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萍
(辽宁省沈阳市中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04)
老年2型糖尿病发生低血糖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王 萍
(辽宁省沈阳市中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04)
2型糖尿病; 低血糖; 原因; 护理
糖尿病(DM)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危害人民健康。2型糖尿病(T2DM)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血糖异常升高,出现心、脑、肾等不同器官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血糖波动与T2DM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1], 低血糖是DM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见急性并发症之一,影响血糖控制。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反应,足以抵消长期血糖控制良好带来的益处,易引起心脑血管意外,造成器官永久性损害[2]。因此,减少血糖波动,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成为DM治疗的重要环节。老年T2DM患者低血糖易感性高,心脑并发症多,多器官功能损害更严重[3], 临床症状不明显,易误诊、漏诊。本文对老年T2DM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认识及处理能力,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T2DM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患者60例,入选标准为: ① 年龄>60岁; ② 符合WHO相关标准确诊为T2DM; ③ 各项检查结果及病历资料保存完整。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64.7)岁;病程4~26年;伴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者27例,冠心病者29例,热量摄入不足者6例,腹泻及呕吐者1例,强化治疗者5例;低血糖表现:有明显的饥饿感、头晕、手抖、出汗、面色苍白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者11例,轻微饥饿感伴心悸者28例,嗜睡者3例,精神异常者10例,四肢无力者8例。全部患者进行快速血糖检测:血糖处于1.5~2.8 mmol/L。
1.2 发病原因
60例患者中38例(63.3%)患者有明确诱因。饮食量及时间不合理者6例,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剂量不合适者9例,进食与服药或胰岛素注射时间搭配不合理者11例,自行加服降糖药物者5例,运动后发病者4例,空腹饮酒者2例,腹泻呕吐者1例。
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后, 60例患者的低血糖均得到及时纠正。其中41例患者4~8 h低血糖症状缓解,血糖恢复至7.0 mmol/L; 17例患者在12 h内症状纠正,血糖恢复至7.0 mmol/L; 仅有2例患者仍持续伴有低血糖症状,经过多次反复治疗后,至36 h时血糖恢复至7.0 mmol/L, 生命体征基本平稳,症状缓解。
3.1 常见原因分析
研究[4]发现,空腹低血糖死亡风险约是正常糖者的2.7倍,而在老年T2DM患者中更为严重,因此必须给予足够重视。老年T2DM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较多,与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等密切相关[5]。其中,糖尿病的知识水平包括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饮食运动知识、自我血糖监测能力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而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行为是指患者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饮食及运动控制,合理用药,适时监测及心理调试,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规律运动,遵医嘱用药、血糖监测、处理高低血糖。
老年患者对本病认识不全面,治疗缺乏依从性,不能很好的自我监测血糖,尤其因治疗的长期性,老年患者自觉缺乏家人的关心照顾自行更改治疗方案,极易发生低血糖。老年T2DM患者易受客观因素干扰,日常生活不规律,影响饮食的节律及结构不合理,过度严格控制饮食,体内糖原不能充分利用,从而发生低血糖。加之老年人多器官功能减退,当身体并发其他多种疾病如腹泻、感染等情况时,降糖药物的分解代谢及排泄减慢,尤其有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时,药物在体内积聚,未能根据血糖或医嘱及时调整降糖方案时,联合用药且药物剂量过大,或多服、误服降糖药物,降糖速度过快,也容易发生低血糖。老年人长用药物如阿司匹林、利尿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抗生素等,会增强降糖药物的作用,从而发生低血糖。另外,运动时间及运动量不合理,运动方法不科学,也可以诱发低血糖。研究[6]也证实,强化治疗未能使T2DM患者受益反而增加死亡风险,导致强化治疗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低血糖。
3.2 护理对策
重视并预防老年T2DM低血糖的发生,减少患者致死、致残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老年T2DM低血糖的发生应从患者对本病的认识、饮食、运动、治疗方案等方面加强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本病治疗的长期性,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做到治疗方案个体化。
3.2.1 人文心理护理:由于疾病的终身性,大多数DM患者需要终身治疗,尤其是老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忧虑、焦虑等心理障碍,不良的情绪及对疾病本身的不正确认识会诱发低血糖。因此家属及医护人员应及时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正确认识DM,接受规范治疗,消除不良心理反应,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7]。
