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产业管理者胜任力特征模型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

2017-03-10 09:25吴亚初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上海

李 康 吴亚初 李 浩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学院,上海 201620)

◀体育人文社会学

我国体育产业管理者胜任力特征模型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

李 康 吴亚初 李 浩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学院,上海 201620)

运用BEI行为事件访谈法、德尔菲法法及问卷调查等方法,以上海体育产业管理者为调查对象,对我国体育产业中管理者胜任力特征模型进行构建,归纳出了由体育专业素养、人际洞察力、自信、主动性、指挥、人才培养、关系构建、分析决策、影响力、客户服务意识及团队合作11项构成的体育产业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在与国外体育产业相关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进行对比后发现本文提出的模型更强调管理者的体育专业素养、影响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关键词:体育产业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行为事件访谈;上海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的政策引领下,“十二五”期间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我国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现状还有较大差距。体育产业发展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人力资源的知识结构、区域分布、数量及质量不甚理想[1]。2015年国家统计局将体育产业范围重新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体育生产制造业、体育中介服务业及体育培训等十一大类[2]。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飞速发展,不同类型的体育企业进入体育产业市场,如休闲度假区、酒店康体部、体育文化传播机构、高尔夫俱乐部、户外与拓展训练机构等,这些企业形式在不断丰富体育产业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在人力资源方面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既要对体育知识或技能有系统性的把握,又要具备与从事岗位匹配的专业能力及知识[3]。体育产业的主体是服务业,需要巨大的人力资源支撑其发展,因此,市场对体育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人才培养方面,还涉及到人才的合理使用及管理等方面。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构建系统的培养体系,并建立严格的人才选拔机制,在此基础上形成体育人才发展的良性循环。体育产业管理者作为企业的重要人力资本优势,在企业的管理决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采取一套严格和科学的标准来选拔和培养体育产业管理者。在此背景下,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 C. Mc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胜任特征(Competency)这个概念,它是指“用于区分绩效优秀者与普通者在工作中个人的核心特征”[4]。而胜任特征模型(Competency model)则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5]。

目前,胜任特征研究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而国内对于体育产业管理者胜任特征尚缺乏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因此,本文以上海体育产业管理者为调查对象,分析该领域管理者具有的胜任特征,以期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 文献综述

“胜任力特征”的研究起源于行为心理学,1973年McClelland提出了它的概念,之后又发明了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 Events Interview, BEI),此方法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调查技术,它要求被访谈者真实地叙述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生的关键性事件[4]。理查德·博亚特兹(Richard Boyatzis) 1982年研究了多家公司的管理者,提出了由目标管理、领导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指导下属技能及其他(客观知觉、持久性、适应性及自我控制等)构成的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管理者具备的胜任特征[6]。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潘塞(Spencer)受McClelland的启发和影响于1993年提出了可以预测包括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社区服务人员、企业家和管理者五个通用的胜任特征模型,主要包括认知或学习特征、成就特征、团队特征、影响特征、个人特征[4]。

随着胜任特征在不同行业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相关研究也逐渐丰富,我国部分学者结合Spencer提出的五个通用胜任力特征模型研究了相关问题,如颜爱民等[6]采用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种业企业的管理者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成就取向、战略规划能力、专业素养、适应能力、责任意识、自我效能团队协作能力和情绪智力8个特征构成的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时勘等[7]采用BEI研究了我国通讯行业的管理者,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主要由管理者主动性、组织承诺、影响力、自信信息搜索、成就欲、人际洞察力、团队领导、客户服务意识及发展下属10项特征。之后其他学者在此基础上还对银行业、酒店业及旅游业等管理者胜任特征进行了相关研究,对比其他行业领域,对于体育产业管理者胜任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外学者Zeigler和Bowler1995年提出了体育经营管理者胜任特征因素,即个人特征、管理特征、思维特征、专门技术特征、人际交往特征[8]。Toh[9]1997年在Jamieson1980年构建的休闲运动胜任特征(RSCA)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法和特尔菲法编制了由运动基础、风险管理、资金预算、交流能力、计算机技能和管理能力构成的“运动管理者胜任特征测量工具”(The Competencies of Sport Managers, COSM)。2002年Barcelona[10]在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构建了休闲体育管理者和项目规划者胜任特征模型;该学者之后应用COSM建立了运动项目管理者胜任力模型。2003年Horch & Schuette采用问卷调查法提出了体育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11]。国内学者贾鹏与姚家新[8]2006年采用BEI提出了我国体育企业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主要为专业知识素养、人际洞察力、战略规划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成就欲、自我效能、市场开发能力、发展下属和思维分析能力。2007年刘鎏及王斌[11]构建了我国专业体育教练员胜任特征词典,并采用BEI方法构建了相应的胜任特征模型。2008年郑瑞[12]采用BEI方法构建了健身俱乐部经理胜任特征模型。邱芬及姚家新[13]在2009年同样应用BEI及运动员满意度问卷构建了我国专业教练员胜任特征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评价。2012年卢三妹和朱石燕[14]采用了问卷调查与BEI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我国体育教师胜任力模型。

