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英语阅读》课程开发

2017-03-09 01:44王颖慧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英语阅读应用型课程体系

王颖慧

(西安翻译学院英文学院, 陕西西安 710105)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英语阅读》课程开发

王颖慧

(西安翻译学院英文学院, 陕西西安 710105)

新形势下的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迫在眉睫。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开发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社会人才需求为目的,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为指导,探讨研究了英语本科专业《英语阅读》课程的工作过程化开发模式,以此进一步完善并优化英语教学,培养英语+专业技能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并帮助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合理人才结构。

转型;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 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7.02.018

1999年高校扩招,大规模的民办高校随之加入本科学历教育行列,诸多问题随之而来,出现了办学定位不明,专业特色不显等情况。为了进一步明确地方院校的办学宗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2013年教育部明确提出正确引导国内地方本科高校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转型的具体要求。如何主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手段和方式而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成为民办院校的燃眉之急。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国内外已积累下一定的成果与经验。不同国家从宏观角度制定各种方针政策支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德国颁布《职业教育法》和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等,以加强职业教育与经济界的联系。学校多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制度,以实现实务与教育相连接的人才培养制度。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职业教育可以没有专业,但是不能没有课程;可以没有教材,但是绝不能没有课程[1]。课程的设置与开发直接影响到转型的成败。当前,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使用较为普遍,并且已有成功案例,如山东职业学院的“两平台+两模块”的课程模式等。但是,国内职业教育领域的课程开发问题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工科范围和一些操作性较强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工作过程”特征明显,通过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来说会容易一些。对于一些语言类专业,比如英语,转型举步维艰。如何通过课程的设置和开发而实现培养英语+专业+现代化技能的人才成了各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

根据前期调查,大多高校采取细化专业方向,开设与专业相关课程的方法,如把英语专业分为商务英语方向、英语教育方向、旅游英语方向等。毋庸置疑,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英语+专业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大学期间所能开设的专业课毕竟有限。在此前提下,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一些专业基础课来巩固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相信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众所周知,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语感至关重要。而语感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因此,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英语阅读》课程的成功改革将会为英语专业的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前期调查结果显示,英语本科专业都设有《英语阅读》课程。

一、当前《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

本研究选取民办教育尤为突出的陕西省新建本科院校为调查对象,其中90%的院校开设有英语专业,而且所有的英语专业都设有《英语阅读》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如何发挥英语阅读课的课程优势,帮助实现英语+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根据前期调查不难发现,当前的《英语阅读》课程的设置很难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弊端如下。

(一)培养目标没有与时俱进

现行《英语阅读》课程的培养目标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从而为听说写译等各种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由此可见,当前英语阅读课程的培养目标仍单纯以培养学生快速、准确、有效地获取知识的能力,即听、说、读、写、译五大能力中“读”的能力为主,而忽视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的内化,更缺乏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

(二)教材陈旧且结构相似

调查显示:80%的院校仍然使用5年以前出版的“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如2010年外研社出版的《现代大学英语—阅读》教材等。这些教材中的文章体裁虽广泛多样,但文章数量有限,内容明显已经过时,无法满足现代信息化的需要。此外,这些教材结构混乱,文章长短不一,难度不等,没有考虑到学习“由简入难,有浅到深”的“循序渐进”性。

(三)讲授方式过于传统

《英语阅读》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以学生阅读为主,教师答疑为辅,但是当前《英语阅读》课堂仍以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为主。教师仍专注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如语法、句法等,忽略了英语教学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因此,传统课堂不仅忽视了此课程的特征,也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很难培养出英语+专业技能型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四)阅读教材与专业脱钩,无法实现学以致用

现行教材内容和学生的专业方向严重脱离,没有把专业知识渗透到阅读中,无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巩固专业知识。在阅读中加入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材料,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更多的专业知识的收获,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一举多得。

