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平县明集镇第三小学 刘 晓
众所周知,教学中使用电教媒体,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服从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理解教材内容,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诸方面得以和谐健康发展。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珍珠泉》一课内容时,由于我们附近没有泉水,作为农村平原地区的学生大都没有见过。所以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利用电脑、投影在屏幕上播放课文中所描绘的泉水镜头及其周围环境。有利于学生将不理解的内容形象化。帮助学生体会“珍珠泉”美的内涵。既克服了教学时受时空限制的缺点,又培养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
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虽有众多优势,但具体操作时一定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现代化的电教媒体毕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中的精华部分,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不能忽视。如何合理的使用电教媒体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兴趣是对客观事物特别爱好的情感状态。当学生对某项知识真正发生兴趣时,他将会千方百计调动自己的潜在智能,积极主动地去获取。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成为广大教师的首要任务。殊不知,怎样去“激发”,这里有一个“度”和“时机”的问题。如果抛开课文内容,一味地“激趣”,就会“离题万里”,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我看过一位教师教《美丽的公鸡》一课时,播放了轻音乐,让学生轻声跟录音读、模仿读、创造性的读、表演型的读,让他们在读中体会不同人物的情感。这位老师在读的形式上可谓“煞费心机”,效果也不错。但是,播放轻音乐却干扰了学生的读。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当然并不是说轻音乐不好,而是时机没有把握好。课后的评价说“一边听音乐,一边看文字,一边朗读,情感得到了激发和升华”“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发展了学生的记忆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提高了对艺术形象的感受能力,且使课堂教学得到了优化”如此等。如果这样运用电教媒体可谓“为使用媒体而使用”。而不是看重学生的接受效果。在教师的朗读水平不高的情况下,采用电教媒体播放课文录音效果就很好,大可不必画蛇添足。
由于国度、地域、季节等时空方面的原因,学生对文中描写的一些情景难以感知或产生共鸣,就可以在教学中借助电教手段能使其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生动有趣。把跨越时空的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将学生没有感知的东西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能胜似教师千言万语的空洞说明。这就讲究了电教媒体的“实效性”。
要注意的是,电教媒体的演播内容须和教师的适时讲解密切配合,互为补充,才能相得益彰。有利于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电教媒体具有十分丰富的表现力,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材料,精心设计好课件、投影片等,扩大课堂容量,拓展学生的知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扩大课堂容量,也要根据教学需要,做到时机适宜,时间和内容适当,恰到好处。电教媒体的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而小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盲目增大信息量,以致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降低教学效率。
从发展求异思维入手,培养和训练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迅速的判断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具有发散思维方式,以求获得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都是教学所赋予电教媒体的更高要求。
但使用电教媒体要注意克服单纯追求“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要从学生的年龄状况、接受程度、新课标要求等方面考虑,切不可盲目“求新”“求散”。要适时、适度引发抽象思维,及时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才能实事求是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智力。
另外,使用电教媒体既要服务于教材,制作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电教教材,又要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程度。
如教学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由于课文涉及到小兴安岭的四季变化,教师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准备春、夏、秋、冬四季的风景迷人、各具特色的投影片或动画片。在讲课中先使学生直接感受北国特有的春天:“一棵棵树木吐着绿芽,小河里的冰雪都融化了,淙淙地淌着。不时跑来几只小鹿,来小河里饮水。”教师再逐一展示夏、秋、冬三季的投影片或动画,学生们欣赏一幅幅美丽的画,也领悟到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不同的风光,从而深刻理解课文结尾的“小兴安岭既是一个大花园,又是一个大宝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这样就把跨越时空的四个季节的美丽景色巧妙融合,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再如,教学《埃及的金字塔》,教师提出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独特之处?从胡夫金字塔可以看出这项工程有哪些特点?学生没有见过埃及的金字塔,教师就可以演示投影或播放有关金字塔的画面。引导学生从图片或动画感受金字塔“底是四方形的”“最后成塔尖”等词句;再联系课文“高”“巨石”“重”“平整”“紧密”等词语,领悟出这工程的“宏伟”和“精巧”。这样的教学,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实际,体现了运用电教媒体的合理性。
三年级语文《螳螂捕蝉》是篇寓言故事,哲理性很强,课文重点使学生悟出寓言故事所说明的道理。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凭空想象,不如恰到好处地出示投影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蝉”“螳螂”“黄雀”的动作神态,再联系课文中的词句指导学习。才能真正领悟“眼前的利益”与“身后的隐伏着的祸患”的双关意思。进而联系到课文的结果,领会吴王“恍然大悟”的道理。理解寓意这一难点就迎刃而解了。这就是恰当运用电教媒体的巧妙所在。
总而言之,电教媒体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在使用电教媒体时,要掌握好“度”和“时机”,提高“实效性”。再加上教师的表情、板书以及时宜的启发或讲解来连接各种教学媒体。就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信息化教学手段使用的程度和水平,最终还是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