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做课题也可以获得科研经费啦!据媒体2016年11月23日报道,深圳市教育局日前公示了2016年市中小学生探究性小课题评审结果,600个批准立项的中小学生探究性小课题,将按小学1.5万元/项、中学2万元/项的标准获得经费资助,总经费达到1120万元。
深圳市教科院院长叶文梓表示,创新人才并不是教出来的,而要通过学生不间断地探索、研究,逐渐成长而来。深圳资助学生做小课题,目的正是引导学生从兴趣出发,以问题为导向,努力学会探究性学习。那么中小学生们做小课题都关注些啥?根据《2016年深圳市中小学生探究性小课题拟立项名单》,我们发现学生们的课题大多倾向于观察、调查类,而内容也是与学习、生活或者所居住的城市密切相关。
《小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调查研究》《网络表情包对小学生语言文字的影响》《深圳回南天小霉点的研究》等小学生课题充满童趣,而初、高中学段研究的小课题则高深许多。比如深圳科学高中的张雨田,想探讨深圳市摇号政策的实施与私家车价格波动间的关系;深圳中学的李文楷,想通过调研来看看深圳城中村的现状及未来发展;龙华新区同胜学校初中生吴楠,想进行校外午托班制度管理调查……
锐评:质疑精神和探索精神的欠缺,使得中国学生虽然知识储备扎实,但创新能力不足。深圳此举,就是鼓励孩子们在日常学习中发现问题、勇于质疑、大胆探索、小心求证,从而得出自己的答案。他們的答案也许并不完全正确,但发现问题以及质疑、探索、求证本身,就是一次学习过程,一次思维训练,一次科学素养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