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玉兰
(四川省遂宁市中医院 脑病科, 四川 遂宁, 629000)
认知干预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
邓玉兰
(四川省遂宁市中医院 脑病科, 四川 遂宁, 629000)
目的 探讨认知干预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16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认知干预,比较2组患者生存质量、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独立率。结果 干预3个月、6个月后,2组患者各生存质量指标得分较干预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独立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干预能帮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延缓病症的进一步发展,控制临床症状,减少对他人的依赖,降低肢体废用程度,提高运动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
认知干预;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障碍; 生活质量
痴呆是对老年人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一种疾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D)最为常见,占55%~80%[1], 成为第4大老年人致死病因[2]。AD患者最常见的表现是躯体功能及认知功能减退,日常生活能力渐进性损害,患者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逐渐丧失自理能力,且伴有各种行为障碍与精神症状[3]。A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无显著疗效药物,非药物治疗已逐渐引起临床关注,其中护理是延缓病情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4]。为探讨认知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本研究选择16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60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5], 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纳入标准[6]: ① 符合AD的诊断标准,以记忆障碍或遗忘为主诉,病程>6个月; ② Hachinski评分<4分,排除血管性痴呆; ③ 年龄<80岁,无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器质性病变; ④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分,排除抑郁症; ⑤ 受试者及护理员签署知情同意书,护理员能够承担监督受试者参加研究的责任。排除标准: ① 重度痴呆、意识障碍; ② 严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 ③ 严重听力障碍、言语障碍及视力障碍; ④ 3个月内接受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验组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53~76岁,平均(63.35±7.63)岁,病程4~20个月,平均(7.95±2.77)个月,轻度痴呆15例、中度痴呆38例、重度痴呆27例;对照组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52~78岁,平均(63.85±7.44)岁,病程4~19个月,平均(8.05±2.98)个月,轻度痴呆17例、中度痴呆37例、重度痴呆26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痴呆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多奈哌齐治疗以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具体如下; ① 定向力训练。护理人员或家属纠正或提醒患者正确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以训练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如认识和记忆当前日期、星期几、钟表上的数字等,还可反复辨认亲朋好友的照片等。② 思维训练。运用数字或拼图卡片,使患者得到分类排列训练、计算训练、拼图训练。③ 记忆训练。督促患者观看易于辨认和记忆的的物品及卡片进行记忆训练,帮助患者记住所处的地点、周围的人与事物、电视或报纸上所报道的重大新闻事件,并鼓励患者回忆近几天所发生的事情等[7]。④ 智力训练。采取刺激-反应方法,即让患者在相关的视觉及听觉刺激物里进行鉴别和选择[8]。⑤ 语言训练。根据患者语言障碍类型的评估结果,让患者模拟护理人员的口型,跟随读出卡片上的文字、句子;嘱家属多与患者沟通交流,鼓励患者回忆讲述每天发生的事情,以预防语言障碍。⑥ 行为训练。对于出现功能障碍的患者实施行为训练,从日常生活开始,协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与技能,并维持功能训练,使患者保持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基本技能[9]。⑦ 现实训练。将患者需做的事情写下来,以提醒患者去完成,如物品存放、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户外运动等日常能力训练。住院期间、居家期间(指导看护人员)安排患者每天进行认知干预。
1.3 观察指标
① 生存质量评估:分别于干预前以及干预后3、6个月采用SF-36量表评估分析患者的生存质量[10]。SF-36量表共有8个维度,得分范围为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存质量越好。② 生活能力指数评估[11]: 对患者的日常活动内容进行评价,包括进食、床椅移动、修饰、入厕、洗澡、步行、爬楼梯、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10个项目,采用0、5、10、15分的4级评分制度。<20分,完全依赖;25~45分,重度依赖;50~70分,中度依赖;75~95分,轻度依赖; 100分,完全独立。③ 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测量表(MMSE)评测患者的认知功能[12], 采用FMA评分方法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情况比较
干预前, 2组患者各生存质量指标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干预3个月、6个月后2组患者各生存质量指标得分较干预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实验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项目对照组(n=80)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n=80)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心理健康15.63±1.3135.83±12.75*38.71±15.64*1.43±1.4489.57±10.56*#93.95±16.59*#情绪角色11.15±1.3227.36±13.26*32.73±13.12*11.25±1.5391.27±11.68*#94.27±18.13*#躯体功能10.86±1.9524.51±13.68*31.39±12.25*10.72±1.8790.51±14.92*#93.26±15.22*#社会功能11.35±1.6549.37±14.71*53.29±12.63*11.54±1.7392.28±15.44*#94.26±16.18*#生命力11.51±1.8335.25±12.64*42.24±15.32*11.17±1.3691.04±10.25*#95.22±16.31*#总体健康12.05±1.6226.61±12.33*27.42±13.27*12.09±1.5294.16±12.03*#95.20±13.24*#
与干预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功能与运动功能评估得分比较
干预前, 2组患者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评估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实验组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认知功能干预前干预后运动功能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n=80)23.84±2.4125.13±2.2424.62±3.9826.11±2.12实验组(n=80)23.82±2.3728.53±1.43*24.57±4.0529.43±2.44*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2组患者生活能力情况比较
