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前燕村光彩小学 徐方琴
前燕村光彩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学校虽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却有着农村学校的朴实优雅,较为齐全的教育教学设施,为教育教学有序进行提供了有利的资源保障。几年来,在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学校实施了精细化管理制度,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一重心,坚持“质量立校,管理兴校,特色立校”的办学大思路,苦练教师素质,严抓课堂教学目标管理,借助现代技术教育手段,不断优化课堂结构,健全教科研体系,强化教学研究,改革教学方法,规范师生教学行为。学校的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得到了社会及家长的认同。
学校现有7个教学班,340名在校学生。专任教师12名,其中大学本科8人,专科4人。学校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育一流学生、办一流学校、创一流业绩”为办学目标,充分发扬“团结、务实、勤政、高效”的领导工作作风和“严谨、求实、探索、奉献”的教师工作作风,教书育人,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曾先后被评为“泰安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泰山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泰山区特色鲜明学校”等荣誉称号。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要召开专题会议,反复讨论拟订《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的重难点及措施。然后各教研组、班主任、科任教师围绕学校计划,拟订各类计划。
为确保各类计划的实施,我们一是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分工;二是狠抓各种管理制度的落实,不断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制度生效;三是严格兑现奖惩。
对教师的教学常规,学校实行分级全方位管理,随时督查。形式有教研组长的周检查,有教导处月检查,有业务校长及校长的不定期抽查。每学期学校会组织两次教学常规大检查,对每次检查的情况都做详细的记录,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依据。
为了深入地规范教学行为,更科学的督促教师研究课堂教学艺术,更全面的了解教师和学生的动态,教导处今年大力推行随堂听课制,要求中层以上干部每周至少听2节随堂课,及时交换听课情况,填写好评课卡。根据学校实际,实行了校级领导蹲点制,将所有校级领导分解到各个教研组,务必参加教研组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在教研组活动和随堂听课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整改,以研究课堂有效性来引领学校的教学工作。另外。通过“n+1”培养课,青蓝结对课,名师指导课,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中心,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主要是通过课堂上如何组织、实践教学得以体现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刻不容缓。学校在各科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变死记硬背的语文课为“情感语文”,用教师的激情去感染学生的激情,从而让师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碰撞出情感与知识交融的火花,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变枯燥乏味的数学课为“快乐数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去感受知识,接受知识;变苦学难记的英语课为“精彩英语对话”,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体验到英语课的独特魅力。课上要求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现代技术带进课堂,力求以气质影响气质,以人格塑造人格。在教师的成长中,感受到教育的幸福,从而成就幸福的教师;在学生的收获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培育幸福的学生。
学校把师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抖空竹,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抖空竹集健身、娱乐、表演于一体,四季寒暑都可练习,男女老少皆适宜,深受学校师生欢迎。为推动抖空竹活动在我校顺利实施,让抖空竹成为学校体育活动的亮点、特色和品牌,我们利用大课间活动,学习抖空竹知识,练习抖空竹的技巧,既锻炼身体,又健脑益智,从中享受到此起彼伏的空竹声所带来的快乐,感受到五颜六色的空竹上下翻飞时的愉悦,体验到有声有色的空竹所带来的幸福。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业务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检测小组,每周选定三个班级“推门听课”,教研组长当堂出题检测教学效果,检测结果及时公布。过程性课堂检测效果与期末检测成绩结合起来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成绩,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同时,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实行“阳光管理”,从读书、写字、计算、思考、合作、回答问题等方面分别给予星星、月亮及太阳级别的评价,即10颗星星换一个月亮,10个月亮换一个太阳,根据太阳的多少,记录学生的成长档案。我们称之为“阳光管理”。
第一,学校充分依托了远程教育进行业务学习、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培训。
第二,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我校坚持教学改革的实验与研究,做到了人人有课题,个个参与研究。我校围绕着“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这一课题,制定了《前燕光彩小学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方案,教师根据课题拟定切合自己实际的专题进行研究。草根课题《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已结题。还有省、市级课题,正在研究中。另外,有3名教师的论文获区级奖,4名教师的论文在《泰山教育》和课改报上发表,还有3名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及课件分别获区级以上奖次。对获奖的教师学校进行了奖励,并纳入年度考核,进一步激励教师开展研究,为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一,教师评价侧重奖惩性,量化内容、共性内容多,定性、个性关注不够。
第二,校本课程研发还处于初级层次,没有形成特色,必须加强组织建设、队伍建设。真正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第三,课题研究实验的力度不大。在实验中存在间歇性和阶段性,不能把课题研究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不能快出成果或出好成果。
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特色教育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先进学校的距离还相差甚远。今后,我们会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扬长避短,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力度,努力提升学校的管理品位和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