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楠
新疆财经大学中亚经贸研究院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金融合作现状分析
南 楠
新疆财经大学中亚经贸研究院
在当今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相互渗透的金融依赖,使得任何国家的金融发展都有可能受世界其他国家金融事件或金融政策的影响。所以在后危机时代,金融合作的地位极其重要。因此,中哈两国之间开展金融合作既有利于区域金融的稳定,又符合两国经贸发展的内在需要。目前,中哈金融合作已逐渐步入正轨。进一步的推动和深化中哈金融合作既符合金融全球化的内在要求,也符合中哈双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中哈金融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一探讨。
金融合作;合作现状;存在的问题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给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带来了惨痛的教训,同时也把国际金融合作推向了历史的舞台。从全球各大经济体的所推崇的方式来看,实行区域金融合作也是防范或解决金融危机的首选方案。因此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推进,我国也把区域金融合作提上了日程,目前我国参与的并已有初步发展的区域金融合作主要有中俄金融合作、东亚金融合作以及中哈金融合作等。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参与或主导金融合作,已不仅仅只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更多的是为了推动双边服务贸易、跨境投融资以及提升本国货币的国际地位等。
在国家之间或者地区之间的经贸往来过程中,金融领域的配套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今社会已不再是简单的“物物贸易”的阶段,“资金”在贸易交往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所以贸易中的“资金”由谁处理,怎样处理等状况,成为了贸易双方不可回避的问题。而且随着两国在贸易合作领域的愈加深入,双方对金融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合作关系也就会越加紧密。
政策性银行方面,依托上合组织银联体的框架,国家开发银行积极倡导深化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并强化各国在金融领域合作的服务水平。这也为促进各成员行之间的对话交流,构造金融合作平台提供了便利。目前我国有多家政策性银行及商业银行与哈萨克斯坦开展了合作关系。国家开发银行与哈方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天然气、铜矿及工业等领域,为促进中哈两国的金融合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哈萨克斯坦方面的合作,主要是通过向其提供授信额度和买方信贷这两种方法来实现的。并以此为基础上处理好贸易结算不顺和信贷不力等束缚两国金融合作进一步开展的问题。
商业银行方面,由于在市场以及双方贸易往来的需求下,近年来很多商业银行都格外重视与哈方银行的合作,并且在具体的结算以及行业内部的服务问题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哈萨克中国银行与阿拉木图中国工商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积极为贸易商提供种类丰富便捷的金融服务,为中哈两国经贸往来铺设金融桥梁,也为中哈贸易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积极贡献。这之间具体的合作方式有很多,例如建立代理行、签订相关的合作协议、将授信额度进行提升等等。
随着中哈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本国居民去对方国家投资的意愿不断加强。因此,我国成立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这是一家政策性保险公司,专为出口企业服务,并且还不定期的评估和更新有关哈萨克斯坦方面的风险分析报告,为出口企业防范风险做了有益的尝试。
在证券领域,无论是中国还是哈萨克斯坦,资本市场都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目前都还处于发展期。而且证券公司和投资银行都面临发展经验不足、资本实力较弱等共同问题。在国际证券的投资方面,哈方总统在二零零九年时,与香港金融管理的高层进行会谈,重点对双方互投问题进行探讨,通过会谈,双方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香港与哈方的金融方面的合作,并且推进哈方的企业能够在香港上市。并且在随后的一年,“哈萨克铜业集团”成功的在香港上市。在二零一四年,第9次中哈关于金融方面的会议上,双方首次谈到了要进行证券领域的合作问题。并且在当年九月,哈方的证券交易所里,举行了人民币的开盘交易,并且当天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天完成了两笔交易,每笔为二十万,交易价格为29.64坚戈/人民币),并采取交易当天结算的方式。哈方的中国银行以及俄罗斯储蓄银行,是人民币在哈交易的做市商。
综合来看,目前中哈金融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从合作的具体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大宗商品的交易上。从合作的主体来看,中哈两国普遍存在“高层热,基层冷”的状况。从中哈金融合作分委会达成的共识来看,发现有一些“共识”至今没有落实到位。具体来说,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中哈金融合作的最终目标还是要服务于两国的实体经济,其发展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中哈两国的经贸活动。可目前来看,中哈进出口贸易的规模不大,虽然中国已成为哈萨克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但与哈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哈萨克斯坦的第一大商品出口国是意大利,中国是其产品的第三大出口国,可意大利占哈出口总值的19.5%,而中国仅占10.5%;从进口贸易来看,哈国的进口产品主要来自俄罗斯,中国和美国,而其中俄罗斯占哈进口总值的35.6%,中国占哈进口总值的仅为16.3%。而且近年来中哈之间的贸易特点是从哈进口大于对哈出口,导致这种畸形的贸易现象的原因是中哈贸易的产品,都主要集中在能源、资源类的消费品上。然而这种不均衡的发展结构,已严重拖累了中哈经贸合作的发展,也制约了中哈金融合作的推进。
如今,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正健康的快速发展,由贸易引申而来的中哈两国高层对话、资金融通等方面的互动交流也已取得一些成就。但是,两国当前的金融合作水平仍处在较初级的阶段,还处于“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阶段,且合作内容也大都停留在具体的银行业务层面。并没有制定一个很清晰的战略目标。即相较于两国经济贸易的发展来说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由于两国之间的金融合作的范围及强度都还有所欠缺,没有达到理想值,且没有着眼未来的、清晰明确的合作目标,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两国金融合作的实质性进展。
将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必然会出现贸易金融一体化的状态,这对跨境货币流动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而大力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将是我国政府需要面对的一大挑战。从两国合作的具体项目来看,中国在哈投资的领域,大都属于稀缺的资源性商品,对其商品具有刚性需求,议价能力不足,在推行中哈本币结算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坚戈流入大于人民币流出,弱化人民币在本币结算中的地位的情况 。因此可以依托新疆的地缘优势,充分全面的了解哈萨克斯坦国内民众的产品需求偏好,出口既能满足哈国居民需求偏好,又能体现出口国文化特色的商品,间接扩大资本输出量。同时,还要抓住机会掌握主动权和定价权,以此来扩大人民结算范围。
另一方面,在目前中哈金融合作的进程推进过程中,政府部门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针对本文提到的所存在的问题,也应从政府层面予以逐一解决。就我国政府来说,首先要由各大监管部门联合组成专门的工作组,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调查研究,实地走访,约谈企业等活动,充分的全面的了解金融合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建立与哈方的互动平台,交流监管经验,制定长短期相结合的工作目标和有可行性的政策方案。依托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以及高层的推动,形成中哈两国相关部门之间的平等互助的合作框架,双方一起来推动本币结算等金融合作方面的进程,以此来促进跨进贸易在计价、结算等金融领域的更好更快的发展。
其实,无论是在宏观层面的合作机制还是在具体到细节的贸易、投资等领域的金融合作现状,中哈双方在金融合作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通过合作机制功能的升级换代、目标规划的精准设定以及中哈双边的全方位交流等方法,一定会将中哈金融合作推向下一个更高级的阶段。这也为两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期待中哈金融合作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新的生机。
[1]努尔兰.巴合提努尔.国际关系与国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为例[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9,(08).
[2]玉素甫.阿布来提.依托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推进中哈区域金融合作问题探讨[J].新疆财经,2012,(1):67-72.
[3]秦珊珊.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金融合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4]新疆金融学会课题组.人民币区域化与边贸结算拓展问题研究——对在新疆周边国家推行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J].新疆金融,2007,(1):4-19.