二、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英语阅读》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正如语义不能脱离语言环境,教育也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否则教育将变得毫无意义。教育应该满足职场的需要,与知识创新齐头,与培养新时代人才并进。因此,每个课程体系、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方法等都应该满足新形势的需求,《英语阅读》课程也不例外。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根据转型文件,新的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应紧紧围绕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按照“外语+专业+创新创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按照职业岗位群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技术技能体系结构进行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内容要贴近生产实际,要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

《英语阅读》课程结合当前社会对英语能力的需求,特别是提高英语学习的应用性和交际性的需求,不仅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促进学生英语交际和应用能力的提升,更应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思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探索出语言技能、专业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相结合的英语专业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具有职业生涯的素质、能力、知识和技能,并具备求职竞争力,以读促学,读学相长,以实现培养英语+专业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二)职场人才的需求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英语人才的培养和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这二者的供需现状,项目组对陕西一所民办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近三年的就职去向和接纳单位的反馈意见进行调查,结果如表1。

表1 某民办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近三年就职及工作表现情况

以上数据表明,当前大多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从事与英语相关的工作,而且多数为服务行业。根据招聘单位的反馈来看,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基本合格,但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无法胜任难度较高的专业性较强的职位。

(三)学习主体(学生)的需求

笔者针对不同题材的材料的难易度在200名学生中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1%的同学认为记叙文在理解上相对简单一些,32%的同学认为说明文简单,只有7%的同学认为议论文简单。同时,以2份试题作为样卷进行测试,结果证明多数学生在记叙文类型的阅读材料上得分较高,在议论文类型的阅读材料上得分较低。此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要遵循规律的,教学内容的设置也是有章可循的。

三、《英语阅读》课程开发方案和实施

针对当前《英语阅读》课程设置的不足和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英语阅读》新课程致力于“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过程实践为主要模式”的教学方案的开发。新课程体系的设置更加注重学生的背景知识体系和语言认知结构在阅读中的影响,更加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一)《英语阅读》新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认知心理学中的“图式理论”和教育学中的“功能和交际法”理论为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早在19世纪, “图式”一词就出现在康德的哲学著作中。随着科学技术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产生了现代“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它主要强调人们能够根据“图式”,即存在于记忆中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对新事物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20世纪90年代,J. C. Richards 把“图式理论”应用于阅读中,认为阅读是读者的一个认知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吸收内化的过程。读者在阅读前具有的背景信息,包括读者的阅历、习惯和信仰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水平。此理论认为,读者的阅读量越大,拥有的“图式”越多,接触的阅读题材和体裁就越多,就能更加娴熟地处理阅读中的信息和内容[2]。由此可见,阅读量直接影响阅读能力。阅读越多,信息量越大,阅读速度就越快,理解能力就越强。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摆脱单一教材的局限,多方面全方位提供阅读材料。 在阅读材料选取方面,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功能与交际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理论认为,阅读材料的选取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喜好和需求,教学内容的编排要让学生感兴趣并具有一定的功能和意义[3]。“功能与交际法”理论强调社会语言能力和让语言发挥多样功能的能力的培养,适用于当前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方案

基于“图式理论”和“功能和交际法”相关理论,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为指导,为满足高等职业教育致力于培养策略层面的能够满足相对综合的职业岗位的人才要求,开发出《英语阅读》课程新方案。“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这一概念首次由德国职业教育家提出,致力于“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的人的全面发展”[4]。这一课程开发方案如同上述两种理论一样,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合理认知结构的搭建和实践过程中应用能力的锻炼。随后,姜大源先生结合中国职业教育现状提出具体方法,把旧式的以课程单元为主要形式的学科体系转化为以工作过程为主的行动体系,即学习情境。学习情境的设计应遵循比较学习三原则:第一,比较必须三者以上;第二,比较必须同一范畴;第三,比较重复的是步骤而非内容。而且重构后的课程要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专业,以实现从比较到迁移到内化的目的[5]。《英语阅读》课程开发方案如图1。