综上所述,在研究方法的使用方面,国内外学者多采用的方法为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BEI及数理统计方法,其中问卷调查法及BEI方法已经成为研究胜任特征的主要方法。在研究对象方面,国外学者的研究多集中在体育俱乐部、休闲运动机构、体育赛事管理公司、公共体育部门等中高层管理者;国内学者的研究对象相对较为广泛,但缺乏对某一领域或行业的系统性研究,如我国学者对体育产业管理者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以某地区为例的深入研究。国内学者贾鹏[8]较早地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企业高级经理人的胜任特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指标体系并不能全面地反映我国快速发展的体育产业实际情况。学者梁强和赵伟[15]只是采用文献资料法简单地概括了体育产业人才胜任特征的分类,并没有构建出系统性的胜任特征模型。

那么,如何在借鉴国内外体育职业经理人和胜任力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联系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工作环境等要求,研究出一套专门针对体育产业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成为了本文着重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BEI及访谈法形成的集合式方法,以上海体育产业管理者为调查对象,探讨该类人才的胜任力问题,从而构建更符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产业管理者胜任力特征模型。

2 研究方法与程序

2.1 研究方法

采用BEI方法,按照《行为事件访谈提纲》的要求在征得被访者同意后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访谈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在访谈的过程中遵循STAR原则。根据《行为事件访谈信息记录卡》对被访谈者在访谈过程中的表现进了记录,作为对胜任特征编码内容的补充。

2.2 研究程序

2.2.1 调查对象确定

根据行为事件访谈法的要求,本研究选择绩效优异者的指标是根据员工所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考核结果为依据。依据确定的标准,在上海市选定了参加行为事件访谈的体育产业管理者30人,其中,绩效优异者15人,绩效一般者15人。参加访谈研究的被试者分别来自上海东亚(集团)有限公司8人、上海久事国际赛事管理有限公司6人、上海红双喜股份有限公司6人、乔山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6人、佘山国际高尔夫俱乐部4人。其中男性25人,女性5人,年龄最大的50岁,年龄最小的25岁,平均年龄37岁。为了保障访谈的严谨性,本访谈以双盲形式进行,即访谈者和被访谈者事先均不知道绩效组别划分情况。另外,为了确定胜任特征词典的指标体系,采用现场回收问卷及电子问卷两种方式对选定参加行为事件访谈对象之外的员工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60分,回收有效问卷 230份,有效率88%。

2.2.2 确定胜任特征词典

组建有心理学、体育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组成的专家小组,在Spencer提出的胜任特征词典[4]和Zeigler等人提出的体育经营管理者胜任特征词典[8]基础上,结合国内部分学者提出的体育产业中的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胜任特征模型,例如王榕2013年提出了体育产业经营人员十三项胜任特征要素[16]。

要使市场在水资源微观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有一系列必要条件,包括健全的水权产权制度体系、水权交易体系、水法规体系、水市场监管体系、水资源计量监测体系等。

首先,综合以上专家访谈及文献分析的结果,制定了包含59个词汇的我国体育产业管理者胜任特征词典。对260名体育产业从业者进行调查,初步归纳出了可以预测我国体育产业管理者的胜任特征共33条,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体育管理及心理学16位专家意见的归纳,确定了3类共30条体育产业管理者胜任词典的假设条目。其次,编制《行为事件访谈提纲》,主体部分由被访谈者对其职业生涯中三个关键成功事件和三个不成功事件的问题组成,并对相关要点进行说明,供被访者阅读。第三,编制《行为事件访谈信息记录卡》用于记录被访谈者在访谈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第四,分别选择2名绩效优秀及普通体育产业管理者进行预访谈;并根据预试结果对胜任词典进行了完善,以便该胜任词典更符合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对可能出现的特殊性胜任特征进行了编码。第五,布置好访谈环境,准备录音笔及纸张等工具。