实验组的生活独立率为80.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组患者生活能力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随着生活水平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寿命延长,中国老龄化现象逐渐加重, AD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AD起病缓慢,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不仅会对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也会给家庭、社会带来较大负担。目前认为AD为一种进行性不可逆疾病,是在脑老化基础上产生的神经退行性病变,表现为渐进持续性的智力衰退,可造成患者行为、神经系统功能障碍[13]。因AD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因此还未找到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主要通过加强护理、增强体质、改善症状等措施,阻止痴呆进一步发展,维持残存的脑功能。有研究[14]表明,认知功能护理干预对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有明确疗效。
AD患者虽然丧失了部分功能,但对外界环境感知、理解等仍具有一定的应激反应,采取认知干预能够最大程度发掘AD患者的潜能,延缓病情恶化的速度,有利于疾病的康复[15]。认知干预训练能提高患者的记忆力,使患者独立完成生活中简单的活动[16]: 定向力训练可培养患者对时间的概念以及训练患者的人物定向力;思维训练可提高患者的思维逻辑能力;记忆训练通过卡片让患者记住所处地点、周围的人与事物、电视或报纸上所报道的重大新闻事件,并鼓励患者回忆,可锻炼患者的记忆能力;智力训练帮助患者拓展思维和增强记忆;护理人员及家属共同努力对患者进行语言训练,可预防语言障碍[17]; 行为训练可使患者保持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基本技能;现实训练可使患者逐步规律化,保持基本生活习惯[18]。本研究中,干预3个月、6个月后,2组患者各生存质量指标得分均较干预前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实验组各指标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生活独立率为80.00%,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1.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吴砚, 舒松, 施贝德, 等. 康复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4, 30(6): 858-859.
[2] 康燕. 阿尔茨海默病的护理[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15(5): 58-60.
[3] 许彤, 潘飞, 许锦绣, 等. 3R疗法联合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5, 32(6): 515-518.
[4] 徐艳. 埃儿慈海默病患者的认知训练与护理干预[J]. 中国民康学院, 2015, 27(18): 105-106, 114.
[5] 江皋轩, 李明秋, 黄海华, 等. 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8): 16-18.
[6] 王晓霞. 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训练与护理干预[J]. 临床护理杂志, 2010, 9(2): 20-21.
[7] 刘凤兰, 王曙红, 冯晓敏, 等.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认知干预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7): 1535-1537.
[8] 陈智超, 李海员. 认知康复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J]. 中国使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5(14): 55-56.
[9] 宗春丽, 唐红. 认知康复训练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 20(11): 1633-1634.
[10] 沈珍华, 张梅红, 杨琳. 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核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J]. 伤害护理, 2010, 10(3): 44-46.
[11] 孙婷婷, 贾建军, 李榕彬, 等. 综合抗毒锻炼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影响[J]. 护理学报, 2013, 20(13): 43-45.
[12] 姜慧敏. 阿尔茨海默病护理进展[J]. 全科护理, 2013, 11(23): 2188-2190.
[13] 黄滨, 韦海楼, 何剑华. 延续个性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研究[J]. 社区医学杂志, 2016, 14(4): 6-9.
[14] 高展, 张宏敏.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综合护理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35): 132-133.
[15] 彭伟, 付利霞, 谢玉玲, 等. 模拟家庭照护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4(12): 1094-1096.
[16] 张紫娟, 周玉英, 袁小英. 自我管理教育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5(7): 793-795.
[17] 王蔚, 朱奕, 杨思雨, 等. 有氧训练对埃儿慈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4, 29(12): 1151-1155.
[18] 廖淑莉, 吴洁梅. 认知行为治疗在护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护理, 2015, 7(3): 236-237.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intervention on improving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Alzheimer disease
DENG Yulan
(DepartmentofEncephalopathy,Suining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uining,Sichuan, 629000)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 of cognitive intervention on improving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Alzheimer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160 Alzheimer's diseas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randomiz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8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cognitive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quality of life, cognitive function, motor function and independent living rate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hree months and six months of intervention,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wo groups was grea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intervention befor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mproved m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better cognitive function and motor func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Independent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ognitive intervention can delay further development of disease, control clinical condition, reduce dependence on others, reduce the degree of limb disuse, and improve motor function,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ognitive function impair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Alzheimer disease.
cognitive intervention; Alzheimer′s disease; cognitive dys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2016-09-22
四川省卫生厅资助基金(Z2011236)
R 473.74
A
1672-2353(2017)02-013-04
10.7619/jcmp.2017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