3.2.2 健康宣教:针对患者的文化水平不同,通过媒体、图报及面授等方式进行个体化的健康知识教育,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低血糖,知晓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和危害,掌握低血糖的防治方法和急救措施,积极争取患者及家属的配合,详细告知患者的治疗方案,定期随访。告知患者治疗期间应忌烟酒,坚持生活起居规律、保持心态良好、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坚持长期治疗,树立治疗信心。外出时携带少量饼干、糖果,以备低血糖发生时服用;根据自身情况,如运动量加大、伴有腹泻等不同情况时,适时调整饮食及治疗方案;随身携带卡片,注明姓名、联系人、地址、所患疾病、治疗方案及急救中心电话等信息以备急用。
3.2.3 加强血糖自我监测:老年T2DM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加强血糖的自我监测,医护人员应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便携血糖仪,特别注意夜间血糖的变化。对于合并肝肾功不全者及体弱消瘦者要高度警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低血糖的发生[8]。
3.2.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老年T2DM患者因其低血糖发生的特殊性,容易被家属及医护人员忽略,因此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高识别能力。重视病房巡视,尤其是夜间低血糖[9],当患者出现头晕、走路不稳、乏力甚至神志改变时,详细询问其饮食、运动、治疗情况是否合理,是否伴发腹泻呕吐等情况,快速血糖监测,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3.2.5 合理应用降糖药物:随着DM研究的不断深入,血糖波动对机体的影响也备受关注。研究[10]证实,DM病程越长,血糖波动也逐渐增加,这是老年T2DM血糖波动的临床特点。研究[11]还显示,血糖波动是夜间低血糖风险增加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因此合理的应用降糖药物,减少血糖波动,是预防并减少老年T2DM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有效手段。
3.2.6 应急护理: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快速血糖检测发现低血糖后,立即与口服食物、糖水或50%葡萄糖注射液40~100 mL静脉推注,根据患者血糖恢复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重复应用, 1~2 h监测血糖1次,调节血糖水平维持在7 mmol/L以上,直至低血糖效应消失。同时密切关注心、脑、肾的功能,预防和排除低血糖诱发的心、脑、肾急症的发生。
[1] Nalysnyk L, Hernandez-Medina M, Krishnaraiah G. Glycaemic variability and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evidence from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Diabetes Obes Metab, 2010, 12(4): 288-298.
[2] Cryer P E, Davis S N, Shamoon H, Hypoglyeemia in diabetes[J]. Diabetes Care, 2003, 26(6): 1902-1912.
[3] 刘志梅. 辽宁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症[J]. 实用老年医学, 2003, 17(1): 102-104.
[4] 张阳敏, 汪寅, 陆丽霞. 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16): 4557-4559.
[5] 王欣国, 吕伟波, 丁晔, 等.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及糖尿病知识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 护理研究. 2013, 27(9): 2973-2974.
[6] Gerstein H C, Miller M E, Byington R P, et al. Effects of intensive glucose lowering in type 2 diabetes[J]. N Engl J Med, 2008, 358(24): 2545-2559.
[7] 杨海霞.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8): 227-228.
[8] 张珍珍, 徐贵霞, 高莉, 等.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实用全科医学, 2007, 5(9): 835-836.
[9] 李香远. 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反应38例观察与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 2009, 7(11): 273-275.
[10] Picconi F, Di Flaviani A, Malandrucco I, et al. Impact of glycemic variability on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beyond glycated hemoglobin. Evidence and clinical perspectives[J]. 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 2012, 2(9): 691-696.
[11] 方福生, 成晓玲, 李志冰, 等. 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与夜间低血糖风险的相关性[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1, 8(6): 338-340, 345.
2016-09-25
辽宁省沈阳市科技局新技术推广基金(js281223)
R 473.5
A
1672-2353(2017)02-132-02
10.7619/jcmp.20170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