2.2.3 访谈结果编码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共获得30份文本。编码小组(有两人组成)采用5分制等级制度(分数由高到低分别为优秀、良好、一般、合格、较差)根据胜任特征词典对访谈文本进行试编码。由小组成员先进行2份材料的试编码,当小组成员的各项编码结果达到较高一致性后,开始正式的编码工作。

2.2.4 数据处理及模型建立

对编码小组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并运用SPSS18.0进行相关分析及差异检验;对绩效优秀组与普通组在每一个胜任特征出现的频次、等级分数、最高分数和总分数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差异检验显著的胜任特征要素,从而建立我国体育产业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

3 结果与分析

3.1 编码信度分析

本文采用归类一致性(Category Agreement,CA)来检验编码的信度,它是指评分者之间对相同访谈文本的编码归类相同的个数占总个数的百分比[14]。计算公式参照Winter(1994)[18]所提出的“动机编码手册”,采用T1表示评分者甲的编码个数,T2用来表示评分者乙,用S表示评分者编码归类一样的个数,则计算公式为:CA=2*S/(T1+T2),两位编码者总体的归类一致性为CA=2*369/(597+683)=61.2%;这表明编码小组的结果比较可信。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较多的学者采用频次、平均等级分数、最高等级分数、特征总分对胜任特征统计指标进行分析,也有部分学者选择其中的两项或三项进行研究[8,15,17]。选择其中的四项共同分析胜任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此方法却更加全面和合理[14],因此本研究采用四项指标集合的方法来确定体育产业管理者胜任特征。对体育产业管理者绩效优秀组与普通组的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具体如表1、表2所示。

表1 优秀组与普通组胜任特征出现频次与平均等级分数差异±s)比较

注:*p<0.05,**p<0.01

采用频次、平均等级分数、最高等级分数、特征总分对体育产业管理者胜任特征统计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绩优组与普通组在体育专业素养、人际洞察力、自信、主动性、指挥、人才培养、关系构建、分析决策、影响力、客户服务意识及团队合作共11项胜任特征上差异显著,其中前7项胜任特征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后4项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见表1及表2)。在此基础上,运用组间联接法进行聚类分析[14],按照分类要求将其划分为三个维度,分别为个人特质(体育专业素养、自信、主动性、分析决策)、管理技能(指挥、团队合作、影响力、人才培养、客户服务意识)、人际关系(人际洞察力、关系构建)。

3.3 国内外体育产业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比较

表3显示,我国体育产业管理者胜任特征中的“指挥、团队合作、人才培养及体育专业素养”与Toh(1997)提出的美国体育管理者的胜任特征模型中的“管理能力及体育运动基础”的特征是相近的,其他几项都有所区别。通过对比可以发现Toh提出的胜任特征多属于基准性胜任特征,对于核心胜任特征的挖掘较差,缺乏有效的细化及分类。

表2 优秀组与普通组胜任特征最高等级分数和总分差异±s)比较

注:*p<0.05, **p<0.01

表3 上海体育产业管理者与美国体育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比较一览表

将本研究提出的我国体育产业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对比美国学者Zeigler和Bowler(1995)提出的体育经营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8],可以发现本研究所提出的胜任力特征是对其提出胜任力模型的细化,较好地验证了模型的稳定性。将本研究结论与国内学者贾鹏[8]等人提出的中国体育企业高级经理人胜任特征相比,发现本研究更加突出了团队合作、人才培养及客户服务意识,这反映了当前体育产业发展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发展需求,不仅需要突出个人能力,更应该发挥团队的作用,尤其是在体育赛事产业方面。因此,需要基于该模型对相关企业岗位的管理者进行胜任力特征甄别及有针对性的培养,从而不断提高体育管理者个体及整体的胜任力水平。

4 结论及展望

本研究利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结合体育产业组织行为特征,采用问卷调查法及BEI关键事件访谈方法,以国内外广泛采用的量表及指标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并结合心理学、体育学及管理学方面的专家建议形成了初步的胜任力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国内外相关体育从业者胜任特征构建了由体育专业素养、人际洞察力、自信、主动性、指挥、人才培养、关系构建、分析决策、影响力、客户服务意识及团队合作11项因素的我国体育产业管理者胜任力特征模型。在与相关从业者胜任力特征模型进行比较后,发现本文提出的体育产业管理者胜任力特征更强调管理者的体育专业素养、影响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结合该模型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具体包括:

