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学习,展示学生个性

2017-03-09 20:09:05广西梧州市龙圩区龙圩镇中心校潘杰珍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4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探究

广西梧州市龙圩区龙圩镇中心校 潘杰珍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自主探究”不仅是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深层次的教学理念,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自主”即主动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主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探究性的学习就是要求学生把人生、自然与社会作为学习探究的对象,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

我们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参与学习,亲历学习过程,从而学会学习。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要创自主探究的机会 ,放手让学自主探究知识 ,使他们在自动探究过程中真正掌握知识、思想和方法。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 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为此,教学中我做到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并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通过我的启发和诱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觉性,使学生“爱学”“要学”“会学”,动脑、动口、动手,学得有趣、主动,学得扎实、会应用,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发现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是学生充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源头活水”。

二、引导自主探究、思考

自主探究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自己解决,发现新规律,是实行知识的再创造。能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是关键,要在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感性和理性的材料,引导学生探究知识,从不自觉到自觉地形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自主探究中,让学生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从而获得更多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和学习主动权,并鼓励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探究的实践过程中掌握新知,培养创新能力。教师就要努力做到问题由学生提出,思路由学生探索,方法由学生寻找,意义由学生概括,难点由学生突破。面对学生的疑问,我们不要过早解释,要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三、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路开阔了,思维火花闪现了,这时教师如果没有给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学生又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会严重阻碍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尽量是开放的,探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要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那就是要变先讲后练为先尝试再点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再创造,有利于学生猜测与验证。

构建开放课堂,应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画” 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学生上课只用耳听,不用手来操作的不足。

构建开放课堂,应让学生尽可能的去“说”。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的说,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是如何达到思维的合理性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如可以分“指名说、上台说、小组说、问答式的交流说”等方式;以学生“补充说、总结说、修改说、更正说、综合说”等内容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快速组织语言能力。

构建开放课堂,应让学生尽可能去“做”。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在此就要为学生设计、提供做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在期末复习成语时,改变以往老师将一册的成语找出来,让学生抄、读、记等,而是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找、去抄、去积累,还要求学生比一比,谁能将一册中所有成语全找出来。这样学生在自己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

四、善于质疑、敢于想象

课堂中,为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过去对学生的限制,过去对学生的限制太多,不能说、不能笑、这个不准那个不行,把学生的手脚都捆绑起来,学生如何主动参与?课堂上应允许学生抢答,允许提出问题。一堂课可以有几次让学生提问的机会。在学生自学课本后、教师讲解后、全课结束前,都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有些问题可以教师回答;有些可以由其他学生回答;有些可以大家讨论后再回答;有些可以留到课后指导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包括上网)解决。学生提出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就在这一问一答的过程中,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很好地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创设情境,开放课堂,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说、去画、去做、去怀疑、既教给学习方法,有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识,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语文课堂成为彰显学生人性的舞台,闪现学生个人灵性的广场,张扬学生个性的天地,使我们的语文课真正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探究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