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动脉开口闭塞性病变分型与介入治疗

2017-03-09 11:51:06迟路湘,张景良
微循环学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开口处闭塞性锁骨

锁骨下动脉开口闭塞性病变分型与介入治疗

本刊编委,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内科迟路湘教授(通讯作者)指导其学生张景良等在《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2017,13(5):2 022-2 028,IF:1.261)发表了题为"Endovascular treatment and morphology typing of chronic ostial occlusion of the subclavian artery"的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如下:

1 研究背景和目的:锁骨下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通常导致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症,从而引起上肢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及其它并发症。根据血管堵塞的程度,该病变可分为狭窄性病变和闭塞性病变。狭窄性病变的开通有很高的成功率,而包括血管开口处闭塞在内的完全闭塞性病变的开通成功率比较低。本研究首次对锁骨下动脉血管开口处完全闭塞性病变进行影像学分型分析,并追踪其疗效。

2 方法:2010年-2014年,共有8名锁骨下动脉血管开口处完全闭塞性病变的患者(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60-72岁,平均65.6岁。根据患者造影形态表象,将锁骨下动脉血管开口处完全闭塞性病变分为鼠尾型,山峰型,丘陵型和平原型四种类型,并接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治疗。

3 结果:共于7名患者的锁骨下动脉开口处植入了9个自膨式支架和1个球囊扩张支架;1位女性患者未行支架植入治疗。2位患者出现了明显的穿刺点出血,均由纱布加压处理。未行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在出院3个月后发作过一次短暂性脑缺血,随后随访丢失。其余7名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是15.7个月(范围:1-36个月)。这7位患者均未出现缺血表现、内膜增生或者再狭窄症状。

4 结论:介入术式选择中,鼠尾型和山峰型闭塞病变更适合采用经股动脉入路,而丘陵型和平原型闭塞病变更适合采用股动脉及桡动脉双重入路。本研究中提出的基于造影形态的分型,为选择介入手术策略提供参考,以提高完全闭塞性病变的开通成功率。

猜你喜欢
开口处闭塞性锁骨
福岛第一核电厂1号机组安全壳内堆积物结构复杂
国外核新闻(2022年9期)2022-12-16 12:20:32
右侧锁骨下动脉迷走并起始部闭塞致锁骨下动脉盗血1例
血管超声诊断椎动脉开口处狭窄168例结果分析
CT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分析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入路与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比较
肺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大鼠模型建立及其miRNA表达谱分析
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TossyⅢ度肩锁关节脱位并喙突基底部骨折
赵坤教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经验
中医研究(2013年3期)2013-03-11 20:26:37
血管超声诊断椎动脉开口处狭窄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