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铁源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影响因素分析
◇阮铁源
本文以1995~2009年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面板数据为基础,对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部门要素结构、出口规模与该部门的国际分工地位间呈现出显著正相关性,而部门中间产品国内供给水平、产出占比与该部门的国际分工地位间呈现出显著负相关性,其中中间产品国内供给水平对国际分工地位影响最为重要。因此,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改变以往中间产品的使用方式,逐步增加国外中间产品的使用,可以提升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
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地位;中间产品供给
10.13999/j.cnki.scyj.2017.02.011
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全球价值链所涉及的不再仅仅是纯产品贸易,而是扩展到产品的研发设计、原材料的供需、中间产品贸易甚至是产品的回收利用等,简而言之,全球价值链能够覆盖到产品生产以及服务的各个环节。各国不同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有所不同,影响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升产业国际分工地位?
国内外学者有如下关于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研究。施炳展(2010)以出口产品价格视角对产业国际分工地位进行衡量,发现中国国际分工地位并未随着产品技术含量增加而得到提升,反而不断恶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虽然带来了出口上的增长,但是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不升反降。黄先海、杨高举(2010)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得益于劳动生产率的不断进步。Pol Antràs(2012)使用“上游度”这一指标对国际分工地位进行衡量,发现美国产业技术复杂度与产业的上游度间呈负相关并且十分的显著。胡昭玲、宋佳(2013)从出口产品价格视角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进行衡量,并对影响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规模经济、研发投入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能够有效地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杨高举、黄先海(2013)发现技术创新以及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要素的协同性提升有助于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于津平、邓娟(2014)以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视角对产业价值链分工地位进行衡量,并对影响产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能够提升中国产业价值链分工地位。黎峰(2015)以增加值视角对国际分工地位进行衡量,并对主要制造业部门的国际分工地位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要素禀赋结构、国内生产配套水平能够有助于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以上成果为本文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和借鉴。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对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部门要素结构、出口规模与该部门的国际分工地位间呈现出显著正相关性,而部门中间产品国内供给水平、产出占比与该部门的国际分工地位间呈现出显著负相关性,其中中间产品国内供给水平对国际分工地位影响最为明显。
1.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测算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原材料和中间品在国家之间有着十分频繁的交换,我们可以将一个国家的出口从增加值贸易的角度一分为二,分别是一个国家的国内增加值的流出以及该国的国外增加值的流出,而一国在国际分工中获得的增加值不仅仅是国内增加值,还包含着国外的增加值。
本文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测算方法借鉴Koopman,Wang &Wei(2011)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这一指标的计算需要在增加值贸易核算的基础上进行,本文使用王直、魏尚进和祝坤福(2015)的测算方法对增加值贸易进行测算。上式中IVir表示一国某产业的间接增加值出口,FVir表示一国某产业最终出口中包含的国外增加值,Eir表示该产业增加值出口总额。
2.主要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的选取
本文参考部分学者的研究,将主要解释变量设定为部门要素结构,并且加入中间产品国内供给水平、部门产出占比以及部门出口占比等一系列的控制变量。
要素结构: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要素有劳动、资本以及技术等,本文选择资本与劳动之比(K/L)用于衡量相对资本消耗程度,这一指标值大表明资本在该部门生产过程中占比相对较高,即该部门属于资本密集型,反之表明劳动在该部门生产过程中占比相对较高,即该部门属于劳动密集型。而高技能职工占比(LH/L)用来衡量部门生产技术水平,这一指标越大表明该部门技术投入越多。
部门出口占比:各部门出口额与该部门世界出口额的比例(ems),该指标能够反映出部门的出口份额。
中间产品国内供给水平:部门中间产品的供给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部分,国内供给部分(ds)能够体现出部门生产过程在国内的价值链分布情况,还能够影响到该部门所贡献的国内增加值。
部门产出占比:各部门产出与总产出的比例(ind),该指标能够反映出部门规模经济状况,这一指标值越大说明该部门规模相对越大,反之则说明该部门规模相对越小。
本文投入产出数据来自于WIOD数据库中的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和中国投入产出表,部分解释变量数据来自于WIOD数据库中社会经济账户(SEA)。
3.模型构建
根据选取的变量构建如下的计量模型:
其中,下标i、t分别代表的是部门以及时间。由于数据完整程度的不同,对数据进行筛选后所得到的面板数据是1995~2009年中国30个部门的数据。
经检验,面板数据存在组间异方差、一阶组内自相关以及截面相关,故选择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对构建的计量模型进行估计,运用由WIOD数据库测算而来的中国各产业部门出口数据对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影响因素进行检验。通过逐步回归,对影响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因素进行分析,估计结果见附表。
从估计结果来看,大部分解释变量均存在较好的显著性,通过逐步加入控制变量使得资本与劳动之比(K/L)变得显著,而高技能职工占比(LH/L)表现出了较为稳健的显著性。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1.总体看来,在逐步加入控制变量的过程中,资本与劳动之比(K/L)逐渐变得显著,但是资本与劳动之比(K/L)并未表现出与国际分工地位较为稳健的相关性,表明资本密集度的提升并未带来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
2.高技能职工占比(LH/L)与国际分工地位有着十分稳健的显著相关性,这表明产业部门技术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地提升产业部门国际分工地位。这一结果与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如Pol Antràs(2012),郭晶、赵越(2012),黎峰(2015))较为吻合。
3.部门出口占比(ems)与国际分工地位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这表明产业部门的出口增长有助于部门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
4.中间产品国内供给水平(ds)与产业部门国际分工地位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性,这表明大量国内中间品的使用并不利于产业部门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由此看来,单纯提升国内中间产品的使用并不能够有效提升产业部门的国际分工地位,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国外高增加值率中间产品的使用也是十分必要的。
5.部门产出占比(ind)与产业部门国际分工地位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性,这说明部门产值的增长不仅不能够有效地提升产业部门国际分工地位,反而使得部门国际分工地位下降。原因可能是,中国产出较大的产业部门均为制造业部门,而这些部门的增加值率相对较低,高产出低增加值率的产业部门产出的增长不能有效地提升该部门国际分工地位。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对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部门要素结构、出口规模与该部门的国际分工地位间呈现出显著正相关性,而部门中间产品国内供给水平、产出占比与该部门的国际分工地位间呈现出显著负相关性,其中中间产品国内供给水平对国际分工地位影响最为明显。
中国当前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相对而言并不高,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需要一定的出口增长,但是不能过于依赖出口份额,还应注重对外贸易的结构和效益,因此需要转变贸易发展方式,尤其是中间产品贸易的发展。中间产品贸易不仅能够影响到中间产品的国内外供给,而且能够推动全球价值链在国内延伸,在逐步增加国外高增加值率中间产品使用的同时,增强国内中间产品的增加值率。
[1]施炳展.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J].世界经济研究,2010(01).
[2]黄先海,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的跨国分析[J].世界经济,2010(05).
[3]胡昭玲,宋佳.基于出口价格的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3(03).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