域性的特征,体现地域文化的空间环境思路之一是基于传统的地域文化,提取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符号元素,运用新的设计理念、新技术重新设计,使新的结构形制具有传统地域文化的意蕴。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融合了地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的经典作品,贝聿铭先生出生于苏州,对苏州地域文化怀有很深的情节,其运用新的设计理念和新的材料技术重新演绎了基于苏州文化的建筑发展思路,诠释了苏州悠久、浓厚的文化与现代建筑理念的融合,将地域文化以崭新的方式展现出来。

(二)基于共同地域情感的隐性视觉元素的设计手法

隐性视觉元素是基于地域共同心理情感而形成的,不局限于显性的形、色、质的表现,更多地通过立“意”、传“情”,来传递共同的情感。广州白天鹅宾馆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建设的涉外酒店,其中庭设计在空间序列上,完整的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轴线的空间关系,中庭空间是一个四面围合的传统中式民居“天井”的形制。将岭南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结合,通过对建筑空间、形体结构的分析,将中庭空间以建筑、院、廊等空间形式,采用以“故乡水”的立意。“立意于沟通祖国的父老乡亲与海外游子之间的深厚感情”,通过建筑与海外游子的思乡情怀相联系。

四 研究地域文化与空间环境的意义

地域文化、历史人文、文化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词汇,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及城市形象建设不应仅仅停留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或仅仅体现表层的“有意味的形式”,而应该植根于地域文化,体现其地域特色。现代设计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未来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一名设计工作者,应该具有更深层次的思考。传统地域文化资源是现代设计源泉,如何将传统地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融汇创新是每个设计工作者都要思考的重要课题。有“味道”的设计一定是植根于传统地域文化基础之上,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审美理念相结合,符合社会需求的、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

人类文明进程受时空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孕育丰裕的人文环境。地域文化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城市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基于地域自然环境、历史人文、风俗习惯等因素综合考虑,同时融合国内外先进设计理念,在“以人为本”设计原则的基础之上,尊重时代发展及人的审美需求,形成科学合理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体现空间环境设计的文化内涵。

五 结 语

空间环境设计涉及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学、人体工程学等多门学科,因此设计师应具备综合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文中仅仅从地域文化的载体,形、色、质等方面论述,略提及显性和隐性的设计手法,意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设计过程中,或在解读设计作品时,非要套以“形式美”、“美学”的法则,设计之维则从一开始就受到禁锢。诚然,设计专业有其科学性、数理性,诸如达芬奇一类的天才早已详述,然设计更需有其“味道”,且需贯穿于始终,味道之根源便是文化。《易经》上讲“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设计角度理解,设计过程是“道”与“器”相生相融的过程。

[1] 张文勋.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 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出版社,2000.

[3] 张宪荣.设计符号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 约翰·派尔.世界空间环境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Research on Space Environment Based on Regional Culture

WANG Haifan

(School of Ait, Taizhou University, Taizhou 317000, China)

This paper firstly explains culture and region, and then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region and space environment,the design methods and ideas of regional culture in space environment, from the explicit and implicit aspects. The paper also deal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space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ase.

region; culture; space environment

2016-05-27

2015年度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媒体环境下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研究——以台州为例”(15SGHB01)。

王海帆(1985-),男,山东潍坊人,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TU-023

A

1671-1181(2017)02-0110-03

猜你喜欢
空间环境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谁远谁近?
QQ空间那点事
学与玩(2009年6期)2009-07-03 09: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