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障到发展:高校贫困生发展型资助工作研究

2017-03-10 01:47吴佳丽邢伟荣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育人

吴佳丽,邢伟荣

(湖州师范学院 学生处,浙江 湖州 313000)

从保障到发展:高校贫困生发展型资助工作研究

吴佳丽,邢伟荣

(湖州师范学院 学生处,浙江 湖州 313000)

高校贫困生资助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重物质轻精神,重执行轻培育,重学业轻技能”的弊端,这为发展型资助的构建提出了客观要求。新时期贫困生不断提升的精神需要和发展诉求,我国资助实践和社会需求的快速发展,又为发展型资助的构建提供了现实可能。完善资助制度建设,转变资助工作理念,健全资助帮扶体系,厘清各资助主体的责任,是高校贫困生发展型资助构建的重要手段。

高校;贫困生;发展型资助;以人为本

高校贫困生资助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对提升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都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1]这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同时也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校贫困生发展型资助及其必要性

发展型资助是指在贫困生资助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本着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的宗旨,在对贫困生进行物质帮扶的同时,注重对贫困生进行思想引领、精神培养、个性塑造、能力提升等多方面的锻炼,帮助贫困学生摆脱经济困境,并促进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资助模式。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资助了数以亿计的寒门学子,然而,当前的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还存在不少弊端,“保障性”色彩浓厚,“发展性”功能不足,亟待进一步完善。

(一)注重物质帮扶,淡化精神关怀

在现行资助政策体系中,国家助学贷款和国家奖助学金为高校贫困生提供了有力的“兜底”保障。在高校自提的校内资助经费以及社会向高校捐赠的爱心助学资金中,约有80%~90%的部分以奖助学金、困难补助、慰问物资等形式直接发放给贫困生。各级资助管理部门高度重视资助资金和物质的发放工作,但对高校贫困生切实存在的精神需求却重视不足,把握不准,在思想上缺少对贫困生进行精神资助的意识,在实践中缺乏行之有效的精神资助的措施。在具体资助工作中,出现简单粗放、泄露学生隐私、伤害学生自尊、忽视学生内心感受等情况。例如在全体学生大会上给贫困生发放慰问物品;在高额助学金的评定中采取公开PK式的展示汇报等。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对贫困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和心理压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表面上来看是经济困难问题,从深层次审视则更多的是由此引发的其它问题,诸如心理缺失、人格缺陷、人际障碍、能力缺失等等。他们有特殊的成长境遇。”[2]因此,对贫困生的精神关怀相对物质帮扶同样关键和迫切。

(二)重视政策执行,忽视思想培育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实践中,往往表现出对资助政策机械的执行,而忽视对贫困生的思想培育,各高校普遍缺乏行之有效的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方法,一些教育活动坐而论道,流于形式,缺乏实效。在对湖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调查中,有26%的受访者表示“学校在资助工作中很少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有68%的受访者表示“学校在资助工作中经常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但是形式、效果不理想”;只有6%的受访者表示“学校将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资助工作始终,形式、效果理想”。不少贫困生缺乏应有的感恩意识,他们认为,国家和学校的奖助学金都是自己应得的,“等、靠、要”思想严重,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知恩图报、感恩奉献等传统美德。甚至个别学生价值观扭曲,为获取国家和学校的资助不惜开具假证明,虚构事实,夸大困难程度等,表现出诚实守信等道德品质的缺失。2007年湖北襄樊5名贫困大学生因受助后“不感恩”而被取消受助资格的事件曾受到广泛关注,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其中一名受助女生的父亲竟是樊城区城管局副局长,一时引发热议。

(三)关注学业支持,忽略能力提升

资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重要任务,但并不是唯一的任务。当前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贫困生逐渐意识到,受制于经济基础,自己相对其他同学实现同步发展的机会较少,这将导致在日后的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因此,贫困生对资助的满足不仅仅局限于完成基本学业,已表现出更为强烈的自我发展需求,他们对提高包括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等在内的综合素质,实现个人全面发展有着更大渴求。然而,当前的学生资助还主要侧重于资助贫困生完成学业,并且学习成绩优秀的贫困生较之其他学习成绩稍逊的贫困生,能够获得等多的资助项目和资助金额。除此之外,对贫困生的心理发展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技能培训等还普遍缺乏和滞后,这将是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亟待加强和提升的方面。

二、高校贫困生发展型资助实施的可能性

近年来,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经费日渐充裕,体系日趋完善,物质资助功能得到明显提升,发展型资助理念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共识,其实施具备了良好的内动力和外驱力。

(一)贫困生不断提升的精神需求和发展诉求,是发展型资助构建的现实需要

“育人是资助工作的灵魂”[3],贫困生资助工作必须紧紧抓住育人这条主线,将育人贯穿到资助工作的始终,渗透到贫困生资助的各个层面。资助育人最根本的就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滋养和培育,让贫困学生在受助过程中得到关爱、尊重、独立和提升。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低层次的物质温饱需求得到满足后,势必产生高层次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需求。实际的调查结果也再次印证了这一理论,在理想的资助模式选择中,仅有15%的受访者选择单纯的经济资助,85%的受访者选择了“经济资助”+“能力资助”或“经济资助”+“能力资助”+“精神资助”相结合的模式。这就要求构建发展型资助,实现资助功能由“保障”到“发展”的过渡和转型,从而迎合和满足贫困生不断提升的精神需要和发展诉求,提增育人绩效。

