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忠良++孙娜++李景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10-000-01
摘 要 电力营销做为电力企业的经济命脉,直接关系企业的经营效益。传统的电力营销观念已不能适应电力市场多元化发展需求,如何适应市场导向,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电力营销新机制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电能、高效的服务,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成为当下电力企业营销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 电力 营销 销售 竞争
一、何为“电力营销”
关于“电力营销”的定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给出了多种不同的定义。在这些不同的定义中,有一点是相通的的,就是肯定了“电”是一种商品,一种无形的商品。电力营销同其它所有的营销活动一样,都是以最终售出商品,而从中获取利润为目的。而做为担负国济民生,给人民带来光明的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的目的不仅在于此,除了获取利润,还包括履行社会责任,树立电力电力企业社会形象。
二、电力营销体系
电力营销的体系,即为达到电力营销目的所形成的组织架构。以往的营销体系可以用“一部四中心”概括,及营销部下设客户服务中心、电费回收中心、计量中心、测控中心。2012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经历了“三集五大”体系改革,做为“五大”中的重要一项“大营销”,使各网省公司及地市、县供电公司的营销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过“三集五大”体系改革以后,目前地市供电公司的营销体系可以用“一部一中心”概况,即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原来的各分中心取消,变成各个“室”,即营销部下设班组,缩短了管理层级。
三、制约电力营销发展要素
(一)电能产品的特殊性
一是电的不可大量贮存性。“电”不同于其他传统的有形的商品,“电”从发电厂产生的那一刻起,如果没有被使用,那么这个“电”只能白白浪费。二是电的“必需”性。电力营销依赖于国家宏观经济,其服务范围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不能像常规商品那样,对利润少,投资大,回报周期过长的区域就放弃商品投放,换句话说,电力营销不能以单纯追求利益为目的。
(二)“定价权”的影响
目前“电价”的制定权在国家发改委。政府在电价制定的过程中除了考虑成本、利润、税金、公平负担等常用规因素外,还需从大局出发考虑,电价除了反映“电”的商品价值以外,还承担了经济杠杆的作用。比如针对淘汰类的企业执行的差别电价。
(三)“先用电后付钱”电费回收机制
目前各电力公司仍然沿用的是“先用电、后付钱”的电费回收机制,用户交纳的往往是上个月发生的电费。这就存在一个问题,用了电却没付钱,这是困扰各电力公司电费回收人员的难题,如果此时用户“跑路”,那么这部分损失只能由供电公司负担。
(四)销售意识淡薄
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电力营销人员不同于其他企业的营销人员,其产品销售的压力不足,从而导致销售意识淡薄。对电力营销的市场行为属性认识不够,缺乏主动营销的服务意识。
(五)对营销的重视度不足
与传统产业相比,电力企业对营销在重视程度上有欠缺,“重生产轻营销”的陈旧恩想仍然存在。这与电力发展的历史是分不开的。而带来的后果就是客户体验未达到预期,从而削弱了电能产品与其他能源产品间的竞争力。
(六)窃电的不利影响
部分企业或个人受到利益驱使,窃取电力企业的电能。窃电不仅直接带来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同时扰乱正常的供用电秩序,而由于电力企业没有执法权,变相助长了窃电者“有恃无恐”的嚣张气焰。
四.解决的措施及建议
(一)在电力公司内部引入竞争机制。改变以往“大锅饭”的模式。着眼未来,电力市场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转变思维,难以适应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二)改变“等客上门”的服务方式,抢前抓早,主动服务客户。当客户想要用“电”时,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着实让普通客户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不知道该从哪入手。这时候如果电力公司提供主动服务,无疑对用户是雪中送炭,客户早用电,电力公司自然能够早收益。
(三)拓宽市场开拓渠道。电力企业要想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要不断拓展电力市场。除了传统的“开荒”式拓展,还应着眼于潜在的电量增长点。围绕“两个替代”,即能源替代和清洁替代,将电能的应用渠道进一步拓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开拓潜在的电力市场。
(四)构建坚强智能电网,确保足够的供电能力。做为电力的输送载体,只有具有足够供电能力的电网,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电力需求。此外,坚强的智能电网也是电力企业“降损增效”的重要载体,使所有生产的“电”都能物尽其用,也是节能降耗的必然要求。
(五)加强服务意识的培养。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服务意识,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形成“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真正把“你用电、我用心”的传播口号落到实处。
(六)注重品牌效应。在多种能源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优秀的品牌是高质量、高品质、高效率的象征,是电力企业增加自身竞争力的必要手段。转变工作作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电力企业责任央企形象,用实际行动打造公司品牌效应。
(七)采取多种手段严厉打击窃电。坚持“事前预防”与“事后处理”相结合,时刻注重防范窃电行为的发生,同时对发现的窃电行为绝不姑息。争取公安、司法等政府部门的支持,同时利用新闻媒体打造舆论压力,多方位震慑窃电行为。
参考文献:
[1] 王点睛,杨冬梅.浅析电力市场的营销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6(12).
[2] 陈彦君.浅析电力市场营销的新理念及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