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杰
辽宁师范大学
“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探讨
冯俊杰
辽宁师范大学
来华留学生;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国际化;"一带一路"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世界范围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科技与人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整合与配置,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高校国际化的水平更是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学校取得跨越式发展、实现建设目标的必然选择。目前,高校国际化建设工作与学校发展目标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以及学科与科研的国际交流合作需进一步推进,教师的国际交往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全球视野有待拓展,留学生结构有待优化,支撑学校国际化发展的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尚待完善。
实施名校合作战略,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完善制度保障、打造品牌项目、充实丰富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积极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不断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层次,吸纳融合更多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中外教育融合创新,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建立合作办学成果转化机制,搭建协作研究推进平台,打通合作办学和校本办学经验共享渠道,在教学阶段注重中外教师协作和教育资源融合创新,全面提升合作办学内涵。
其次,语言是各国之间开展有效沟通的钥匙。通过扩大与各国政府间语言学习交换项目、联合开发语言互通共享课程等,把汉语推广和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等涉及我国战略利益的举措纳入沿线各国利益框架,实现共赢。最后,传理念。利用国际化的视野和方式,通过各类群体传播中国理念,讲好中国故事。
通过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以专业分型等方式加强学校国际化专业建设及课程体系建设,通过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充分了解世界同类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等国际性发展和变化情况。吸收和借鉴世界高水平大学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管理模式和评价方式,引入课程、教材等海外优质教学资源,以解决课程设置不系统、教学内容滞后陈旧教学方式低效等问题。
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国际化教育元素,鼓励学生积极申请国家、省、校级公派留学项目,通过参与短期游学、学分互认、海外实习、双学位联合培养等项目,全方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专业人才。
在学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框架内,推动国际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提高学科建设的国际化水平,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校级实质性合作研究平台建设,共同研究国际前沿问题,联合攻克关键共性技术。
通过与国外相关大学、研究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跨国界、跨地域的交流与合作,营造优良的学术氛围;大力支持各个学科积极争取和举办本学科领域有影响、高水平的国际会议,进一步加大对在高水平国际期刊发表成果和申请国际专利的支持力度,产出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使用原则,通过海外评审专家、海外学术顾问、国际合作、重大项目、聘请客座教授、短期访问、回国讲学等多种方式,吸引了一批青年科学家从国外回来工作,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立足培养,加快引进,强化竞争,优化结构”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一方面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选留高学历优秀教师,特别是有海外背景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我国的师资队伍中来;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在职培训和学位提升,有针对性、有重点地选派科研能力强、专业基础好、外语水平高的教师去世界一流大学深造、培训和参加学术合作与交流,从而达到了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并保持良好发展趋势。
坚持“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的来华留学工作方针。进一步凝练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色,根据海外留学生市场需求,力争在有条件的专业学科招收全英文授课留学生,不断扩大留学生学历生规模。
以海外孔子学院建设为主要载体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整合对外汉语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优势,积极投身海外孔子学院建设,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服务。
各高校可以利用好孔子学院这个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让外派教师到孔子学院进行教学与交流。同时,孔子学院作为中外交流的重要窗口,能有力推进中、外双方高校之间的全面合作,让双方实现高校优势互补,从而达到共赢的目的。
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将高等教育国际化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我们又面临一个国际交流与合作新的发展机遇期。高校要顺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以“一带一路”作为一个发展契机,加速推进国际化进程,坚定不移地走高等教育国际化之路。
"一带一路"战略为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中,地方高校有地缘、行业等优势,但也存在资源短缺、能力有限等劣势。如何发挥优势、克服劣势,顺应"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地方高校应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基础上,将服务当下与谋划长远结合,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行业和学科特色为优势,以政府、企业为依托,以人文交流为载体,实施差异化对外合作策略,促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推进地方高等教育走出去,驱动教育国际化全面发展,实现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