图1 《英语阅读》课程开发方案

此《英语阅读》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体系相比旧的课程体系,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新的课程体系致力于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不再以单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唯一目标,更符合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第二,新课程体系不再以单一课本和教材作为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阅读材料可以选自报刊、杂志、小说等,拓宽了资料的来源,摆脱了教材中材料少且陈旧的局限,能够做到阅读材料的实时更新,让学生在信息获取上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

第三,新课程体系下的《英语阅读》不再以课堂作为学习的中心,完全摆脱了“教师一言堂”的模式。大量的阅读需要学生在课下完成,学生之间相互督促,共同讨论。教师在课堂上负责考查阅读成果并根据学生阅读后的反馈正确引导和总结。

第四,新课程体系把专业知识渗透到阅读材料中,使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更能巩固并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从而达到专业能力的内化与升华。

(三)新课程体系的实施

新的课程体系是对传统的英语阅读课程教学的一个巨大的改革,必须要转变教育理念,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三方配合下实施。校方要在坚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给教师一定的课程改革的自由和权利,并对改革成效加以评估。教师和学生始终是改革的主体,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首先讲解大脑吸收信息的规律和一些阅读方法,如skimming 和scanning等,使学生学会科学地阅读,并以例文示范,多加操练,掌握这些阅读方法的运用。此外,还要介绍一些常见的构词法,如缩略法、拼缀法、合成法等,教会学生如何根据构词规律和语境处理阅读中的生僻单词。

第二阶段,从阅读篇幅不长且较为简单的记叙文开始,然后过渡到与专业知识相关的阅读材料。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简单的阅读增加学生的兴趣和自信,为后面的专业材料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在前面两个阶段阅读的基础上,进入难度稍大的说明文的阅读中。此阶段同样遵循由短到长,由易入难,由普通到专业的循序渐进的规律,让学生在显性的阅读中提升隐性的能力。

第四阶段,议论文的阅读,过程与第一和第二阶段相似,但此阶段更注重学生自我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与专业知识的联系更加紧密,在阅读中巩固专业知识。

综上所述,新课程体系更加遵循科学的学习规律,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中心,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但是,新体系对教师的要求并未降低,教师不仅要大量搜集材料建构资料库,还要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检测和阶段性评价,并积极处理各种情况。因此,新课程体系的实施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四、结论

近年来的就业情况每况愈下,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单位求才难”的窘迫状态。这一现象明确显示出我们当前的教育已经落后于社会和产业的发展速度,教育与社会和产业的需求已经严重脱节,急迫需要发展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

面向职场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英语阅读》课程改革不仅能够进一步完善并优化英语教学,还将有助于培养英语+专业技能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结构性矛盾,并帮助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合理人才结构,进一步服务于地方产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1] 查吉德.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5.

[2] Richards J C. From Reader to Reading Teacher[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3] Hadley A C. Teaching Language in Context[M].Boston: Heile & Heile Publishers, 1993.

[4] 姜大源.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5] 姜大源.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理论、策略与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责任编辑 李亚卓]

A Research on Curriculum Design ofEnglishReadingCoursewith the Purpose of High-quality Talents Training

WANGYing-hui

(EnglishCollegeofXi’anFanyiUniversity,Xi’an710105,China)

Under new situations and circumstances, new-buil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inevitably to be transformed, and the applied and specialized talents are badly needed. As the core of education, curriculum design become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students and the society, this research made a deep probe into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EnglishReadingCourse, with the systematized work-processing curriculum design theory as the guidance, to further perfect English teaching, cultivate high-quality practical English talents and help develop suitable market-oriented talent structure.

educational transformation;high-quality practical English talents training; systematized work-processing curriculum design

2016-09-28;

2016-11-02

2016年度西安翻译学院教改项目(J16B06)

王颖慧,女,山东济宁人,西安翻译学院英文学院英语一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学科教育

H319

A

2095-770X(2017)02-0083-04

猜你喜欢
英语阅读应用型课程体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初探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低年级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