1)应该将本研究提出的体育产业管理者胜任力特征模型应用到企业的招聘、选拔、录用、培训、考核、晋升及奖惩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系统的管理及评价体系;同时又要考虑到该模型主要面向于知识型员工,对一般员工并不适用,应该将该模型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结合。

2)在企业用人方面应该强调人才的胜任能力与岗位要求的动态匹配。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发挥不同员工的专长,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及协作能力,避免非体育背景的管理者的决策漏洞,提高管理效率。

3)针对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应加大对现有体育产业管理者的知识、技能及实践经历的培养力度;尤其是针对缺乏体育专业素养的管理者,应制定相关培训计划及管理制度,定期选拔相关人才到国内外专业机构进行深造学习;也可以与国内外著名体育企业建立人才联合培养体系,为企业人才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学习型及柔性化的组织结构,从而完善企业管理者胜任力特征体系。

本研究所提出的体育产业管理者胜任力特征模型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所选样本相对较小,无法代替我国整体体育产业体育管理者的情况;其次,该模型还需要在不同的体育产业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检验,以便提高适用性;最后,该模型只是针对企业中的管理者阶层,如需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本优势,需要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建立相应的胜任力特征模型。这类问题希望可以在以后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修订与完善。

[1] 黄海燕,张林,陈元欣,等.“十三五”我国体育产业战略目标与实施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40(2):13-18.

[2] 国家统计局令第17号: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EB/OL].http://www.stats.gov.cn/tigz/tzgb/201509/t20150917_1246214.html.

[3] 任海.论体育产业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J].体育科学,2015,35(11):13-18.

[4] Spencer,L.M. ,Spencer,S.M. 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M].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Inc,1993:1-17.

[5] 王继承.谁能胜任——胜任力模型及应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6-17.

[6] 颜爱民,廖翠猛,殷振林.中国种业高层管理人员胜任特征结构研究[J].预测,2008,27(6):16-23.

[7] 时勘,王继承,李超平.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评价的研究[J].心理学报2002,34(3):306-311.

[8] 贾鹏,姚家新.我国体育企业高级经理人胜任力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7):37-40.

[9] Toh K L .Constructing and validating competencies of sport managers(COSM)instrument :a model development[C].E, University of Oregon,1998.

[10] Barcelona R J. An analysis of the perceived competencies of recreational sport managers: toward a competency-based model for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E, University of Oregon,2002.

[11] 刘鎏,王斌.我国专业体育教练员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7,27(3):3-11.

[12] 郑瑞.体育健身俱乐部经理胜任力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13] 邱芬,姚家新.我国专业教练员胜任特征模型、评价量表的建立及测评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4):17-26.

[14] 卢三妹,朱石燕.体育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研究[J].体育学刊,2012,19(2):83-88.

[15] 梁强,赵伟.体育产业人才胜任力特征及其培养模式构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43-45.

[16] 王榕.体育产业经营人员职业胜任力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27(6):54-57.

[17] 仲理峰,时勘.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J].心理学报,2004,36(1):110-115.

[18] 高建设,王晶,谢嗣胜,等.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24):180-181.

Study on Competency Model of Sports Industry Administrations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LI Kang,WU Ya-chu,LI Hao

(College of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ies Management,Shanghai Institute of Visual Art,Shanghai 201620, China)

Methods of 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 Delphi,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etc as research means, taking Shanghai sports industry manage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nstructing the competency model of managers in China sports industry, summed up the competency model by the sports professionalism, interpersonal understanding, confidence, initiative, command; personnel training, relationship building, analysis and decision-making, influence, customer service consciousness and team 11 constitute the sports industry administrations. After comparing with the foreign sports industry related administrations competency model,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model proposed in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management of sports professional quality, influence and team cooperation ability. Key words:sport industry administrations; competency model; 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 Shanghai

2016-11-21;

2017-01-11

2013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资助项目(13CGB06);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B14059)。

李康(1983-),男,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文化产业。

G80-05

A

1672-1365(2017)01-0028-06

猜你喜欢
上海
上海寻鸟大闯关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2014 CES Unveiled上海发布会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