(二)资助实践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为资助工作的转型提供了重要契机

据教育部《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政府、高校及社会设立的各类政策措施共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4281.82万人次,资助总金额955.84亿元。其中:财政资金469.35亿元,占2016年度高校资助总额49.10%;银行发放国家助学贷款263.21亿元,占比27.54%;高校事业收入中提取并支出资助资金204.74亿元,占比21.42%;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捐助资助资金18.53亿元,占比1.94%。[4]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奖、助、勤、贷、补”多元组合的高校资助政策体系,贫困生资助的政策环境、经费保障有了很大改善,都从客观上对资助工作的发展转型提出了要求,同时也提供了重要发展契机。

三、高校贫困生发展型资助的路径选择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正面临一个重要转型期,即从当前保障型帮困资助实践逐步转向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资助工作的着力点将进一步落在促进受助学生的个人发展上,这充分体现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时代诉求,也回应了学生个人发展的现实需求[5]。

(一)在制度上,以“人本”理念统领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制度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贫困生个体为出发点和归宿,在资助过程中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解决当前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必须以高屋建瓴的精神对制度建设进行人本化的建构。首先,在资助制度设计、安排和实施上,要以人为中心,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制度在实践中能否充分发挥效率,能否保持制度的内在生命力和现实价值力,根本上说要看它是否遵循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要认真反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申请、审核、认定、公示等各环节存在的非人性化倾向,改变资助制度运行监管不到位、执行不一致等弊端,增加制度设计和流程运行的人性化考虑。另外,要引入贫困生对资助制度设计的参与和评价,探索在权力授予和运行监督上的新模式,积极发挥资助体制中贫困生的价值和作用,从而为人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二)在理念上,实现贫困生资助工作由外到内的资助价值转向

资助工作的根本价值在于育人,其根本指向在于人的精神塑造和发展,而非物质本身。就贫困生资助的功能价值来说,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除了物质解困功能之外,更深的旨趣在于对人的生命、内在精神的关怀,任何疏离人内在精神发展的资助都是舍本逐木、缘木求鱼。因此,有必要将关注焦点从外在的物质世界转向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从关注资助工作的结果转向关注资助工作自身的内涵,从关注给予了人什么转向关注受助人生成了什么,从关注规范体系转向关注人在资助场域的生存样态。

(三)在体系上,构建“扶困、赋志、富能”三位一体的资助帮扶体系

“如果我们过去注重从经济的角度对贫困学生提供资助还不失为合乎情理的做法的话,那么,现在这样做就远远不够了,贫困生需要的是全方位的帮助,包括心理和能力等方面。”[6]应该以资助育人为主线,坚持“扶困是基础、赋志是关键、富能是根本”的工作思路,在完善资助的扶困功能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学生“志”、“能”的支持力度。在资助过程中,加强榜样示范,典型激励,大力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的品格,促进立志成才;健全心理帮扶机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应对复杂情况和困境的心理能力;加强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将解决贫困生的实际困难和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此外,积极开展知识普及、能力导向的技能培训,帮助贫困生开拓视野,提升技能;鼓励、指导、协助贫困生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勤工助学活动,让贫困生在实际工作中磨砺意志,锻炼能力;建立健全贫困生就业创业帮扶机制,为贫困生就业创业提供政策支持、专业指导和咨询服务。

(四)在主体上,厘清政府、社会、高校和个人的主体责任

首先,充分发挥政府在资助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明确政府是学生资助的主要责任主体,必须做好资助制度顶层设计,维护资助的起点、过程和结果公平。其次,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的良性参与,进一步规范社会捐助行为,弱化功利性的捐助动机,营造良好的捐资助学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有效拓展资助的社会渠道。再次,明确高校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教育管理主体地位,充分调动高校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探索资助工作在贫困生资格认定、资助政策执行、资助体系完善、资助渠道开拓、资助育人绩效提升等方面的有效措施和方法。最后,加强受助贫困生的感恩和诚信教育,引导贫困生摒弃“等、靠、要”的思想,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感恩诚信,锤炼技能,提升素质,以积极的态度赢得各界的认可,通过不懈努力改变自身的命运。

[1]高靓.“十三五”期间实现“精准资助”[N].中国教育报,2016-03-12.

[2]杜坤林.高校资困助学工作范式转换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2(7).

[3]邹放鸣.成就鹰的飞翔——贫困生资助政策从确保不辍学走向资助育人[N].光明日报,2011-03-04.

[4]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EB/OL]. (2017-03-14).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6nztzl/2016_zt14/16zt14_ywq/201703/t20170314_299503.html.

[5]邢伟荣.从“规范”到“发展”:新时期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6).

[6]江应中.教育资助政策的伦理困境与价值实现[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

FromSafeguardtoDevelopment:TheResearchofDevelopment-OrientedAidProjecttoPoverty-StrickenCollegeStudents

WU Jiali,XING Weirong

(Students' Affairs Division,Huzhou University ,Huzhou,313000,China)

The financial aid to poverty-stricken college students i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by Chinese government and draws the attentions from all walks of society. Current efforts for it remain imperfect due to the implementation with little thoughts of cultivation, the emphasis on materials more than spiritual needs and scholastic attainment overtaking practical performance. It puts forward objective requirements to the structure of a development-oriented aid project. In this new period, the rising appeals of students for spiritual growth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id practice and social needs in our country provides the probability of a development-oriented aid project in reality. It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construct the aid of the poor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perfec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id system, changing the concept of aid work, perfecting the aid system and clarify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ai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overty-stricken students; development-oriented aid; people-oriented

2017-03-15

:湖州师范学院科研项目“地方高校贫困生分类分段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探索”(KX09006);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5SCG037)研究成果。

:吴佳丽,讲师,硕士,从事教育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7

:A

:1009-1734(2017)06-0038-04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